一:滇游日记原文及翻译
1、原文如下: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2、对照译文:
突然发现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方,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地。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想自己坠落,很长时间,幸好攀上去了。……
3、滇游日记的简介: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二:《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译文
突然发现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伐,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地。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几乎我自己掉下去,很长时间,幸好爬上去了。……
三:《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中描写喀斯特地貌的片段原文和翻译
相信大家对徐霞客都不陌生吧!他可是我们江阴的名人呐!不知道他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解读一下他吧! 我们可以把徐霞客的一生分割成三个部分:徐霞客的家庭背景、徐霞客的社会交往、徐霞客的出游经历。 让我们先来看看徐霞客的家庭背景。在明朝万历十四年,也就是公园1586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他在江阴马镇的一个小村子出生。出生那年,他的父母都已经40多岁了。徐霞客父母中年得子十分欢喜,便给他取名弘祖,又取字振之。霞客是他后来的友人帮他取的雅号,那是三十多年后的事了。徐家在当时正好是家道中落,靠着收田租已经不能维持富足的生活。徐家祖上曾经十分显赫,曾任开封府府尹。在元朝近百年期间,徐家坚持不出仕,以农为本,耕读传家,慢慢地发展起来成为祝塘一带的富裕家族。明朝后,徐家开始致力科举,但是经历悲惨,直到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才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徐霞客的社会交往也是十分广阔的。马克思曾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徐霞客的朋友有许多,例如:许学夷、莲舟法师、静闻和尚等等,他们让他扩大了自己的眼界,提高了对当时社会的认知程度。 徐霞客一生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但是最出名的还是徐霞客的第二十四次出游,也就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出游,也是最伟大的一次出游。1636年到1640年,徐霞客先后游历了浙、赣、湘、桂、黔、滇等多个省份,号称万里遐征。 1636年9月19日晚 ,他出发了,这次出游徐霞客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两遇强盗,三次绝粮,好友去世,仆人逃遁。好在他遇到了一生最好的朋友——云南丽江纳西族首领木增,他们相见恨晚!徐霞客受木增所托,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修正了四册《鸡足山志》。 徐霞客的一生令我们敬佩,他用自己的生命,在祖国的光辉历史上写下了不败的一笔。
四:文言文 滇游日记(明·徐霞客) 译文
原文: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辄陨,攀之亦陨,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帖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又手足无力欲自坠,久之,幸攀而上。……
译文:
突然发现层层悬崖的上面,有个洞口朝东的山洞,我抬着头攀岩上去。(悬崖)上面非常陡峭,攀登了半里路之后,土崖太陡峭搁不下脚,用手抓着草根向上攀登。不一会草根也禁不住我了,幸亏到了石崖地带;但是石头也不结实,踩一下就掉落,扒一下也掉落,偶尔能找到一个稍微牢固的石头,绷紧了脚扒住了手指,就像平贴在崖壁上,不能动一步,想往上没有援助想往下也没有地方,是我生平经历的最危险的境地。过了好长时间,先试着找到两手两脚周围牢固的石头,然后身体悬空挪动一只手,随即再悬空挪动一只脚,一只手一只脚抓牢以后,然后又悬空挪动另一只手另一只脚,幸亏石头没有掉落;手脚又感到没有力气想自己坠落,很长时间,幸好攀上去了。
五:求白话翻译!
《滇游日记三十三》
原文:
出洞,循崖而北半里,其下亦俱悬崖无路,然皆草根悬缀。遂坐而下坠,以双足向前,两手反而后揣草根,略逗其投空之势,顺之一里下,乃及其麓。与顾仆见,若更生也。
译文:
走出山洞,沿山崖往北走半里,下面也都是悬崖无路可走,但全部悬挂着草根,于是坐着往下坠,把双脚伸向前,两手反向后面拉着草根,略略做出投空而下的姿势,顺势滑下一里,竟然到了山脚。与顾仆相见,就像死里复生一样。
原文:
先是,余止存青蚨三十文,携之袖中,计不能为界头返城之用,然犹可籴米为一日供。退石房洞扒山,手足无主,竟不知抛堕何所,至是手无一文。乃以褶袜裙即夹衣袜子裙子三事悬于寓外,冀售其一,以为行资。
译文:这以前,我只留下三十文铜钱,把它们带在袖中,估计不够作从界头返回城中的费用,然而还可买米作为一天的口粮。等在石房洞爬山时,手脚无主,竟然不知抛落在哪里,到此时手中空无一文。只好把夹衣、袜子、裙子三件东西挂在寓所外,指望卖掉其中一样,作为路费。
六:游浣花记的全文翻译 10分
游钓台记[1] [清] 郑日奎 钓台在浙东,汉严先生隐处也[2]。先生风节[3],辉映千古[4],予夙慕之[5]。因忆富春、桐江诸山水[6],得借先生以传,必奇甚,思得一游为快。顾是役也[7],奉檄北上[8],草草行道中耳[9],非游也[10]。然以为游[11],则亦游矣。 舟发自常山[12],由衢抵严[13],凡三百余里,山水皆有可观。第目之所及[14],未暇问名,颔之而已[15]。惟诫舟子以过七里滩[16],必余告[17]。越日[18],舟行万山中,忽睹云际双峰,崭然秀峙[19],觉有异[20],急呼舟子曰:“若非钓台邪[21]?”曰: “然矣。”舟稍近,近视之[22],所云两台[23],实两峰也。台称之者[24],后人为之也。台东西跳动跱[25],相距可数百步[26]。石铁色,陡起江干[27],数百仞不肯止[28]。〓岩傲睨[29],如高士并立[30],风致岸然[31]。崖际草木,亦作严冷状[32]。树多松,疏疏罗植[33],偃仰离奇各有态[34]。倒影水中,又有如游龙百余,水流波动,势欲飞起。峰之下,先生祠堂在焉。意当日垂纶[35],应在是地,固无登峰求鱼之理也。故曰:“峰也而台称之者,后人为之也。” 山既奇秀,境复幽茜[36],欲舣舟一登[37];而舟子固持不可,不能强[38],因致礼焉[39],遂行。于是足不及游,而目游之。俯仰间[40],清风徐来[41],无名之香[42],四山飘至,则鼻游之。舟子谓滩水佳甚,试之良然[43],盖是即陆羽所品十九泉也[44],则舌游之。顷之[45],帆行峰转,瞻望弗及矣[46]。返坐舟中,细绎其峰峦起止[47]、径路出没之态[48],惝恍间如舍舟登陆[49],如披草寻磴[50],如振衣最高处[51]。下瞰群山趋列[52],或秀静如文[53],或雄拔如武[54],大似云台诸将相[55],非不杰然卓立[56],觉视先生,悉在下风[57]。盖神游之矣。思稍倦,隐几卧[58],而空蒙滴沥之状[59],竟与魂魄往来,于是乎并以梦游,觉而日之夕矣[60]。舟泊前渚[61],人稍定,呼舟子劳以酒[62],细询之曰:“若尝登钓台乎[63]?山之中景何若?其上更有异否?四际云物[64],何如奇也?”舟子具能悉之,于是乎并以耳游。噫嘻[65],快矣哉,是游乎! 客或笑谓:“郑子足未出舟中一步,游于何有?”“嗟呼!客不闻乎?昔宗少文卧游五岳[66],孙兴公遥赋天台[67],皆未尝身历其地也。余今所得,较诸二子,不多乎哉?故曰,‘以为游,则亦游矣’。”客曰: “微子言[68],不及此。虽然,少文之画,兴公之文,盍处一焉[69],以谢山灵[70]?”余窃愧未之逮也[71],遂为之记。 【注释】 [1]钓台:相传是东汉严子陵钓鱼的地方,一名严陵濑(lài),在今浙江桐庐西富春山。台东西各一,下瞰大江,古木丛林,深奇郁秀,宋代范仲淹于此立祠。 [2]严先生:指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做皇帝后,他改名换姓,隐居不仕。后被刘秀觅得,召到京师洛阳,授以谏议大夫,固辞不受,归隐于富春山。隐处:隐居的地方。 [3]风节:风姿志节。 [4]辉映千古:犹言永放光辉。 [5]夙(sù):平素,平生。慕:仰慕。 [6]“因忆”四句:意谓想到富春江、桐江的许多山水是靠严光的名声而得以传布的, 一定特别有趣,所以很想能到那里游览一下,以为快事。“忆”,想到。“富春、桐江”,浙江(水名)从桐庐到钱塘江一段叫富春江;......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