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特点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所对应的电磁波长较短,能量大,它反映了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情况。主要应用于共轭体系(共轭烯烃和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的分析。2、由于电子能级改变的同时,往往伴随有振动能级的跃迁,所以电子光谱图比较简单,但峰形较宽。一般来说,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信号较少。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共轭体系的定量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二:红外吸收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的区别
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如Ne。因此;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而且该法是鉴定化合物和测定分子结构的最有用方法之一,可用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紫外、H2等之外、固体样品都可测定,不破坏样品的特点,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可见吸收光谱常用于研究不饱和有机物。这种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在红外光谱区均有吸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气体。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特别是具有共轭体系的有机化合物,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而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在振动中伴随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没有偶极矩变化的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出现),一定不会有相同的红外光谱,并具有用量少,它包括比色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速度快。也称作紫外和可见吸收光度法、He。由于红外光谱分析特征性强,可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除光学异构体,凡是具有结构不同的两个化合物、O2,某些高分子量的高聚物以及在分子量上只有微小差异的化合物外,红外光谱法不仅与其它许多分析方法一样、液体。因此
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光的照射下待测样品内部的电子跃迁,电子跃迁类型有:(1)σ→σ* 跃迁 指处于成键轨道上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跃迁到σ*反键轨道(2)n→σ*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3)π→π* 跃迁 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吸收光波能量后跃迁到π*反键轨道。(4)n→π*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π*反键轨道的跃迁。电子跃迁类型不同,实际跃迁需要的能量不同:σ→σ* ~150nmn→σ* ~200nmπ→π* ~200nmn→π* ~300nm吸收能量的次序为:σ→σ*>n→σ*≥π→π*>n→π*特殊的结构就会有特殊的电子跃迁,对应着不同的能量(波长),反映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上就有一定位置一定强度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就可以推知待测样品的结构信息。
四: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简介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分子内电子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的一种常用的光谱分析法。分子在紫外-可见区的吸收与其电子结构紧密相关。紫外光谱的研究对象大多是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分子。如,胆甾酮(a)与异亚丙基丙酮(b)分子结构差异很大,但两者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峰。两分子中相同的O=C-C=C共轭结构是产生紫外吸收的关键基团。紫外-可见以及近红外光谱区域的详细划分如图4.4所示。紫外-可见光区一般用波长(nm)表示。其研究对象大多在200-380 nm的近紫外光区和/或380-780 nm的可见光区有吸收。紫外-可见吸收测定的灵敏度取决于产生光吸收分子的摩尔吸光系数。该法仪器设备简单,应用十分广泛。如医院的常规化验中,95%的定量分析都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化学研究中,如平衡常数的测定、求算主-客体结合常数等都离不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五: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定量的根据是朗伯比尔定律。
定性的依据是吸收曲线的特征值以及整个吸收曲线的形状。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性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好等特点。
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异同
1、原理: 原子吸收观察的是构成物质的元素(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跃迁,属于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吸收观察的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中的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跃迁,属于分子吸收。 2、能量两者有所同,又有所不同。定量分析的原则同,而测量所需的光能量不同:原子吸收为X射线,能量大,可激发电子从低的原子轨道向高的原子轨道跃迁。 紫外可见吸收为紫外光及可见光,能量小,只能激发电子从分子轨道向最低(或次低)的空的分子轨道跃迁。通俗的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较高的温度来燃烧分子,使之原子化(变为基态原子),再通过特征辐射,把基态原子激发,并吸收能量,通过这个能量差(透过率)来计算出度。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通过显色剂(一种能和我们被测元素产生络合反应的分子),与我们的被测元素产生反应,并且反应物分子带有特定的颜色,经过分子吸收氘灯(紫外区)或钨灯(可见区)的照射,吸收灯发射的能量,通过能量差(透过率)来计算出浓度。3、光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钨灯或氘灯发射连续光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空心阴极灯发射特征波长的锐线光,选择性会更好。4、检测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光电管来检测。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是光电倍增管,分辨力比光电管强。5、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属于原子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属于分子光谱,两者都符合朗伯-比耳定律;6、检出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出限低,火焰原子吸收法的检出限可达到ppb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如果显色剂不同则检出限也不一样,但每种显色剂带来的干扰也会不一样;7、标准溶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标准溶液在4℃温度下可保存较长时间,放置室温后可正常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样品及标准溶液显色稳定后需在半小时之内测定,且对温度及时间要求比较苛刻。 8、检测时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便,半个小时内能连续测定几十个试样中的5、6种元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于有显色过程,测量时间相对而言较长,操作比较麻烦。9、应用对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针对于金属微量元素的定量分析,火焰法:液样含量范围通常在0.1PPM~15PPM之间(个别元素如锡会高些);石墨炉分析在火焰法的基础上则能提高2~3个数级,即液样含量范围通常在0.001PPM~0.100PPM之间。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含量范围一般在1PPM以上,主要分析高含量的样品。.
七: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表示方法
紫外吸收光谱有多种表示方法,图形随表示方法不同而异。有以logε作纵坐标,波长为横坐标;有横坐标为波数和频率;有以波长作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为摩尔消光系数ε,吸光度和百分透光率的。自动分析仪描绘的曲线其纵坐标为投射比T或吸光度A,此曲线高度随溶液浓度而变,适用于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中,常用摩尔吸光系数ε值或logε作图。用logε作图能使强吸收带和弱吸收带表示在同一图中,但有时也不能建到以ε作图时所表现的细微结构。ε或logε均需从吸光度、浓度和分子量等数值计算而得。横坐标用波数表示时,对一具有几个吸收带的复杂光谱,其吸收带在横坐标上的分布较均匀。相对的,酮以幅度以波长作图与用波数时相比,压缩了低波长吸收带的宽度,而使高波长吸收带相应拉宽。因此,对一复杂、范围宽的光谱及作理论研究的光谱则横坐标用波数比用波长更适宜。惯用的波长图正逐渐为波数所取代。作图时,对波数来说,更合理的应由左边向右边递增,但由于保持与惯用的波长作图相应,低波数长标于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