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适用本条例。
法律、法规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规章制度。人事管理规章制度应当经工作人员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工作人员讨论。
第五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按照现行管理权限,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按照现行管理权限,负责本辖区内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功能、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第八条 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和规模,制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和等级标准。
第九条 事业单位岗位按照下列程序设置:
(一)事业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二)主管部门审核;
(三)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核准或者备案;
(四)事业单位在听取工作人员意见后,由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制定岗位设置的实施方案;
(五)组织实施。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十条 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应当公开招聘。国家政策性安置、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式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公开招聘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
第十二条 公开招聘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办法,择优聘用。
第十三条 公开招聘考试内容包括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考察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
第十四条 公开招聘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招聘计划;
(二)发布招聘信息;
(三)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试、考察;
(五)体检;
(六)确定拟聘名单并予以公示;
(七)按照规定备案或者报批;
(八)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第十五条 事业单位内部应当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产生岗位人选。
竞聘上岗采取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运用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方法。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十六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建立人事关系,应当订立书面聘用合同。
第十七条 聘用合同应当具备下列条款:
(一)单位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单位代表;
(二)工作人员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聘用合同期限;
(四)岗位名称、类别、等级、职责任务;
(五)工作地点;
(六)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七)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除前款规定外,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可以在聘用合同中约定培训、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可以与新进人员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一般不超过6个月。新进人员属初次就业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
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一般订立3年至5年的合同;对人员流动性强......余下全文>>
二:最新事业单位干部管理规定有行政执法职责单位是否适用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严肃事业单位纪律,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行为,保证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处分。
对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参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
对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委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适用本规定;但监察机关对上述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调查处理的程序和作出处分决定的权限,以及作为监察对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办理。
第三条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给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第四条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事业单位人员日常管理办法
一、主要内容
(一)规范仪表举止
1、着装得体。着装应整洁、端庄、大方。参加接待、会谈和重要会议时应着正装。
2、举止文明。上班及参加公务活动时,行为姿势要端正。上班时间不吃零食,不闲扯聊天,严禁上网进行炒股、聊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事项。
3、仪态大方。注意个人卫生,仪表整洁。仪容应稳重大方,不过分修饰。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二)规范日常用语
1、言谈得体。与人交谈要尊重对方、谦虚礼让。语气恰当,谈吐文雅,禁止讲粗话、脏话。公务场合讲普通话。
2、用语礼貌。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常用文明用语》、《机关、事业单位服务忌语》等制度的规定,规范使用办公用语。
3、应答规范。接听来电、接待来访时,应使用礼貌用语,对话中要态度谦和、认真听讲、仔细解答。实行首问负责制。
(三)规范用餐行为
1、按时用餐。严格遵守餐厅开放时间,在规定的开放时间用餐。
2、文明用餐。取餐、用餐时讲究文明、依次排队,保持正常秩序。不随意打包外带,不私自带无关人员就餐。保持清洁卫生、餐具整齐,不乱扔杂物。
3、节约用餐。不浪费食物,公务接待厉行节约,工作日午间不饮酒。
(四)规范会议秩序
1、遵守时间。准时到会、准点开会,不得无故迟到、缺席,因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要事先请假,事后主动及时了解会议精神。会议交流发言时,应简明扼要,严控发言时间。
2、维持秩序。出席会议时,应主动靠前、中间或在指定之激就座,提高会议整体效果。遵守有关禁止录音、录像、拍照、吸烟等具体规定。会议期间将移动电话关闭或调置振动档,不接听电话。无特殊情况不中途退场。
3、专心听讲。参加会议时,应专心听讲,并认真作好记录。不随便讲话,不随意走动,不打瞌睡,不看报刊或做其它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五)规范办公环境
1、整齐统一。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不得随意乱放和乱贴、乱挂。指示标识醒目,在显要位置标明内设机构名称,在适当位置设立外出留言牌,在办公桌上摆放标明姓名、部门、职务等内容的台卡。
2、整洁安静。办公室及公共场所要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室内要做到窗明几净,橱桌无尘。会议室清扫及时、干净整洁,始终保持适用状态。办公区域内不大声喧哗,保持安静。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3、遵守秩序。进出办公区大门时,行人和车辆各行其道,听从保安人员指挥。严格遵守公务用车管理规定,凡进入机关办公区的车辆,必须谨慎操作、减速行驶、禁鸣喇叭,并停放于指定区域和泊位。
二、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严抓落实。各单位(部门)要把《行为规范》作为机关、事业单位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作风形象的有利契机、作为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的重要抓手,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2、细化制度,严管内务。各单位(部门)要按照作风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及时细化、完善有关公务接待、公车管理、节电节水节纸、卫生评比、作息时间等内务管理制度,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3、监督检查,严格执行。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本《行为规范》以及各项内务管理规定,尊重和服从物业、后勤工作人员的管理服务,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管理的有效率。各单位(部门)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遵守执行制度的情况开展明查暗访,并适时进行通报,督促整改。
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哪些管理规定
如果公务员,则有公务员条例,如果事业单位,则要根据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而查相关的法律规定。
五:事业单位干部任免条例
没有 事业单位干部任免条例,只有事业单位的领导(一把手),由主管单位或上级党委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行任免。
事业单位中的中层,一般有事业单位领导经开单穿会后(都是形式)直接任免。
六: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特征
人事管理制度的特征
第一,国家是事业单位真正的用人主体。国家制定统一的人事制度,国家规定浮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的关系,国家确定事业单位编制,国家制定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国家运用行政与计划手段调配人员。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没有独立的用人权,事业单位仅仅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所,事业单位仅仅代表国家管理其工作人员、执行有关的人事制度与政策。
第二,不存在独立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事业单位与国家机关实行一体化的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同属于国家干部,执行与国家机关相同的干部人事制度;事业单位的工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任用关系、奖惩考核、工资分配、福利保障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国家的任用关系属于公职关系,从法律观点看,即属于行政法律范畴的行政任用关系,而非平等主体之间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属于国家公职人员人事制度。
(二)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发展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事一体,按照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与党政机关干部一并纳入国家干部范围,按照党政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各类事业单位人才,没有充分体现出事业单位特点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并强化了“官本位”意识,不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第二,缺乏科学的分类。分类是管理的前提。事业单位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既不能体现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的区别,也无法反映不同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技术、工勤等岗位、人员的不同性质与特点,因而无法针对上述不同建立不同的管理与激励模式,从而无法对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只能进行粗放的管理,不利于事业单位各类人才的成长与积极性的调动。
第三,国家统得过死,管得过严,事业单位缺乏用人权与自主性。国家按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配置资源,既导致用人与知识的脱节,也不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用人权,一切按行政计划与行政命令行事,事业单位缺乏根据实际需要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造成干多干少一个样、能进不能出的人事管理弊端。
第四,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机制缺乏活力。事业单位套用行政单位管理方式管理工作人员,导致事业单位缺少完整而系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人事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管理手段单一落后。
参考资料:文章来源于易贤网www.ynpxrz.com/n11973c1107p9.aspx
七: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是什么
你好 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一直沿用党政机关的管理模式。为了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按照十四大的精神,人事部启动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不断摸索路子、积累经验。2000年以后,随着聘用制的全面推行和公开招聘的正式开展,以及岗位管理的逐步实施,改革逐渐加速。
事业编人员在职期间 所有规定按照公务员管理法进行 按照你是2010年招录的 这前提还牵扯到你试用期是否通过的问题 按照规矩 事业单位的招收公务员 事业编人员试用期为1年 如果你们当地执行的是3个月 那你可以向上级公务员管理部门 干部处 县级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但是这有牵扯到越级的问题 请你谨慎考虑
八:事业单位开除职工的条件
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
人调发[1992]18号
颁布时间:1992-10-16发文单位:人事部
第一条 为完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保障单位用人自主权,优化人员结构,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单位的一项权利,是指因法定事由,经法定程序单位主动解除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条 单位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经教育无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辞退:
(一)连续两年岗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服从组织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在一年之内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
(二)单位进行撤并或缩减编制需要减员,本人拒绝组织安排的;
(三)单位转移工作地点,本人无正当理由不愿随迁的;
(四)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时间超过十五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三十天的;
(五)损害单位经济权益,造成严重后果以及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给单位造成极坏影响的;
(六)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单位领导,严重影响工作程序和社会秩序的;
(七)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情节严重但不够刑事处分的;
(八)违犯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
(九)犯有其它严重错误的。
符合开除条件的,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执行。
第四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单位不得辞退:
(一)因公负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妇女在孕期、产假及哺乳期内的;
(三)享受休假待遇的人员在休假期间的;
(四)患绝症、精神病及本专业职业病的;
(五)符合国家规定及其他条件的。
第五条 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由单位有关行政领导提出书面意见,说明辞退理由和事实依据,经单位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后,按人事管理权限办理辞退手续、发给本人《辞退证明书》,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六条 当事人接到《辞退证明书》十五日之内,可向当地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地尚未成立仲裁机构的,由被辞退人所在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辞退按《辞退证明书》确定的时间执行。
第七条 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发给被辞退人员辞退证。辞退费上单位在其办完有关手续后一次性发给,并将《辞退费发证证明》存放本人档案。辞退费发放标准如下:
(一)工作一年以上不满五年(含见习期)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之和,护士加护龄津贴,中小学教师加教龄津贴,后下同)总额的60%.
(二)工作五年至十年(含五年)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65%.
(三)工作十年(含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当年基本工资总额的75%.已实行待业保险的地方和部门,不发给辞退费,被辞退人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待业保险待遇。
第八条 辞退费从单位事业费中列支。
第九条 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激辞退后一年内到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三资”企业工作,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被辞退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到私营企业工作或被辞退后一年之内找不到接收单位的,不再保留其全民所有制干部身份。
管理被辞退人员人事档案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负责其干部身份的审定工作。对保留干部身份的,应将《被辞退人员干部身份》存入本人档案。
第十条 被辞退人员的人事档案,有关单位应按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余下全文>>
九:国家对事业单位人员实行什么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促进公共服务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准确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
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第三条 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听取工作人员意见。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五条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岗位类别和等级。
第六条 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岗位。
岗位应当具有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和任职条件。
第七条 事业单位拟订岗位设置方案,应当报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十:事业单位干部任用条例2016什么时候开始执行
您好!事业单位干部任用条例2016从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全文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三)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
(四)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五)民主集中制原则;
(六)依法办事原则。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选拔任用非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市属事业单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包括市属科级事业单位领导成员和市属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领导成员以及内设机构管理岗位的科级领导干部。
选拔任用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市委领导下,市委组织部代市委履行县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责;市级有关部门党委(党组)或市属县级事业单位党组织履行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责。
第二章选拔任用条件
第五条市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政策理论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求真务实,工作实绩突出。
(三)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四)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五)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团结同志,群众基础好。
第六条选拔任用市属事业单位领导职务的,应当具备下列资格:
(一)提任副科级的,应当在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3年以上;提任正科级的,应当在副科级领导岗位工作3年以上;提任副县级的,应当在正科级领导岗位工作3年以上;提任正县级的,应当在副县级领导岗位工作2年以上。
(二)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三)新提任领导干部,科级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县级年龄一般不超过53周岁。工作需要或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
(四)身体健康。
(五)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党龄要求。
工作需要或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可破格提拔。
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提任副科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其资格和条件参照管理岗位人员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领导干部应当逐级提拔。越级提拔的,应当报经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第八条科级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界限,男性一般不超过55周岁,女性不超过53周岁;县级领导干部的任职年龄界限,男性一般不超过58周岁。超过任职年龄界限的,应当免去现职,保留原职级待遇。
第三章民主推荐
第九条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包括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