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体和抗毒素有什么区别?
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它一般是由抗原刺激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分子具有结合部位(结合簇),能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结合。抗体与不同的抗原结合往往出现不同的反应,因而常给抗体以不同的名称,如凝集素、沉淀素、抗毒素、溶血素、溶菌素等。1938年,A.蒂塞利乌斯和E.A.卡巴特用电泳技术发现,血清中的抗体活性存在于γ区,因而曾称其为丙种球蛋白。已证明抗体主要存在于γ区,有的抗体延至β甚至a区。位于γ区的球蛋白也不一定都具有抗体活性。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 Ig)。其组成、结构、大小、电荷、生物学活性等极不一致。已发现有五大类: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D(IgD)和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是Ig,但Ig不一定是抗体。
按来源抗体可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抗体。免疫抗体是由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如受微生物感染或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按其作用可分为抗毒素(能中和细菌外毒素毒性的抗体)、抗菌抗体(能与细菌结合的抗体)和抗病毒抗体(能与相应病毒结合的抗体);按其与抗原结合后是否出现可见反应,则可分为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前者指在试管中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在电解质的参与下,出现可见反应的抗体;后者指在结合后不出现可见反应的抗体。
细胞因子的一类,由活化的淋巴细胞产生的激素样的多 肽物质,不具有抗体的结构也不能与抗原结合。不同的淋巴因子能表现多种生物学活性,可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使靶细胞发生特性或功能的变化。淋巴细胞藉助淋巴因子对邻近或远离的靶细胞产生作用,这与抗体的作用相平行,是实现免疫效应和免疫调节功能十分重要的途径。
淋巴因子在正常人和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不易从体内测出或提取。各种淋巴因子最初都是从在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发现的。这种上清液,所含的淋巴因子的浓度很低,只能用体外试验的方法来检测其生物学活性。自1966年以来的报导,有近百种不同名称的淋巴因子,其中大都缺乏分子结构的研究,仅根据它们的生物学活性来进行命名和分类,这样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容易引起混乱。例如分子结构相同的物质,可因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而被称为几种名称不同的因子;有时,活性相似而分子结构不同的几种物质会得到相同的名称。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对各种淋巴因子的研究与生产。目前认为研究一种因子,至少需了解四个方面:1、淋巴因子的产生,包括因子产生细胞的种类,因子产生的条件及调节机制。2、淋巴因子的物质特性,包括因子的理化特性、分子结构与基因结构等。3、淋巴因子的功能活性,包括因子作用的靶细胞种类、靶细胞上因子受体的分子结构、受体的基因特性,靶细胞对因子发生反应的机制,以及因子在全身的作用等。4、淋巴因子的实际应用,包括因子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方面应用的可能性。
淋巴因子的种类繁多,至今只有少数因子得到较充分的研究,1979年第二次国际淋巴因子学术会议决定,把已弄清分子结构的细胞因子(包括淋巴因子)统一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并按他们被确认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现在至少已有10种细胞因子被正式命名为白细胞介素。其中白细胞介素2,3,4与5都是由淋巴细胞产生的,属于“真正”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6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一些淋巴细胞培养株产生,它们既可算单核细胞因子,也可算淋巴因子。现在许多新的研究表明,一些白细胞介素和其它的细胞因子,既可以由多种非白细胞产生,也可以作用于非白细胞的靶细胞,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不仅......余下全文>>
二:下列物质不属于抗体的是( )A.干扰素B.抗毒素C.凝集素D.免疫球蛋
A、干扰素属于淋巴因子,A错误;B、抗毒素属于抗体,B正确;C、凝集素属于抗体,C正确;D、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D正确.故选:A.
三:类毒素与抗毒素的区别!
类毒素是用细菌的外毒素经3%-4%甲醛处理后制成的,已经失去外毒素的毒性,但是可以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常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抗毒素是外毒素作用于机体后,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类物质,可以作用于外毒素,抑制其毒性作用。
四:下列不属于抗体的物质是( )A.白细胞介素B.抗毒素C.凝集素D.免疫球蛋
A、白细胞介素为淋巴因子,A正确;B、抗毒素为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属于抗体,B错误;C、凝集素是一种对糖蛋白上的糖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结合蛋白,属于抗体,C错误;D、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D错误.故选:A.
五:抗体是如何发挥抗菌、抗病毒、抗毒素作用的?
免疫过程很复杂
简单的说
不同个体细胞表面的MHC分子有特异性,作为标志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
若果体外来物,没有特异的MHC,免疫系统就会把抗原呈递给特异性淋巴细胞,让其大量产生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表面的分子片断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抗体部分可以被T细胞、巨噬细胞识别,然后由他们让细胞凋亡,或是吞噬抗原。 (1)结合特异性抗原:抗体与其他免疫球蛋白分子区别,就在于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体内导致生理或病理效应;在体外产生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可见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抗体是靠其分子上的特殊的结合部位与抗原结合的。
(2)激活补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借助暴露的补体结合点去激活补体系统、激发补体的溶菌、溶细胞等免疫作用。
(3)结合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不同种的细胞,产生不同的疚,参与免疫应答。
(4)可通过胎盘及粘膜: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中,使胎儿形成自然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是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
(5)具有抗原性: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6)抗体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一般球蛋白相同:不耐热,60~70℃即被破坏。各种酶及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物质,均能破坏抗体的作用。抗体可被中性盐类沉淀。在生产上常可用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清中沉淀出含有抗体的球蛋白,再经透析法将其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