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彦博所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什么意思
与士大夫共天下
无论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还是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都意味着天下不再是皇帝一人的,比君主独裁无疑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应予肯定。同时还应指出,这是皇帝与士大夫集团之间互亥依赖、互相利用、共同统治、共享富贵的关系,利益一致,目的一致,都是为了更有效地统治人民。宋神宗与文彦博的一段对话很能说明问题。在讨论变法时,宋神宗说“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士大夫与百姓是对立的,士大夫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帝应首先考虑士大夫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这就是共天下的阶级实质。
补充一下,“非进士及第者不得不美官”这一句中“进士及第”是指科举殿试排名前茅者,被皇帝钦点的,最具才能的士子,终宋之一朝,高官显位者十之八九出自于科举进士及第者,也就是说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士子,进士及第,意味着你就拥有了晋升权要的基本资格,从此可见宋朝皇家对才能高绝者的重视,告诉天下人“学而优则仕”,笼络人心,也就是对他们统治地位的一种巩固。而一次科举,进士及第者不过十余人而已(在宋朝),虽说“学而优则仕”,可真的能得到权柄的人并不多,这就是统治阶级的高明之处了,既给予你晋身仕途的门槛,同时把这个门槛设得很高,有效地防止权力的过度分散,大权依旧把握在皇帝手中,维护统治利益,
二:宋朝大臣文彦博劝说当朝皇帝:“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一观点可以反映出古代中国政治
C
三: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体现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下面对这
B 试题分析:根据“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说明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为地主阶级服务的,而不是为平民百姓服务的政权。ACD的说法正确,但与材料的核心观点无关。
四:如何理解宋代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对于北宋尤其是宋初的相权,多持削弱说,通行的教科书中,基本如此。其实,宋初削弱相权说或是北宋削弱相权说是颇可质疑的。笔者有《宋初中书事权初探》、《三司·台谏·中书事权》两文,详加考察,证实在宋初三朝,“相权削弱”说是不成成立的。友人王瑞来先生,更全面考察了宋代的相权,与笔者持相同观点。[1] “相权削弱”说的主要论据是参政分权、枢密分权、三司分权、监察分权,这无异是说助手与具体主管部门可以分去宰相的总理之权,其之不能成立,不言而喻。另一论据,则是宋代皇权的扩展及其对相权的限制。诚然,比起中唐以后由宦官拥立的皇帝,宋代皇权是大大拓展了;即或比起贵族政治时代的其他皇帝来说,宋代皇权的提高,也是确定不移的事实。大为扩展和提高的宋代皇权,确有其限制相权的一面,但与皇权发展的同时,相权对皇权的限制,也在发展,如果忽略这一方面,显然是不够全面的。王瑞来先生在《论宋代皇权》中,认为宋代相权大过皇权,[2]笔者亦不以为然。“共治天下”,恐怕才是比较恰当的认识。 作为士大夫中地位最高的宰相,可说是士大夫的最高政治代表,其权力与皇权是相辅相成的。这正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一种形式。《宋史》卷406《洪咨夔传》记载,南宋的洪咨夔有一段话,很准确地描绘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臣历考往古治乱之原,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权不归人主,则廉陛一夷,纲常且不立,奚政之问!政不出中书,则腹心无寄,必转而他属,奚权之揽!此八政驭群臣,所以独归之王,而诏之者必天官冢宰也”。用今天的认识来理解洪咨夔的这一段话,其意为:最高立法权及最终裁决权在皇帝手中,而最高行政权则由宰相掌握;皇帝不能侵犯宰相的行政权,宰相亦不能篡夺皇帝的立法权。宋代的皇权和相权,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实现着“共治”。 宋代的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诏敕的形式发下的,自然必须经由皇帝批准。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注:《长编》卷18,太平兴国二年四月李守锷语。)宰相未副署的号令,是不能行下的。即是说,没有宰相的同意,皇帝是下不了诏敕的。宰相的副署权,可以说是宰相权力的核心,因而使宰相像皇帝一样能够过问一切事务。因此,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吕夷简干预李宸妃安葬之事时说:“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注:《宋史》卷242《李宸妃传》。)《范香溪先生文集》卷11《任相》亦云:“天子以万机之得失,百官之进退,社稷之安危,生民之休戚,近而号令之臧否,远而蛮夷之叛服,大而阴阳之愆和,小而钱谷之衍耗,凡百官有其事,事有其名,一皆委任而责成於宰相。故宰相於天下事无所不统,不以一职名官。”这里指明的内外之事的范围,可说是几乎无所不包了。
元人盛如梓《庶斋志学丛谈》卷2记载的一件事,可说是对副署权的形象反映: 宋官制载:嫔御久不得迁,屡有干请,上答以无典故,朝廷不肯行。或对曰:“圣人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上笑曰:“汝不信,试为降旨政府”。政府奏无法。上收以示嫔御曰:“凡事必与大臣佥议,方为诏敕”。或有只请御笔进官者,上取彩笺,书某宫某氏,特转某官,众忻谢而退。至给俸时,各出御书请增俸,有司不用,退还。复诉于上前,上笑曰:“果如是”。诸嫔对上毁其御书曰:“元来使不得”。上笑而遣之。时咸服仁宗之圣断。 宋人侯延庆《退斋笔录》记载一事,很能反映宰相对皇帝行事的限制: 神宗时,以陕西用兵失利,内地出令斩一漕臣。明日,宰相蔡确奏知,上曰:“昨日批出斩某人,已行否?”确曰:“方欲奏知”。上曰:“此事何疑?”确曰:“祖宗以未尝杀士人臣事,不意自陛下始”。上沉吟久之,曰:“可与刺面配远恶处”。门下侍郎......余下全文>>
五:(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
(1)特点:皇帝重视文人;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2)原因:官员选拔方式落后,封建特权色彩浓厚;官僚体系紊乱,腐败现象严重,办事效率低下;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启蒙思想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国科举制的影响。(10分,答出其中5点即可。)(3)进步性:有利于公平公正;防止徇私舞弊和官场腐败;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推动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试题分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的信息来概括即可,根据分值可以判断出4个要点,注意划分材料层次,获取有效信息,从材料一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要点:宋太祖留下祖训:重视文人、宋真宗诏书被拒:对君权的制约、御史台和谏官主监察和参与决策、谏官牵制宰相和升降取决于皇帝、学者型官员为主:官员素质较高。(2)原因依据材料二来归纳,并结合时间“19世纪中期”,联系所学知识来分析归纳,从材料二中“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 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的信息来概括归纳;再结合19世纪中期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史实来分析归纳如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的壮大,19世纪中期代议制的完善,启蒙思想、中国文官制度的影响等等。(3)进步性从材料三中的史实中归纳其进步作用,注意寻找材料三中的有效信息,对选拔官员有严格的考试程序,排除素质低下者进入文官系统,这有助于提高官员素质;对考官有严格的规定,在考试期间如同禁闭,有利于防止徇私舞弊和官场腐败;监试委员监督保证考试的公正严密,有利于公平公正;再从宏观角度来归纳可得出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
六:宋朝不下跪不杀士大夫是真的吗?
宋朝不杀士大夫是来自于史书所记载的“太祖誓碑”,宋朝对于士大夫的优遇是旷古烁今的,但是没有像你说的士大夫见皇帝不下跪,这是误传,斥皇帝如小儿更是无稽之谈,宋朝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但皇帝仍然是主宰,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宋朝宰相、枢密频繁更换的原因。
另外,你说说的大宋不杀读书人更是错上加错了,大宋杀的读书人多了去了,士大夫也俯杀了不少,不是不杀,是慎杀,大宋一般很少杀官阶比较高的士人,如南宋权臣贾似道擅权误国,最后也只是被贬而死,北宋的权臣丁谓等等都是被贬最后死在贬途的。但是也有例外,例如岳飞官居枢密副使,被杀于风波亭;国相韩侂胄被杀枭首,都是反例。但宋朝的士大夫的确是地位奇高,宋朝是他们最好的时代。(纯手打)
七: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能反映出什么问题
专门讨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个问题的论著,尚未曾见到。注意及文彦博此语者,多着眼于其阶@级本质,通过文彦博之语揭露赵宋朝廷的统治性质。笔者无意否认这一点,也不拟再从这一方面讨论,而是想通过对文彦博之语的分析,揭示北宋政@治结构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似乎尚注意得不够。笔者以为,“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一语道破了北宋政治的奥秘,是理解北宋政治结构的关键所在,也深刻反映了北宋政@治的现实。
赵宋皇朝在以法治国的基础上,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成规,充分发挥与利用了广大士大夫的智慧,使北宋近二百年间,无论如何变化,国家机器均能循制运行,有条不紊,其稳固程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少见的。因此,在研究北宋政治时,必须首先注意及考虑“共治天下”的局面。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宋神宗、王安石主持的“熙丰变@法”,之所以遭到激烈反对,归根结底,是触犯了广大士大夫的利益,故为士大夫们所不容,尤为上层士大夫所反对,在当时必然要失败,或是变质。而维护士大夫权益的司马光、文彦博诸人,成为士大夫们称颂的名臣贤相,大受褒扬,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