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面对新入园孩子
新学期又要开始了,适龄孩子就要开始自己的幼儿园生活了,可是很多孩子刚开始入园的时候都是又哭又闹的,孩子每天早上上幼儿园演“哭戏”,原因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 1 在孩子上幼儿园前,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做些准备工作,比如,经常给孩子吹吹风,幼儿园如何好,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老师唱歌跳舞特别好,幼儿园有电视,电脑,可以看动画片等,使孩子思想上先有一点向往。也可以把邻居家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来,讲讲幼儿园里好玩的事。 2 在孩子入园前,应该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转一转,做些实地“考察”,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兴趣,让孩子熟悉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3 进幼儿园的那天,家里可以搞得像过节一样,让孩子吃节日食物,穿节日服装,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特别好的事,盼望已久的事,让他欢欢喜喜地进入幼儿园。到了幼儿园,把孩子教给迎接的老师,家长应立即离开,不要千叮咛万嘱咐,和孩子和老师讲个没完没了。孩子看到家长这么不放心,自己也就会对家长的即将离开感到不安。所以,家长要学会调控自己。 4 一旦把孩子送幼儿园,家长就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孩子一开始不适应,有些哭闹,家长不要有所顾忌,时间长了就会好的。如果父母态度不坚定,孩子就有机可乘,找理由不上幼儿园,这样会反反复复,孩子迟迟适应不了。 5 平时家长切忌拿幼儿园吓唬孩子,千万不要用恐吓的口气威胁"你再不听话,就送你上幼儿园“或”看幼儿园的老师怎么收拾你“等,使孩子觉得幼儿园是惩罚人的地方,不是乐园,从而产生恐惧心理。 6 在孩子入园前,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己动手的能力,教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系鞋带,上完厕所,自己提裤子,玩过玩具摆放整齐,吃过饭把碗筷送到厨房等,孩子动手的能力强了,也就不胆怯了。 7 帮他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孩子戴小礼物回家了,家长可以表扬孩子,问问怎么得的小礼物,哪些方面做得好?把孩子赢得的小礼物固定在某个地方,多赞扬他的进步和成绩。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让他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就可以了。 8 鼓励孩子多交流,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交流是多向的,比如和亲人交流,和小伙伴交流,和老师交流。多参加一些集体互动,比如幼儿园举行的大型活动,走亲访友,和同小区的孩子玩耍,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等。 孩子怕上幼儿园总是有原因的,只要家长即使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孩子就会像上公园,上游乐场一样,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快乐的入园!
二:如何帮助新入园幼儿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幼儿接受教育的基础就是幼儿园教育,是幼儿人生中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幼儿在新入园的时候,刚开始从家庭生活迈入集体生活,对新的环境比较陌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需要家长和教师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帮助新入园的幼儿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实现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初入园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
孩子从家里来到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员,面对新的生活作息时间,难免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据观察,影响孩子入园适应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与家庭环境相比,幼儿园宽敞的活动空间、丰富的玩具材料都会使幼儿感到新奇和兴奋,即使适应十分困难的幼儿最初也会被这种新奇感所吸引,但这种新奇感消失得非常快。一旦消失,他们马上会对幼儿园产生抵触情绪。幼儿园的空间、环境布置、物品摆放、使用方法等都是新入园幼儿所陌生的,而且幼儿不能随心所欲的使用,不能独占,只能与同伴分享,这在客观上对新入园幼儿的社会适应性提出了挑战。
(二)人际因素
孩子在家里以“自我”为中心,交往的对象都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进入幼儿园后,无论是交往对象还是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由于孩子较多,保教人员可能无法及时了解和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在与同伴交往方面,幼儿对游戏规则不甚了解,也不会恰当的表达自己的主张,因而同伴之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这些情况必然导致新入园幼儿情绪对抗和心理不适应。
(三)活动方式因素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活动范围扩大了,活动内容变得丰富多彩,活动方式从随意、自由转为需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例如,很多事情需要独立完成;作息时间与家里不同;各类有规律的活动交替进行,等等。这些对于社会化进程处于起步阶段,自控能力尚未发展的幼儿来说是很难的。
二.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的方法。
引导幼儿克服入园后的种种心理障碍,是帮助他们面对社会,顺利适应集体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一)入园前帮助幼儿及家长做好入园准备。
入园前,重在让孩子熟悉老师,熟悉幼儿园,产生对幼儿园和老师的喜爱之情,以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1.身临其境:入园前,老师组织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已在园小班的班级,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为了不影响原班级的正常教学工作,我们每天只安排3-5名新生跟班。小班老师也要跟班进入,与每位新入园的孩子交流,并给与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如让孩子带上小水杯,和哥哥姐姐一起喝水;坐在哥哥姐姐身边一起听故事;和哥哥姐姐一起玩玩具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认识了自己的老师;老师通过观察孩子、和孩子交流,初步了解了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家长通过观摩,初步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2.亲密接触:跟班亲子活动后,孩子们对幼儿园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对自己班的老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时,孩子们需要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于是,我们组织了分组亲子活动,为孩子、教师、家长提供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我们把班里的孩子分为两组,每隔一天来园一次,总次数不少于五次。每次都提供不同的玩具。比如,桌面玩具:木珠、雪花片、插塑积木、塑料餐具等。户外玩具:滑梯、小摇车、大沙包、皮球、玩水玩沙的工具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与老师、同伴的接触更为密切、频繁,老师对孩子的观察也更仔细,与家长的沟通也更顺利。老师还可以把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这种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关于幼儿园和老师的感性经验,从心理上做好入园准备,从而减少哭闹,缩短适应周期。还可以使孩子转移依恋对象,尽快适应新......余下全文>>
三:家长如何正确对待新入园的幼儿哭闹现象?
幼儿园新生入园遇到的最普遍问题就是哭闹,这是孩子进入陌生的环境主要表现,同时也是令所有家长既心疼又无奈的问题.一般来说,新入园的孩子都会哭2个星期左右,当然也有适应能力特别好的孩子,只哭1到2天,甚至一天都不哭的也有,有的刚开始不哭,过几天也开始哭,不过也有个别,适应地较慢,这当然会对孩子身体不好,引起上火、感冒等。我们会发现有些幼儿当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一会便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不愿呆在幼儿园等。有些当家长踏进教室门时幼儿便紧搂家长的脖子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这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刚开始少言寡语等。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入园分离性焦虑”。消除幼儿的分离焦虑,有助于幼儿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种活动,有助于幼儿与教师及同伴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 对这种现象,我们给刚入园孩子家长提几点建议: 1、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要轻易答应。答应了就必须去做,做不到就很容易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以后孩子就不再相信父母了。 2、要忍心,放下孩子交给老师就走。不要停下来哄,送孩子家长心里不好受,可是我们不可能呵护孩子一生。如果孩子发现大人也不忍心会哭的更狠,有时爱的多了就成了伤害。 3、孩子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遇到事情家长及时主动同老师沟通。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孩子就能尽快适应环境。所以家长要和教师一起稳定幼儿的情绪,积极配合教师工作,让幼儿减轻入园焦虑.还有几种方法是比较可行的:每天按时接送,帮助幼儿养成天天入园的好习惯,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和班级的环境等等。经常用鼓励的口吻告诉幼儿:“你今天表现真好!你真棒!你今天只哭了一小会儿,对不对?”
孩子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家长一定要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下面我就向您提出“三个不要” 。 1. 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种种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一定要理智的对待。 2. 千万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你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2个星期的过程,得不偿失。 3. 千万不要“粘粘糊糊”。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 最后希望每个宝贝每天都能开心地进入幼儿园。
四:如何对刚入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教师在进行常规教育时,首先要明确常规不等于紧箍咒。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被要求排队的孩子一旦没有老师的监督,就会横冲直撞、争先恐后、难以自控。这说明有些不合理的规则束缚了孩子,教师应该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正确的儿童观的基础上制定常规,将其看成保证幼儿身心发展所需的“润滑剂”。如,老师讲故事时,不是让孩子们排排坐在远离教师的地方,而是参差不齐地围坐在老师身边,气氛很融洽,关系很亲切。用这样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显得十分愉快,也很配合,这正是良好的常规教育的外在表现。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宜的要求。 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常规应该简单、明确,适合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只有适合幼儿的能力要求,才可能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愿意去做。 制定和使用常规时的注意事项 常规应该是积极的 常规是在明确幼儿行为标准的基础上着眼于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习惯又是建立在一定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的。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幼儿将常规转化为习惯后,他们就能轻松自然地去履行既定的各项要求,也就不会因此而压抑幼儿的主动精神了。 制定常规需向幼儿解释理由 解释理由能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对他所做的要求,如:“你应该和某某一起玩积木,小朋友之间应该友好分享,这样某某会很高兴。” 教师在描述规则时 应用积极的正面语言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尚小,语言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在描述规则的时候尽量用清楚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达,并且要从正面来讲述和要求孩子,以免引起误会。如,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教师不应该说:“不要用别人的毛巾”,而应当说“用你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名字”,这样更容易使幼儿理解。 教师要按一日生活的顺序制定常规 教师在制定常规时应当考虑到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量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常规。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幼儿较多的获得自由活动的机会,尽量避免呆板的活动。 耐心的讲解和示范必不可少 初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内容都还不熟悉,也不习惯按一定的要求去行动,这时就需要教师做出耐心的讲解和示范。比如,在教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时,教师可以配合歌谣来示范,使幼儿印象深刻,继而完全掌握。 常规的建立需要反复练习 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对于新的常规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常规的建立需要依靠反复练习。因此教师要持耐心细致的态度,帮助幼儿在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的同时,逐步习惯按照常规的要求去做。班级老师和保育员之间也应该相互配合,采取一致的标准和要求,促使幼儿自动、自主地遵守常规。总结: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生活有了相关的安排与规范,这与宝宝们之前在家的生活多少有些的冲突,因此对于提前规范孩子们的生活很重要,尤其是要教会孩子能够自理,这也与其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很重要!
五:如何安抚新入园幼儿情绪
孩子新入园哭闹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也是孩子适应力的问题。在心疼和无奈之余,父母更要用正确的态度帮助孩子度过这个难关。 父母应该避免三不要 ·不要乱猜测 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父母的担心很正常,但还需理智。 ·不能心太软 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父母:今天我不去了好吗?这时父母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你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2个星期的过程,得不偿失。 ·不要粘 有的父母送孩子入园时表现的太依依不舍,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在门口偷看半小时,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使老师的安慰稳定工作失效。止哭妙法 父母不妨把孩子的小名悄悄告诉老师。遇到孩子哭闹,老师以只有家人才称呼的方法叫他时,他一定会表示出非常惊讶、非常亲切、非常熟悉的,而停止哭闹。1、送孩子上幼儿园前,要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准备。比如带孩子去参观幼儿园,问孩子喜欢幼儿园吗?用羡慕的口气说,自己小时候上的幼儿园可没有孩子的幼儿园漂亮、玩具多。和孩子谈起幼儿园的时候,要给孩子这样一个信息:孩子长大了,长大了就要去幼儿园学本领。不是爸爸妈妈不爱宝宝,要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去。其次,父母不要恐吓孩子:再不乖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教训你。这样说的话,孩子会以为幼儿园是个惩罚他的地方,老师是惩罚他的人。孩子会喜欢上幼儿园才怪。最后,要做好家中老人的思想工作,不要对孩子上幼儿园恋恋不舍,一把鼻涕一把泪,这样做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对上幼儿园的恐惧感。2、家长都有给孩子准备书包、床上用品等物品。和孩子一起拿去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和孩子说:我也好想在幼儿园午睡呀,有这么漂亮的枕头!3、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答应孩子几点接送一定要准时,千万不要拖延时间,否则孩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父母来接了,自己父母还没有来,孩子容易焦虑和害怕,也会因为对父母信任感减低和渴望回家而哭泣。父母最好迟送早接。4、开始几天,要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不要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没有规律上幼儿园更让孩子不适应。此外,孩子在家里处于家庭的中心,受到所有家庭成员全部的关注和照顾,但是在幼儿园,孩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老师的关注和爱,这种状况让孩子很失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孩子在幼儿园哭泣很多时候是希望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要经常表扬孩子,谈起老师也表扬宝宝,让孩子感觉他不哭老师也在关注他,而且因为他不哭闹老师更喜欢他。5、切记不要追问孩子。家长总是十分关心孩子刚入园的情况,但是刚入园的日子里,孩子常常很不喜欢幼儿园,不要追问孩子幼儿园好吗?老师好吗?老师喜欢你吗?等问题,这往往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6、切记不要为孩子加餐。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家长免不了给孩子准备丰盛的食物,但孩子由于生活规律改变,很容易生病。所以,家长应为孩子准备白开水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7、切记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幼儿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定时午睡,定时午餐。如果孩子在家休息时,父母打破了这些规律,孩子再回到幼儿园时,会需要再调整回原来的休息时间,很容易感到不适应。8、家长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积极,轻松的情绪去感染幼儿。(1)用愉快的口气谈论与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2)给孩子正确的心理暗示, 一个人玩不开心,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真多,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期待、向往心理。(3)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可以......余下全文>>
六:如何照顾刚入园的孩子
有的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时会对新环境产生极大的兴趣,但几天后新鲜感就可能消失,于是,他们会开始想家想爸爸妈妈,并出现哭闹现象;也有的孩子一入园就会大哭大闹或整天眼泪汪汪,自言自语;还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种种生理上的不适,如肚子疼、尿频等。以上种种其实都是幼儿分离性焦虑的表现,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该怎么应对能?我大概翻阅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总结以下几点。(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孩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这里也是提到四个不宜:1.不宜关现状:有的老师习惯性的在家长走后就把门关上,甚至把窗帘拉上,结果孩子更是哭的厉害,因为他们觉得门关了,爸爸妈妈就进不来了。对策:可以将教室的门虚掩着,老师时刻留心,以防孩子溜走就好。2.不宜闲现状:每天早上,孩子来园后,仍有个别孩子在哭,教师的注意力会不自觉的去关注他们,而忽略其他不哭闹的孩子,虽然提供了积木或玩具,但有的孩子不知道动手去拿,无所事事或者得不到老师及时的关爱后,可能也会出现哭闹现象。对策:两位老师分工合作,一个老师做好晨间接待和安抚哭闹的孩子,另一位老师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游戏,吸引其他孩子的注意。甚至哭闹的孩子。也会跟随老师做游戏,而不再哭闹。也可以把孩子带到室外,玩中小型的滑滑梯,但一定要注意安全。3.不宜吓现状:对整天哭闹的孩子,老师常常很无奈,又苦于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唯一就是:你再哭,你的爸爸妈妈就不来接你了。结果孩子哭的更加厉害。或只是短暂的不哭,一会又开始哭闹,而且会对老师有畏惧感,不愿意来幼儿园。对策:孩子哭闹,老师可以抱一抱孩子或者细心安慰,对于长时间念叨的孩子。老师可以给孩子一个答复:你的妈妈会在几点几点来接你,就是睡觉起床,做会游戏就可以回家了。孩子会慢慢平静下来。4.不宜急现状:刚入园的孩子没有规则意识,但很多老师开学几天就会制定很多规矩。有的孩子不肯吃饭不肯睡觉,老师又是喂又是哄,结果还是不如意。(二)良好常规的培养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4、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面对的是一个崭新而绚丽的世界,让我们解读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用热诚的心、温暖的手、智慧的眼,牵引每一个孩子微笑着走进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