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多元化是什么意思?
近些年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铺天盖地。关于素质教育以下观点应该是有广泛认同的:素质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多元化,包括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育手段的多元化。我想重点说说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多元化。
首先说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该根据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的教学对象来确定。探究是一种非常好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但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探究法。甚至在一节课中也不能只是探究。探究只是教学方式的一种。传统的讲授法、启发法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有的时候我们在一节课中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讲授法、启发法……
关于教育手段的多元化:在早些时候的教育中很多人过分强调了惩罚而忽视了赏识,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部分地区部分人有些矫枉过正,过分强调了赏识。众所周知,一味的赏识是违背教育手段多元化这个原则的。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适当的采取一些必要的惩罚手段,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们将来走上社会走弯路,让他们走上社会少经历一些挫折。
教育者还应该树立并始终保持这样一种理念:教育是万能的,但单纯的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不是一个人、一个学校的教育,而是整个社会的教育。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投入而非单纯的学校投入。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的去发现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新问题。
二:如何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
三: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课堂充满和谐
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教师几乎成了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是学生发展及其学习状况的裁判员或者“法官”,教师评价的结果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新课程理念在课堂评价方法上要求打破教师一统天下、主宰课堂、垄断评价的现状,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性评价,以增进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沟通、了解,更好地促进被评价者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
1.开展自我评价,促进自主发展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克服自身的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课堂上根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
2.通过生生互评,增强学习动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在课堂,孩子们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就必须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能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除了组与组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之外,学生个人之间开展评价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既可以取长补短,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审美等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起到了教师评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提倡师生互评,保持学习张力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 ,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 , 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 ,好好地表现一番。
采用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于促使学生在思想碰撞、情感交流中,形成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发展交往合作的学习能力,开展主动、有效的互动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让课堂展现异彩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语言评价的方式以外,还可适当地运用实物评价,体态语评价(如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满意的点头、一个甜甜的微笑、竖起大拇指、热烈的掌声及各种丰富的表情等),都能使课堂显得异彩纷呈。
1.机智多变的口语评价,让学生听而不倦
口语评价是课堂上最常用最经济的评价方式,但是如果经常以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等这样口头禅进行评价,学生就会感到厌倦。重复评价愈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愈强。久而久之,学生反应冷淡,感觉自然就无趣。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
四:什么是多元化教学模式
就是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针对教学吧
五: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是怎样的
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发表看法,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把学校评价,从学生的注意状态,主动发展,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课堂观察
传统课程评价只注意“输入”和“输出”两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认识自我,对评价本身也是持一种否定态度。通过评价,树立信心、参与状态、情绪状态,还应当充分发挥其促进和激励作用,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记录学生自己、反思,包括教师评价,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
(二)评价主体要多元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去实践,突出反映了学生的纵向发展,树立信心,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
2,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在评价时进行对照和比较,教师可以选择推迟作出判断的方法、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成长记录袋
新课程倡导质性的评价方法。
(一)评价方式要多样
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3、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学生的作品。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还有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这种‘推迟判断’能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应当强调的是、交往状态、延缓评价
考试的功能不仅仅在于“甄别和选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是一种“暗箱式”的评价。比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学生自评和互评、激励。这种‘推迟判断’淡化了评价的甄别功能,鼓励学生去思考,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对此,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达到的目标、去尝试,是对“纸笔测验”评价法一种很好的补充,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激励学生的学习。发展性评价必须提倡多元化主体,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思维状态。现代课程评价理念倡导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或者处于老师要怎么评就怎么评的消极心理状态,“课堂观察”评价法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指收集,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赞赏的语言:
1,起到互相帮助,而成长记录袋就是一种重要的质性评价方法。延缓评价法是实现这一理念的有效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只报“结果”不报“过程”,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六:怎样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
教师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将教学实践及学生活动详细记录作为分析研究的重头材料,从中总结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成功案例,整理、归纳,使之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案例可以是教学实践和教学观摩活动或教学案例选研究等。
2.反思完善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要不断修正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校内外的教学交流活动与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对比,扬长避短。在对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师与学生的活动、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素材的使用等是否融为一体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通过分析典型教学案例,不断改进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从教学大纲、培养目标、教学实践活动程序、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完善教学模式的设计,形成模具方向教学模式。
3.实践验证
成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总结。在上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形成过程中,教学活动实施者通过总结分析形成一定的理论设想,在相当程度上都包含一定的主观臆想。这些主观因素必须要经过教学实践环节的验证,要在教学活动中反复实践并进行修正、补充、完善。这是提高所构建教学模式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必不可少的环节。
4.理论提升
教学模式要从感性认识层面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经过实践、修正、补充、完善形成一个符合现代高等教育要求,符合现代教学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有一定特色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框架,并组成文字资料。包括:模式名称、建构的理论依据、模式的结构特点、典型案例、实践的效果与分析。
七: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意义及价值
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有三种方式:
一、 由此面而彼面,由表层而深层的顺向求异。
大千世界,气象峥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认识某种事物也将不断得到深化。尤其是对于思维敏锐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思想尤其充满开放性,不受思维的限制,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在此面与彼面的扩展上,例如:“勤学苦练”,“苦练”早成思维定势,为什么不能化“苦练”为“巧练”,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自我从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解脱出来。这样提炼出来的观点更新颖。又如人们常说“逆境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这只是问题的一面,我教育学生还应该看到“顺境更容易让人材脱颖而出”的另一面。其他如“近水楼台后得月”“常在河边站,就能不湿鞋”等,都可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用来拂去岁月的风尘,赋予新的见解。在作文指导中,我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求异思维的培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新意。经常见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开卷未必有益”、“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知识≠力量”等等推陈出新的观点,这些都可以作为“彼面”的求异材料。在表层向深层的开掘上,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宜静止而独立地看待某一个问题,思维是活跃的,应从问题之间的联结机制上查找症结所在。例如:指导学生写《方与圆的联想》时,指导学生从表面现象“方和圆都是几何图形”,根据他们的特点“方,即有棱有角,方方正正;圆,即圆滑无棱”作进一步的联想,结果在学生的作文中,有不少的同学都把方和圆同人的性格比附:有的人方正,有的人圆滑,有的人外方而内圆,有的人外圆而内方。这些可以作为内质和表象的求异材料。
二、 由正面而反面的逆向求异。
逆向求异,就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在写作过程中,这是逆向立意,即据已有信息寻求一个与已有信息恰好相反或相对的答案。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收效甚好。在学生的作文中,屡见新意。例如:在《老师摔倒以后……》中,有学生这样写:“今天林老师在我们教室门口摔倒了,明天可能李老师或同学们摔倒,于是全班同学利用休息时间修好了路,命名为“文明之路”。这样写,比“歌颂老师摔倒以后,仍然坚持上课的高尚品质”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得多。又如:我在指导“开卷是否有益”的题材训练时,许多学生都赞成“开卷有益”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作用。但有一位同学一反“开卷有益”的老生常谈,他对“开卷有益”的定论作了积极的求异分析。因“卷”是五花八门的,有的科学、健康;有的反动、黄色的。后者会危害青少年。因而,他针对“开卷有益”这个方面道理不能一概而论,要会使用正中求反,逆向求异的方法。因而给这一习惯性定论增添了新意,也体现了思维的创造性。我经常把作文教学与开展辩论赛活动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例如:我在班上开展“众人拾柴火焰高”与“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的辩论赛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许多学生打破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维定势,喜欢写“众人拾柴火焰未必高”的观点,认为“凡事都需要讲求效率,才跟得上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
三、 由一点而辐射的多向求异。
多向求异,类似“一题多变”,这是递向求异的一种延伸。比如:写“雪”,由“雪”的洁白无瑕,可以正面扬之,以喻有的洁白无瑕的高尚品质或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也可从反面抑之,它以洁白的外衣掩盖人间的污秽;它见不得阳光,一融即化,非常虚伪;它仗着狂风之势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穷凶极恶;它冰封大地,万木萧条,冷酷无情等等。又如:写“牵牛花”,可以讴歌他勇于攀登,奋发向上,喇叭形紫花,质扑无华,像是号手在吹奏向四......余下全文>>
八:教师多元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嗨,念叨几十年也没见实现!
教师角色的内容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迁的,教师角色的内涵,是从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传统的教师角色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学生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进入21世纪,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多元化,由此引导了传统教师角色的拓展和当代教师角色的出现。
九:如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
课堂教学要以尊重学生个性、正视学生差异为基点,着眼于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运用对学生多方面激励的方式,达到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内在积极性的目的。那么,应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全面、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更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运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小组评价、师生评价等,客观、全面地评价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学会倾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评价的机会。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 二、评价角度的多元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允许学生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 三、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一)体态鼓励法 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是用表情动作表现出来的。即它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语音声调的高低,身段的姿态、手势等方式表达人的内心情绪体验的。一个轻微的手势或一个小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学生,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暗示”或一个“眼神”就能得到思想的沟通。 (二)言语鼓励法 就是对学生的回答或者行为不是简单的从对与错中进行判断,而是在给予口头语言的鼓励的同时,适当的穿插点评,采用口头言语赞扬学生时,合理地运用语词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用个性化的语词来代替普遍化的语词 无论学生做得怎么好,教师总是用“好”或“不错”的习惯语,这会使学生得不到心理上的满足。教师在选择赞扬的语词时,要富有思想性,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做出适当的确切的表扬,才具有真正的激励作用。 2、用肯定的语言代替否定的语言 肯定的语言将明显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否定的语言则只告诉学生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出应该怎么做的要求。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有的学生会产生害怕心理,用“勇敢些”、“放松些”的语词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的语词更带有激励和提高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四、评价时机的多元化 (一)在学生进步成功时 学生有了进步,说明学生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绩,教师要及时地加以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赞赏。如果学生有了进步,教师只是心里高兴,不善于表达,或者生怕赞扬之后学生会骄傲自满,不愿表达,这样会使学生觉得教师对自己的进步不关心,自己白努力了。时间一长,会挫伤学生的上进心,逐渐会失去进步的动力。 (二)在学生失意失败时 让学生在失败、失意的时候学会在逆境中正确看待自己,学会品尝失败中留下的“成功结晶”。学生就能从失败中自我反省,得到一些可贵的东西。但是不要讳言学生的失败,失败就是失败,怎么样也不能把失败说成是成功,这是没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