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健康文化伊利文化是健康产品、健康运营、健康愿景三位一体的健康文化。它护航伊利和谐发展,引领行业健康成长,更引擎人类美好未来。伊利愿景: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健康食品提供者不断进取,坚持以世界领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胸怀,竭诚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成就消费者的健康生活,就是成就我们的事业伊利使命: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时时求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能创新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人们的幸福伊利核心价值观:品质、效率、责任、合作品质 —— 塑造好人品,做好每件事,成就好产品全员:人人都是品质创造者全过程:消费导向,珍视顾客为最终裁决者;追根溯源,审视供应商的供应商;严控过程,重视品质提升的每个环节全方位:管理到每个方面 ,精确到每个细节效率 —— 保证正确的方向,保证最快的速度,保证最佳的效果责任 —— 专业职业敬业,才能成就事业;尽心尽力尽责,才能尽享成功员工责任:提升专业能力,恪守职业道德,保持敬业态度公司责任:为消费者健康尽心,为股东、员工、合作者共赢尽力,为社会进步尽责合作 —— 尊重中相互理解,信任中相互支持,沟通中达成共识,互惠中实现共赢,互助中成就彼此最美伊利面孔中国“牛仔”赵国梁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会出现或大或小的心理问题,但你听说过奶牛也会有心理问题吗?伊利集团哈沙图牧场场长赵国梁就是一位懂得“奶牛心理学”的专家。 守护白色之梦 任晓鑫 90后质检员, 1991年出生,伊利天津乳制品厂最年轻的质检班长。虽然90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大多飞扬跳脱,但其实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与任晓鑫一样,收敛起任性与随意,在别人眼中最平凡的岗位上,用精心的投入来检验倏忽而过的青春。 牛奶伴侣苏春玲 “想知道被大大握手是啥感觉吗?找苏春玲问问去!”微博上到处流传着关于一个牛奶化验员苏春玲的传说,仿佛人人知道苏春玲成了流行的代名词。苏春玲是伊利金川工厂的牛奶化验员,许多年来跟牛奶的亲近程度不亚于自己的家人。 粮草元帅史永禄 史永禄,51岁,伊利元兴饲料厂库管,同事们习惯的称呼他老史。从18岁工作开始,老史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33年。从粮库到饲料厂,老史和“粮”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是名符其实的“粮草元帅”。伊利都教授王永新 在优酷土豆新浪视频等各大视频网站上,一则创意小视频讲述了小酸奶和酸奶保姆王永新的故事,视频中俏皮的男主角,在让大家感动于和小酸奶之间长久的守护。 伊利“霍比特人”森·洛奇 “我既是新西兰人,也是中国人。” 伊利新西兰工厂质量合规经理森·洛奇经常这样说。50岁的洛奇在新西兰乳业干了一辈子,现在加入中国伊利集团,成为一名中国乳业人。作为一个老乳业人,他也用一生见证了全球乳业重心从欧美,到新西兰,再到中国的转移过程。 超级舌头苏玉芳 有人喜欢牛奶的香甜,有人喝奶为了健康。对乳品评鉴人员而言,“喝牛奶”则属日常工作。在伊利集团技术中心工作多年的苏玉芳就是这样一位乳品评鉴师。 靓丽的风景线 十二“解”妹花 在伊利,有这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不是模特,却拥有青春靓丽的脸庞。她们不是专家,却知道常人所不知晓的牛奶知识。她们不是导游,却能带着参观者游览观光。他们不是演讲家,却同样能够侃侃而谈、娓娓道来。她们,就是伊利的最美名片——伊利工厂讲解员,企业形象传播的使者,产品品质传递的窗口。 白色“007”刘世界 刘世界,24岁,计算机专业毕业,负责伊利集团原奶运输GPS监控系统的维护。作战室一样的环境让刘世界忘记了工作的繁琐与枯燥,因为可以随时查看公司全国各地2000多辆运奶车......余下全文>>
二:伊利企业文化和清风正气读后感文章
1、让物质文化活起来 如何让企业文化“实”起来,这可能是每一个从事企业文化工作的人所关注的问题,但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个性特色的企业文化就象一个大型加工厂,如同生产车间一样是产品的加工厂,比如某食品企业是具有很优秀文化特色的一个企业,每一位进入到这个企业里面的人就好比原材料,并且这些原材料还带有自己的一些个性特色,而作为有独特企业文化的企业,当这个工人进入大门的一刻起,就在感受你的企业文化,企业的建筑特色、第一个接待他的前台文员的整体形象、办公楼的整体布局及装饰,都会象放电影一样录入到他的大脑,而这些能够很系统的策划好就是一个初步的企业文化印象课,这时和他有接触的行政人事部员工及经理所保持的办事态度和办事方法都会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是形成了一定企业文化特色,即员工的整体面貌,及行政人员对公司的讲解都是一个非常直观式的教育课程,这将长期影响着一个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如员工的入职培训,这就是一个非常注入式的教育体系,也是员工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想急于了解的一些内容,这个内容设计的好与坏就关系到企业文化教育模式的特色。当员工教育完毕后就会进入公司的生活环境,如饭堂、宿舍、文化宣传栏这些能传导企业文化的载体都是他们接受企业文化的最好载体,因为任何人到一个新环境里的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一环,就象姑娘和小伙子第一次见面一样,这一印象可能就会决定终生。所以企业文化不是“实”不起来,而是企业老板在用“虚”的得眼光看待她,那她就会“虚”得离谱。“虚”得让你接受不了。 2、让精神文化精神起来 除了以上硬环境印象切入即物质层教育外,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教育就至关重要了,这可是涉及到人的心智模式的改变,就好比一个工人看到厂区里有一块香蕉皮后,他是不置可否,还是弯腰把它拣起来放进垃圾桶,并且这个行为在公司里有多少人能做,如果通过调查,只有20%以下的人员做到,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没有落实到位,因为这20%的比率可能是这些员工本身的素质使然,并不是公司文化的作用。如果通过调查这一行为公司有80%以上的人员做到了,这说明这个企业的文化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而这80%的比率数据就是企业文化落到实处的考查数据,当然不仅这一基本行为,如珠海元朗食品公司的质量行为规范,要求每一个员工都是质检员,在质量面前一视同仁的要求,这一理念渗透了17年后,车间老员工都形成了一个习惯性的行为动作,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每一个老员工都可以进行抵制。据说有一次采购部采购的一批油脂标准低了一些,生产车间的工人感觉制作蛋卷时明显不妥,反映给质检员后要求马上停产,要求调配间更换合格的粉浆,作为一名车间员工能有如此胆色,其实就是元朗质量理念的渗透,因为没有好原料就不会有好品质。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理念渗透到位的结果,一般企业里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会有如此主人翁精神吗?没有日积月累的堆积这个员工是不会这么有责任心的。 如果有企业按照上面的方法和规则去执行与落实,企业文化就会由“虚”变“实”。一年复一年的坚持下去,企业文化就会基业常青了。
三:伊利企业文化升级 出于什么考虑
与时俱进,和品牌升级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脉搏相呼应。
四:伊利乳业的愿景是什么?
1、愿景——成为世界一流的健康食品集团;
具体解释为:不断进取,坚持以世界领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胸怀、竭诚满足不同区域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成就消费者的健康生活,就是成就我们的事业;
2、使命——不断创新,追求人类健康生活;
具体解释为:时时求创新,处处可创新,人人能创新 ;
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人们的健康,
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人们的幸福;
3、伊利核心价值观:品质 效率 责任 合作;
具体解释为:对个人讲责任,对他人讲合作,对产品讲品质,对事情讲效率。
五:伊利集团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骏马出草原 国有相对控股企业伊利集团发展纪实 几天前,内蒙古伊利集团发布公告,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60亿元,同比增长32.27%,上缴税收6.8亿元。收入、利润、税收等主要经营指标全部超过去年水平。 照此增速,伊利今年成为全国首家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乳品企业几成定局。 从年产值70万元到100亿元,伊利走了22年。22年前它像一匹骏马,从大草原一跃而出,从一个作坊式乳品小厂发展成为国有中型企业,又从中型企业改组为一个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有相对控股大型企业集团。 伊利的三级跃,是中国乳业的一大步。 在伊利的引领下,以乳品加工企业为重心而锻造的上、中、下游数千亿元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同时,一批民族品牌的乳品企业正在做大做强,他们共同缔造着行业奇迹,掀开了中国民族品牌挑战世界乳业的崭新时代。 引进和创新,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记者的采访是从伊利的牧场开始的。 踏进伊利的牧场有两个想不到。 一想不到看奶牛还要消毒、换鞋、穿白大褂。在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伊利牧场园区,记者领略到了“第一车间”对卫生条件要求的“苛刻”。据介绍,这样做是阻断疫病传入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想不到奶牛活得如此“享受”。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伊利第七牧场,记者看到奶牛从出生就拥有自己的档案;每头小牛都有自己的“ 儿童房”(牛犊岛);产奶时,它们在配备着具有仿生系统的挤奶器的挤奶大厅,听着舒缓的轻音乐,贡献着醇香的牛奶。 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伊利对原奶的要求是世界级的。伊利先后为奶源基地建设累计投入8亿多元,并按最严格的管理措施来保证奶牛的健康,这样才能既使奶牛的产奶量提高,也保证了原奶的品质。 随后,记者走进了位于呼和浩特市金川开发区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原奶挤出后,直接进密封罐,再由冷藏车送到这儿,整个过程没有一滴牛奶暴露在空气中。在这条日处理鲜奶1500吨的生产线上,18条高度自动化生产线上只有极少数工人在忙碌着。只见牛奶像小溪般地“流进”包装袋,机械手自动码摞,再由无人驾驶车送入2万吨容量的现代化库房,等待7天的试验期。质量控制、监督部门的电脑每隔15秒钟就自动抽检一次,保证所有进入市场的产品都可以追溯到任何一个生产环节。 在设备和技术上,伊利每上一条生产线,所引进的装备一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从养奶牛、挤奶到生产液态奶、奶粉等,伊利几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伊利人很清醒,在这个对 食品安全质量要求极高的行业,装备和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强手如林的乳业市场上,和国外对手短兵相接,要想短时间内在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超越他们,引进、消化、吸收无疑是最适合的策略。 他们提出,“用全球的资源,做全国的市场”。2000年,伊利率先开始大规模引进瑞典利乐公司的超高温灭菌技术和设备,使牛奶的保质期延长20倍,此举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保质期短因而销售半径小的问题,液态奶开始真正走入百姓生活,也使伊利从地区品牌开始走向全国。随后,伊利不断加大投入,近6年来,伊利集团先后投资8亿多元,全面启动乳业技术改造工程。 伊利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者”,其庞大的技术部门还要对每一台引进设备改造、升级,促使生产效率再提高。他们自行改造的自动回收系统,2000年以来每年节省了上千万元的成本。 伊利的创新始终围绕着品质展开,不仅拿来“硬”的,还要“软”的———不断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更高标准。伊利是业内第一家通过HACCP这一国际通行标准认证的企业,同时又把更为严格的医药行业GMP认证引入了食品业。 十多......余下全文>>
六:蒙牛企业的企业文化什么
在蒙牛1999年创业最早的企业文化当中,是以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的“人生12条忠告”做为基础,根据自身企业的文化特色来完成一系关于企业核心成长的目标方针。
一.蒙牛企业文化的精神信念
2002年蒙牛企业文化手册完成后,开始在企业内部做为品牌文化进行传播,在各个基层单位把企业文化当成了特别重要的工具,用企业文化去改变当地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式。同时蒙牛于2003年开始做培训、成立了企业商学院,其最核心的职能就是实施企业内训,配合企业文化的宣贯执行,以核心竞争力为成功经营人心为终极目标,以双赢利益机制和学习创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资源,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商学院以牛根生亲自担任院长,选择对蒙牛企业发展具有战略眼光,以他的的综合素质、全局意识、对企业的忠诚度做为最初的蒙牛内部员工讲师为标准。并在蒙牛内部进行几十场企业文化专题培训。所有在蒙牛的新员工都要接受商学院一个星期的全封闭入职培训,从上到下进行企业文化的灌输与企业精神文明的双重标准确立企业布局,用培训的方式把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作为选拔、提升人才的重要标准。
其中引起注意的蒙牛与瑞典利乐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合作,利氏为世界500强企业,利乐内所有为蒙牛服务的员工也必须接受蒙牛文化的培训。通过自身文化激励蒙牛人的精神信念,以“百年蒙牛强乳兴农”,“品牌的98%是文化”做为中华民族乳制品未来发展的核心目标,做到中国最好的乳产品,树立健康自然,来自中国内蒙古草原上最好的牛,产出最好的奶。做出最好的蒙牛品牌。
2004年蒙牛企业文化重新推出了新版本的文化手册,内容涉及面有了更大的学习空间,由蒙牛最初的广告词如:挑战,超越等等做为鼓励企业产品拓展市场与品牌建立的基础,但却在公司内部强调低调做人做事,而04年对蒙牛企业文化做了系统的编排与改进,强调人事行动与广告宣传应该能与时俱进的相接合,正如牛根生在蒙牛内部开会时必讲的一段话,“中国人的特点是同情弱者,不佩服好汉。过去蒙牛创业过程中是弱者,很多人帮你,可以挑战很多事。今天蒙牛已经不是弱者了,是好汉了,那必须有示弱的精神,才能得到好的生存空间。”
05年蒙牛领导层做出关于加深企业文化的举动有点让大家瞠目结舌,要求所有人在规定时间接受企业文化的全国统考,全国设20多个考场,从副总裁到清洁工无一例外都要参加!考试要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为防止漏题和考场做弊,蒙牛聘请了很多大学老师监考,这在当今的企业是不多见的,虽然此方法有点极端,但能看到蒙牛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放在何种程度。
二.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品牌价值
在蒙牛企业文化三大管理思想中,其中有一条是品牌的98%是文化,文化在塑造一个企业内外形象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外在的营销策略上,品牌又是文化方式的具体体现,如蒙牛核心文化中的一句话,“百年蒙牛强乳兴农”,做为蒙牛百年文化不变的信念,而做好就需要蒙牛能畅通全国的知名品牌,这从蒙牛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到,当时内蒙古草原上好多人只知道伊犁,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蒙牛是谁,当时蒙牛提出的发展品牌口号是蒙牛向伊利学习,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在产品包装上,蒙牛也信誓旦旦:为民族工业争光,向伊利学习。这在当时的环境下,蒙牛所做出的一切,对蒙牛以后成为国内品牌打下了基础。在行动上,蒙牛一开始便开始大胆的广告宣传。据相关资料,蒙牛创业初期的900多万资金有三分之一用于品牌在国内的策划与推广。
而品牌本身做为文化属性的概念,认识品牌就是认识企业文化,品牌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如99年,蒙牛35万元冲击央视;330万元竞得春节联欢晚会8:00报时10秒广告......余下全文>>
七:哪些公司做企业文化好?
奥古特国际咨询机构在服务陕煤化北元集团等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始终认为企业文化需要营造一种严肃活泼的氛围——既统一意志又具备让人户情舒畅的经营环境,让每一位员工可以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习惯,这种习惯渗透着员工的信仰与忠诚。建设企业文化,目的就是通过先进的文化理念让企业文化成为一种信仰,把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建立在员工的信仰之上,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持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有需求的朋友可以自行和奥古特联系。
八:伊利牛奶的创始人是谁?全体流程是什么?
伊利 - 发展历程
伊利集团前身为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最早系从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发展而来。1982年4月,呼市国营红旗奶牛场领取营业执照,主管部门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1983年11月,呼市政府决定将红旗奶掉场公为回民奶牛牧场和回民鲜奶食品加工厂。1983年12月,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呈报市政府,将分立的两场(厂)正式定名为回民奶掉场和回民奶食品加工厂。1984年3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正式登记注册,主管部门为呼市牧工商联合企业公司。1988年11月,呼市回民奶食品加工厂更名为呼市牧工商联合公司清真奶食品厂。1990年8月申请变更为呼和浩特市加民奶食品加工厂,1990年11月领取营业执照,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1991年11月申请更名为呼市回民奶食品总厂,1992年6月领取营业执照。
1992年12月,呼市人民政府同意将呼市加民奶食品总厂改为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1993年2月经呼市体改委批准,在对呼市加民奶食品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基础上,由21家发起人发起,吸收其他法人和内部职工入股,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伊利集团,并于1993年6月14日在呼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
1995年9月4日经内蒙古自治区证券管理委员会批准,1996年1月经中国证监会复审同意,本公司向社会首次人开发行1715万股普通股股票。1996年3月12日,“伊利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1997年4月12日,公司名称由“内蒙古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伊利集团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经贸委评定的全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伊利集团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产品,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服务,行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七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居全国前三位。1999年“伊利”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伊利集团在全国食品行业首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生产的39类产品1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
1996年3月,伊利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上市以来,一直被评为“30”指数样本股和“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作为全国乳品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00年实现全国同行业利税第一。伊利股份凭借良好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性已成为证券市场公认的蓝筹绩优股。
2001年,伊利股份主营业务收入达27亿多元,利税总额达3.4亿元。伊利股票每股收益为0.82元,在全国1175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8位。公司连续第三年被评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潜力上市公司50强”之一,并且排名由上年度第24位上升到第5位。2002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0亿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4%,每股收益达0.48元。伊利集团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
2004年,伊利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35亿元,比上年增长38.67%;资产总额达到48.5亿元,同比增长19.86%;实现利润总额3.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81%;净利润2.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1%;实现每股收益0.61元。从2003年至今,伊利集团主营业务收入高居行业第一,一直以强劲的实力领跑中国乳业,并荣登20......余下全文>>
九:伊利内部想办个报纸,用来宣传企业文化,活跃公司氛围。帮忙给起个名字 10分
阿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