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在传统压缩实验中,岩石达到其峰值强度后发生破坏的根本原因是试验机的刚度不够大,这类试验机称为软性试验机。由于试验机的刚度不够大,在实验过程中试件受压,试验机框架受拉,试验机受拉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应变能的形式储存在机器中。当施加压缩应力超过岩石抗压强度后,试件破坏。此时,试验机迅速回弹,并将其储存的应变能释放到岩石试件上,引起岩石试件的急剧破裂崩解。so-要得到岩石应力应变全程曲线必须使用刚性压力。
我是学相关专业的,仅供参考。
二:岩石在单轴压缩下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几种类型
试件受载后直到破坏历经以下五个阶段:1)微裂隙压密阶段(O-A) 岩石试件受载初期,内部已存在裂隙及孔隙受压闭合,岩石被逐渐压密,形成早期的非线性变形。 (2)弹性变形阶段(A-B) 在此阶段应力应变曲线保持线性关系,服从虎克定律σ = Eε 。试件中原有裂隙继续被压密,体积变形表现继续被压缩。(3)裂隙发生和扩展阶段(B-C) 在此阶段轴向( ε l )曲线仍保持近于直线;过 B 点后,随载荷增加,曲线 ε v 偏离直线。新的裂隙产生,呈稳定状态发展。岩石变形表现为塑性变形。(4)裂隙不稳定发展直到破裂阶段(C-D) 从 ε v 曲线看出,C 点切线斜率为无穷大( dσ /; dε v = ∞ ),是 ε v 曲线拐点。过 C 点后,试件体积增大。裂隙进入不稳定发展阶段,裂隙扩展接交形成滑动面,导致岩石试件完全破坏。(5)破裂后阶段(D-E)岩石试件通过峰值应力后,其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但试件基本保持整体状。裂隙快速发展,交叉且相互联合形成宏观断裂面。试件具有残余强度。
三:如何获得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它在分析岩石力学特性上有何意义
应力-应变曲线是要实测的吧,至于在岩石力学特性上的意义,这是个专业问题。
四:何谓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测量岩石的应力应变饥线一般可以有两中试验机:一种是,柔性试验机,使用这种试验机测量时,容易发发生“岩爆”现象,导致试验中不能得到峰值以后的应力应变信息。另种是,刚性试验机,这种试验机刚度比较高,有“让压”的特点,就不会有“岩爆”现象发生,可以得到全应力-应变曲线用以研究岩石破裂的性质。
五: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含以下哪几个阶段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其意义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事物存在的必备条件B.事物存在的充分条件C.事物存在的基础D.事物存在的推动力量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其意义不包含以下哪一个A.事物存在的必备条件B.事物存在的充分条件C.事物存在的基础D.事物存在的推动力量答案: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其意义不包含事物存在的推动力量
六:为什么说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真实反映了岩石的破坏过程
全应力应变曲线:能显示岩石在受压破坏过程中的应力、变形特性,特别是破坏后的强度与力学性质 的变化规律。由于材料试验机的刚度小,在试件压缩时,其支柱上存在很大的变形和变形能,在试件快要 破坏时,该变形能突然释放,加速试件破坏,从而得不出极限压力后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七:金属和岩石简单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区别
测量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可以有两中试验机:一种是,柔性试验机,使用这种试验机测量时,容易发发生“岩爆”现象,导致试验中不能得到峰值以后的应力应变信息。另种是,刚性试验机,这种试验机刚度比较高,有“让压”的特点,就不会有“岩爆”现象发生,可以得到全应力-应变曲线用以研究岩石破裂的性质。
八:岩石的三轴力学参数是按主应力差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算还是按整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算?谢谢 5分
按主应力差时的应力应变曲线算
九:岩石力学真三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问题 图片中的花括号不懂,主要是看不懂坐标图曲线
这个不太好给你文字解释,毕竟书上说的够明白了。这样说你懂不懂。3图分别固定了应力3、应力3、应力2。然后看在,固定应力3的组、改变应力2会引起应力1怎么变化;和固定应力2,改变应力3所引起的应力1的变化。不知道你是不是这个不明白,还是其它概念不懂
十:什么是全应力
岩石全应力应变曲线
亦称“应力-应变图”。表示材料在外力或外因变化的作用下,应力与应变变化特征的曲线。
全应力应变曲线,表征了岩石从开始变形,逐渐破坏,到最终失去承载能力的整个过程。根据岩石的变形把全应力应变曲线分为6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特征和反映的物理意义如下:
(1)OA段,应力缓慢增加,曲线朝上凹,岩石试件内裂隙逐渐被压缩闭合而产生非线性变形,卸载后全部恢复,属于弹性变形。
(2) AB段,线弹性变形阶段,曲线接近直线,应力应变属线性关系,卸载后可完全恢复。
(3)BC段,曲线偏离线性,出现塑性变形。从B点开始,试件内部开始出现平行于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微裂隙。随应力增大,数量增多,表征着岩石的破坏已经开始。
(4)CD段,岩石内部裂纹形成速度增快,密度加大,D点应力到达峰值,到达岩石最大承载能力。
(5)DE段,应力继续增大,岩石承载力降低,表现出应变软化特征。此阶段内岩石的微裂隙逐渐贯通。
(6)残余强度。强度不再降低,变形却不断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