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恩斯的货币供给理论和弗里德曼的货币供给理论的区别
凯思斯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外生变量,它的变化影响经济运行,但自身并不受经济因素的制约。这样,一方面有效需求不足,一方面货币是由中央银行控川的外生变量,因此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办法来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银行和企业行为所决定的,而银行和企业的行为又取决于经济体系内的许多变量,中央银行不可能有效地限制银行和企业的支出,更不可能支配他们的行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主要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即,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经济状况决定的,而不是主要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二: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后凯恩斯主义者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
都知道,宏观经济的模型是一些列的方程或方程组。一般所谓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是这样的意思: 所谓内生性就是该变量是内生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是包括利率等因素决定的,是方程内部的参数,通过方程的其他变量内生形成一个均和值,属于因变量 所谓外生性就是外部决定,也就是说是自变量,外在因素(非方程内的控制因素)决定的,不因方程内变量改变而改变。 比如,早期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所以货币政策有效。货币学派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而后来的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就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具体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不仅仅是方程的问题。主要是考虑了市场对货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理论都是认为货币外生,为了帮助你理解内生性,向你推荐点东西,东西直接复制粘贴到下面了,你自己参考一下吧。 ===========网上复制来的东西就在下面哦!有点多哦!!!============== =================那么,开始咯!=================================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重难点问答一百题(六) 七十、说明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基本模型 温特劳布的工资定理是该模型的基础。根据这个定理,商品价格是劳动成本与某种加成之和决定,即 P=K(W/Q) 其中K代表企业运作的外生制度环境所决定的垄断程度,总名义工资(W)与实际产出Q之比是全部产出的单位劳动成本。用L(总劳动收入)除以W和Q,可以得到下述等式: P=K(w/A) 其中w是以名义货币计算的年平均工资率,A是平均劳动生产率(Q/L),假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相对稳定,那么名义工资率的相对增长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w>A)物价就会上升。因此,利用一般符号,可以写成: P=P(w) 其中w通过集体议价外生决定,即物价是名义工资的函数,两者正相关变化,且工资率的任何过度增加(w>A)都将导致物价的上升。因为,物价由单位劳动成本加稳定的加成所构成,对于任何给定的实际产出水平(Q)和相应的就业水平,其直接效应是名义收入(Y)将按比率增加。因为名义收入等于一般物价水平乘以实际产出(Y=P×Q),在Q既定的情况下,工资变动影响物价,物价变动影响名义收入,名义收入增加又与物价的提高成正比。在货币供给决定的Y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物价的上涨只能是产出的下降,作为决定产出的变量——就业也将相应下降。显然,避免失业增加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货币供给。当然,中央银行也可以继续执行它既定的货币供给计划,但是,用温特劳布的话来说,它将以“失业和人类的苦难为代价……,……是不可接受的”。这就是说,货币供给只能以名义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程度相应增加,而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即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这就是温特劳布的货币内生性理论。只要物价水平主要由中央银行所不能控制的工资谈判所决定,货币当局就最多只能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以消除阻碍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金融障碍,货币当局并不拥有控制物价水平的有效手段。 七十一、说明尼古拉斯·卡尔多的基本模型 作为温特劳布模型的变体,卡尔多的模型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充当最后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这就使中央银行自己坐在炸药桶上,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因为货币当局不能接受银行体系崩溃这一灾难性的后果。卡尔多的观点表明,在中央银行制定和维持的任何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的弹性都......余下全文>>
三:谈谈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因素
货币供给量决定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这两个因素,且是这两个因素的乘积。这两者又受多种复杂的因素影响。
一、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具有使货币供给总量倍数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它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即中央银行投放并直接控制的货币,包括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通货。
在现代经济中,每个国家的基础货币都来源于货币当局的投放。货币当局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直接发行通货;二是变动黄金、外汇储备;三是实行货币政策。具体又有以下10项决定因素:
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
2、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再贴现;
4、财政部发行通货;
5、中央罚行的应收未收款项;
6、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
7、政府持有的通货;
8、政府存款;
9、外国存款;
1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商业银行及整个银行体系赖以扩张信用的基础。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改变货币供给量。在货币乘数一定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增多,货币供给量增加;基础货币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
二、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是用以说明货币供给总量与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的一种系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决定了货币供给的总量。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给量越多;货币乘数越小,则货币供给量就越少。所以,货币乘数是决定货币供给量的又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因素。但是,与基础货币不同,货币乘数并不是一个外生变量,因为决定货币乘数的大部分因素都不是决定于货币当局的行为,而决定于商业银行及社会大众的行为。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主要有5个,它们分别是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定期存款比率、超额准备金率及通货比率。其中,法定准备率完全由中央银行决定,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政策工具;超额准备金比率的变动主要决定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行为,商业银行经营决策又受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资金成本的高低、社会大众的资产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定期存款比率和通货比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又具体受收入的变动、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这三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共同决定的。
四:如何理解货币供给具有外生性的特
都知道,宏观经济的模型是一些列的方程或方程组。一般所谓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是这样的意思:
所谓内生性就是该变量是内生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供给是包括利率等因素决定的,是方程内部的参数,通过方程的其他变量内生形成一个均和值,属于因变量
所谓外生性就是外部决定,也就是说是自变量,外在因素(非方程内的控制因素)决定的,不因方程内变量改变而改变。
比如,早期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中央银行可以控制货币供给,所以货币政策有效。货币学派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
而后来的莫尔的水平主义货币供给理论就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
具体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不仅仅是方程的问题。主要是考虑了市场对货币的作用。传统的经济理论都是认为货币外生,为了帮助你理解内生性,向你推荐点东西,东西直接复制粘贴到下面了,你自己参考一下吧。
===========网上复制来的东西就在下面哦!有点多哦!!!==============
=================那么,开始咯!=================================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重难点问答一百题(六)
七十、说明温特劳布-卡尔多的基本模型
温特劳布的工资定理是该模型的基础。根据这个定理,商品价格是劳动成本与某种加成之和决定,即
P=K(W/Q)
其中K代表企业运作的外生制度环境所决定的垄断程度,总名义工资(W)与实际产出Q之比是全部产出的单位劳动成本。用L(总劳动收入)除以W和Q,可以得到下述等式:
P=K(w/A)
其中w是以名义货币计算的年平均工资率,A是平均劳动生产率(Q/L),假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相对稳定,那么名义工资率的相对增长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w>A)物价就会上升。因此,利用一般符号,可以写成:
P=P(w)
其中w通过集体议价外生决定,即物价是名义工资的函数,两者正相关变化,且工资率的任何过度增加(w>A)都将导致物价的上升。因为,物价由单位劳动成本加稳定的加成所构成,对于任何给定的实际产出水平(Q)和相应的就业水平,其直接效应是名义收入(Y)将按比率增加。因为名义收入等于一般物价水平乘以实际产出(Y=P×Q),在Q既定的情况下,工资变动影响物价,物价变动影响名义收入,名义收入增加又与物价的提高成正比。在货币供给决定的Y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物价的上涨只能是产出的下降,作为决定产出的变量——就业也将相应下降。显然,避免失业增加的办法只能是增加货币供给。当然,中央银行也可以继续执行它既定的货币供给计划,但是,用温特劳布的话来说,它将以“失业和人类的苦难为代价……,……是不可接受的”。这就是说,货币供给只能以名义工资增长率超过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程度相应增加,而不为中央银行独立决定,即由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所决定,这就是温特劳布的货币内生性理论。只要物价水平主要由中央银行所不能控制的工资谈判所决定,货币当局就最多只能保证货币的充分供给,以消除阻碍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金融障碍,货币当局并不拥有控制物价水平的有效手段。
七十一、说明尼古拉斯·卡尔多的基本模型
作为温特劳布模型的变体,卡尔多的模型认为: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责是充当最后贷款人,通过贴现窗口,保证金融部门的偿付能力。这就使中央银行自己坐在炸药桶上,为了防止信贷紧缩导致灾难性的债务紧缩,货币当局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外,别无选择。因为货币当局不能接受银行体系崩溃这一灾难性的后果。卡尔多的观点表明,在中央银行制定和维持的任何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曲线的弹性都无限......余下全文>>
五:西安交大2015年春季《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30分
您看看是下面这套题吗?还有几个参考答案,
西交《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2、C 3、A 4、B 5、A
1. 银行持股公司制在()最为流行
A. 美国
B. 英国
C. 德国
D. 日本
2. 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A. 选举权
B. 被选举权
C. 收益权
D. 投票权
3. 下列交易中哪一种是中央银行参与货币市场的主要形式()
A. 买卖短期国债
B. 买卖大额可转让存单
C. 买卖股票
D. 同业拆借
4. 下列对货币乘数的分析中,深入的检验了各决定因素对货币存量变化率的作用是()
A. 弗里德曼---施瓦茨的分析
B. 卡甘分析
C. 乔顿的分析
D. 詹姆斯---托宾的分析
5. 通常情况下,利率总是介于零和()之间摆动
A. 平均利润率
B. 预期价格变动率
C. 资金供求状况
D. 汇率水平
6. 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的()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展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利率动机
7. 当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通常在金融市场上()
A. 卖出债券
B. 买进债券
C. 上调利率
D. 下调利率
8. 金银铸币按照法定比价流通是()
A. 金汇兑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双本位制
D. 平行本位制
9. 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10. 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A. 转换理论
B. 预期收入理论
C. 真实票据理论
D. 超货币供给理论
11. 在下列针对中央银行资产项目的变动中,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准备金增加的是()
A. 财政部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B. 外国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
C. 流通中的通货减少
D. 其他负债的增加
12. 在借贷期限内规定可以调整和变动的利率是()
A. 固定利率
B. 浮动利率
C. 名义利率
D. 实际利率
13. 下列经济因素中,使公众持有通货或活期存款的是()
A. 定期存款利率上升
B. 国库券利率上升
C. 公众流动性偏好下降
D. 活期存款利率上升
14. 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预期利率上升时,人们就会()
A. 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
B. 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C. 只持有货币
D. 只持有债券
15. 中国银监会的监管对象是()
A. 保险公司
B. 证券公司
C. 基金管理公司
D. 存款货币银行
16.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 经济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货币现象
D. 价格现象
17.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表述为()
A. 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
B.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C.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D.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18. 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承担
A. 经销商
B. 发行人
C. 监管者
D. 购买者
19. 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良性经济循环的经济现象,这称之为()
A. 金融促进
B. 金融深化
C. 金融抑制
D. 金融约束
20. 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 实物货币
B. 信用货币
C. 表征货币
D. 电子货币
21.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 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 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余下全文>>
六:简述现代信用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
《西方经济学》导学(四)( 14 章 -17 章) 第十四章 货币与经济 第一节 货币与金融体系 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与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货币如何影响经济,必须首先了解金融体系。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包括中央银行、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市场。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用以监督银行体系并控制经济中货币量的机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需要这样一个维持银行体系和经济正常运行的中央银行。所以,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成为当前各国的一种趋势。 各国的中央银行无论在形式上有什么差别,都有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不以赢利为目的; 第二,不从事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 第三,具有服务和监管双重作用,它既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又为它们提供服务; 第四,它通过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无论它有多大独立性,是否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它都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机构。正因为如此,中央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央银行的职能一种属于对银行体系的监管与服务,例如,监督每个银行的金融状况与业务活动,确保各银行与金融中介机构按政府有关法令运营;为银行保管准备金;作为最后贷款者在银行需要资金时提供贷款;协助银行之间的结算业务;等等。这些活动保证了整个银行体系有序而正常地运行,防止了由于银行金融问题而引发的经济动荡。另一种职能是中央银行作为惟一的货币发行者可以控制经济中的货币供给量,并通过对这种货币供给量的控制来调节经济。这就是说,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二、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是把居民户和企业与金融市场联系起来的纽带,它从居民户和企业吸收存款,并向其他居民户和企业发放贷款的企业,也是为居民户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企业。在理解金融中介机构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它是一个企业,和其他提供产品与劳务的企业一样,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第二,它从事的业务是提供各种金融中介业务,作为居民户与企业和资本市场的中间人。它提供存贷款和各种金融结算服务,并从这种服务中获利。 各国金融机构也有不同类型,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从事金融中介的企业。除了商业银行外,还有其他金融机构,无论哪一种金融中介机构,其职能是共同的。金融中介机构在经济中有一种特殊的作用,即可以创造货币。这并不是说,金融中介机构可以自己发行货币,而是指它可以通过正常的存贷款业务创造出货币。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可以通过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这种机制对经济十分重要。我们以商业银行为例来说明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银行能创造货币的关键在于现代银行是部分准备金制度,即只把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这就是说,银行不用把所吸收的存款全部作为准备金留在金库中或存人中央银行,只要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留够准备金就可以,其他存款则可以作为贷款发放出去。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 银行如何创造货币呢 ? 我们从 A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说明这一点:假设 A 银行吸收了 100 万元存款,把其中的 10 万元作为准备金,其余的如万元作为贷款贷给客户甲。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得到贷款的客户甲并不把贷款作为现金提出,而是存人与他有业务关系的 B 银行,因为他可以通过开支票或转账来用这笔贷款进行各项支付。当 B 银行得到这笔 90 万元的存款时,它的资产负债表就是: 这就是说, B 银行得到 90 万元贷款后,把其中的 9 万元作为准备金,其余的 81 万元可以作为贷款供给乙。乙得到贷款后也把这 81 万元存人与自己有业务关系的 C 银行。于是 C 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余下全文>>
七: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其政策含义是什么?
货币供给的内生论者认为是物价、利率、产出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从属或适应于货币需求。持货币供给外生还是内生的不同理念对货币政策应如何实施以及实施效果都有重大影响。一、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19世纪初,以大卫李嘉图为首的“金块论者”是早期外生论的代表。在其后的通货论争中,以奥维尔斯顿、英国首相皮尔为首的通货学派获得了胜利,他们主张“银行券的发行决定于黄金数量”,也就是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1844年开始在英国实行的《皮尔条例》,使外生性的货币供给理论为多数人所接受。凯恩斯本人也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数量决定于中央银行的行动。但坚持外生性货币供给最为有力的莫过于货币主义者。根据MV≡Py的恒等式,货币主义者在货币流通速度V稳定、真实产出y长期内不受M变动影响的前提下,得出货币量(M)决定价格(P)或名义收入(Py)的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实行“不变增长率”的货币控制规则。因此,他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证明货币供给是能够被中央银行所控制的外生变量。货币主义者利用一般所公认的存款与货币创造模型Ms=MBm,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基础货币(MB)与货币乘数(m1、m2)相互独立,互不影响;(2)影响货币乘数的各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长期而言也常会起反向作用而相互抵消,因而货币乘数可看作是常数;(3)基础货币比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要大:(4)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政策工具,不但可以主动增减基础货币量,还可抵消货币乘数内某些系数变动的影响。由此,货币供给外生。表面上看,货币主义者得出的这些结论可以很好地证明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但仔细分析可知,这些结论是站不住脚的。考虑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的行为,在基础货币增加的同时,利率下降,货币乘数的许多相关系数,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等都会发生变化,货币乘数与基础货币无法完全隔离;再者,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如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例等都取决于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在短期内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不可能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此外,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央行的货币量目标屡屡失准,也说明货币供给并非完全由央行决定。二、早期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内生性货币供给的思想可追溯至早期的货币名目主义者詹姆斯斯图亚特。他在176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研究》一书中指出,一国经济活动水平使货币供给量与之相适应。这一原理后来被亚当斯密加以继承,又被银行学派加以发展。马克思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在金属货币时代是商品和黄金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商品的价格,从而又同流通的商品量共同决定了社会的“必要货币量”,因此也持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观点。银行学派的代表人物图克和富拉顿认为,通货(银行学派的通货概念已包括了黄金、银行券、支票存款、汇票和账簿信用等其他信用形态)数量的增减不是物价变动的原因,而是其结果;通货的增减不是先行于物价,而是追随于物价。发行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既不能任意增加银行券发行的数量,也不能任意减少。银行学派区分了货币流通的三种情形对此点加以论述。(1)纯粹金币流通情况下,多余的金币可以通过其贮藏手段的职能加以解决;(2)银行券和其他信用形态与金币混合流通时,以贴现放款方式发行的银行券必因偿付贷款而流回。又因各种通货之间存在代替性,由某种原因引起减少的银行券会被支票、汇票、账簿信用甚至相消结算法所代替,所以通货的数量不能由银行任意增减;(3)不兑现纸币流通的情形下,若是纸币由银行以票据贴现或短期放款的形式发行,则会象银......余下全文>>
八: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对货币供求均衡如何判断?怎样理解货币均衡概念的内涵
我觉得如果能理解下面这2点,能更加方便继续讨论问题。 债券的运作机制 通过债券市场的操作,来控制市场中流通的货币 供需平衡 我下面就简单说一下好了,详细的你可以去网上慢慢看。我就说下基本要点,方便你直接了解这个问题。 债券的运作机制 首先,债券是由一方发行代表债务的券,来集资的一种行为。比如说,1年期A公司的债券。比如,所有债券的面值都是1000元,利息10%,银行同期利率是5%(即无风险收益率)。在最开始募资卖债券的时候,买入方并不是以1000元的价格买入这份面值1000元的债券。在不考虑风险的情况下,设X是买入价,则X = 1000 * (1+10%) ÷ (1+5%)= 1047.62元。而这个就是当前的市场均衡下的价格。但是,考虑了风险的问题之后,实际买入价格就会变成1047元±一个合理的幅度。 在我国,银行利率是固定的,不会随市场浮动(当然指的是今年8月前,之后会逐步放开利率市场化了),所以说影响债券价格的最大因素是“票面利息”和“公司的风险”。 通过债券控制货币 这个其实通常指的是一国的央行通过控制市场上流通的国债量,来达到控制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的一种简单、广泛使用的行为。 比如说,央行决定买100亿国债,就等于央行印了100亿钱给政府。央行决定卖出100亿国债,就等于说,从市场上收回了100亿流通中的钱。这里的钱指的都是M0,所以放大之后,效果十分明显。 供需平衡 供需平衡是整个经济学的要点之一,分析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工具。通过供需曲线,能直观分析市场变化。 知道这2点了,那么来看你的问题。 1)有价证券价格与市场利率究竟谁影响谁?是债券价格变动从而债券收益率变动,还是相反?进而有,国债收益率与市场利率趋同,但谁是因谁是果? 投资者先设定一个他们想要的预期回报率,比如10%,然后更加债券的具体情况通过计算,得到一个他们认为的合理的债券回报率。比如说,综合考虑风险后,投资者普遍认为A公司,因为有一定风险,风险抵对的合理收益率差不多6%,加上5%的无风险收益率,债券的合理回报率是11%(包含了其中10%票面利息),那么在这个情况下,A公司的债券发行价就变成了1100/1.11=990.99元了。 于是,一般认为,是债券的风险影响了债券的回报率(即你说的该债券的市场利率),从而确定了债券的价格。 而国债又有一些不一样,因为国债是被认为是一种“无风险”投资产品,国家作为主体100%不会违约,肯定能在到期的时候,连本带利支付给投资者。所以,通常国债的回报率等于市场上的无风险回报率。比如10年期的国债回报率,比银行10年定期存款利率(即10年期无风险回报率)略高一点点。然后,因为我国的银行利率是没有市场浮动,所以我国国债价格也相对较稳定,只有在上面决定加息/降息的时候,会显著影响国债价格。 在国外市场上,因为利率是随着市场波动的,大部分投资者会用该类货币的10年期国债回报率来参考。当然,这个10年期国债回报率也是在波动的,但是振幅是不大的,被认为是可以用作参考的重要依据。 但是,市场利率和国债收益率又应该分开来讨论,因为市场上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国债收益率。比如次贷,就使得收益率激增,债券流通的价格大跌。 2)有观点认为:“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货币需求超过货币供给,人们感觉手中货币太少,就会卖出证券,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我把这句话补充一下,中括号内为补充。观点认为:“市场[上的利息]利率低于均衡[利息]利率,[此时,因为利息利率降低,使得借贷成本降低,市场上许多人更愿意借款,......余下全文>>
九: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有哪些?
宏观经济学1 GDP的定义
3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4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6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APC,MPC,APS,MPS 的含义及关系.
7 生命周期理论和永久消费理论的含义.
8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9 乘数论: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这些乘数的含义及具体公式.
11 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的关系: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市场利率时,投资值得,资本边际效率小于市场利率时,投资不值得.
12 IS-LM曲线:1 IS-LM的曲线具体公式 2 IS和LM曲线的移动和斜率
13 LM曲线的三个区域:1 凯恩斯区域 2 中间区域 3 古典区域,这三个区域各自的含义.
14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及IS-LM曲线的四个区域:1I
16 挤占效应的含义及影响他的四个因素.
18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有那些.
19 菲利普斯曲线的所有相关内容.
20 失业的分类.
21 倾销的含义及特征
22 实际汇率下降,即本国货币升值,本国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反之亦然.
宏观经济最主要的就这些了,还有一些名词解释,大部分都是书上的黑体字部分.
微观经济学1 机会成本,外部性,激励的名词解释
2 绝对优胜与比较优势的不同
3 使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那些,需求定理的名词解释
5 各种弹性的慨念及计算.对于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提价与增收的关系.
7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定义,消费者剩余的计算
9 图文解释进出贸易中进口国的得失,关税的影响
12 税收的纵向平等和横向平等
14 垄断企业,自然垄断,安全竞争市场他们的短期和长期.
16 垄断竞争企业短期的生产决策和长期的生产决策
17 劳动边际产量值及曲线18 效率工资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