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著名的建筑风格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面积达9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漫长而丰富的历史。中国历史通常可分为古代、现代和近现代阶段。
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中国建筑有着独立的系统,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几千年来,中国建筑以木质斗拱作为建筑的主要部分而名扬天下。直到19世纪中叶,中国建筑都没有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的外表通常给人们留下气度不凡的印象。
传统的中国建筑与环境和哲学密切相关。在现代中国,特别是1949年之后,中国建筑业反映出国家迅猛的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中国建筑寻求新的突破,力图将传统特色和国际领先的概念和技巧结合起来。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木构架体系,“墙倒屋不塌”
木构架的主要类型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由此体系派生出以下特点:
(一)重视台基
为防止木柱根部受潮,抬高基座。逐渐台基的高低与形式成为显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如王府的台基高度有规定,太和殿用三层须弥座汉白玉台基等。
(二)屋身灵活
可亭、可仓、可室、可厅
(三)屋顶呈曲线或曲面
(四)重要建筑使用斗拱
斗拱原为起承重作用的构件,随着结构功能的变化,斗拱成为建筑物等级的标志。
(五)装饰构造而不去构造装饰
二、院落式布局
中国的宫殿、庙宇、衙署、住宅等都属院落式。另外,院落式平房比单幢的高层木楼阁在防救火灾方面大为有利。
三、有规划的城市
历史上大多数朝代的都城都比附于《周礼考工记》的王城之制,大多数都是外形方正、街道平直、按一定规划建造的。
四、山水式园林
中国园林园景构图采用曲折的自由布局,因借自然,模仿自然,与中国的山水画、山水诗文有共同的意境。与欧洲古典园林惯用的几何图形,林木修剪,人力造作的气氛,大异情趣。强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五、特有的建筑观
视建筑等同于舆服车马,不求永存。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学术。崇尚俭朴。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中国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东南滨海,西北深入大陆内部,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在这些自然条件不同的地区内,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因材制用,创造了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黄河中游一带,由于黄土层既厚且松,利于农业生产,因而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人民便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当时这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而湿润,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木材就逐渐成为中国建筑自古以来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并使用火炕与较厚的外墙和屋顶,建筑外观厚重而庄严。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部用架空的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建筑材料,除木、砖、石外,还利用竹与芦苇;墙壁薄,窗户多;建筑风格轻盈而疏透,与前述北方建筑恰成鲜明的对比。
此外,在石料丰富的山区,每用石块、石条和石板建造房屋;森林地区则往往使用井斡式壁体。这些差别,说明在同一民族的建筑中,又因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原始社会晚期(约5万年前——前4000年)
二、夏——商——西周——春秋(约公元前21世纪——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公元1840年)...余下全文>>
二:中国现代建筑风格
现代建筑的特点: 外部造型简洁、明朗、清新、大方,为少占地多采用高层。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之一,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一,建筑的地域性中国的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为了适应环境,基于本地区的地形、气候、建筑材料等条件,各地区因地制宜。 二,建筑的民族性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由于各民族聚居地区环境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都不同,因此在建筑上的风格各异。 三,建筑的木质结构特色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质结构,由木柱、木梁搭建来承托层面屋顶,而内外墙不承重,只担负分割空间和遮风避雨的作用。 四,建筑的群体布局特色中国古建筑由于大多是木质结构,不适于纵向发展,便多借助群体布局,即以院乱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来营造出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反应出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即封闭性和内向性。只有在高墙围护的深深庭院之中,才具有安全感和归宿感。 五,大屋顶的建筑特色大屋顶是极具中国建筑特色的标志物,它以屋顶出檐并向上仰翻的弧形造型,展示出独特的形态之美,它的功能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雨水急剧下流,还能通过斗拱挑起出檐更好的采光通风六,重装饰重彩绘的特色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视装饰和雕梁画栋,装饰主要是在大门、门窗、天花、梁栋之间,装饰和彩绘可以说为古建筑增添了无限光彩,具有和强装饰性,同时所用涂料、油漆等,对木构材料起到很好的防虫、防腐作用,有很强的保护性能。
三:中国不同地方建筑的特点
这里回答功较详细,可以参考下。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88753523.html?si=1
四:中国 九大建筑特征是什么
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个,这九个又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一)~(二):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
第二方面,(三)~(五):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从结构原则上是一样的。(四)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五)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第三方面,(六)~(九):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六)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七)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八)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九)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
五:中国建筑风格的分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1.欧陆风格
“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这种所谓欧陆风格的建筑类型,主要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反映在建筑外形上,较多的出现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石膏线脚饰窗等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在色彩上多以沉闷的暗粉色及灰色线脚相结合,另外,这一类建筑继承了古典三段式的一起表象特征,结合裙楼、标准层及顶层、女儿墙加以不同的装饰处理。
2.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4.异域风格。
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5.普通风格。
这类建筑很难就其建筑外观在风格上下定义,他们的出现大概与商品房开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或开发商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开发实力有关。建筑形象平淡,建筑外立面朴素,无过多的装饰,外墙面的材料义务细致考虑,显得普通化。
6.主题风格。
主题型楼盘是房地产策划的产物,2000年流行一时。这种楼盘以策划为主导,构造楼盘的开发主题和营销主题,规划设计依此为依据展开。
六:中国近代建筑的建筑风格
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面貌相当庞杂。这个时期,既有旧建筑体系,又有新建筑体系;既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又有西方各种风格的建筑。于是,中与西,新与旧,民族化与近代化,出现了错综复杂的交织情况。旧建筑体系数量上占据优势,除了局部的改进外,整体风格缺少新的变化。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发展,主要反映在新体系建筑中,由新体系建筑的外来形式和民族形式两条演变途径构成中国近代建筑风格的发展主流。近代外来形式的建筑风格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经历了由古典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通过折衷主义建筑、新艺术运动向现代主义建筑的转化过程,这些不断变化的建筑风格都曾先后地或交错地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反映出来。在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独占租借地的城市,如青岛、大连、哈尔滨等,建筑风格较为单一;在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占领租借地的城市,如上海、天津、汉口等,则出现建筑风格纷然杂陈的局面。从建筑风格的演变来看,近代中国首先传播的外来形式是西方各国的古典式和“殖民式”。19世纪下半叶建造的外国使领馆、洋行、银行、饭店、俱乐部以及20世纪初外国建筑师为清末新政活动设计的总理衙门、大理院、参谋本部、咨议局等都属这一类。进入20世纪后,外来建筑形式逐渐以折衷主义为主流,出现了两种状况。一种是在不同类型建筑中,采用不同的历史风格,如银行用古典式,商店、俱乐部用文艺复兴式,住宅用西班牙式等等,形成城市建筑群体的折衷主义风貌;另一种是在同一幢建筑上,混用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洛可可风格等各种式样,形成单幢建筑的折衷主义面貌。从20年代末开始,随着欧美各国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和传播,中国新式建筑也出现向现代主义建筑过渡的趋势。从带有芝加哥学派特点的上海沙逊大厦到摹仿美国摩天楼的上海国际饭店,可以看出这种踪迹,但真正体现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建筑实践在当时还极少。近代民族形式的建筑风格近代民族形式建筑的雏型,在19世纪下半叶就有了。最初出现的是一些新功能、旧形式的建筑,如1865年建造的江南制造局机械厂等。这些建筑具有近代的功能,而沿用传统的庙宇、衙署的形式,实质上是利用旧式建筑来容纳当时还不太复杂的新功能。随后出现了一批中国式教堂和教会建筑,如上海浦东教堂(1878)、圣约翰书院(1894)和北京中华圣公会教堂(1907)等,已经按新功能设计平面而有意识地采取中国传统建筑的外观,这是中国近代建筑运用民族形式的先声。从20世纪20年代起,近代民族形式建筑活动进入盛期,到30年代达到高潮。形成这一潮流的主要背景是:①五四运动以来,民族意识高涨,“发扬我国建筑固有之色彩”成为当时中国建筑界和社会的普遍呼声。②国民党政府推行中国本位文化,在当时制定的《首都计划》和《上海市中心区域规划》中,对建筑风格都指定采用“中国固有形式”。③教会系统有意在文化教育建筑中利用中国建筑形式,作出表达教会尊重中华文化的姿态。④当时中国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仍然是以学院派思想占主导地位,他们很自然地会把中国民族形式融入他们设计的建筑中去。这样,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的行政建筑、会堂建筑、文化教育建筑、纪念性建筑以至某些银行建筑、体育建筑、医院建筑、商业建筑中,涌现出一批由中国建筑师和少数外国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形态的民族形式建筑作品。这是中国近代探索新建筑的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有意义的创作实践,同时涉及引进的国外近代建筑形式和先进建筑技术如何与中国的现实相结合,并在建筑近代化的过程中如何继承、借鉴、发扬传统建筑遗产等问题。这些创作探索大体上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仿古式(又称宫殿式、复古式)。这类建筑从......余下全文>>
七:中国最著名的建筑有哪些?
排名以建筑美学,影响力,知名度,城市代表性,规模,作用等为标准,
1、故宫——北京,这类排名很难将首都排除在外,即使逊如华盛顿,也有不少好建筑,故宫作为世界最大的古典宫殿建筑群,以其传统的明清风格享誉海内外,最最标准的北京标志,即使日后北京如同纽约,也不能改变故宫的地位,几乎可以算是中国的代表建筑。不过,它并非是中国最出色的,如果西安的阿房宫,古长安城还在的话,那我一定会选后者,恢弘大气不逊故宫,汉唐之风无疑比明清更有说服力和震撼力。
2、外滩——上海,相对应北京的明清代表,上海是中国近代文明的代表城市,拥有大批历史优秀建筑.相比浦东的现代建筑群,外滩建筑群无疑更体现的上海的精神气质,这里集中了数十幢欧陆风情的经典之作,但又融合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廊柱上刻有中国的牡丹。是海纳百川的实验精品。虽然艺术价值不逊给故宫,不过因为不能很完整的体现中国特色,这上面输了一筹。
3、城墙——西安,漏掉西安明显是不象话的,虽然没有了古长安而被北京上海夺去冠亚,但数前年的沉淀不容小视,兵马俑名声在外但不是建筑,其他的寺庙宝塔又似乎规模不够,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墙,规模宏大古朴大气,北京的城墙和它一比稚嫩多了,但艺术美观度不够,当之无愧老三。
4、布达拉宫——拉萨,建筑历史比故宫更久远,风格鲜明,在国内乃至世界几乎独一无二,这一点甚至胜过了故宫明显的民族特色,当然,鉴于拉萨本身的影响力有限,排第四。
5、苏州园林——苏州,其实园林以景观为主,建筑不多,上选牵强一点,不过由于它的特殊地位,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更是江南甚至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和经典,苏州独一无二的名片,规模有限,胜在精致典雅。
6、夫子庙——南京,在夫子庙和中山陵间忧郁半天后,还是选择前者,因为它更能反映南京的历史和气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风花雪月,让人对秦淮两岸平添了诸多向往,中国四大庙会之一,北京上海既然已有入选,这个就归南京吧,经典的明清建筑群,当然,知名度,影响力还要加强。
7、人民大会堂——重庆,有抄袭北京的天坛之嫌,不过无碍它的艺术之美,恢弘大气,算得上上乘之作,比起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它看上去似乎比北京还北京,如果不是因为升为直辖市后媒体的大力宣传,知道的人应该不是非常多,重庆本身的优秀建筑不太多,所以人民大会堂很能代表重庆,但是重庆的特色毕竟还是没出来。
8、中国银行大厦——香港,得给现代建筑留一席之地,上海已有入选,中华第一高楼金茂就不予考虑,中银大厦——贝秉铭的杰作,艺术价值甚至在金茂之上,作为香港遍地皆是,毫不稀罕的高楼,它可算是风格前卫,造型独特,香港的标志。
中国历史悠久,优秀建筑可谓遍布神州大地,没入选的可能受城市知名度影响,可能损毁严重,可能周遍开发不协调,或者是规模太小,代表性不够吧。。。
希望这些是你所要找的。。。o(∩_∩)o...
八:建筑风格都有哪些?
1.按国家(民族)和地区分
中国风格、日本、新加坡风格、英国风格、法国风格、美国风格、等。
常用一个地区概括,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
2.按建筑物的类型分
住宅建筑风格、别墅建筑风格、写字楼建筑风格、商业建筑风格、宗教建筑风格、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弗)建筑风格等
3.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
(1) 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2) 古罗马建筑风格,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65年,罗马建筑风格正是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渊源
(3)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公元400年至1400年,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堡式建筑盛行
(4)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公元1420至1550年,建筑从经验走向科学化,不断冲破学院式、城堡式的封闭
以上四类可称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这一风格曾三度出现,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他是欧洲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体量宏伟,柱式运用严谨,而且很少用装饰。另一次出现在1900-1920年,带有一定的复古特征。第三次出现在1982年,其主要特征是把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并加入新形势,这一风格在当今世界各国颇为流行。
(6) 现代评论风格,1960-1975。缘自西方60年代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他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很少使用装饰。
(7) 后现代主义风格,亦称“后现代派”,1980年开始出现。这一风格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重新引进了装饰花纹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鉴不同的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局部,但不复古。
4.按建筑方式来分
(1) 哥特式建筑风格。
盛行于众世纪1050-1550,以宗教建筑为多,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
(2) 巴洛克建筑风格。
1600-1760,他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
(3) 洛可可建筑风格。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国,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
(4) 木条式建筑风格。
一种纯美洲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是水平式、木架骨的结构。
(5) 园林风格。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这种风格在深圳场当作概念炒作,其特点是通过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栽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化,并围绕建筑营造园林景观。
(6) 概念式风格。
9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流行,其实是一种模型建筑,它更多的来余人的想象,力求摆脱对建筑本身限制和约束,而创再出一种个性化色彩很强的建筑风格。
九:中国典型建筑的形式
中国传统典型建筑的形式特征很明显:大屋顶,木构架,模数化。
中国现代典型建筑的形式正在向两个极端分化,一个是低端的破破烂烂的大众型建筑,比如农民住宅和一般城市住宅,另一个是高端的奇奇怪怪的标志性建筑,比如大裤衩和大蛋蛋。但不管哪种类型,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领现代中国建筑形式的成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