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名词解释

一:媒介关系的名词解释

也叫新闻界关系,是指组织与新闻界传播机构(包括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各种网站)以及新闻界人士(包括记者、编辑)等等的关系,是公共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

二:媒介社会责任理论名词解释

媒介社会责任理论主要是针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而作出的修正,主要有:第一,明确否定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媒介自由当然不能例外;第二,大众自由与大众媒介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第三,大众媒介必须为大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第四,政府不再是媒介自由的旁观者,当大众利益和社会利益受到大众媒介损害时,政府应出头管束媒介的行为。这几点构成了报刊社会责任理论的基本框架。即,媒介不再是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的“无冕之王”,而应是一种既监督政府、又受政府约束的力量。

学者们认为,以往媒介的不负责表现,归根结底损害了确保信息和思想在社会内部最大限度地自由流通的目标的实现。这不仅影响到整个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也影响到以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美国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为改善这一状况,委员会对媒介进一步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第一,报刊应提供“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论述,并说明事件的意义”;第二,媒介应成为“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第三,报刊应准确表现“社会各成员集团的典型形象”;第四,媒介应“提出和澄清社会的目标和价值观”;第五,媒介应使人们“充分贴近每天的信息”。

由此看来,我认为媒介的社会责任理论对我国媒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是该理论对报刊的五项要求,更是对我国媒介,以及网络传播的现阶段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其要求保障媒介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并指出报道应说明事实的前因后果和背景,以帮助受众全面了解事实,并把握事实的真正意义。这样通过背景资料又进一步地证实了报道事实的准确性,也方便受众对事实产生自己的看法。

三:传播学名词解释

(1)“麻醉”精神是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大众传播“麻醉性”的负面效应。媒体为了商业利润,使“信息洪水泛滥”,导致人们失去心理承受能力,社会失去感知能力。打开电视机,不计其数的信息瞬间流逝,人们压根儿来不及思考或回味它们的内容。长此以往,汹涌的信息潮必将冲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置身其中,只感觉它们的存在,却视若无睹,充耳不闻。尤有甚者,媒体对一些灾害或社会动乱信息不加解释地报道,往往引起社会的恐慌和不安。此时,大众媒介就完全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了。

(2)“重归部落文化时期”又称电子传播时代,是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提出,是指人们的感官重新得以均衡地体验部落文化社会中村庄式的接触交流。在口头传播的部落文化时期,人的感官可以同时受到刺激,处于和谐状态,而以文字印刷为代表的媒介技术促成了感觉的隔离,使人脱离了“部落文化”。电视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综合了各种感觉,所以,电视这一新兴电子媒介的出现,可以使人类重归“部落文化”。谢谢!

四:名词解释:大众传播?

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绩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观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五:传统广告媒体名词解释

传统广告媒介与新媒体相对,是传统的广告发布与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媒体、杂志、广播、电视、户外媒体和售点。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