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途径是什么?
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加速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努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充分发展安全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建立安全科技业,发展和繁荣安全文化事业;
(2)加强安全与减灾法制建设,在全国、全社会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全民安全文明道德、规范公众的行为风尚,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高于一切的自觉行动准则;
(3)倡导和发展安全文化,加速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的,人人都学会自救、互救并具有保护公众和国家安全的预警和应急能力,以减少意外事故和灾害速来的巨大损失;
(4)把“尊重人民、爱护人民、善待生命、珍惜人生、防灾避难、保护人民的身心安全与健康”作为从事一切活动的指导方针,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安平、国家稳定的重要方针;
(5)国家应加大对安全文化公益事业(包括安全科技、教育、宣传、社团、慈善公益等)的投入,促进、扶植、兴办安全文化生产,使人民更加健康、长寿、幸福;
(6)加强安全与灾害的综合管理,树立“共建安全文化”观点,联合一切安全与减灾的社会力量,发挥安全科学技术及减灾、环保等学科渗透及交叉的优势,通过国家实行全面综合管理,以科技进步、全民参与、政府决策来实现“共建安全文化”,形成最科学、最广泛的安全与减灾统一行动的体制。
要完成以上主要目标必须通过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才能达到目的,这一绝妙的途径就是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传媒手段,大力弘扬、倡导、繁荣安全文化,达到启发人、影响人、教育人、造就人的效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保障。开展安全文化的宣传教育主要途径为:
(1)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
(2)安全文化宣传教育着眼于幼儿、中、小学生,放眼于下一世纪人民的教育;
(3)安全文化宣教重点要以安全生产为基础,注意扩大对非生产性(生活、生存领域)安全的宣教。
(4)充分应用和推广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研院所的安全科技成果,宣传和丰富安全文化,宣传安全科技是第一生产,推动安全科技事业的发展;
(5)创办大众安全文化刊物和编写各种简易宣教安全知识读本,传播安全文化;
(6)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音像、文艺、美术、歌曲、雕刻等传媒方式,开展全民性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宣传的质量和效果;
(7)充分利用全国安全生产周活动以及各地区、各单位开展的安全日、安全月、无事故年纪念等活动,开展安全文化教育;
二:安全文化的国内模型
EESCS 是英文Establishing an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System的缩写,中文全称是“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建设”。EESCS 是一套以人和人的可靠度为对象,切实可行的组织安全态度、安全行为和个人安全态度与安全行为的管理式。EESCS 将安全文化建设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原始无序阶段-自由自发式;(2) 第二阶段:被动依赖阶段-应付被迫式;(3) 第三阶段:独立主动阶段-自律表现式;(4) 第四阶段:安全文化阶段-能动互助式。 国内安全标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将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划分为6个阶段:(1) 第一阶段为本能反应阶段;(2) 第二阶段为被动管理阶段;(3) 第三阶段为主动管理阶段;(4) 第四阶段为员工参与阶段;(5) 第五阶段为团队互助阶段;(6) 第六阶段为持续改进阶段。
三:企业安全文化涉及哪些领域
按照我们对安全文化的定义,针对人类不同的活动空间,中国安全文化建设涉及如下大的领域:
(1)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提高企业领导认识和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发展安全科学管理为目的。对于领导和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个体和全员的安全文化问题,主要涉及个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认知、技能等个性要素;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则标志着政府、行业、企业等组织和群体的整体安全文化倾向,主要涉及安全体制、安全标准、安全管理理论、法制建设、安全组织与决策等。显然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的最主要的方面。
(2)家庭安全文化建设。家庭安全文化建设是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以实现安全生活和社会安全为目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渗入,家庭生活过程中的危害事件和事故不断增多,对于家庭成员的生活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日益表现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由于无论是企业的领导或是生产的职工,必定是家庭的一员,因此,对于家庭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对于安全生产也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3)公共安全文化建设。公共安全文化建设也是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公共安全文化建设是以社会大众个体为对象的安全文化建设,也是以实现安全生活和社会安全为目的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涉及社会公共场所,如公民在旅行、购物、娱乐、社交等公共环境中的安全文化。这方面的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也有经营公共生活场所的经营者的安全文化素质问题。因此,大众的安全文化建设包括全民的公共安全文化建设和经济管理的安全文化建设。
四: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就是企业的安全意识、安全目标饥安全责任、安全素养、安全习惯、安全科技、安全设施、安全监管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总和,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并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一句话,企业安全文化是全体职工安全素质和良好习惯的体现。
五:中国石化的安全文化是什么?
五个一:接受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一条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忆一次安全事故教训、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查一起自己身边的习惯性违章.
六:什么是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
国家文化安全根源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文化,是随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而出现的,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与冲突是国家文化安全形成的前提条件。
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存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这正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所在,因为离开了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也就没有了文化安全问题。
七:文化安全有多重要
国家文化安全包含着三个维度,即内外关系维度、新旧关系维度、同异关系维度。这三个维度构成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三种不同的解读路径,展现出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三种基本冲突模式。这三种冲突在国家文化安全问题中往往是共时性地交织出现。因而,在分析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时,我们不能偏重于其中任何一种维度,必须整体、系统地运用这三个维度,科学、全面地认识国家文化安全。
内外关系维度,即从文化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中把握国家文化安全,将国家文化安全看成国家主体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以及文化主权的独立与维护。在全球化趋势下,世界是开放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为文化的交流与竞争提供了载体、工具和渠道,国际间文化交流越来越便捷,文化的闭关自守,小国寡民的状态已很难在当今时代出现。外来文化与内部文化必然要相遇、交流与碰撞。在内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就存在本国文化主权的保护问题。外来文化作为一种他者文化,有着自身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它的传入会使国内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影响到国内文化的独立和完整。邓小平在对外开放初期就强调,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进行分析和鉴别,“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然而苏东剧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西方“和平演变”影响。外来文化冲击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根基,改变了这些国家文化的性质,使资本主义思想占据了主导。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间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硬实力”的竞争,而更多包含了文化、外交等软实力的竞争。“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重要内容,成为实现政府国际战略意图的重要手段。美国《政策评论》就曾宣称:“美国文化软实力是美国主宰世界的最深广的力量源泉。”文化手段已经成为美国增加其国际影响力,扩张霸权的重要渗透工具。在此种背景下,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维护本国文化安全。例如法国就在其贸易进口中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则,对本国文化实施特殊保护政策和制度,澳大利亚政府则严格规定了外来影视节目的播出数量,加拿大政府专门颁布了C-55法案限制外国期刊发展。在世界经济普遍联系的现实下,文化主体面对外来文化的危险,一般都会进行收敛性的防御,主观地减少与外来文化的联系与交流,防范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基础的解构。
新旧关系维度,即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把握国家文化安全,将国家文化安全看成本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传承与创新的冲突。从国家文化安全的概念中可知,国家文化安全的威胁并不是只来自于外部,自身文化内部依然存在危险因素。“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自身文化如果不能实现很好的转型与创新,必然会在文化内部形成威胁文化发展的腐朽落后因素。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裂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文化的特质。因此,对新的文化因素怎样吸收,对旧的文化传统怎样取舍就形成了文化的安全问题。完全抛弃文化传统,吸收新的文化因素,必然会对文化的民族特质造成损害;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完全拒绝文化发展中得新因素,不依据实践环境的变化对文化进行调整,则必然会在世界竞争中落后,使民族文化处于不安全的状态。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关于中国文化出路和发展形成数次论争,也形成了两种主张,即鼓吹 “全盘西......余下全文>>
八:国家文化安全的国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内容
国家文化安全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有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和生活方式的安全等。在此,我们讨论一下语言文字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对其他方面略作论述。1、语言文字的安全在文化安全中,人们很少说到语言文字的安全,但这却是文化安全最基本的内容。这是因为,自从人类有了语言,创造了文字之后,语言安全和文字安全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它既是一切文化和文明的载体,也是全部文化和文明中最基本、最稳定、最持久的构成部分。改变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比掠夺他们一些土地和粮食更为痛苦的事情,必然触及其心灵深处。在整个文化中,相对于经济文化、政治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等来说,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标志和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可能被不断更新和改变,甚至被完全抛弃和重新选择,但是语言文字却是难以完全更新和改变的,是难以完全抛弃和重新选择的。如果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被改变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就被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可能也就名存实亡了。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续五千年而没有中断和消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和标志就是汉语从来没有中断和消亡。有些文明古国的文明后来之所以中断甚至消亡了,其重要原因和标志也是它们各自的语言文字中断和消亡了。我们中国人至今可以读懂古代汉语,而有些文明古国的后继者却无法读懂前人留下的文字,更不用说使用前人使用的语言了。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之基本内容的语言文字安全,最基本含义就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与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其次是指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本身不因他国语言文字的影响或侵入而失去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等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三是指语言文字在内外各种文化和非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保持合理的纯洁性;第四是指语言文字的改革与发展能够安全稳步进行,而不至于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多于便利的不便、多于益处的害处。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兴衰存亡,常常伴随着其语言文字的兴衰存亡。由于中国在唐代的兴盛,中国的语言特别是文字便对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也使得汉语言、汉文字、汉文学兴旺发达起来。由于英国在近代的兴盛,由于美国在当代的强大,英语这一本来只在西方部分民族中使用的语言文字,现在几乎成了世界语言和文字,无情地迫使许多国家的知识分子甚至普通民众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一第二语言,否则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英语在当代世界的霸权地位既与美国在当代世界的政治军事霸权地位相适应,同时又在互相推动,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相反,一个国家衰落和灭亡,也常常伴随着其语言文字的衰落和灭亡。从历史上看,没有哪个国家灭亡了,其语言文字还能够继续兴盛,还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同时,一个国家对外侵略与扩张,常常包括了语言文字的侵略和扩张;一个国家被他国侵略和威胁,也常常包括了语言文字的被侵略和威胁。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就曾强行在中国推行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教育,企图从语言文字方面彻底征服中国人。在这种情况下,被强迫学习日语和使用日语的中国人,遭受着难以想象的内心痛苦和精神折磨。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也常常强行把他们的语言文字变成了遭受侵略的国家和地区的主导语言文字,其后遗症至今还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存留着。在西方国家之间,这种语言文字的侵略和被侵略、安全与不安全,也有突出的表现。法国作家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Daudet1840—1897)的《最后一课》,......余下全文>>
九:企业安全文化体系有哪些方面
1.建立稳定可靠、标准规范的安全物质文化,包括:作业环境安全、工艺过程安全、设备控制过程安全等。
2.建骇符合安全伦理道德和遵章守纪的安全行为文化,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文化,包括: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各项制度等。
4.建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观念文化,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宣传、安全伦理道德教育等。
十:国家安全除了传统的政治安全、国防安全还包括?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的保障。国家安全涉及众多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的概念也从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国防军事安全上升为更广泛的国土安全、食物安全、空间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