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服饰

一: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分布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主要居住在山高坡陡、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的高寒山区及半山区,水热条件较好的澜沧江、金沙江沿岸及河谷地带主要有白族、纳西族、藏族以及汉族等民族分布。根据行政区划,县城保和镇是汉族的主要聚居地,永春乡以及叶枝镇梓里、真朴、美乐3个村委会,塔城镇启别、海尼2个村委会和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为纳西族相对集中的地方,而巴迪乡和塔城镇是县内藏族分布较广的两个乡镇。白族分散而杂居,大多是被称为“那玛人”的白族支系,主要聚居地是维登乡维登、富川、小甸、妥洛、北甸5个村委会以及中路乡加禾村委会、白济汛乡共乐村委会,永春乡拖枝、菊香、兰永3个村委会和攀天阁乡皆菊村委会也有白族分布。此外,在塔城镇的海尼、柯那两个村委会有纳西族支系“玛利马沙人”居住。 傈僳族傈僳族为氐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特点为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 歌舞傈僳族民间歌舞有《阿尺目刮》、《瓦器器》、《对脚舞》。藏族歌舞有《热巴舞》,纳西族歌曲有《阿勒》。 戏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保和镇一地的汉族的大词戏被称为“中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国300多个戏曲剧种中较为重要的地方戏种。 宗教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县内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三大教派共存,同时各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原始宗教,多种宗教和不同教派友好相处。

二:关于傈僳族的介绍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是古夷人的一个分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是不是今天的彝族呢?这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很怀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族别是会消亡的,但是族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下面是我对彝族和傈僳族的一些认识。1、从傈僳族的族源来看他是夷人的一个分支。2、从他的宗教文化来看也和当今的彝族是一样的,特别是和凉山的彝族是一样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从图腾来看都有龙、虎、鸡、蛇、鸟、竹、荞、树,山等3、从社会组织来看是以血缘和纽带的家支头人制度,都有血族复仇的习惯。凉山彝族的“德古”与傈僳族的“实扒”和“搓吾”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充当了调解人员的角色。4、从巫术文化来看傈僳族有“尼扒”和“尼古扒”两种,彝族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尼扒”和毕摩的社会地位都高于“尼古扒”和苏尼的。从他们的职责来看都是卜卦、驱鬼、辟邪、祭祖、祈福。5、从婚姻和丧葬来看,在婚姻中彝族和傈僳族都要给“舅舅钱”、父母包办、近亲结婚。丧葬和贵州彝族是一样的,都用土葬,只有非命死者用火葬(其实都是后来收到汉族丧葬的影响才用土葬的。)7、9两个数字在彝族的在葬礼上时隔吉祥的数字,在贵州死者男的药穿9件外衣、女的要穿7件;在四川火葬的时候难得要架9层、怒的药架7层;傈僳族祭男死者9块肉,出殡时用9棵栗树抬,祭女死者7块肉,出殡时用7棵栗树抬。难道这些数字出现在葬礼上只是一个巧合??6、从音乐舞蹈文学来看,音乐主要都是源于生活,所以由于历史地理位置不同,人们所创造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但是彝族和傈僳族都有“祭歌”。乐器主要有口弦、笛子。舞蹈都是通过下肢动作来表现(可能这些舞蹈都源于生产生活中。),以脚上动作为主,步伐矫健,动作粗犷。文学都有《洪水泛滥》《兄你们婚》《竹娃》。7、从服饰来看,就彝族服饰就楚雄型、凉山型、乌蒙山型、滇西型、红河型、滇池及滇东南型等6大类型,傈僳族根据服饰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崇尚黑色、男的用青布包头、女的都穿裙子。8、从语言比较很多单词都是一样的,如在傈僳族的语言里奴隶“搓巴”(P101《傈僳族简史》)意为小人,分家“海途”(P144《傈僳族简史》)这些和贵州彝语是一模一样的。虎叫腊,过年为“阔什”这些和凉山彝语是一模一样的。9、从酒文化上来看彝族了傈僳族都很一样,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席!!10、从禁忌来看彝族和傈僳族都把火塘视为神圣的地方,傈僳族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余下全文>>

三:56个民族的服饰和习俗

1、 彝 族 2、 白 族 3、 藏 族 4、 傣 族 5、 佤 族 6、 侗 族

7、 哈尼族 8、 苗 族 9、 拉祜族 10、纳西族 11、景颇族 12、水 族

13户怒 族 14、僳僳族 15、独龙族 16、布朗族 17、基诺族 18、羌 族

19、门巴族 20、德昂族 21、阿昌族 22、普米族 23、布依族 24、珞巴族

25、仡佬族 26、回 族 27、东乡族 28、撒拉族 29、保安族 30、维吾尔族

31、土 族 32、裕固族 33、锡伯族 34、俄罗斯族 35、塔塔尔族 36、哈萨克族

37、柯尔克孜族 38、塔吉克族 39、乌孜别克族 40、高山族 41、畲 族 42、黎 族

43、壮 族 44、瑶 族 45、京 族 46、仫佬族 47、毛南族 48、土家族

49、满 族 50、朝鲜族 51、赫哲族 52、蒙古族 53、达斡尔族 54、鄂温克族

55、鄂伦春族 56、汉 族

四:维西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是纳西族吧?我国的纳西族主要聚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79人。宗教信仰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东巴文,是一种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   东巴经,是东巴教徒用象形文字东巴文写成的经书,按其性质属于民族古文献,由东巴祭司来抄写和唱诵,故称东巴经。流传下来的东巴经约2万册,依内容分类,有1000余种。东巴经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族古代哲学思想、宗教民俗、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民族关系、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诸方面的珍贵资料。因此,东已经又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2003年,纳西东巴古籍文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东巴绘画,大体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画最有名,又以表现天堂、人间和地狱的《神路图》为其代表。2006年,纳西东巴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音乐,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曲调音乐,并伴有器乐。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东巴唱腔有五十种左右。   东巴舞蹈。东巴经中,有专门记录舞蹈的经书。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有的舞蹈专著。书中用东巴文较完整系统地记录了纳西族古典舞蹈类别、跳法以及道具、服装等,具有舞谱的特征,是国内外极为罕见的舞蹈艺术历史文献。据著名舞蹈专家戴爱莲考证说,东巴舞谱在内容及历史年代方面,都超过了保存于西班牙的称为世界最早的舞谱。   祭祀仪式。纳西族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力图诠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矛盾的五十多种东巴教法事仪式,规模较大的有祭天、祭署、祭风、祭丁巴什罗等四种仪式。

五:世界最有特色民族的来源

傈僳族

傈僳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总人口59.41万人(1998年统计数),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4.48%。主要聚居于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两个自治地方,其余分布在丽江、迪庆、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思茅、楚雄、昆明等地 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

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仰基督教、天主教。

六:请问:傈僳族和彝族有什么渊源关系?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已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行。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耽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傈僳族是古夷人的一个分支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是不是今天的彝族呢?这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很怀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族别是会消亡的,但是族群是不可能消亡的!!下面是我对彝族和傈僳族的一些认识。1、从傈僳族的族源来看他是夷人的一个分支。2、从他的宗教文化来看也和当今的彝族是一样的,特别是和凉山的彝族是一样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从图腾来看都有龙、虎、鸡、蛇、鸟、竹、荞、树,山等3、从社会组织来看是以血缘和纽带的家支头人制度,都有血族复仇的习惯。凉山彝族的“德古”与傈僳族的“实扒”和“搓吾”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都充当了调解人员的角色。4、从巫术文化来看傈僳族有“尼扒”和“尼古扒”两种,彝族有毕摩和苏尼两种。“尼扒”和毕摩的社会地位都高于“尼古扒”和苏尼的。从他们的职责来看都是卜卦、驱鬼、辟邪、祭祖、祈福。5、从婚姻和丧葬来看,在婚姻中彝族和傈僳族都要给“舅舅钱”、父母包办、近亲结婚。丧葬和贵州彝族是一样的,都用土葬,只有非命死者用火葬(其实都是后来收到汉族丧葬的影响才用土葬的。)7、9两个数字在彝族的在葬礼上时隔吉祥的数字,在贵州死者男的药穿9件外衣、女的要穿7件;在四川火葬的时候难得要架9层、怒的药架7层;傈僳族祭男死者9块肉,出殡时用9棵栗树抬,祭女死者7块肉,出殡时用7棵栗树抬。难道这些数字出现在葬礼上只是一个巧合??6、从音乐舞蹈文学来看,音乐主要都是源于生活,所以由于历史地理位置不同,人们所创造的音乐也是不同的,但是彝族和傈僳族都有“祭歌”。乐器主要有口弦、笛子。舞蹈都是通过下肢动作来表现(可能这些舞蹈都源于生产生活中。),以脚上动作为主,步伐矫健,动作粗犷。文学都有《洪水泛滥》《兄你们婚》《竹娃》。7、从服饰来看,就彝族服饰就楚雄型、凉山型、乌蒙山型、滇西型、红河型、滇池及滇东南型等6大类型,傈僳族根据服饰分为黑傈僳、白傈僳、花傈僳。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有共同的特点都崇尚黑色、男的用青布包头、女的都穿裙子。8、从语言比较很多单词都是一样的,如在傈僳族的语言里奴隶“搓巴”(P101《傈僳族简史》)意为小人,分家“海途”(P144《傈僳族简史》)这些和贵州彝语是一模一样的。虎叫腊,过年为“阔什”这些和凉山彝语是一模一样的。9、从酒文化上来看彝族了傈僳族都很一样,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宴席!!10、从禁忌来看彝族和傈僳族都把火塘视为神圣的地方,傈僳族屋内火塘上的三脚架,禁止蹬踏或移动,也不能溅上唾沫和鼻涕,不能用脚代手往三脚架下......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