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一: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

如何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进行有效作答:

一、提纲挈领,明确目标,使阅读有的放矢。

考纲对该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高考对此类文本的考查能力分为六个考点,分属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对文章阅读来说,所谓理解,包括对词句的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理解,对句间关系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和综合是两种密切相关的能力。分析是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而分别加以认识的方法。综合是把已获得的关于关于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层次的认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方法。对现代文阅读来说,分析综合能力要求把句子、段落或文章,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方面和层次,从而达到对句意、段意或文章主旨的整体把握。考生只有理解了考纲的考点和各个能力层级的内涵,那么就能够在快速且有效的阅读中抓住重点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从而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抓住文体特征,了解命题特点,进行有效阅读。

该文体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这类文体常涉及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理论、历史、美学、建筑等各个方面,虽然文本会出现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但作者在文本中所传递出的观点还是比较明确的,考生在阅读时,重点是要抓住文本的文体特征。通常情况下,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作者在文章的开篇部分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分论点或层层深入的形式进行详细的论证,在结尾部分则进一步阐明论点。如2010年广东卷《不可无“我”》一文,本文所选内容属于文学理论范畴,选文在前两段便提出观点:我们在创作和欣赏艺术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我”与“非我”之间的关系。通常在文段中,能够代表作者观点的语句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如第一段的首句和第二段的尾句。选文第三段至第六段是对观点的分析,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时,应注意“我”与“非我”的辩证关系。在这几段中,作者的观点是通过一些关键性的提示语来传达出来的,如第三、四、六段的“所以”,第五段的“仍”字,这些提示语对于梳理作者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进一步重申观点。此外,我们也应了解命题的特点,出题者在命题时往往是从局部到整体出题的,即:重要句子(重要概念)→分论点→中心论题→作者倾向。但在平时复习时,我们最好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这样才能完全读懂原文,并能准确把握文章的要点与重要信息。即:作者倾向→中心论题→分论点→重要句子(重要概念)。因此,在解答主观题时,应从整体上去把握文本内容,进行有效阅读,这对作答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运用摘要与抽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作答。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中主观题的答案,其关键性的词语、句子就在原文中,因此在解答时,首要的是要锁定好答题区间,找出与题干相关的语句,在此基础上,对原句进行删减或重组,尤其是要删去冗繁的修饰性的词语,只需保留句子的主干,这样会使得语言准确、精练。我们称这种概括方法为摘要概括,它与摘抄有着本质的区别。另外,有些答案是从原文中找不到的,是比较抽象的,我们要从原文相应的语言材料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用精练的语句表达出来,形成答案。这种概括方法为抽象概括,答题时应将摘要概括与抽象概括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有效作答。如2010年北京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楔》(节选)第15题: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根据题干,本题的答题思路是较为清晰的,它明确提示考生在答题时应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艺术追求的普遍性是什么,一是科学追求的普遍性是什么。答题时可运用摘要概括的方法,根据第二段的“这些......余下全文>>

二: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怎么做

如果你只是讲讲语文的论述类题目的话,可能大家的兴趣是不大的。这样的情况下,你不如插入一些小的一些励志的人和事,说明重视这类题目会有很好的效果,或者找点语文中知名人物的故事和典范穿插其中,这样就不会太枯燥。故事可以是死的,你可以讲的夸张一些,这样提起精神之后接受度会高一些。还有就是互动了,自己说是没有意思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和学生都吃力!

三:如何做好语文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首先,整体理解,概括每段大意。其次,仔细对比选项跟原文,找出差别不同之处。第三,联系题目要求,做出答案。不要期望一下读懂文本,此题主要考察分析概括能力。

四:怎样通过刷题提升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2)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3)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 弄清概念 把握句意 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 (信息吻合 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 (有所转换 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 (迷惑性大 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抓住关键词要注意:

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

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

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

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四、简答题解答一般方法

1、把握文章基本思路,切分语段层次;准确把握、分析概括文章的观点;快速搜寻答题......余下全文>>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应该怎么看

首先应快速阅读文本,了解文本内容。其次要注意.有关概念及表示时间,范围等的词语。然后再根据问题寻找相对应的答题区间比较正误。

六:高考语文阅读中的论述类文章阅读(就是哪种全是选择题的)应该怎么去

先粗略读一遍文章,但不能太不走心,记住大概什么内容在什么位置。

然后去读问题,去相应的位置找答案,一般问题的各个选项都在原文中有所提及,每个选项的对错都尽量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做下标记(我用的方法就是划线标注对应哪一个题目的哪一个选项},然后最后做出你认为最正确的选项。

有时候有的问题需要你对文章有一定的概括总结,这就要看你对文章的把握了,一般三个选择题,一个三分,有一个概括内容的题目的话,找对每个选项的依据至少能拿6分吧,那个总结的题目无法保证。

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主要表达方式有哪些

议论文阅读以中心论点、论据、论证过程为主。说明文阅读以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方式为主。

八: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高考怎样拿满分

如果是在一个空里,应该是没有分,如果是两个空里应该是得两分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