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吕端传

一:《宋史 吕端传》翻译

吕端,字易直,是幽州安次人。(太祖)开宝年间被授职为参知政事。当时赵普主持憨书省,曾经说:“我观察吕公向皇上奏事,得到嘉奖不曾高兴,遇到挫折不曾害怕,也不表现在言谈话语中,真是宰相的气度啊。”太宗想要用吕端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上糊涂,大事上不糊涂。”已经属意于吕端。吕端任宰相,谨慎稳重,主抓要领,办事清平简约。他考虑与寇准同在朝班,而自己先居宰相之位,担心他内心不平,就奏请皇帝任他为参知政事,和宰相分开日期轮流统领群臣,主持朝政,上朝时,一起登政事堂,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当时一般同事上朝奏对时,大多发表独特的意见,只有吕端很少有所倡议。一天,宫内传出皇帝的手书,命令说从今以后中书省的事务必须经过吕端详细斟酌,才能上奏皇帝。吕端更加谦让不敢承当。当初,李继迁骚扰西部边境。保安军奏报说捉住了李的母亲,此时太宗想处死李母。因为寇准任枢密副使,便单独召见,踉他商量此事。寇准回去时,经过宰相办公之处,吕端猜想是商议大事,便说:“边境上的日常事务,我不必参与知晓。如果是军国大事,我位居宰相,不能不知道。”寇准就告诉了事情的原委。吕端说:“怎么处理这件事?”寇准说:“想要在保安军北门外将李母斩首,以此来惩戒凶贼逆臣。”吕端说:“如果一定要这样办,可真不是合适的办法。希望您暂缓办理,我将再去上奏。”进了朝堂,他就说:“从前项羽抓住了太公(刘邦之父),想要将他处以烹刑。高祖说:‘(如果你一定要烹他)希望能分给我一杯肉羹。’办大事的人,不顾虑他的父母,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悖逆之人呢?陛下今天杀了李母,明天就能捉住李继迁吗?如果不能捉住他,那就只是跟他结下怨仇,更会坚定他的叛逆之心而已。”太宗说:“那怎么办呢?”吕端说:“依照臣的愚见,应当在延州安置李母,使李继迁对我归心,而他母亲的生死又掌握在我们手里。”太宗拍着大腿,连连称好,并说:“要不是爱卿,几乎误了我的大事。”就采用了他的对策。到继迁的儿子时终于向我朝投诚,这是吕端的功绩。

二:《宋史 吕端传》中吕端是什么样的人

吕端这个人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财,好布施。 吕端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对,有人反对重用吕端,其理由是吕端这个人“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的决心。

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使太宗听到的奏章多是褒奖之辞,对吕端的印象当然就更好了。

吕端当宰相那一年是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是由参知政事的官位上改任宰相的,可当时吕端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太宗曾后悔自己对吕端重用太晚了。

即使这样,太宗也曾有过顾虑,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寇准的使用,恐有吕端官居相位以后在寇准之上,使寇准心中不平,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的办法,作为权宜之计。太宗让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

当时送到朝中的奏折很多,而朝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众说纷纭,没有个统一的决断性的意见,“惟端罕所建明。”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宫内付出太宗的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的,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的更大信任和重用。吕端感到事已至此,再谦让也就不妥当了,于是他未加推辞欣然从命,履行公事。实际上这时吕端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有职有权的当朝宰相。以致数年后吕端的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一代名相。

三:吕不讳和吕端有什么关系吗?吕端又是谁?

没什么关系吧?就是都姓吕!

权钱交易高手吕不韦

吕不韦 (前?~前235)是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他原本是一个大商人,后来他认识到,在各诸侯国之间贱买贵卖,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做到一本万利,只有掌握了一个国家的政权,以权力攫取金钱,才是“最合算的买卖”。于是,他找到入质于赵的秦国公子异人,并和他达成了一桩交易,即他帮助异人登上秦王之位,而异人则帮助他获得权力。后来,他通过入秦游说华阳夫人,最终使异人被立为太子并成为秦王。吕不韦也因此成为秦国相国,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

在赵国时,吕不韦还将已怀上自己孩子的赵姬送给了异人。他想,如果赵姬生的是男孩,将来就可以承嗣为王,那么,嬴氏(秦国国王姓嬴)的天下就是他吕家的了。果然,赵姬生了一个男孩,取名为政,即日后的秦始皇。

吕不韦做丞相时,为扩大自己的河间封地,派大军攻打赵国,杀人无数。他还为了扩大自己的权力,大力扶植自己的亲信,从而全面控制了秦国的政权。

随着嬴政年龄越来越大,吕不韦感到秦国的统治权迟早要归于嬴政。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从思想上控制嬴政的办法。他招募各国的学者,共同编写了一本《吕氏春秋》,企图以此作为日后秦国的统治思想。但嬴政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并没有接受吕不韦为他设定的统治思想,而是选择了法家为其统治思想,对一切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行为和思想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吕不韦首当其冲,被嬴政赐死。

吕端大事不糊涂

吕端(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今廊坊市安次区)人。出生于官宦家庭。其祖父吕兖曾在沧州节度使刘守文下做判官。其父吕琦做过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禁卫官),后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等职。入宋后,曾任太常丞、 浚仪知县、定州同判、成都知府、开封府判官、蔡州知州、开封知县、 户部郎中、大理少卿、右谏议大夫等职。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 拜为参知政事。是年底,左谏议大夫寇准也被拜为参知政事。当时北 方的辽国频频进犯,吕端力主抗辽,主动请求将自己置于寇准之下, 敢于直言的寇准深为佩服。太宗便任他为左谏议大夫,而寇准继续做参知政事。每次太宗召见吕端,他总是谈论自己的过失,很少议论别人的不是。因而,太宗越加看重他。太宗至道元年(995年),欲用吕端代吕蒙正为相,有人说:“端为人糊涂。”太宗答道:“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提拔吕端为宰相。还在歌宴上作钓鱼诗,将吕端比做姜太公。数日后,罢免吕蒙正,任命吕端为宰相,太宗还只恨任用太晚。吕端身居宰相后,为政更为谦让得体。他原在寇准之下, 现在先占了相位,担心寇准想不通,就请求让参知政事与宰相轮流掌印,同升政事堂,太宗同意了。时朝中参与政事的群臣常有意见分歧。每次总是吕端的意见高人一筹。于是太宗下令:“今后议政的事必须经过吕端详加斟酌后,再奏报予我。”端更加谦虚地推说:“不敢当。”

至道三年(997年),太宗病危,宦官王继恩因忌恨太子而伙同参政知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节李继勋、知制诰胡旦暗中密谋不立皇太 子为帝,另立楚王元佐。太宗死后,李皇后命王继恩传话召吕端入朝。 吕端觉察到可能有变故,便把王继恩锁在自己家里。派人看守。然后入朝拜见李皇后,并亲迎太子即帝位,是为真宗。吕端又将李昌龄、李继勋、王继恩、胡旦相继贬滴流放,从而避免了一场动乱。宋真宗正式主持朝政那天,垂帘引见群臣,吕端站在殿下不拜,奏请卷帘。 他上殿详机确是真宗时,才返回殿下,率领群臣跪拜。真宗每次召见大臣,惟有对吕端恭敬地拱手作揖不直呼名字。端身材高大,年迈行动不便,殿前石阶稍高,......余下全文>>

四:吕端的人物趣闻

《宋史·吕端传》:“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这句话,原出自北宋太宗多年体察吕端后对其处事为人的一种无可辩驳的评价,而且也确实反映了吕端的人品和才干的真实情况。从历史书籍中能找到的,能说明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事例有以下两件事:其一,太宗曾向吕端问过计策,说自从汉唐以来,有过封乳母为夫人的事情,要吕端拿个主意,如今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回答说:“以前汉唐朝代跟现在不同,那个时候或者是因国大,或者是因为名声好,才那样做的,都是事出有因的。可以这么说吧,法无定法,礼无定制。”吕端这番话使得太宗大开心窍。其二,吕端在相位上也就是几年的时间,他就主动的奏请圣上将相位让给了寇准,由寇准接任宰相,吕端自己又做了参知政事那个有相职无权的谋事官职。后来寇准也做了参知政事,按理说吕端在前,寇准在后,其名次排列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可是吕端偏偏奏明圣上要求把自己列在寇准之后,并得到了恩准。吕端不计名利地位,遇事顾全大局,处事以清廉简洁为原则,在当时传为佳话。有这样的事实,加之平时吕端临朝很少发表高谈阔论,就有些人误认为吕端是个糊涂人,然而宋太宗却认为这都是一些小事,吕端只不过是“小事糊涂”罢了,遇有“大事不糊涂”。太宗的话是言出有据的。宋时,天下战事此伏彼起,内部也不够统一。西夏李继迁造反,搅得西部边境不安,宋出兵攻夏。宋保安军逮住了李继迁的母亲,宋太宗本来想把她杀了。为此,宋太宗单独召见寇准,询问他有何意见。当时,寇准没有不同意见拿出来献上。在寇准退朝的时候,被吕端瞧见。吕端猜得朝中一定是有重大事情在谋划当中。就让寇准留步问个究竟。吕端问寇准:“太宗是不是提到找我吕端商量事情的意思?”寇准说:“没有!”吕端心想口出:“边关上平常的事情,不必让我知道,若是有军国大事,商量大的计策,我吕端身为当朝宰相,就不可不知道。”寇准听了吕端这番话,觉得这件事确实重大,就将方才太宗召见他是为了处置李继迁之母的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吕端。吕端问寇准:“圣上打算怎么处置呢?”寇准回答:“圣上的意思是把她在保安军北门外斩首示众,打算用这种处置方法来镇戒那些造反或叛逆的人们。”吕端听到这个地方忙说:“若是这么处置了,可不是什么好办法。”于是吕端又亲自上朝奏本,提出不要斩杀李继迁母亲的意见。他为了说服太宗,还用秦、汉项羽欲杀邦之父的故事相劝说,他说:“李继迁是个反叛之人,今天杀了他母亲,明天能逮住李继迁本人吗?如果不能的话,不就结下了更大的冤仇了,不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反抗之心了吗?”太宗听了吕端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问道:“照你这么说,对李继迁的母亲该当如何处置呢?”吕端见太宗有了活话,便把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他说:“以本人想到的不算高明的办法,请圣上想想,是否把她放到延州那个地方去,派人好好护养着她,以此招睐李继迁回心转意,不再造反。这样的话,虽说李继迁不可能马上就降宋,但是,我们终究可以用他母亲在宋来拴住他的心。至于他母亲的生死大权,还不是掌握在我们的手里。”太宗听了吕端的这种深谋远虑的想法,心里想吕端真是聪明过人。想我朝中有这么多大臣,没有人提出过吕端这样的高明意见,差一点误了我的大事。于是,就采纳了吕端的意见,将李继迁的母亲放在延州,并派专人侍奉起来,直到病死延州。后来李继迁也死了,其子李德明念在宋朝对待他奶奶的情份上,就暂时归顺了宋朝。还有更重大的事件,就是在拥立太子真宗继位的问题上,发生的拥护和反对的斗争。那还是宋太宗在世的时候,太宗的身体有病,就安排了后事,立真宗为太子,以备将来由他继位,执掌宋朝天下......余下全文>>

五:大家如何看待“网恋”? 5分

我相信网恋.虽然是在网络里可是也是真的人在玩.人都是有感情的.网恋也是人对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六:与开封有关的成语故事

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地级市,是我国七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有关开封的历史典故9则,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有关开封的历史典故9则

四分五裂

“四分五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为分散,很不统一。

此语出自《战国策·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一》。

大意是,张仪(?——前310年,战国时纵横家,魏国贵族后代,曾先后在魏、秦为相)为秦连横于魏国,对魏襄王(魏惠王之子)说:魏王的领土不到一千

里,士兵也不超过三十万。从地形上看,魏国地势平坦,没有高山深川的阻隔,与四方诸侯交通便利,犹如车轮辐条都集聚在车轴上一般。从郑国到魏国,不过百

里;从陈国到魏国,也只有二百余里。人奔马跑,还不知疲倦就到了魏国。魏国南与楚国接壤,西边是韩国,北边是赵国,东边与齐国相邻,所以士兵要守卫四方边

界,以至于守境的小亭和屏障接连排列。运粮的河道和储米的粮仓,不少于十万。魏国的地势,原来就是适合作战的地方。如果魏国向南亲近楚国而不亲近齐国,那

齐国就会进攻你们的东面;向东亲附齐国而不亲附赵国,那赵国就会由北面来进攻你们;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魏国的西面;不和楚国亲善,魏国的南面

就会危险了。这就是魏国所处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苏秦所制定的诸侯国合纵的计策,是注定要失败的。如果大王不臣服于秦国,秦国将派兵进攻河外,占领酸枣(今延津)等地,并进一步威胁卫国夺取晋阳,那

么赵国就没有能力南下支援魏国,魏国也就没有办法北上联合赵国,合纵的通道就此断绝,这时如果秦国威胁韩国来攻打魏国,韩国迫于秦国的压力,一定会听命

的。秦韩联盟一旦形成,魏国灭亡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我替大王考虑,不如归顺秦国,这样一来,楚韩两国对魏国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没有了楚韩的威胁,大王

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魏国也没有什么忧患了。 魏王说:以前是因为我太愚蠢,做了错误的决策,我愿意做秦国东方的藩臣……

尧舜牧羊

“尧舜牧羊”这个典故出自《说苑·政理》,与梁惠王有关。大意是,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有一次,他去拜见梁惠王,自称治理国家

可以像运转手掌上的东西一样自如。梁惠王哼着鼻子说:“你自己家里的妻妾都管不好,种的三亩菜地也锄不过来,治理国家会有这般容易?请问,你有何妙策?”

杨子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当然有办法。大王见过牧羊吗?一群几百头的羊,让一个牧童拿着鞭子去放牧,要东就东,要西就西,因为他会放养;相反,如果叫

尧牵一头羊在前面走,又让舜挥着鞭子在后面赶,他俩再贤明,连一头羊也未必管得好,这样就是乱的“开始”。我虽然管不好家里的事情,但我像牧羊童一样,各

有各的专长,他会牧羊,我会研究学问。

把治民比作牧人饲养牲畜,反映了封建专制下的官民对立,但是杨子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领导工作中的辩证法。

一个牧童能管好一群羊,是因为他既有专长,又善于指挥羊;而尧舜虽是圣贤,牧羊却是外行。而且一前一后,相互牵制,指挥不能一致,于是就连一头羊也管不好。

擢发难数

成语“擢(音“桌”)发难数”的意思是说拔下头发来数都数不清,多形容罪行太多,无法计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战国

时,某一天,魏昭王派中大夫须贾出使齐国,魏国人范雎随同前往。齐襄王听说范雎有口辩之才,特地赐他金十斤和牛、酒,范雎辞谢不敢接受。须贾因此怀疑范雎

把魏国的机密泄露出去,回国后便把这件事告诉了魏相魏齐。范雎因此受到毒打和凌辱,几乎致死。后......余下全文>>

七:"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作何解?

每临大事有静气,能在历史的大关节处明断是非,果敢抉择,且谋虑缜密。 诸葛之遇事谨慎就不用说了吧 宋太宗和毛泽东评价吕端“大事不糊涂”,说起来一点也不算过誉。他能够一生为官40年,很大程度上仰靠自己的机敏干练、宽厚多恕。公元995年,吕端官升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吕端并不以此而居高临下。当时和他有同样声望的还有一位宋朝名臣寇准,也有为相的资格。吕端入相后,担心寇准心中不平,就请太宗颁令下诏,让身居参知政事的寇准与他同到政事堂议事,得到了太宗的批准。后来,太宗有一天亲自下诏:“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 还有一件事情说明吕端的多谋深算。吕端入相不久,叛臣李继迁兵挠西部边陲,当地军队抓住了他的母亲。太宗听说后,想把她杀掉,就召当时为枢密副使的寇准相商。寇准回家时,路过吕端的相府。吕端知道皇上召寇准有大事,对寇准说,皇上不让先生将此事告诉我吗?寇准说没有。吕端说,边疆的一般战事,我不必知道,若是军国大计,我身为宰相不可不知啊。寇准便把此事告知吕端。吕端又问此事如何处理,寇准说皇上已下诏斩杀于军门处,以戒凶逆。吕端马上回答,这不是个好办法,请您缓办,我将上奏皇上。随后,他朝见太宗,说,昔日项羽得到刘邦的父亲,欲把他煮吃了,刘邦说,愿分我一杯羹。这说明刘邦举大事不顾其父母亲情,何况李继迁属于悖逆之人呢?皇上今日杀了他的老母,明日就能生擒李继迁吗?如不能,愈坚定他的反叛之心啊。太宗问,你看该如何办?吕端说,不如将他母亲安置赡养,以招降李继迁。即使李不能降,其母生死在我们手中终可系其心。太宗听罢连连称好,说,若不是你,差点误了大事。后来,果然得到了应验,李继迁的母亲病死在延州,李继迁闻讯后,不顾自己的性命来奔丧。被抓后,李的儿子纳款请命,一场暴乱就此平息。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临死之前立三子赵恒为太子。皇宫内侍王继恩害怕赵恒继位后于己不利,便偷偷联络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等人,密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太子。太宗死后,李皇后命王继恩召吕端进宫议事。吕端预感到要有大变,先命人将王继恩锁于阁内,让士兵守住门口,然后火速入宫见李后。李后对吕端说,皇上已驾崩,立嗣应该立长子才对,现在你看怎么办?吕端知道李后的意思,却毫不迁让退却,说:“先帝立太子正是为了今日,今先帝刚刚过世,岂可违命而再去讨论重立太子之事?”李皇后无话可说,不得已而奉太子恒即位。真宗赵恒即位时垂帘面臣,吕端平立殿下不拜,先让人卷帘,走过去确认是太子,这才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此足见其大事之精明到何等地步,难怪当年毛泽东在晚年要赠叶剑英那两句诗。毛泽东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叶剑英的信任自是不言自明了。 宋史《吕端传》中对于吕端的长相只有四字:姿仪瑰秀。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就是身材魁梧,面目清朗,仪态端正。除了说他大事不糊涂外,还称赞这位先生有气量,宽厚豁达,喜欢与人交往和开玩笑,同时又轻财好施。评价之高,实属罕见。但如果了解了吕端先生的为人后,心中的敬佩之意定会油然而生。 有一年,朝中有位大臣李惟清,被皇上从知枢密位置上改任御史中丞,以为是吕端在中间起的作用,心存不满,在吕端有病在家休养期间诬告吕端。吕端听后不以为然,说,我一辈子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吕端的祖父吕兖,在晋朝时任沧州节度使刘守文手下判官,后刘守文反叛,兵败后吕家也被牵连得诛灭九族。当时吕端的父亲吕琦还是个幼儿,吕兖的同乡老友赵玉冒着杀头的危险对监斩官说,这个孩子是我的弟弟,不是吕家的孩子,吕琦方免一死。吕端为官后,终身不忘救父之恩,几十年来,一直照顾赵......余下全文>>

八:大事不糊涂的意思是什么

dà shì bù hú tú

[释义]

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出处]

《宋史·吕端传》:“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例句]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