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节日的对于我们的意义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表达着对美好的理想、智慧与伦理道德的追求和向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形势下,我们用现代社会的理念和视角,揭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发挥、拓展和强化其功能,对于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传统节日主题的提炼
中华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依托自然规律的变化,连接起来就是一幅丰富而浪漫的历史文化长卷,多姿多彩、令人陶醉。当我们以感恩、平和、虔诚的心态来解读这幅画卷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有取之不尽的惊喜与愉悦。因为,所有的节日都被赋予无限的内涵,无一例外地充满着诗情画意,表现出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表现出智慧、聪明与机敏,并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民族感情给予了鲜活的展示和充分的表达,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责任感、极富想象力和极浪漫的民族,这就是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千百年的内在动力和永恒的魅力所在。
对各节日的主题作以简要的分析:
春节——传统节日的开篇之作,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从过小年开始到大年三十除夕夜,从初一到初七再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每一天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春节有开始、有尾声,有思想、有仪式,有对遥远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美好愿景的展望,通过无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谱写了合家团圆、辞旧迎新的篇章。这样的节日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它揭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传统的力量。
清明节——具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它是一个庄重的日子,祭祖扫墓,一家人、一族人乃至整个民族,追贤思孝、认祖归宗。在天空清、大地明的清明时节,站立在墓前,是无尽的怀念。面对祖先的坟墓,在离祖先最近的地方,与自己的亲人、祖先、先民对话:告慰故人、也告慰自己,求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将心灵得到释放,同时,收获一种寄托,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生活。从祭奠亲人的扫墓活动、祭祀祖先和民族始祖的祭祖活动,发展扩及缅怀英杰,包括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革命先烈。我们经常说,清明到,儿尽孝。我们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不能忘本,内在是孝道的传递、弘扬,以及亲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这表现了强烈的道德感,首先是爱惜自己的身体,这是孝的表现,进而是孝敬祖先、忠于民族等等。我们民族忠与孝的传统就得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同时,它又是一个欢快的节日。春游踏青,播种希望。“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特定时空中,慎终追远、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由此,增强人们对生命过程、生命意义的认识,这也是对青少年认识人生、思考人生的教育。人有生有死,人死了,活着的人要纪念他,更要很好地活下去。这就是中华民族极为豁达、乐观的生死观。我们要把这些仪式与传统坚持下去,成为一种自觉,最终会成为一种可歌可泣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最具有内涵和活力的节日。它本质上蕴含着屈原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一种追求。包含着人们对屈原所代表的民族品格的追求。端午吃粽子是其节日的象征物,而龙舟竞渡则是其最具活力的体现,展示的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记忆。
七夕节——一个象征着美好爱情的节日。我们都熟悉牛郎织女鹊桥相见的故事,这一传诵千年的佳话,将中华民族的爱情理念给予了最完美的诠释。“在天愿作比翼鸟饥丁观股攥噶......余下全文>>
二:“我们的节日”社会实践报告怎么写?急求!!!!!!!!!!!!!!!!! 20分
你是二外的吗?我也是
过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然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2.过年的意义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炎黄子孙历来都重视。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落密鼓的筹划准备。
在着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在外工作的友人也可以再次相聚,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块玩,却也其乐无穷。
作为小孩子,当然最爱玩了,平日忙于学习,过年终于可以痛痛快快的放送了。你们不妨与我分享我得大年吧!
看晚会。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放鞭炮。今年过年,我买了许多鞭炮,除夕夜十二点整时,我点燃了一大串鞭炮,新年的钟声与鞭炮声同时响起,场面十分壮观。闲来无事,还可以与弟弟放些小擦炮。在大人眼中虽无意思,但这些鞭炮声在我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年时,把长辈给的压岁钱攒起来,买些自己需要的东西,感觉真不错!今年,我还学会了一项新本事———包饺子。吃着自己包的饺子,真香!
过年是热闹的,但姐姐告诉我:“年的背后也寄托着厚重的责任,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对于人生应该又多了一份思考。”面对新的一年,如何调整自己,以新的自我面对新的一年。
我想:这就是过年的意义吧!
3.如何过年
春节将至。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春节才算是真正值得一过的“年”,于是乎即使不是在体力上、至少也是在心理上开始忙碌起来。在一片过年气氛中,却有不少人在问,这个年该怎么过?
如何过年,竟成了问题。
这个问题对游子及游子的家庭来说,是极易解答的。风尘仆仆地在除夕前赶回家,把自己作为一份大大的年礼献给家人。家人盼回游子,想着法子给他以温馨。忙忙碌碌中,年就饱满而充实地过去了。这是年的经典过法,上过无数次银幕荧屏的。我等平凡小市民,象棵植物一样地生于斯长于斯,极少挪窝,无缘如此过年。
看那些进城的民工,带着给家人的礼物,兜里揣着刚领到的人民币,挤上归家的春运专列。“回家过年喽”,他们欢天喜地叫着。这才叫过年,这才象过年。他们辛苦一年,换来这份过年的喜悦。这是他们应得的喜悦,让人羡慕。
也有人说,过年嘛,就是弄点吃吃。做主妇的最听不得这种说法,她们会说,这是“吃的灯草灰,说的轻巧话。弄点吃吃,这是容易的?”确实,如今的饭桌上,哪天不是鸡鸭鱼肉、时鲜菜蔬......余下全文>>
三: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手抄报(手抄报内容)
【清明节简介】
英文名称:Tomb-sweeping Day
Pure Brightness
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祝福】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节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余下全文>>
四:烟台中考语文题目“我们的节日”我写错题目了“我们的节目”然后题材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最能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拟写一副对联,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因此,这种题目倍受全国各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今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中的对联题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更是把这一传统的命题方式推向了极致,不但命题形式灵活,而且还与时事结合起来,使得这一传统的题目更焕发了时代的特色。 【试题解析】 一、对联书写题。这种题型是结合拼音考查考生书写能力,所写汉字均是对联。 例1.(2014年甘肃白银市)根据拼音提示,将对联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Shūshānyǒulùqínwéijìng,xuéhǎiwúyákǔzuòzhōu。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拼音写出对联能力。做好本题关键是写汉字时不能出现错字现象,以及同音字或形似字情况的出现。同时在写作时一定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正楷字即可。 【参考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二、补写对联题。这种题是在所给的对联上填上所空缺的字,使对联相对。 例2.(2014年北京市)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喜八百里大湖B.乐忧大湖八百里 C.喜悲大湖八百里D.忧乐八百里大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进行补写能力。这里我们根据对联上下联要相对,上联空缺的字我们可以依据下联填写,上联的“来”“往”是一对反义词,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对上联填写“乐”“忧”,下联所补写的,我们可以结合上联去思考,上联的“老范一千年”是主谓短语,下联也可以结合对联的大体意思补写一个主谓短语,“大湖八百里”即可。 【参考答案】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结构相对应。 三、情境对联题。就是命题者给出一定的情境,让考生根据所给出的上联或下联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3.(2014年吉林省)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班级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毕业季·编写留言册”环节中,编委们设置了属对专栏。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长亭外挥手别知己,下联:。 【解析】做好本题,考生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根据对联出句和对句句法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古道边伤心忆故人。 四、古诗对联题。这类题目是依据古诗的名句来应对上联或下联的。 例4.(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应征。 【解析】本题命题非常新颖,既考查对对联的能力,又考查古诗默写能力,真可谓一箭双雕,考生在针对《沁园春·雪》中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名句,进行填写,填写时同样也思考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 【参考答案】江山如此多娇。 五、赏析对联题。该题是考查考生对对联内涵意思的理解,写出对对联的理解能力。 例5.(2014年福建省厦门市)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副,谈谈你对它内涵的理解。 ①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 ②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余下全文>>
五:介休的社会事业
介休市在1998年,就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2008年,又被中国民俗文化学会命名为清明(寒食)文化之乡,2009年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清明(寒食)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方。2008年,国务院公布清明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后,中宣部、文化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围绕清明(寒食)节开展的文化活动升格为全国性的文化活动,2008、2009两年由中宣部、文化部、山西省政府主办、介休市政府承办了清明节系列文化活动,初步确立了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从2005年开始,每年夏季组织广场文化活动有专场文化演出,周末广场电影放映,各类艺术展览等时间长达四个月。 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艺术表演群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88个,藏书174450册,乡镇文化站10个。 介休市人文积淀深,文化遗产丰富。截至2009年,由国务院以及省、市、县三级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95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介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9处。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新发现有价值的文物遗迹有378处。后土庙、祆神楼、琉璃牌坊、洪山瓷窑都是闻名全国的文物遗存。介休市传统琉璃工艺保护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明(寒食)节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介休市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清明(寒食)传统节日示范地。陈醋、贯馅糖、洪山香、干调秧歌等被晋中市政府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0年介休市高考万人达线率由连续几年的滞后不动首次前进了3个名次成为晋中市第八名;2001年又继续保持了第八;2002、2003年前进至第四;2004年又前进了1个名次成为第三,首次成为晋中的前三名,仅次于平遥县、太谷县;2005年继续保持了第三;2006年后退到第六;2007年高考又大获全胜,排名为晋中第四,教育局、介休一中、介休十中都受到了晋中市教育局的表彰。2008年又出现反复,排名回退至晋中第六。2015年介休一中高考达二本线人数为653人,全市共1003人,绝对人数居全晋中市第一名。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高职院校1所(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普通高中学校4所(介休一中、介休四中、介休十中、定阳高中),初中学校19所,小学63所,学前教育学校81所。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学率98.6%。 (图册《介休市部分高中学校》图片来源: ) 截至2009年,介休市市乡两级设有病床1811张,每千人拥有病床3.91张。全市各医疗机构共有房屋12.82万平方米。全市已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电子胃镜、彩色全身超等一大批现代化医疗设备,总价值达7880万元。 截至2012年年末,介休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377个,其中医院16个,基层卫生医疗结构318个,床位1520张。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市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1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41人。全年总诊疗116.25万人次。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怎么做
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准、提高整体素质,为全局建设事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目标任务
(一)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化。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群众、为人所知并转化为社会意识和个人行动的重要手段,在落实过程中要发挥好“榜样示范”、“舆论引导”、“内涵渗透”的作用。“榜样示范”就是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社会公众人物在言行举止和社会活动中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影响带动全社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舆论引导”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媒体要坚持正面引导,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传递正能量。“内涵渗透”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义融入干部职工学习、家庭教育,融入文艺作品、理论成果、思想政治工作当中,潜移默化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施全员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化。要结合日常问题、身边事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家能从生活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将普遍号召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通过展现本行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代表的动人故事、生活情景、感人场景,唤起社会成员的共鸣,形成“爱模范、学模范、当模范”的社会风尚。要结合自身职业特点,教育引导干部群众立足岗位、无私奉献。
(三)抓好主题实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主题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结合实际围绕“三个倡导”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选树典型、推介典型,使党员干部群众学有所效、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要深入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的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日行一善”、“学习雷锋精神”等主题活动,引导自觉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劳动,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方法步骤
活动分宣传动员、学习教育、主题实践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
(一)宣传动员阶段
积极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活动,营造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二)学习教育阶段
学习教育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主要做好“四德四讲一讨论”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
1.组织好以“四德”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四德”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2.开展“四讲”活动。“四讲”为:一是领导讲党课;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为党员上一至两次党课。二是专家讲理论;邀请党校、业务部门等有关专家进单位授课。三是先进讲事迹;大力举办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不断提高先进典型的影响力。四是党员干部群众讲体会;在认真开展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联系实际撰写学习心得体会。
3.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讨论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就如何做本职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余下全文>>
七:大家来帮忙想个过年的活动 50分
关于在2012年春节、元宵期间广泛开展
以“欢乐过大年、文化过大年、道德过大年”为主题
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通知
紧紧围绕“欢乐过大年、文化过大年、道德过大年”的主题,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突出“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工作重点,把春节、元宵期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与丰富节日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促进海峡两岸民俗文化合作交流结合起来,与宣传“十一五”巨大成就、“十二五”宏伟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群众发动起来,使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让群众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爱与温暖、感受传统文化的根与魅力、感受奉献的和谐与快乐,努力营造出欢乐喜庆、文明祥和、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二、活动时间
2011年1月20日—3月5日
三、活动内容
(一)积极组织“送温暖、献爱心”活动
宣传和弘扬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2011春风送暖”、“迎新春送温暖”、“献爱心暖万家”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救助和送温暖活动,让广大群众在温暖中体验欢乐。持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各镇乡(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要深入到贫因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通过发放慰问金、慰问品以及社会爱心互助等方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困难群众送上节日的温暖,传递党和政府的关怀与社会各界的爱心。持续关注节日期间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各镇乡(街道)、市直各有关单位要不断深化“三下乡”活动,通过送春联、送节目、送书籍、送科技、送医送药送健康等形式,提供精神食粮、健康服务、心理关怀,让爱心传递和延伸,使群众心情舒畅、快乐过节。持续推进群众性献爱心活动。提倡从身边人、身边事着手,从生活细节点滴处实践,倡导邻里互助、家庭和谐,心手相牵传递亲情友情,共同营造“爱在长乐、暖在航城”的浓厚氛围。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突出群众性、广泛性,在机关、学校、企业和城乡社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真正做到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组织会堂广场、长山湖公园、南山公园等中心场所的大型文化活动,办好激情广场合唱展演等;开展万人健步行等健身活动;举办迎春书展、游园会、灯谜灯会、书法棋艺、美术摄影等多层次、多种类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欢乐、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市博物馆、文化馆(站、室)和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举办相关展览、论坛、讲座等,活跃节日文化生活。推动节日文化旅游。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设计推出生态游、农家乐等节日精品旅游线路。活跃节日市场。推出一些富有文化元素、时代气息的节日吉祥物、礼物、电子读物等,大力营销节日产品,着力丰富节日市场。
(三)持续深化节日民俗活动
突出思想内涵,突出文化特色,突出传承和弘扬特有的民俗文化,积极举办民俗文化节、“拗九”孝老爱亲节,将闽剧、评话、伬唱、闹元宵、“拗九”孝老爱亲等民俗文化内容深深烙印在心里,成为节日的文化品牌。组织大型民俗文化活动,举办民俗文化节,进一步挖掘、保护、展示、传承民俗文化,进一步促进民俗文化合作交流。组织“拗九”孝老爱亲周活动,深入挖掘“拗九节”特有的文化内涵,突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主题,发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形式多样的“拗九节”活动,持续浓厚全社会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推进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组织“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送文化志愿服务、送卫生志愿服务、送平安志愿服务、送健康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道德实......余下全文>>
八:cctv3 2011.2.2 10.15分《我们的节日》系列节目--春节 和尼格买提一起的女主持叫什么名字?
是王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