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突破历史教学中的难点
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重难点知识的处理常常流于形式,尤其对难点的处理,往往不尽人意,在教学设计时有难点,在课堂上却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学生更无从下手,只好冷眼相看了。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针对难点我们应该搜集相关资料,细致地挖掘,设置恰当的教学情景,制定行之有效的突破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力争难点当堂突破。
一、材料分析法。这是突破难点常用的方法,通过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阅读、体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破解难点,顺利过关。例如《上古亚非文明》一课,如何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对于刚接触世界历史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指导学生查阅该法典的相关内容:奴隶可以买卖,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奴隶主头上的奴隶标志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在阅读、感悟材料中,就不难理解“它是一部奴隶主性质的法律文献”,其实质是保护奴隶制度的。用材料分析法破解难点,不仅给人印象深刻,而且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二、表格比较法。比较法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例如,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中国取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不同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将两次战争的领导阶级、民众动员、战略战术、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不同结局的出现也就很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分层设问法。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妨把问题按难易程度分解成若干个与之相关的小问题,小坡度式地层层递进,划难为易,由易到难。例如,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以下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学生沿着这些台阶步步深入,最后水到渠成。
四、结构重组法。无论学生使用的是哪一种版本的教材,由于各个地方的学生智力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对教材某些章节或某一子目的编排,有时感到费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内容的安排,要勇于打破教材的结构,大胆地引入新的信息和自己经过思索后的想法,重组教材上的知识结构。例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教材是按“北宋、辽、西夏的建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和“南宋与金对峙”两大条目安排的,把各民族政权和民族关系混杂在一起,学生感到繁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本人则按“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两大板块设计,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知识体系更加清晰,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课堂效果非常理想。...余下全文>>
二:我的nec笔记本总是降频,如何把自动降频关闭? 25分
老问题了:控制面板--性能维护--电源选项--电源使用方案为一直开着,就可以了
三:求一篇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论文,3000字左右,题目:如何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历史教学是历史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本人根据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历史机智教学。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历史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臵等过程,如何恰当地把各部分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历史名词的理解,如“商鞅变法”,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商鞅之死是否说明变法失败了?”,学生通过思考就可以加深对这一改革措施的掌握,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课堂结构大致归纳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承接型。一般是先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再引导学生深入并指导解题,变为能力,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前后承接,脉络清晰,它对于内容浅显易懂的章节比较适用。第二种是递进型。它主要是在讲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难度较大的章节采用,如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等,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知识与能力紧密衔接、交替上升。第三种是辐射型。它的特点是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发散式思维,多方位思考,通过筛选归纳使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种形式多在复习课中采用,如生产力的发展是思想领域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等。
实际教学中,以上几种形式是互相结合使用的,在安排课堂结构时,是基于讲清知识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有效利用时间的原则,当然要优化课堂结构,除了要精心设计课堂层次,还有赖于教师的讲授能力。
二、创设合理性的教学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历史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经济、文化现象,自主地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身边事例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历史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历史。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宗教问题、旅游问题、考古知识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余下全文>>
四:山西旅游的主要景点
悬空寺、云岗石窟
×家大院
平遥古城
五: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当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不仅要分析教材、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方式,还要强化教学反思,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思路,明确优化的方向,充分整合资源,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一些工作实践进行初步探究。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历史教学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科学的教学方案是一节课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投入更多的精力,拓展思路,认真分析。首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刻的领悟和发掘,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去思考一册教材、一单元教材乃至一课教材,从整体上宏观把握历史教材的编写特点,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前后连贯、深入推进打好基础。其次,教师要对高中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有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设计出教学方法与策略。另外,教师还要针对教学模式、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广泛汲取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新方式,做到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以及消化性吸收、创造性运用,不断完善与提升自身的历史教学水平。
二、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效率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其关键与核心在于抓住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使课堂这一主阵地在拓展学生思维、强化理解效果以及促进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效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活动之中,重点进行了四种方式的教学改革。首先,将自主研究式教学广泛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将教学目标要求设计成前后连贯的思考题,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进行分析研究,而教师则侧重对学生进行点拨。这样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知识,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掘其中的历史发展规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历史学习的知识点和历史发展规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促进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其次,笔者将辩论探讨式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现一些观点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观点的辨析,以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让他们自己寻找学习成果中的不正确、不完善之处。例如在《“一国两制”和中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中,有学生对“一国两制”中港澳实施资本主义制度存在不理解现象。笔者将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辨析,正反两方学生分别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港澳问题的由来等方面进行了激励的辩论,最终明白了“一国两制”是在特殊背景下维护祖国主权与领土完整、维护港澳地区繁荣稳定以及顺利过渡的政治创举,其本质并不违背社会主义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通过这样的辨析活动,学生有效加深了对这一方面的理解,而且纠正了思维中的疑惑。第三,将图文结合式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在历史教学中,补充教学信息是增强教学生动性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演示相关的影音资料,通过图像、图片、图表、文字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教材的理解,这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另外,笔者还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式教学,深化对学生的教育成效,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笔者不仅通过影音资料展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些场景,而且还展示了当前中日东海纷争中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如中国军舰在钓鱼岛海域游弋巡逻的场景。通过这样的画面对比,学生的心情无比激动,笔者乘势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对比体现了什么。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这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体现了中国国防战斗力的提升,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牢固,这样的对比分析教学有效深化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三、发掘生活教育资源,为增强理解......余下全文>>
六: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跃起来
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历史课堂多多呈现动与活的情景,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这里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让历史课活起来的问题.
第一,积极开发并巧用教学资源
关于教材,新课改指出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事实上也应该如此.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绝不是唯一的.因为,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等.我们所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文字材料而已.可见,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课程资源还很多.
1、图书、报刊资源是常见易获的教学资源.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图书和报刊,社区部门单位有,学校有,不少个人也有,只要留心,是极易获得的.图书馆资料最齐全,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可以借来一用,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或摘录.在报刊方面,除普遍订阅的日报与历史专业报刊外,我觉得还有《文萃报》、《中国剪报》、《文史博览》等对历史教学很有帮助.老师平时注意收集和保存这些,就可供急用之所需;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既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的动,促进课堂的活.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师生都应该乐意为之.
2、乡土、社区资源是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的教学资源.作为一个历史教师,应当随时随地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的乡土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巧用这些资源,学生最信服、最易接受,因为他们的现身说法,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如果教师恰当巧用这些社区乡土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丰富其历史知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活跃历史课堂.
3、广播、影视资源是鲜活生动而又丰富的教学资源.近年,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与录音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资源.文献记录片一般能够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对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历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应重点利用的音视频资源.还有一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只要其违背史实不多不远,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以增强其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这类资源多,关键在巧用.要巧用,先是精选画面,再是优化重组内容,然后是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时下的教育装备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呈现方式可采用录音带、VCD或者课件播放.前两种方式播放,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之所以要精选,是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段,而可取的资源多;之所以要优化重组内容,是因为这类资源毕竟不是为教学而专门设计的,我们的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程序也自有体系......余下全文>>
七: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
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完全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