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间结构

一:运用城市空间分布的四种模式理论,分析上海的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结构的微观等级结构体系和宏观形态结构模式的构成和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城市空间结构核心内涵(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出发,确定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性的解析元素,并建构相应的解析框架.

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从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面选取相应解析元素,对1980-1990年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划目标和实际状况的评价和解析,总结出四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并对其形成原因作简单评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解析元素的规划目标总是可持续的;其实际演化状况的可持续性在都市区层面下降,在中心城区层面得到增强;同时,多数解析元素的实际演化滞后于规划目标;且多数解析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五个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例如:北京方庄住宅小区

三: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有什么差别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北京时间体制下,我国的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里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科学技术的全球化和新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等日趋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研究城市与外部环境以及城市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书共分10章,主要论述了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因素、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框架,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城市的向心与离心增长、城市郊区化和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规律等。本书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可供从事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等专业人员和政府管理者以及大专院校师生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作者简介 顾朝林,男,1958年6月生,博士。  1982年获南京大学经济地理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7年获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学位。1988至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至1993年由中国科学院选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与规划系进修。1993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任城市地理研究室主任。1998年调入南京大学,现任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为联合国人居委员会(UNCHS,Habitat)《全球人居发展报告》聘请的中国城市问题专家,国际中国城市研究网络(UrbanChinaResearchNetwork,USAAlbny)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城市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和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长。《InternationalJournalo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国际杂志编委,《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研究,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三个结构一个网络"(地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和城镇网络系统,为城市规划部门广泛应用,现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之中。近年来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项目、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和江苏省等多项科研任务,主持的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民政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一项。在EnvironmentandPlanningA、HabitatInternational、TRIALOG68(德国)和TijdschriftVoorEconomischeenSocialeGeografie(荷兰)等SSCI刊物发表论文4篇,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城市规划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1篇。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首届青年科学家奖、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等荣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图书目录1城市空间结构基本理论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二城市空间结构增长与变化三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原理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框架一城市空间结构要素二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流态三城市空间结构动态系统构成与特性四城市空间结构集聚与扩散的理论基础五城市空间结构的的空间制度六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形态七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八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3城市内部地域......余下全文>>

四: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都有哪些 可以具体说吗?

其实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不外乎这两个因素: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

社会条件:

1.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2.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一些政治事件对某些城市形成、发展影响极大,甚至对某些城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交通是地区联系和物资交流的重要手段。重要城市皆为交通枢纽,并以交通网使它与腹地联系起来。

4.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人类的文化活动,往往也能促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条件:

1.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形成 地质条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固体基础。岩石裸露处不便于城市的建设,岩石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层便于人类活动和城市的发展。

2.地形与城市的形成 从地形上看,平原最适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地势平坦便利市域扩大,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农业。所以世界上重要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区。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汉口等。世界上的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柏林、巴黎、东京、芝加哥、莫斯科、加尔各答等也皆位于平原区。

3.气候与城市形成 从世界来看,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多位于适于人类生活的温带地区。气候条件往往影响城市性质。日本的大阪,英国的兰开厦成为世界早期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与当地气候条件(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等)有一定的关系。

4.水与城市形成 城市形成与发展和水的关系颇深。河畔、湖滨及海岸带都是利于城市形成的地区。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而且又是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的最好源地,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

5.矿产与城市 产业革命以后,某些大的矿物产地迅速发展成为新建的工业城市。

五:大虹桥的空间结构

“大虹桥”交通枢纽辐射商圈未来“大虹桥”空间范围内将聚集近2000万平方米的商务建筑面积规模,其中,生态园区型的商务经济建筑面积与生态楼宇型的商务经济建筑面积各占半壁江山。由此而形成的空间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圈一带多点”。一圈指直接接受枢纽辐射而形成的5公里的核心影响圈层,在这个圈层的空间范围内,将形成未来城市商务活动聚集和增长的第三极。一带指现代服务业拓展带,这条轴带直接连接大虹桥地区和城市中心区域,是推动未来城市商务东西双向、多元增长的重要的复合性轴带。它将串联起包括临空、虹桥商务商贸中心、中山公园地区在内一系列商务活动高度聚集,相互联系密切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点。多点指经由枢纽的带动作用而形成的新兴空间增长点,这些空间增长点将以生态园区型的商务办公园区作为重要节点,其中包括了江桥、徐泾、九亭和七宝等。 中虹桥片区——商务高端区:主要指直接接受枢纽辐射而形成的5公里核心影响圈层。在空间上主要包括了枢纽本体地区、长宁的临空地区以及闵行的北部地区。这个地区的定位应该是未来上海西部地区第三增长极、面向长三角的综合商务服务中心(RBD)。将成为商务办公、金融贸易、休闲商业、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载体。东虹桥片区——商务提升区:主要指虹桥枢纽向东沿地铁2号线轴向延伸形成地区,也即虹桥枢纽地区10公里影响圈的东部片区。在空间上主要涉及长宁区全部及普陀区的长风组团。这个片区是“大虹桥”现代服务业拓展轴的重要载体,它的定位需要从中心城区和大虹桥辐射圈的双重角度进行。北虹桥片区——综合发展区:主要指嘉定区的江桥地区,也即虹桥枢纽地区10公里影响圈的北部片区。依托上海汽车产业基地以及上海西北部地区沪宁沿线传统辐射苏南地区的走廊。这个片区将成为具有较强特色产业导向的、面向江苏地区、以园区式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联动嘉定新城发展的重要区域服务性片区。南虹桥片区——综合发展区:主要指闵行区的七宝地区、松江区的九亭地区,也即虹桥枢纽地区10公里影响圈的南部片区。依托松江出口加工区、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出口加工区三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沿沪杭高速传统辐射浙江地区走廊,将成为面向整个浙江杭州湾地区、以园区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联动松江、闵行新城发展重要区域服务性片区。西虹桥片区——商务成长区:主要指青浦区的徐泾、赵巷地区,也即虹桥枢纽地区10公里影响圈的西部片区。依托青浦出口加工区、沪青平公路、赵巷商贸中心,将成为面向江苏地区,特别是苏南地区、以园区式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联动青浦新城发展区域服务性片区。

六: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与分析怎么用于城市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的微观等级结构体系和宏观形态结构模式的构成和特征,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城市空间结构核心内涵(城市形态和城市结构)出发,确定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性的解析元素,并建构相应的解析框架.

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从都市区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面选取相应解析元素,对1980-1990年代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规划目标和实际状况的评价和解析,总结出四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并对其形成原因作简单评述.实证研究的结论是,上海城市空间结构解析元素的规划目标总是可持续的;其实际演化状况的可持续性在都市区层面下降,在中心城区层面得到增强;同时,多数解析元素的实际演化滞后于规划目标;且多数解析元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七:城市结构的特征

如上所述,中国城市地域是由众多单位地域构成的,而单位既包括有提供工作场所的工业、商业等用地,又都附带有居住用地,因此,居住用地广泛分布且与其它城市用地相互混合是中国城市地域的一大特色。中国城市中的居住区,自市中心区向外大致可分为旧居住区、单位居住区和新居住区3类。旧居住区是以旧城区为主的市中心区居住地区。主要由行政机关、商业和服务业设施、一些街道工厂及其家属区组成。1949年以前建设的低层住房多,房屋配套设施差,建筑密度大,各种用地混合严重,居住环境差,并且人口密度大,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多,职、住接近上班方便,利用市中心区各种设施便利等为旧居住区的特点。一般说来,这里的居民对迁往郊区有抵触情绪。进入80年代以后,许多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旧城改建,旧居住区的景观和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首先表现在居住用地的缩小和与之对应的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增加;其次是建筑的高层化和利用上的多功能化,即改建、新建后的中、高层建筑有的全部用于住宅,有的则为住宅和商业、服务业共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旧居住区的人口密度在下降。但也有一些中等城市,旧城改造不是起了分散人口的作用,而是加速了人口向市中心区集聚。因此,不同规模和性质的城市的旧居住区,经旧城改造后表现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居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单位居住区是指1949年以后的30年间围绕旧城区、以单位的形式建设而成的居住地区。其特点是4~6层的中层住房多,配套设施较全,居住环境质量较旧居住区为好,绝大部分住房是工厂、行政机关、科研教育单位的住宅,就近上班者多。人口密度普遍较大。中层住宅区每平方公里2~3万人,高层住宅楼集中地区每平方公里高达5~6万人。新居住区是80年代以后在建成区周围开发、建设的郊区居住地区,其最大特点是职、住分离性。中、高层住宅多,配套设施全,生活环境好,核心家庭多。其居住者有两种类型:①自己购房的高收入阶层,趋向于高级住宅及花园式住宅;②单位组织搬迁者,多住中、高层楼群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随近年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和住房困难户的住宅为目的的康居工程加速了新居住区的发展。这些以小区成片改造、开发为主的住宅建设,增加了城市居住类型的多样性,促进着城市居住地域的分化,形成着独特的中国城市居住地域结构。 关于中国城市中心区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少。随近年许多城市要建设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呼声的提高,出现了关于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西安市等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实证研究。这里以上海市的研究为基础,说明中国城市中心区的特征。上海市中心商务区的范围一般是指西藏中路以东至外滩、苏州河以南至金陵东路之间的区域,分属外滩、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和金陵东路4个街道辖区,总面积4.96平方公里。早在19世纪后期,上海中心商务区已初步成形。发展到本世纪30年代时,已经有以外滩为中心的金融为主的中心事务区和以今南京东路为中心的中心商业购物区。但是,从1937年到80年代初的40多年间。上海中心商务区处于发展停顿阶段,与国外大城市CBD的发展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进入80年代后,中心商务区又再次进入发展期。根据严重敏等的研究,上海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比重不高,垂直利用有待调整和开发。中心商务区的主要3条街道de,外滩以六七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为主,南京路南北两侧以3层建筑为丰,而西藏路2层以下的建筑占一半(表101)。中心商务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基本上从建筑物的底层利用状况得到反映(表102)。也就是说,底层建筑的55%用于商业,而用于金融的只有2......余下全文>>

八:论述不同交通政策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互动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不同交通政策的实施会对其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公共为主的交通方式就是以公交作为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急剧户加。以及原有的通行能力的限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公共交通政策要求城市的道路上有足够多的的公交站点。尤其是在居住区和商业中心周围。然而在主干道上上则显的不是很完美。因为主干道上太多的停车会影响其它交通。不管城市的空间结构如何,公共交通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其速度的局限性,人们只能生活在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城市的空间结构也需要公共交通的一些变化,如在就城区用小巴,而在主干道用大巴。

二、大容量轨道交通

由于道路上各种车辆和行人的混行,相互干扰,极易造成交通堵塞,为了避免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大容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方式。它是通过建立地铁和轻轨来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由于地铁修建在地下,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或形态影响不是很大。人均年国民收入约在2500美圆以上,是大量建造地铁的时期。因此,要抓住这个机遇,尤其在大城市要积极建造快速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安全、大容量等特点, 不仅能及时疏解大量密集人群,而且由于其对沿线区域的可达性的大大提高,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结构的改变。轨道交通对人口的强大疏解作用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而形成了副中心甚至可以让人们居住在领近的其他城市。如上海与其周围城市的关系。但是城市的空间结构对前期轨道交通的修建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交通量很大的地方适合建轨道交通。尤其是在城市的商业中心,这样可以极大的节约用地。火车站也是。而对于轻轨,要考虑轻轨是否会影响都市景观,轨道交通噪音是否会影响到某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厂、企事业单位等问题都应作细致的研究。

三、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政策

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就是大部分的出行交通都由小汽车来完成。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出租车。但是它会造成出行时间集中,行驶的方向集中,行驶方向集中的情况。这会对城市产生很大的交通压力。为了缓解这种情况,城市的空间结构需要在现在的基础上作很大的调整。尤其是在市中心和老城区。同时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居住在城市的近郊。这样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的压力。现有的城市道路网络、尤其是市中心地区,很难适应大量小汽车的发展,道路交通不善又会制约私人小汽车的发展。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使小汽车主自觉在城市外围和郊区行驶。如果要采取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方式,就应该改善城市道路网的等级结构和布局结构,及早留出未来建造公交换乘枢纽和停车场的用地,以迎接小汽车发展高潮的到来。

现如今,由于城市的历史原因,不可能就是只用一种交通方式,都是几种方式的组合。如北京以公交和轨道交通为主的方式就很好的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也促进了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总之,不管以何种交通方式为主,都应该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

就这样吧,应该还不错吧

参考资料:①《城市规划原理》 李德华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九:如何扩展城市空间结构的教学

【内容摘要】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可以分为蔓延式扩展、点轴式扩展、飞地式扩展和网络式扩展,每个扩展模式中又可分别分为两个不同的亚模式。对南京自1899年正式开埠以来的城市空间结构扩展历程加以考察,可以划分为5个历史时期,分别以飞地式扩展、点轴式扩展、蔓延式扩展和飞地式扩展为主要扩展模式。南京应注意避免飞地的连绵和蔓延的继续,使城市空间结构向网络式模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扩展 理论与实践 模式 南京

1 本文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模式的分类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空间结构扩展,仅仅是指“外围地域扩展”(赵和生,2005)和平面的扩展,并不涉及“内部结构重组”(赵和生,2005)式扩展以及立体扩展,如地下城市、空中城市以及“精明增长”中的“垂直加厚”等。

2 近代以来中外城市空间结构扩展的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梳理

2.1 蔓延式扩展

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推进,一圈一圈向外围扩展,侵吞外围原有的非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连片发展,没有空间的间隔和层次性。

2.1.1 同心圆状

城市总体空间形态基本呈圆形,扩展呈现圈层状向外蔓延的态势,没有明显的优势蔓延方向,各个方位的蔓延状态基本相同。(图1)城市核心向各个方面具有等同的意义,城市核心拥有“主宰”城市的影响力,带有强烈的向心和聚集的倾向(赵和生,2005)。

图1:同心圆式蔓延示意图

规划理论方面,伯吉斯提出的“同心圆模式”和莱特提出的“广亩城市”思想可以看作是同心圆式蔓延。这是蔓延式中最常见也最方便的形式,也是目前中国城市中最为普遍的空间扩展形态,以北京、成都最为典型。

北京在1949年成立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并确定将行政中心放在旧城。北京虽然一直注重发展卫星城并早在1958年就提出“分散集团式”的布局形式和“控制市区、发展远郊”的方针,但事实上北京旧城的中心性不断强化,各种城市功能高度强化并叠加。城市扩展基本采取由旧城中心向外蔓延扩散的方式,以旧城为中心在市区发展新建用地,这种扩展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愈演愈烈的环路建设,郊区绿化隔离带不断遭到蚕食,而卫星城而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参见张敬淦,2001 )

2.1.2 不规则状

由于受到河湖、山地等地形的限制,城市在蔓延进程中沿着地形最为有利、阻碍最小的方向扩展,因而城市形态不表现为近似于圆形而是不规则状。这种不规则状也可能表现为接近带状,但是它与点轴式扩展的最本质区别是,它没有明确的扩展轴线、功能片区和区隔带,而是呈现连片的蔓延态势。(图2)

图2:不规则状蔓延示意图

杭州的江北城区由于受到西湖和钱塘江的地形限制,呈现一种南北狭长且南窄北宽的不规则状蔓延,城市形态形成一种“折扇状”(姚士谋,1998;转引自冯健,2004),。1949年后济南的扩展中,黄河、北部低洼地带和南部千佛山等山地的地形限制作用明显,总体上呈现一种东西狭长的不规则状蔓延;同时经十路等东西向交通干道的不断强化,也进一步强化了东西向的扩展。此外西宁和烟台也基本呈现一种不规则蔓延的扩展态势。

2.2 点轴式扩展

城市由原有城区出发,向外形成扩展轴线,并在轴线上形成若干节点,以每个节点为中心形成一个功能片区,成为一个城市功能相对完整同时又表现出明显的功能特色的空间构成。城市扩展轴线可以是河道、交通干线等实轴,也可以是某种虚轴如北京旧城的中轴线(齐康)。其空间形态可能会表现出与飞地式扩展十分接近的形态,它与飞地式扩展的主要区别是轴线明显并贯串各节点、片区,好似穿糖葫芦,各节点、片区之间的间隔较小。而飞地式扩展中的“飞地”与原有城区间隔较大,若有多个飞地,则各飞......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