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一:宏观经济学的中英文定义?

一、中文概述 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因为主要考察就业总水平、国民总收入等经济总量,因此,宏观经济学也被称作就业理论或收入理论。 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并不分开,“宏观”就是在“微观”的基本思维基础上发展的。但“宏观”又区别于“微观”。“微观”研究的是某个组织、部门或个人在经济社会上怎么样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会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而“宏观”则是研究整个的经济社会如何运作,并找出办法,让经济社会运行得更加稳定、发展得更快。 宏观经济学存在着许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见、观点不同)。比较出名的有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等等。其不能存在比较大的“共同观点”,笔者认为,极可能由于宏观经济学中的观点难以用事实证明。尽管“宏观”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学和气象等的模型,但“宏观”模型是很难用现实去说明是否正确。不可能只是为了证明“宏观”的某个观点是否正确,而去有意识的“调节”、“操作”和干涉经济社会的运行。比如说,不可能为了说明“失业率有多大才会对经济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而去真的让一些人民失业。这些事情,不单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很复杂、很困难的。 二、英文概述 Macro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deals with the performance, structure, and 埂ehavior of a national or regional economy as a whole.Along with microeconomics, macroeconomics is one of the two most general fields in economics. Macroeconomists study aggregated indicators such as GDP, unemployment rates, and price indice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hole economy functions. Macroeconomists develop models that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h factors as national income, output, consumption, unemployment, inflation, savings,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In contrast, microeconomics is primarily focused on the actions of individual agents, such as firms and consumers, and how their behavior determines prices and quantities in specific markets. While macroeconomics is a broad field of study, there are two areas of research that are emblematic of the discipline: the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short-run fluctua......余下全文>>

二:宏观经济学中生产力的概念

生产力的定义:

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生产力属于经济学、或者社会学范畴的概念,新定义出自刘德著作的《财富论》。新定义的出炉是我们认识生产力的里程碑。

认识生产力的三次里程碑

第一里程碑: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出自《资本论》,作者:马克思 第二里程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出自《邓小平文选》,作者:邓小平 第三里程碑:生产力是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出自《财富论》,作者:刘德

背景知识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 目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诸多版本里,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问题:关于生产力的定 马克思

义,从内涵方面所定义的生产力与从外延方面所界定的生产力自相矛盾。例如,“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1)

还有“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

(2)

等等,这都是从内涵方面定义“生产力”这一概念的,同样是这些教科书,从外延方面界定的生产力又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3)

这也即是所谓的“生产力三要素”。 定义强调的是 1.社会生产能力、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属性概念; 2.生产力的外延界定强调的是实体性的三要素,“生产力”以是实体概念。正是生产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这种非一致性,导致了目前学者们关于生产力范畴的内涵和实质的一系列争论。比如,生产力是一种客观实体还是生产主体的一种能力、力量?是一种能力的话是自然力还是一种社会力量?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等。

三:宏观经济学概念问题

说白了就是以最小饥代价实现最大的利润。最小的代价就是在现有基础,技术的条件下说的最大的利润是最求的目标,你理解的资源最优配置只是当时的最优,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还有更好的,这个就是研究的目的比如说现在1升海水里面可以出1公斤盐,这是在现有条件下,但是我们研究之后,在技术得到改进之后,可以出1.5公斤,这就是我们的研究

四:求宏观经济学 公式 概念 整理大全,注意,请整理好

用的教材是国内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 不一样的教材的话 就不要看章节的标题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含义。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

2.GDP测度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地域概念。

6.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不同于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三、GN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A.支出法:支出法是从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购买最终产品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X-M)

说明:

a.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出。

b.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投资两大类。这里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净投资-总投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损耗。

c.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救济金等)不计。

d.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

B.收入法:收入法是从居民向企业出售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收入法又称成本法,包括以下几项: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3.公司税前利润;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C.生产法(书上应该不作要求)

名义GDP、实际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实际GDP*GDP折算指数

四、储蓄-投资恒等式

两部门经济支出:Y=C+I(消费+投资) 收入:Y=C+S(消费+储蓄) 收入=支出 所以,I=S

三部门经济支出:Y=C+I+G收入:Y=C+S+T,其中:T=To- TR To—全部税金收入 TR—政府转移支付 T—政府净收入 即:I=S+(T-G)=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四部门经济支出:Y=C+I+G+NX收入: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所以 I=S+(T-G)+(Kr-NX) 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凯恩斯消费理论

1、消费、储蓄和收入

2、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韩旭互为补数,和为收入。

第二,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S

第三,APC和APS的和恒等于1,MPC和MPS的和也......余下全文>>

五:对于宏观经济学里,储蓄和投资的一些概念问题

储蓄和投资是一回事,都是为了未来的消费而放弃的现在的消费。因此不要管那么多,储蓄就是投资。

六:请问经济学的定义是什么?

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的英语Economics是由希腊文οἶκος [oikos]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όμος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组成,从逐字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不过我们学西方经济学时老实说其实西方经济学简称经济学 一般说起经济学指的就是西方经济学 包括宏微观经济学

七: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什么?

宏礌经济学:

①研究的对象:整个国民经济。

②解决的问题:资源利用。

③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④研究方法:总量分析。

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投资等各种变量的关系

2、就业理论: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两者长期无任何关系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5、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经济增长原因有a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b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c劳动力从农业和小本经营中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去,即资源配置的改善;d规模的节约;e知识进展以及它在生产上的应用。

6、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贷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货币政策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两者的效果的即时性和持久性不同。

... ...

参考资料:zhidao.baidu.com/question/249671117.html

八: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分别是什么意思

宏观的长期,短期,中期:

一般来说,价格定够灵活调整使得经济呈现出新古典性质,那么称之为长期。

如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凯恩斯性质,比如价格、工资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刚性时,这时一般的说法就是短期分析。

两者之间的,是中期,就是呈现出价格调整,但也没有完全达到新古典的性质。

微观中的长期和短期意思是:如果有一种或以上的要素的投入数量不能调整,那么对应的分析就是短期;如果在一分析的时段内,所有的投入要素数量都能变化,那么就是长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