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质量管理现状以及策略
我国质量管理现状以及策略:质量管理发展历史概述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 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久米均等人,都提出了很多有关这个方面的观念和理论,“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生命线”这种观念逐渐被企业所接受。
世界范围内TQM的实施状况和代表人物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国外的实施现状
60年代以来,菲根堡姆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由于国情不同,各国企业在运用时又加进了一些自己的实践成果,各有所长。目前,全面质量管理已经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世界的工业需要恢复。全面质量管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以日本为代表的“日本系统”,以及以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为代表的“前苏联系统”,这三种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各有自己的特点。
◆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提到无缺陷运动。这项活动来源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为了能够确保军品的生产质量,各个工厂成立了一些最新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系统,在质量管理过程中第一次展开了质量成本或质量费用的研究,即认为质量管理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故障费用、评价鉴定费用和预防费用等。
◆以日本为代表的“日本系统”
从70年代开始,日本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它是在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出了QC小组这种全民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形式,QC小组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余下全文>>
二: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现状 10分
你的问题似乎是论文题目,不是简单就能满足你的要求的,但下面几点我的理解供你参考:
尽管行业、产品不同,但现在工厂都注重产品的质量管理,此为一个制造型公司存在的基本条件;
国外产品的质量管理已经经过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过程控制发展到从产品本身质量到供应链到售后到新品开发等一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
国内公司基本具备执行ISO9001质量体系的能力,目前也在借鉴非本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全面管理。例如汽车行业的TS16949等;
国内企业在执行质量管理体系时还是存在对体系要求只是简单表面了解和执行的层面,缺少深入研究和自我挑战。仅处于满足体系要求的及格水平,要想有稳定全面的产品质量还是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请采纳。
三:我选写的论文是 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浅析
您说的是(我国企业质量管理现状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对吧?关于这个在的分类是经济>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生产管理 > 产品管理。
四:我国现在质量管理发展到哪个阶段?并且该阶段质量管理如何实施
质量管理经过质量检验,质量统计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和数字化质量管理)几个阶段。我们的企业、国家现在处于一个混合阶段。有很多企业在申报ISO900系列标准,有的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法和办法,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又检验、把关都没有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夹生饭,是混合性的管理。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有很多难点。
五:中国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阶段。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进的管理形态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态并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管理覆盖面小、内容不规范,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随意性很大,质量管理标准不高,管理层多凭经验指挥,许多问题靠“一把手”拍板,制度规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无章可循,这些企业基本上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部分优秀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方面都有成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企业像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实现了程序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这些企业已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而一些跨国公司和极少数优秀企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提倡文化管理,已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如果仔细研究中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时,可以发现以下六类主要隐患,这要求在企业高层在以后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多加注意:1、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这一点,在许多中国企业推行IS0900O标准时便暴露的非常明显。2、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 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不是短期效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解析)3、顾客导向还是企业导向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按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那些不断跟踪顾客需求变化的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尝到了甜头,畅销的产品不仅为企业直接创造了价值,还建立了最可宝贵的顾客的品牌忠诚度。4、人治还是法治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评选出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从国家大奖到省市地区的小奖。因此中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然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所管理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影响力如何),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和独裁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人治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在竞争中获胜。人治色彩的......余下全文>>
六:当今中国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状况是什么?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当前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规范性的管理体系,它涵盖了质量管理的方方面面,体系中讲的质量,并不只是产品的质量,而是整个公司、整个企业运作的质量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质量。它包括了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服务质量、设计开发质量等。ISO9001体系认证在我国近20年的发展,是非常成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成功地普及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如PDCA模式、质量管理体系的8项基本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12项基础原理等,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各行业的管理思想,建立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和顾客要求的意识,推动和稳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二、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套程序要求,使质量管理活动有序可依,提高了各行业的管理水平。
第三、培养了大批有现代管理思想的人员,提高了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第四、由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用和持续改进,大大提高了我国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为我国国力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快速的发展进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强烈地意识到: 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对稳定和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改善内部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与国互接轨的今天,国际贸易中, 外商首先关心的就是中方企业是否通过ISO9000 认证。可以说获得了国际认可的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就得到国际承认。企业对ISO9001认证认识与需求的快速提升,也促进了供方业务的快速进步,在认证市场管理规范等尚未成熟与完善的同时,快速的发展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首先,认证机构多而杂,并且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而恶性竞争:
其次,降低认证费用,或变相降低认证费用,采用假合同、给回扣等方法争夺客户;
第三,降低通过认证的门槛,降低证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讨好客户,争取合同;
第四,降低审核人天数,压低审核员的实际报酬,使审核员超负荷,终至马虎了事,笑话说审核员的收入不如勤杂工的收入,使认证机构的监督推动功能逐步消失;
第五,甚至有所谓交钱就发证书的传闻,腐蚀认证机构的信誉,降低证书的信誉。
针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可以逐步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逐步缓解,例如可以成立由专家组组成的巡查小组,制定《巡查工作控制程序》和《巡查作业指导书》、《巡查要点记录表》,有计划地对已经获证的单位进行抽样检查,采取纠正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等等,通过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七:我国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是什么
现在常有人“把质量第一”的所谓时髦词语挂在嘴边,左一个认证,右一个活动,仿佛告诉你企业重视质量的决心,已经摆在最优先的项目上了。有个笑话是:企业在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无人把关,看不到管理者,就问上哪了,回答,都去听“质量在我心中”的演讲去了。而我并不认为质量是一个优先项目,而且要特别说明的是,我不认为质量是一个值得经常考虑的项目。 如果把质量当作一个方案或特别的系统来驱使的话,则很容易因为通过与其它商业活动的优先程度比较而导致错位。这就像在关系里给予爱以优先权一样。而爱,并不是一个与其它活动相竞争的项目,它需要把时间倾注在全部的关系中。质量不是项目,质量就是符合要求。我们何时才符合要求呢?我们每一次的业务活动都是为某些人获得输出。故而,优先性应给予工作业务,或它的输出,或那些输出的使用者。如果某人是位有诚信的人,符合要求(或做你答应要做的事),也就因此成为人们做任何工作时想要得到的东西,无论怎样都应该是优先的。质量是从现场中来的,没有深入到现场去,你永远不可能管理好你的质量,当然这里的现场是广义的包括销售现场、设计现场、生产现场等等。很多朋友都谈到了质量认证和质量活动,我想不管什么样的措施或管理方法,只要确实能提高产品品质,能持续改进质量水平,那么不管是什么方法什么体系什么活动我都认可,反之我都坚决反对。时下咨询行业有这样一句行话:“你又搞跨了几家公司”,这是一个现象,当然并不是说咨询师不行,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入到现场去,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辅助工作,乱开处方,有的企业也是“病急乱投医”认为咨询公司或策划公司能帮他们解决实质性管理问题,当然部分好的咨询师或策划人的确是能帮助企业的,但是象某些书本咨询师或书本策划人我是不敢苟同。企业要发展练好内功是关键,不管是品质管理还是其他管理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执行水平,因此所有的企业经营活动或管理方法体系都要踏踏实实的去做,而不是说的,企业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八:我国现在质量管理发展到哪个阶段?并且该阶段质量管理如何实施
质量管理发展的历史到今天已经进了第五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到30年代
以质量检验把关为主,是从半成品或者产品中间挑出废品和次品,是一种事后把关式的管理,它依靠的是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责任心。
2.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之间
这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适应生产力大发展的要求,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从而采取处理措施,把质量检验发展到由事后把关变成事前控制。
3.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
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的阶段,开始叫TQC,后来发展到TQM。最主要特点是:抓质量不仅仅是抓生产制造的质量,更是从源头抓起,贯穿于从设计开始一直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要动员全体员工、全体人员来参与这项活动,要以顾客为关注的中心来开展活动。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意味着是全攻全守型的阶段。
4.第四个阶段也是20世纪60年代
这同时还是质量保证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QA,以军工企业为代表,它把企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订立成质量手册,通过程序文件以及一系列的质量表格文件来控制,它的观点是想到的就要写到,写到的就要做到。用严密的程序手册来保证过程的进行。一直延续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ISO900族系列标准。
5.第五个阶段是21世纪以后
零缺陷的质量管理,进入质量哲学时代,这是以美国克劳斯比为代表的。他主张抓质量,主要是抓住根本,就是人。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使质量获得进步。它的目标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而且把每次做对作为奋斗方向。
回顾质量管理经营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到,我们的企业、国家现在处于一个混合阶段。有很多企业在申报ISO900系列标准,有的在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手法和办法,但是另外一方面却又检验、把关都没有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很多企业的质量管理是夹生饭,是混合性的管理。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有很多难点。
九:中国企业现状
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阶段。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进的管理形态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态并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管理覆盖面小、内容不规范,实际工作中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随意性很大,质量管理标准不高,管理层多凭经验指挥,许多问题靠“一把手”拍板,制度规范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无章可循,这些企业基本上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部分优秀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各方面都有成套科学、规范的制度和程序,企业像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行为准则、运作程序实现了程序化,信息传递、各项工作实现了程序化,人才、资金、物资、时间等资源的利用实现了科学化,这些企业已进入了科学管理阶段;而一些跨国公司和极少数优秀企业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提倡文化管理,已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
如果仔细研究中国企业目前的管理现状时,可以发现以下六类主要隐患,这要求在企业高层在以后的企业管理过程中多加注意:
1、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
许多中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也没有一套规范系统的管理制度,大多数企业是被动反应型的,随着新问题的出现,由经营者制定新的措施却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随着其他企业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却很少顾及新制度与原有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新制度是否适应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等等。其结果或者是管理制度之间的系统性不强,或者由于淮桔北枳,只是东施效颦而已。这一点,在许多中国企业推行IS0900O标准时便暴露的非常明显。
2、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
许多中国企业忽略了企业家永续经营的最终目标,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仅仅是利润最大化、规模的增长;也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战略目标,但由于战略目标的不切实际,很幸易变成一纸空文,或者造成企业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而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阶。已经有一些企业经营者开始反思企业的战略目标,力争克服头脑发热或目光短浅的问题,逐步延长中国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不单纯追求规模,而是在市场竞争中塑造强者的形象。不仅仅是做大,而是图强; 我们需要的是长期发展,不是短期效益;(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矛盾解析)
3、顾客导向还是企业导向
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以市场的变化、顾客的需求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指南针,但大多数企业仍安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这种企业导向的直接结果是以我为主的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不一定能够保证生产出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也无法转化为企业创造的价值。按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的观点企业的存在就是为了创造顾客。那些不断跟踪顾客需求变化的企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尝到了甜头,畅销的产品不仅为企业直接创造了价值,还建立了最可宝贵的顾客的品牌忠诚度。
4、人治还是法治
从8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评选出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从国家大奖到省市地区的小奖。因此中国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当然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所管理的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经营者本人的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影响力如何),在一些企业中,甚至到了对其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这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永远正确。虽然在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集权和独裁在许多时候是有效的,但面对未来多变复杂的环境人治将很难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和在竞争中获胜。人治色彩的浓厚,也是中国企业管......余下全文>>
十:求中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例子,稍微详细一点 急!!!
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是九十年代新建的冲压件专业生产企业。该公司一直以来都以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更是通过不断的努力通过了ISO9002/QS9000,TS16949、EAQF94等一系列国际机构制订的质量体系的认证,由于神龙公司对汽车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加大了管理监控的力度,对供应商的供货产品质量控制也比以往更加严格,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东风冲压件公司特委托武汉瑞得软件产业有限公司,就目前该公司的质量工作现状做一次调研,一起研究改进提高公司质量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设计一套应用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系统。
本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实用、高效、先进、可靠和开放为目标,在同行业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尚无较成功的质量管理系统先例),使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
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融合现代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努力提高出厂产品合格率,降低因不合格品造成的成本损失;
二、紧密结合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的实际,务必做到实用,好用;
三、系统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信息系统,更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实施的同时,结合系统所融入的现代管理思想,对单位现有经营运作模式和流程进行优化,真正实现管理现代化;
四、在开发队伍的组成上,由计算机专家和管理专家共同参予,使系统能真正反映单位需求并帮助单位明晰自己的需求;
五、系统的实施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具体的分步实施方案,做到实施一块,见效一块;
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软件工程的标准,保证系统质量,提供完整、准确、详细的开发文档;
DSCMIS建设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根据武汉东风冲压件有限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各职能科室和部门的现行运作机制及信息要求进行全面的调查分类、综合分析。在现代化先进管理思想的指导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与网络等先进技术,通过总体规划、详细户计与分步实施,建立实用、高效、先进、可靠和开放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各单位的信息资源能够合理组织和利用,使单位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最大改善。
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以实用、高效、先进、可靠和开放为目标,开创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企业质量管理的先进典范,具体目标如下:
1.公司日常质量信息集中化,实现信息共享;
2. 建立可追溯的质量体系,实现快速及时地反映质量的变化趋势;
3.通过质量信息的及时反馈,迅速地制订缺陷纠正和预防计划,缩短计划编制时间,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加快对质量问题的反应速度;
4.提高顾客投诉问题处理的工作效率,透明跟踪处理情况,提高服务质量;
5.各项过程管理权限明确,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及审批体系;
6.提高质量信息的采集、交换和使用频率,在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7.提供大量的折线图,直方图等直观的表现方式来横向、纵向分析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企业领导层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