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是指面向社区,为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以提供、开展或参与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组织,主要组织形式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民办非企业单位为主。
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必须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直接登记,其业务范围应当在社区服务业领域,依据下列内容认定:
(一)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体教育、社区安全、法制宣传、法律服务、人民调解、邮政服务、科普宣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等服务;
(二)邻里相互帮助、为老幼病残服务、为困难群体服务等服务;
(三)社会救助、慈善公益、优抚助残、治安巡逻、环境保护、社区矫正等服务。
二:问:社区民间组织有哪几种类型?
答:社区民间组织主要分两种类型:(1)由居民自愿组成,但又达不到社会团体登记条件的非营利性、公益性或互益性组织,如各种文化娱乐性组织,从事慈善救助、扶贫帮残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为老年、妇女、儿童、残疾人服务的组织等。(2)为满足群众需求,为居民提供多方面服务,但又达不到《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条例》条件的非营利性专业化服务组织,如社会救助站、维修队、丧事服务队等。
三:新社会组织的类型
新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社区活动团队。1,社会团体:是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不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福利会,中国保护儿童委员会,社联,文联,科协,宗教团体等。2,学术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各类学会,研究会等。3,行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领域各行业相同的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4,专业性社团:是指主要由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专业组织组成的各类协会等。5,联合性社团:是指主要由不同利益需求的人群或各类社团组成的联合体,如联合会,商会,促进会,俱乐部,校友会,联谊会等。6,行业协会:是行业性社团中的一种,是由同业经济组织以及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7,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社会活动的社会组织.按照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属行业划分为教育事业类,卫生事业类,文化事业类,科技事业类,体育事业类,劳动事业类,民政事业类等。8,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为目的,依法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属于民间组织.其公益性主要表现在它不为特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利,强调的是社会公众的广泛受益。9,社区活动团队:是指以社区群众为主,因文化知识,兴趣爱好,强身健体等不同需求而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经过社团管理部门登记,但在街道社区有关部门备案的群众性组织。10,中介组织:又称市场中介组织,市场中介机构,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以独立第三方身份受托而为,起桥梁或居间联系作用,运用专业技术开展智力性服务的机构。11,非营利机构:指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生产货物和服务,但不允许向成立,控制或资助它的机构提供收入,利润或其他财务收益的法律实体或社会实体。
四:社会组织分为几种类型
按照分类,分为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基金会这三大项,还有一项是社区社会组织,这一项不需要登记,只需要备案。
五: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社区社会组织吗
我国习惯上把单位分为四类:机关单位、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之相对应,传统的法学理论也把法人分为四类: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团法人。
根据1998年10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实施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它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不是由政府或者政府部门举办的。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所谓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也就是说,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根本属性是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不进行营利性的经营活动,事业组织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目的,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法律、新闻等公益事业的单位或组织。事业组织包括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事业单位与民办非企业单位除经费来源有些许不同之外,其性质、设立程序都是相同的,都属于事业组织的范围。
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事业组织的一种形式,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所作为律师劳动关系中的用人单位,主体资格是适格的。
我国于1995年1月1日起颁行的《劳动法》已更新了传统法人四分法理论,即已将事业单位创新为“事业组织”,这就解决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人分类和定性问题,也就是说,劳动法已将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是社会事业性质的组织,无论是姓“公”,还是姓“私”,已统称为“事业组织”。 由于法学理论界对民办非企业单位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因此一直没有人提出将事业单位法人类型的理论创新为“事业法人”类型的理论。
综上所述,民办非企业单位无论是国有、合伙、合作或者其他形式,都应当属于事业单位,从目前市场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经营情况来看,大部分是自收自支。
六:如何培育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2014年10月15日,北京市南门仓社区事务自管会在北京中弘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推动下召开了第一次会议,谁参加了会议,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感想……”北京中弘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丁传宗作为该组织的指导者参加完会议,一一记下这个社区社会组织成长的每个脚步。他坦言,社区社会组织目前仍然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国家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解决居民有效需求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共同话题。
并非只是自娱自乐
“社区社会组织应该是扎根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的组织。”连日的奔波使杭州市上城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阎军楠声音略显疲惫。
与很多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的自组织甚至有些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只是自娱自乐的组织不同,阎军楠更看重社会组织能否切实扎根在社区,是否能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这种认识来自于对汶川地震的反思。汶川地震中,社会组织数量出现井喷,然而很多社会组织却并没有留下来。这使他认识到社会组织的长久生命力在于扎根本土社区及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
为此,阎军楠在杭州市上城区探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育社会组织,以社会力量整合促进社会组织发展,以社会组织的发展助推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上城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模式,简称为“以社孵社、以社促社、以社助社”的“三社联动”发展模式。
走进上城区各个社区,会发现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形成了生活互助、红色文化、居家生活等各种主题的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网络;在养老、求学、找工作、看病等百姓需要的方方面面,社区社会组织都能及时提供便民服务;另外,社区文化生活丰富了,社区治安也越来越好,形成了社区和谐的局面,凸显了社区社会组织治理的作用。
“社区社会组织并非只是自娱自乐。”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红云在调研中发现,居民会逐渐开始关注社区环境、孤寡老人照顾等带有公共性和社会性的问题。这一点与阎军楠不谋而合。她认为,在社会治理的大框架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以满足居民需求、提高其服务能力为基础的。
离满足居民需求还差很远
2011年底,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刘轩做的《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的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社区社会组织按社区社会组织活动领域划分,文体活动类占47.1%,生活服务类占6.8%,社区事务类占16.2%,志愿服务类约占21.6%,其他组织占3.5%。
“目前,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结构仍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文体活动领域,而进入社区公共服务和公益领域如社区治安、环境维护、助老托老等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十分有限,没有形成种类齐全、触角广泛、体系健全的格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周宇宏说。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康晓强认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育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相伴随的社会转型,其成长的动力源自公民的社会需求结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郑琦在对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调研时发现,25岁以下的居民最希望建立社区便民服务和共同兴趣类组织,45岁以下居民比45岁以上居民更关注社区便民服务和社区建设。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提供便捷服务有所期待。
在丁传宗看来,通过梳理社区社会组织目前提供的服务和居民服务的需求来看,社区社会组织在挖掘居民内在需求,满足居民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方面还差很远。
阎军楠强调如果不抓好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那么社区社会组织所做的工作便不具备针对性,也无法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落地的问题。在他看来,社区社会组织挖掘居民需求的能力甚至比筹资能力更为......余下全文>>
七:社区属于社会团体吗
社区不是群众团体。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政府和民众的沟通桥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应依法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建立《社区自治章程》。一句话,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八:如何培养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业务内容包括社区养老、再就业、托幼、体育健身、生活帮扶等,从邻里和谐相处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到下岗再就业的关乎民生的大事,在整合社区资源、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丰富居民物质精神生活、拓宽社区建设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在社会组织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三大瓶颈”。一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缺乏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力度不够,主管部门对社会组织缺少统筹布局与分类指导,影响到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二是社会组织规模偏小。目前每个社团专职工作人员人手不足,且经费紧张、待遇较低,多为离退休人员;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才、物”尚未完全独立。三是社会组织人才匮乏导致专业化不强。目前我街道已经注册类社会组织已达70个,涵盖养老、扶困、文体、早教等方面,但是由于社会组织中往往缺乏专业的人才提供个性化、特性化的专业化服务,导致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尚有待提高。
近年来我街道充分认识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培育、引进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区社会组织为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健全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从居民需求出发,制定培育机制。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上下合力、部门联动,社区牵头、居民参与”为工作方针,以居民需求为起点,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以登记注册为手段,紧密结合社区的特点,按照“需求的全面性调查、服务的个性化标准、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社区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到“三个摸清”,即通过调查研究,要摸清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数量、类型、分布等具体情况;通过召开社区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等参加的座谈会、议事会和设立征求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摸清群众的需求;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摸清影响和制约本辖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突出问题。按照“需求的全面性调查、服务的个性化标准、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原则,理清工作思路,将社区内的居民急需的服务项目、可为居民服务的人员、可利用的服务设施进行梳理,分类建档,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奠定基础。
强化功能入手,健全保障机制。要建立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区社会组织工作的工作机制,对工作内容、工作责任、工作步骤、工作目标等提出具体要求,让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有理有据,有章可循。针对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起步艰难的问题,我们在尽力扶持的同时,要把政策用好、用实、用出效果,还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一些资金运转较为困难的社区社会组织进行资金扶持,对一些社区的腰鼓队、秧歌队、健身队、老年大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婴幼儿早教中心德国,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放宽登记注册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登记程序,采取“先发展、后规范,先注册、后完善,部门联动、分类指导”的办法,将各类社会组织纳入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动员驻区企业出资为社区社会组织举办各类有益活动,如举办文艺晚会和文体比赛活动,免费为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和服务的场地等。通过业务部门、街道和企业的政策、资金扶持,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二、着力引导,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积极组织引导,营造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我们本着吸引、培育、发展的理念,积极组织社区社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创造......余下全文>>
九:对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有何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其中政社分开就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办好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是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区自治功能,整合社区资源,拓展社区服务,扩大就业渠道的现实需要;是活跃社区文化,增强居民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们建议全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高度,把培育扶持和有序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当前加强社会和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加快培育发展,加强规范管理,共同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二)完善政策,制定出台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文件。建议适时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文件,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培育重点、扶持方式、责任主体、经费来源、保障措施等内容。在培育的重点方面,我们建议根据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发展以下四类社区社会组织:一是有利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社区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二是社区群众参与面广、具有群众基础的社区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三是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服务于社区群众的社会组织;四是有利于促进社区居民就业的社会组织。在完善机制方面,我们建议一要开通登记绿色通道,采取备案与登记相结合的方式,降低门槛,将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合法管径,促进其发展;二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购买服务、民办公助等扶持机制,将相关项目扶持资金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引导和支持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三要强化分类管理,按照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规模、业务范围、成员与服务对象的不同,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运作,使其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确保其既发展得好又管理得好。
(三)落实举措,加大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工作力度。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根据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社区社会组织发展规划,明确重点扶持对象和具体扶持措施,不断优化社区社会组织的结构和布局。二要加强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机制,尽可能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创建提供有益的咨询,创造必要的条件。三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方协同,努力在资金、场地、专业人才等方面提供保障。学习苏州、南京等地做法,每年从福利彩票基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初创型社区社会组织发展。通过政策宣传引导、活动吸引、典型带动等多种方式,招纳优秀人才、志愿者加入到社区社会组织中来。四要注重打造品牌特色。根据每个社区的不同情况,重点发展和培育一到两个社区社会组织,精心指导,在创特色品牌上下功夫,达到建一个示范点凝聚一批骨干,服务一方居民,营造一片和谐环境的目标。
(四)加强宣传,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社会组织的认同感和参与度。通过市、区政府及部门网站、电子政务社区应用系统和街道、社区宣传栏、宣传单等,将社区社会组织的各类信息,包括有关政策规定、办事程序和已经登记的社会组织名称、住所、性质、宗旨、规模,以及开展重要活动、主要服务项目、年度工作报告、年检通过情况等予以及时披露,同时在新闻媒体上加大社区社会组织典型、经验的宣传力度,让居民群众全面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情况,增强认同感和参......余下全文>>
十:社区的社区类型
法定的社区,即地方行政区。自然的社区,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聚落。专能的社区,如大学、军营、矿区等。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小城镇社区、城乡联合体。其他定义世界卫生组织于1974年集合社区卫生护理界的专家,共同界定适用于社区卫生作用的社区(community)定义:社区是指一固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的社会团体,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彼此认识且互相来往,行使社会功能,创造社会规范,形成特有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福利事业。每个成员均经由家庭、近邻、社区而融入更大的社区。由此可见,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1、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方能满足彼此的需求。但人数多少才能形成一个社区,并无定论。社区太大、人数过多,将使彼此互动困难;但人数太少就一定不可能形成利益互惠与生活维持的团体。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的范围来界定社区的大小疆界是一般人最能接受对社区的定义。但是,并非所有的社区都有明确的地理划分。如果界的区域不合适,将会对社区资料的收集造成一定的困难。3、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彼此产生互动,特别是互赖与竞争关系。如社居民的食、衣、住、行、育、乐皆需与他人共同完成。因此,相关的经济、交通、娱乐等系统即因此而形成。社区经由不同的社会系统发挥功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建立社区规范。4、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以社区的名义与其他社区的居民沟通,并在自己的社区内互动。同时社区居民形成一种社区防卫系统,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及社区情结。社区通常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 一个社区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并有着较密切的社会交往。一个村落、一条街道、一个县、一个市,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提及的社区往往是与个人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有直接关系的较小型的社区,如农村的村或乡、城市的住宅小区。社区无论大小,都有居民居住,通常还饮食若干个社会组织或单位。在我国农村,设有村委会等组织,有的村还兴办若干个乡镇企业。在城市,一条街道上往往就分布着党政机关、企业、学校、商店等各种社会组织或单位。一个乡、县或较大的城市包括的社会组织和单位就更多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集中在社区里进行的。社区里的人们通过共同生活、共同劳动而相互熟悉,形成共同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就是人们对所在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在小型居住社区里,人们还会形成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的亲密情感联系。我们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主要都是在我们所在的社区中。社区是多种多样的。社区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社区的生产力水平高低,可以划分为发达社区、不发达社区;根据社区所发挥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工业社区、政治社区等;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又可以分成平原社区、山区社区、岛屿社区等类型。尽管社区分类多样,但最基本的划分方法,就是把社区分为乡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乡村社区中,人们从事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乡村社区也开展了戒严生产和商业活动,成为新型的“城市化”的乡村社区。和乡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经济、政治活动集中,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主。人们的居住和工作场所非常集中,人口密度往往比乡村社区大得多。较大的城市社区通常有着明显的功能特征,社会结构非常复杂,往往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比如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港口区、自然保护区、科技园区等等。一个成熟的社区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能够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