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用于“不能人道”
所谓的人道就是 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在古罗马时期引申为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偿精神的教育制度。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在现代 ,西方的思想家们虽然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的旗帜,但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
二:佛教中的人道是什么
按照《时轮金刚》、《俱舍论》等的观点,人道是苦多乐少的境界。
人道属于南瞻部洲,也是所谓的南阎浮提众生。。华言胜金洲。阎浮是树。提是洲名。因树立称。故名阎浮提。在须弥山南。其土南狭北广。形如车厢。从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地形。人身多长三肘半。于中有长四肘者。人寿百岁。中夭者多。
《立世阿毗昙论》中卷六记载,人道以摩奴沙为名(梵名MANUSYA),又称人间界,人道,人趣,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佛教对于人的由来,是以因缘法说明,至于人类在地球上的最初出现,在《世纪经》、《大楼炭经》、《起世经》中提到,地球形成后最初的人类,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他们由于贪爱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吃了以后,身体变重以致于无法飞行,从此就在地上安居下来。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等四洲。
根据南传上座部的《清净道论》:
世间有六种人,即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
1、痴行者:因宿世多饮酒及缺乏多闻与问究,或由畜界死后而生此界者成为痴行者。
2、贪行者:因宿世的美好加行与多作净业,或从天上死后而生此世者,成为贪行者。
3、嗔行者:因宿世多作斩、杀、缚、怨等的行为,或从地狱及龙界死后而生此世者成为嗔行者。
4、信行者:随强信之业而生者为信行者
5、觉行者:随无痴之业而生者为觉行者,
6、寻行者:随欲寻等之业而生者为寻行者
三:人性是物性的绽放,人道是天道的赓续!这句话的意思是
意思是人的本质在也是原始兽性柴米油盐这些构成的,也跟石头这种死物没多少区别,也没多牛掰,但是人这种“物”比较高档,随着时间因素,人却会从一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的牲口变成一个饱含天地灵性有感情的真正的人;后面一句逼格太高了,我也没那境界解释得了,懂前面的就够用了
四:“人道是清光更多”什么意思?
人道是、清光更多: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本句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原词】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翻译】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紶。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五:古代不能尽人道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一个人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了失去了性功能这种情况男的一般是被阉了或者受了什么惊吓之类的情况宋高宗就是被吓了
六:人道与人性的区别
人道,指做人的道理;社会的伦理关系;尊重人类权利,爱护人的生命,关心人性的道德理念。见元 施惠 《幽闺记·招商谐偶》:“一时见君子,匆匆遽成人道。”
人性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的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属性,由于它们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可能是后天的结果,只能是人类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1]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以此而得以将人性划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外国古代虽然未见有如中国古代就人性善恶的争论,但对人性善恶的见解又会广见于宗教理论、心理学思想与管理学理论之中。
七:道德和人道的区别是什么呀
“什么叫道呢?道是宇宙之间自然的规则,称之为道,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大宇宙在太空当中运行,它有秩序,它有规则,所以古圣先贤他们教学的根在哪里呢?根就是从这里生的。人生活在世间,一定要随顺自然的规则,这叫道啊。中国人常常说的天人合一,自古以来所谓是天地人三才,天地人是一体的,人要能体天心。什么叫天心呢?就是自然的法则,叫天心,自然的规律。在人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这个人与人之间关系,这是天然的法则,不是制度,不是学说,如果人能够合乎天然的法则,这叫行道。行道有得于心,有得于身,这叫德。德是日常行为当中局部的标准,局部的规律,但是这个标准规律跟大道、大自然的规律一定相应,古圣先贤教育的根是从这来的。”
[净空老法师接受中国公益文化教育网站-“中华养正文化网”及“中华王逸夫网”之邀,进行了一段有关青少年教育及重建道德的专访]。
人道,或称人格,是“仁、义、礼、智、信”,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酗酒”。
八:天道与人道的关系?
天道与人道的关系,既有亲合的一面,也有疏离的一面。早闻老子的<道德经>有言:“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句话非常清楚的说明了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对立是广泛的,而顺应终不相违的,恐怕只有有道的圣人才能做到吧。果是如此吗?
司马迁在<伯夷列传>里面说:“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最后总结出来:“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说起来,司马前辈犯了一个错误,他所列举的种种都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不能怪到老天头上的。如果举天道的例子,如“木秀于林,风必催之”(典型损有余的例子,被现在的人理解成枪打出头鸟了,什么事加了人,味就变了)。“道不同,不相与谋”倒很恰当地说出了天道与人道的疏离之处。
那么人道与天道的亲合表现在什么方面呢?我想了三点:一是利益最大化。现在提倡双赢的理念,实在是因为人们在经历了战争、分离、消耗、破坏之后深受其害而达成的共识,如果不保护环境,如果不加强合作,恐怕连自身的延续都成问题了,出于人类本身的利益最大化,将视点转向学习“损有馀而补不足”的天道(孰知不是必然呢)。二是人心向背。估计是传统文化的影响,自然率真(老庄)、除强扶弱(墨子)、仁义道德(孔孟),是暗藏在人民心中的是非观念,当人道太离谱的时候,人心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人道控制在某限度之内,以便平衡和维持下去(很奇怪的是,人心都是向善的,又有伟大的传统做后遁,为什么还会出现与人心归向相返的人道呢?或许真是人性的问题)。三是天道有其无形的力量掌握着人道的走向。因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之一,虽然处于万灵之长的位置上,但也超不出这个界定。人一时的得失成败表现出的是人道的特点,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天道隐含其中,其力量是潜移默化的。比如自然界之中,各物种之间也是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却没有因此防碍天道的运行。我猜想,如果一个非常熟悉历史的人,把几千年的历史贯穿起来,一定能够从中找到天道的蛛丝马迹吧(只是我的猜想,因为我远没有到熟悉历史的地步,等以后读史时可以当成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