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导演

一:中国从第一代到第七代著名导演有哪些?越具体越好。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户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我更认可“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二:第一代导演的概述

1913年,郑正秋与张石川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进行独立的电影剧本创作,开始尝试摆脱戏曲舞台的框范,被夏衍誉为“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他们也就成了中国的第一代电影人,中国的“第一代导演”。他们作为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既缺乏经验,拍摄条件又非常简陋的情况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第一部劳工片《劳工之爱情》、第一部体育片《二对一》、第一部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先后拍了十八集)。这些影片中的一部分是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

三: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代是什么时候?有哪些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1905-20世纪末 郑正秋(1888—1935),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第一部长故事片《黑籍冤魂》、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都出自他的手中。 张石川(1890—1954),张石川是中国电影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影片大部分为社会言情影片,如《三笑》、《夜深沉》、《金粉世家》、《空谷兰》、《啼笑因缘》(一至六集)等,故事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市民观众的欢迎。1928年后导演十八集神怪武侠片《火烧红莲寺》

麻烦采纳,谢谢!

四:第一代导演到第六代导演

优酷有一个节目叫《青年电影馆》有其中有几期节目是关于这个的,详细的介绍了这几代导演

五:我国从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有哪些

第六代以贾樟柯为代表,比较著名的还有张元、娄烨、陆川、王小帅、管虎等。前期主要活跃与地下,后从地下走到地上。

现在又新生代的说法,但第七代还没真正成型。

六:冯小刚是第五代导演吗 中国电影导演第一代到第六代

是,五代导演,

七:中国最有名的导演有哪些

中国有影响力导演按时代及影响力通常分为六代。

“第一代导演”活动的时间大体上是在世纪初到20年代末。这段时间涌现的导演总计约一百人左右,其中以张石川、郑正秋、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为代表,活动的时间大体是在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第一代导演”是中国电影的先驱,在拍摄条件非常简陋、艰苦,又缺乏经验的条件下,创作了中国第一批故事片。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以陈怀皑、 桑弧、崔嵬为代表。

谢晋、谢铁骊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他们的电影片段被一幕一幕地重现在大屏幕上,很多老一辈的电影人都看得热泪盈眶。

第四代:黄蜀芹、谢飞、滕文骥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李少红、胡玫等

第六代导演代表导演包括张元、陆川、王小帅、娄烨、王超、路学长、管虎、贾樟柯、何建军、王全安、李杨、刘冰鉴、王一持、李欣、宁浩、张海洋等

八:我国几代导演,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不是一个严密的学术概念,而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一般来说这样划分:

1、“第一代导演”指20年代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张石川、郑正秋等。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2、“第二代导演”指三、四十年代活跃在影坛上的一批导演,如蔡楚生、孙瑜、费穆、吴永刚等。他们是第一代导演的学生。 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开始从单纯的娱乐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可以这样说,中国电影从这一代导演开始,才显出自己独立的价值。

3、“第三代导演”指吴、六十年代活跃于影坛的导演,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谢铁骊等。

4、“第四代导演”指在“文革”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或各电影厂培养出来,在新时期崭露头角的一些导演,如张暖忻、吴贻弓、滕文骥、吴天明、谢飞、郑洞天、黄建中、黄蜀芹等。 第四代的创作带动了中国电影的复兴。农村渐渐成为第四代作品的中心题材

5、“第五代导演”指电影学院78班毕业的一批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何群等。 中国电影第五代由于从过去的边缘走到了如今的中心、从底层走向了上流,因而失去的不仅是观念的前卫性、艺术的创造性,而且也失去了对生命和生活的新鲜体验。

6、“第六代导演”指八十年代中期接受电影教育在九十年代初开始拍电影的一批导演。如管虎、路学长、娄烨等。

7、“第七代导演”。“新生代导演”的提法,如姜文、贾樟柯、张扬、施润玖、金琛等。

九:中国历代导演名单

第一代:

一代导演指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这一代导处约100人左右,代表人物有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杨小仲、邵醉翁等,其中尤以郑正秋、张石川的成就为大。

第二代:

“第二代导演”主要活动时间是在三、四十年代,部分导演一直到五、六十年,甚至八十年代,仍工作在电影岗位上,这一代导演主要有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孙瑜、袁牧之、应云卫、陈鲤庭、郑君里、吴永刚、沈浮、汤晓丹、张骏祥、桑弧等。

第三代:

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这一代导演主要有成荫、谢铁骊、水华、崔嵬、凌子风、谢晋、王炎、郭维、李俊、于彦夫、鲁韧、王苹、林农等,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

第四代:

第四代导演有理论有实践,是这一时期获得重大成就的一支导演力量。主要代表人物吴贻弓、吴天明、张暧忻、黄健中、滕文骥、郑洞天、谢飞、胡柄榴、丁荫楠、李前宽、陆小雅、于本正、颜学恕、黄蜀芹、杨延晋、王好为、王君正等。

第五代:

“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电影导演

张艺谋 陈凯歌 黄健中 黄建新 冯小宁 冯小刚 陈国星 赛夫 麦丽斯陈家林

电视剧导演

张绍林潘霞宋 昭杨阳高占全

纪录片导演

萧同庆 严冬 陈晓卿 吴文光洪宇魏 斌童宁 徐小惠

电视专题导演

吴小中 张涛 李卓玉 徐小惠 张越洪眉 柯伟兵

短片导演

郑浩李耕 耿英杰 乌尔善

第六代

第六代导演一般是指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张元《妈妈》、《北京杂种》,王小帅《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王一持(王强)《新一年》,路学长《长大成人》,章明《巫山云雨》,管虎《头发乱了》,何建军《邮差》,娄烨《周末情人》、《苏州河》,张扬《爱情麻辣烫》、《洗澡》,贾樟柯《小武》、《站台》,王全安《月蚀》《图雅的婚事》,陆川《南京!南京!》,宁浩《绿草地》等。

十:中国电影的导演发展

六代导演仅是针对大陆电影学院派的学术概念第一代导演:默片时期的电影导演,大致活跃于上世纪初叶到20年代末。代表人物:郑正秋、张石川、但杜宇、任彭年、沈浮、史东山、邵醉翁、何非光、杨小仲等。作为中国电影的奠基者,第一代导演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曲中吸收了很多手法,联系着时代的要求,重视电影的社会教化作用。电影技巧方面,更像是舞台剧的延伸,导演们用传统的戏剧观念来处理电影,布景空间层次的设计仍然具有强烈的舞台痕迹。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早期电影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第二代导演:主要活跃在三、四十年代,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创造者。代表人物:费穆、蔡楚生、孙瑜、袁牧之、郑君里、吴永刚、程步高、沈西苓、史东山、桑弧、汤晓丹等。由他们开始,中国电影就思想内容而言,开始真正从单纯的娱乐——“玩耍”中解放出来,开始比较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从娱乐中发挥社会功能。在艺术上,这代导演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他们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开始逐渐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尽管这代导演的“戏剧意识”还比较强烈,但他们已从对戏剧的摹仿从形式转向内涵,即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所长,只是在故事情节上强烈地追求戏剧悬念、戏剧冲突、戏剧程式。第三代导演: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代表人物:谢晋、谢铁骊、凌子风、崔嵬、成荫、水华、郭维、鲁韧、王炎等。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第四代导演:60年代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代表人物:谢飞、吴贻弓、吴天明、黄蜀芹、滕文骥、丁荫楠、郑洞天、颜学恕、张暖忻、胡柄榴等。提出中国电影“丢掉戏剧的拐杖”,打破戏剧式结构,提倡纪实性,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和开放式结构,注重主题与人物的意义性和从生活中、从凡人小事中去开掘社会与人生的哲理。他们寻找历史底蕴,更多地表现对历史和现实、对民族文化与现代意识交叉契合点的捕捉。在反映现实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看到历史与文化如何制约着、创造着影片中人物的行动。是真实化的纪实美学。第五代导演: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中国电影最辉煌的一代。代表人物: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霍建起、顾长卫、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冯小宁等。作品特点是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十分强烈。经历10年浩劫的磨难,又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中。他们的思想敏锐,接触到人民大众,聆听最低层人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影片有生命、有张力,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塑造人物、镜头语言、画面处理等方面,他们既遵从传统,又有所创新。第六代导演:80年代中、后期进入电影学院,90年代后开始执导电影的一批年轻的导演。代表人物:贾樟柯、王全安、姜文、王小帅、张元、娄烨、陆川、张杨等。他们极度追求影象本体,偏执于写实形态、关注草根人群,要么坚定的走在商业路线上,几乎难以象“第五代”那样整体构建电影精神的统一面貌,所以,他们是抗拒归纳的一代。典型特征是“叛逆与反思”。在影像风格上,他们强调真实的光线、色彩和声音,大量运用长镜头,形成纪实风格。他们注重以电影为媒介来考察当代都市普通/边缘人的生活状态,新一代青年在历史转型时期的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在他们的镜头下被真实地记录下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