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一:如何推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以项目带动为动力、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是提高社区教育工作水平、促进社区教育深入发展、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如何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一是合理开发、整合利用。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各个街道社区学校一般都是挂靠到党政办公室,由党政办主任和副主任分别兼任校长和专干,而校长或专干往往身兼数职、工作繁忙,投入到社区学校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不足;街道或社区用于社区教育的基础环境设施也受到一定限制;经费上更是难以保障足额按时到位。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全面铺开、结果欲速则不达,不如重点突破、分步进行。

二是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各个街道(乡镇)实际情况不同,社区教育工作推进的程度不一,一般城区比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要有优势、工作也走在前面。基础好的、条件好的,可以力度大一些、项目多一些;特色明显的,可以依托特色、发掘资源。如我区捞刀河沙坪地区,可以突出“湘绣”特色。

三:如何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建设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社区教育干部能力证书)

1 是非题(5分)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应建立质量建设与标准管理的长效机制

2 是非题(5分)

社区教育课程和资源建设四大基础最重要的是能力基础

3 是非题(5分)

同一门课程,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资源

4 是非题(5分)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

是否

5 是非题(5分)

社区教育课程和资源的建设不仅是一项综合工程,还是一个多方合作的综合过程

6 单选题(5分)

社区教育教学的首要特征是

教与学平行进行

学生最重要

教师最重要

我要学

7 单选题(5分)

“江苏学习在线”社会教育课程三大类别主要包括

工作、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

生活、修养和服务三农

老年教育、服务三农和继续教育

工作、生活和修养

工作、修养和老年教育

8 单选题(5分)

江苏启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读本的年份

2012年

2011年

2009年

2010年

9 单选题(5分)

社区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为主导

以教育管理为核心

平等关系

学生为主导

10 单选题(5分)

社区教育课程从存在形式可以分为

活动性和学科性课程

一般性和区域性课程

显性和隐性课程

11 多选题(10分)

社区教育除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外,还要应具有的基本功能包括:

学历提升功能

社会宣传功能

文化引导功能

价值判断功能

社会价值观培养功能

12 多选题(10分)

社区教育学员的学习行为特点

跨越性

功利性

速效性

自主性

选择性

13 多选题(10分)

江苏目前开展的省级社区教育创建项目主要有

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

标准化居民学校

社区教育示范街镇

省级农科教示范基地

标准化社区学院

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

14 多选题(10分)

社区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

地域性

自主性

时代性

多元性

灵活性

15 多选题(10分)

对社区教育概念的常见误读主要包括

社区教育等于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教育等于老年教育

社区教育不包括社区活动

社区教育是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能够满足居民学习需求

社区教育等于青少年校外教育

四:社区教育的主要功能

社区教育所形成的寓教育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是对单一学校教育的突破、拓展和延伸。它的主要功能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1.向社区居民开放办学,教育的设施、场地为社区居民共享;2.社区成人教育机构是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准;3.传播知识和科学技术,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担负社区通用性培训工作;4.帮助社区提高精神文化建设的水平,改善社区环境;5.推动各类教育发展,实现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一体化;6.参与企业教育,共同建设和发展企业社区环境。概言之,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具有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角色等主要功能。社区教育也一定能冲破原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形成一个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体,实现教育与社会一体化,最终达到学习化社会的目标。

五:如何做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和优质资源的建设.ppt

校长应该如何做好学校的课程改革?如何才能顺利走出课程改革的“深水区”?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论坛上,知名学者叶澜、裴娣娜等针对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深入推进取决于校长课程领导力 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看来,课程建设是学校的核心力和竞争力,校长只有具备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才能保证课程改革健康全面地推进。学校教育理念和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地区教育领导阶层的战略决策力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核心。校长要善于把握师生在课程开发中的需求,尽可能多为课程开发的组织实施拓展空间,组织力量对课程的组织实施进行科学规划,制定明确的实施计划,并真正使之落实到位。 “真正优秀的校长一定是有能力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国家课程计划,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并做好学校课程实施以及组织学校课程实践的决策、引领和控制。”裴娣娜说,具体而言,校长领导力要体现课程设计的价值功能,体现高位的思考视角,体现学校课改应坚持的基本命题,这样才能坚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特色意识,坚持学校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发展,防止课程改革中的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 对于如何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裴娣娜表示,校长领导力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战略性谋划能力,二是领导者品格。因此,校长要积极勇于反思和超越自我,即批判性地反思课程领导实践,充分体现学校课程自主权,做到从自在到自为,从经验基础上的应对到自主、能动和创造,引领学校建立政策支持与理论引领的机制,同时做到真正理解课程的内涵,理解开发校级课程的意义,联系实际,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个性化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 裴娣娜教授主张,学校要从三个方面设计个性化课程结构与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好板块化课程结构的顶层设计,学校课程设计的核心内容,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大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展现不同类型学校的个性化发展特色,读懂课程改革的变革性实践,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实施。同时,做好自主探究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具体来说,一要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形成多种实践形态。二是找到目前课程改革的两个切入点,即依托学习科学和信息科学,探索数字化的学习方式,以及改革教学进程结构。 在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看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变预设与执行为预设与生成。预设是教学不能丢的,不能说强调预设就是传统,不强调预设就是现代。现在的预设与传统的预设不同,传统教学往往把预设完全变成执行,预设成了写教案。课程改革强调,预设要与教学中的生成结合起来,这样课堂才有生命力。其实,建构的生成是一个全新的能激发孩子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的过程,而这无论是对于孩子理解学科知识,还是激发创新思维都是大有裨益的,同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深化课程改革,要回到对基本问题的重新认识上,反思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叶澜说,说到底还是有效教学。有效的前提是对目标的准确把握,“很多人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即没有搞清楚学科知识和学生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纠结于到底是该重知识轻发展,还是该轻知识重发展。其实,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关系,教学要联系生活,回归生活。教与学不是不可调和的两级,所以准确把握教学两个字一个词的含义,是做好教学改革也是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要特别注意学校内涵发展 “今天的教学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特别要注意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叶澜说,均衡发展是指对学校的投入和资源的全国......余下全文>>

六:社区教育的作用

二、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我们可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原则概括为:1.教育计划和方法要适应每一个团体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2.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类自身,以适应进步、变革的生活;3.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安排训练,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传统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4.确立各种活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等)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密切的联系。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较好地适应了这些原则要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社区教育在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学习需要方面将可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学习需要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手段,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决策等所必需的。”(《全民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作为当代高新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社区教育的未来拓展了新的发展前景。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通过电脑可以方便地进入国际互联网获取信息,方便地学习网上课程。ATM(异步传输方式)作为一种宽带交换技术,可以把计算机、电话和有线电视统一起来,从而可以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共享资源;远程视频、交互式电视、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等无不对社区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应用价值,并使之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从而体现出技术在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中的作用。 社区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在教育现代化、推进普通教育的进步与普及、发展高等教育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转岗培训方面,已经显示了所具有的优势,并得到人们的认可,今后仍将在这一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满足外来人口、失业人口的教育需求社区教育在满足外来人口教育、失业人口教育需要方面,在老年人教育方面的作用亦应引起重视。外来人口是社区教育对象中庞大的一群,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有待提高,对城市生活的知识有待于更多的了解,使之成为合格的公民,社区教育在这一方面可以做许多工作。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下岗人员急待转移工作岗位,再加上新的劳动人口不断涌入劳动力市场,全社会日趋严重的就业压力面前,社区教育对调整待业者的心理,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的竞争能力,也可发挥很大的作用。

七:社区教育的概念

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会发展和时代变革的产物。只有积极发展社区教育,把它纳入社会大系统,才能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社区教育逐步形成的发展轨迹

在我国,社区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它是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总结原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经验,从国内不同地域的实际出发,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全国社区教育可分三类:一类是以一所学校为中心,连结所在社区的部分工厂、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共同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二类是以社区为中心,由街道办事处或区级政府牵头,社区教育机构等企业单位共同参与组建的。三类是以工业区或农业县为地域界限的社区教育,旨在加强企业、农村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培养和社区文化建设。

进入90年代后,社区教育组织自觉认识到社区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制度建设,各级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所制定的“章程”、“暂行规定”等纷纷出台。如“上海市社区教育工作暂行规定(草案)”、“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工作条例(试行)”,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化道路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社区教育正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参与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21世纪,中国大部分城市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窘迫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淡化等等。对此仅仅依赖以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以及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社会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国际国内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和解决人们各种各样的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

从社区教育内部看,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发生、发展,尤能说明教育社区化的必然性。社区学校(院)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社区教育逐步成熟、功能逐步外显的过程。因此,90年代以来中国社区教育概念中的“教育”已不是狭义的教育。

二、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理想途径之一

我们可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原则概括为:

1.教育计划和方法要适应每一个团体具体的和根本的目标;

2.在各个教育水平上,塑造人类自身,以适应进步、变革的生活;

3.大规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安排训练,要超越加在教育身上的传统定义和组织机构的限制;

4.确立各种活动(技术的、政治的、工业的、商业的等)形式与各种教育目标之间密切的联系。

社区教育在教育连续性、社会适应性、教育手段多样性,以及教育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方面都较好地适应了这些原则要求,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从幼儿教育到老年教育,文化教育到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在其中所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社区教育在满足市民最基本的学习需要方面将可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学习需要主要包括:“基本的学习内容和基本的学习手段,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地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明智地作出决策等所必需的。”(《全民教育——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

创设新的学习环境。作为当代高新技术核心的信息技术为社区教育的未来拓展了新的发展前景。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在家里通过电脑可以方便地进入国际互......余下全文>>

八:如何全面推进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社区教育蓬勃发展,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发展方式和路径,形成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广泛开展、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进的发展格局,建设了一大批全国和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社区教育参与率和满意度逐步提高。

1.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通过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区教育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各省、市(地)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职业院校以及社区科普学校等设立社区教育指导机构,统筹指导本区域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研究制定社区教育办学机构指导性要求。

2.明确社区教育机构职责定位。县(市、区)社区教育学院(中心)负责课程开发、教育示范、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乡镇(街道)社区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社区教育活动,指导村(社区)教学站(点)的工作。村(社区)教学站(点)为居民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服务。

3.推动各类学习型组织与学习共同体建设。广泛开展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等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推动学习型城市建设。鼓励和引导社区居民自发组建形式多样的学习团队、活动小组等学习共同体,实现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不断增强各类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4.加强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建设。继续推动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区在体系构建、资源共享、投入机制、队伍建设、信息化应用、市民学分银行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各地要建立和完善相应工作机制,提出建设目标。

5.开放共享学校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充分利用场地设施、课程资源、师资、教学实训设备等积极筹办和参与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学校、科普学校在农村社区教育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加快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转型发展,鼓励其成为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推动普通中小学有序向社区居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

6.统筹共享社区资源。注重社区教育机构与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区文化中心等机构的资源共享,拓展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的社区教育功能,推动社区教育机构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站)设施统筹、信息共享、服务联动。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各类资源,发掘教育内涵,组织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实现一个场所、多种功能,促进基层公共服务资源效益最大化。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体育场馆等各类公共设施面向社区居民的开放水平。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区教育。引导一批培训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培训机构参与社区教育。探索开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共享模式,不断扩大社区学习资源供给。

8.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广泛开展公民素养、诚信教育、人文艺术、科学技术、职业技能、早期教育、运动健身、养生保健、生活休闲等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推动生活方式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积极开展面向社区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成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其组织和服务居民的能力。

9.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载体和学习形式,培育一批优质学习项目品牌。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通过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形式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推动各地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

10.推进社区教育信息化。结合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城市”“互联网+科普”计划,充分......余下全文>>

九:社区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构造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发达的社区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好评,源自它多方面的功能对社区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 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教育是一种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依照社区建设发展及社区居民的需求,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来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的教育。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各种教育方式、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国民的素质。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社区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它是一种社会教育。社区教育是为解决社区面临的许多社区问题而组织、实施的,是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的。社区的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例如,社区的卫生环境较差,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环保意识,于是就在该社区举办卫生环保知识的讲座、研讨会等等,组织学习相关的法规、条例和卫生环保常识,从而增强并提高社区居民自觉爱护、保护生活环境的意识。

2、全民参与、资源共享。所谓全民参与,首先是社区内开展的各项有益的教育活动需要全体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居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参加多种教育活动;其次是社区居民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社区教育的管理者,他们可以对社区教育的政策、计划、活动提出意见,可以选派代表参与社区教育的决策。因此,社区教育也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活动。资源共享就是社区内的所有学校、文化体育、娱乐设施都向社区的全体居民开放,以有偿或无偿的方式让大家使用。例如,学校或培训中心可以在晚间或双休日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进行学习活动;文化馆或图书馆也向社区居民开放,成为市民学习的场所。学校等各类教育资源都要主动地举办各种文化教育活动,活跃社区生活,为社区发展服务。

3、非传统的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不需要象普通的学校教育那样正规,不一定学几年、开多少门课、考试拿文凭。社区教育大多数是非正规的教育、非正规的学习。社区教育是一种服务,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界限,社区的多种教育机构、设施都可依据实际的需要举办多种教育,社区居民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在哪里学都可以,不一定在学校、课堂上,在多种公共场所都可以学。几个人组成小组可以学,一个人在家也可以学;社区举办知识讲座可以,进行技术指导、技能训练也可以。学习的内容、形式没有规定、没有要求,是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大众化教育。

4、是实现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途径。终身教育要求将教育实施于人生的始终,人活一辈子,受教育一辈子。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终生学习。学习化社会要求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社区教育有效地将人们组织成一个学习集体,有效地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多种教育,将家庭、学校及社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生活、学习的社会环境,所以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化社会的一种途径。

二、 社区教育的功能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出现社会管理的中心向社区转移的新趋势,促使当代社区的功能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社区的教育功能也被政府和研究者重新认识。

1、推进公民教育。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区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公民教育的内容广泛,涵盖了科学、道德、法制、信仰以及其他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教育活动。社区应当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载体,通过多种形式的社区教......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