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有的测量设备都需要进行量值溯源吗
不一定,用于保护生产设备安全的检测系统是不属于计量范围。比如,某台空气压缩机,对用于保护压缩机的轴振动、位移以及轴温的检测就不属于计量范围,而压缩机排出的流量、压力以及温度,这些对生产工艺的质量有关,这就是属于计量范围。
对生产设备的检测有两种,一种是用于生产工艺的检测,是属于计量范围的。而用于设备本身保护的检测就不属于计量范围。但这两者都是要受控的,也就是说要进行定期校验鉴定。
二:量值是指什么?量值溯源是什么?
量值是统称,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测量结果都是量值。
量值溯源是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性。它要求实验室针对自己检测标准的相关量值,主动地与上一级检定机构取得联系,追溯高于自己准确度(一般遵循1/10或1/3法则)的量值与之比较,确定自己的准确性。
说简单点,量值溯源就是找到某个合法的部门证明自己的测量是对的。当然让别人承认你的测量结果是对的就必须要用他们的仪器来检查你的仪器,合格了才是对的。
三:计量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20分
www.4oa.com/wd/softdown.asp?softid=29512
四:怎样建立公司溯源管理制度?请详细点 希望能用编码把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最好有现成表格 谢谢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树立公司整体形象,加强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造就和培养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凡公司从业人员的管理事项,除法规及公司其它规章制度另有规定外,均应遵守制度。
第二章 聘 用
第三条 聘用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以及对相关专业人员的需用,而对外进行一种招聘的用工行为。
第四条 公司聘用人员应按聘用程序审核、审查核定,合格后才可聘用。
第五条 公司聘用人员,应办理求职登记手续,并交齐如下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学历证明和职称证明;
3、二寸免冠照片2张。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聘用:
1、政治审查不合格者;
2、受公安机关管制或在案被通缉者;
3、身份不清或无身份证明者;
4、未到法定工作年龄者(十六周岁);
5、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其他有重疾无法恢复健康者;
6、公司认为不宜聘用人员者。
第七条 公司聘用人员应先经试用六个月(特聘人员除外),期满经考核合格方可正式聘用并签订劳动合同。
第三章 员工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 员工的权利:
1、 享受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
2、 享受公司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的权利;
3、 享受对公司发展提合理化建议和对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提意见的
权利;
4、 参加公司组织的活动和了解公司公布的信息权利;
5、 对违法违纪的人或事进行制止和举报的权利;
第九条 员工的义务:
1、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2、 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尽心尽责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工作,
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3、自觉地维护公司的形象、信誉和利益。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
业、忠诚企业形成相互尊重、互勉共进的良好氛围与企业同发展共命运;
4、自觉遵守保密规定,不准泄露公司的机密和公司的信息;
5、发现事故隐患和发生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公司有关部门,及
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防止;
6、 以公司利益为重,办任何事情,都要牢记节约,杜绝浪费;
7、 员工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相互帮助、相互配合、求同
存异、顾全大局,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第四章 请 假
第十条 公 假:
1、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参加的会议;
2、须应到政府有关部门急需办理的事情;
第十一条 事假、病假:
1、员工因事请假,须事前向所在班组车间(部门)办理书面请假手续,
二天以下(含二天)由班组长签名,车间(部门)批准;三天以上(含
三天)由主管部门领导批准,报综合办公室备案。上班后应主动消假。
事假一天扣除本人一天工资,事假十五天以上(含十五天),企业负责
介缴的社保费由本人自理。事假期间,不得搞第二职业和损害公司的
利益活动,一经发现均作旷工处理。
2、员工因病不能上班,应及时通知公司,二天以下(含二天)由班组长签名,车间(部门)核准;三天以上(含三天)由主管部门领导核准,报综合办公室备案。上班后应出示医院证明,补办病假手续,按权限审批进行消假。一个月内病假一到五天的(含五天)发给合同日工资的80%;六到十天的(含十天)发给合同日工资的70%;十一天以上的发给合同日工资的65%;连续病假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发给合同工资60%;连续病假超过三个月以上,依据《劳动法》和按劳动合同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办理。员工病假期间,必须在家疗养休息,不得搞第二职业和损害公司的利益活动,一经发现,均作旷工处理。
第十二条 工 伤 假:
因公......余下全文>>
五:求助:汉译英。 “以上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至国家基准”。要求准确无误。
the value of ab攻ve standard of measurement is traced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
六:如何理解实验室测量的溯源性和校准 ?
一个实验室所从事的标准/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测量的溯源性和校准”是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制定的《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1999)和《量值溯源的政策》(CNACL206—1999),为证明实验室是否在技术上具备指定的校准/检测能力,提供了测量溯源性方面的要求。 一、总的要求 在申请认可和已获认可的实验室中,所有用于校准/检测的设备,包括对校准结果、检测结果或抽样结果的准确度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辅助测量设备(例如用于环境条件的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或检定。对这种测量设备的校准或检定,实验室必须事先制定出实施的计划和执行的程序。在该计划中,应当包括对计量标准、作为计量标准的参考标准以及用于校准/检测的测量设备与试验设备,进行选择、使用、校准/检定、核查、控制及维护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一套制度。这就是《实验室认可准则》第9.1条以及即将替代ISO/IEC导则25(1990)的ISO17025草案(ISO/DIS/17025:1998)第5.6.1条提出的主要内容。 在这套制度中,首先对需要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列出清单并加以标识,对有些只要求最初校准而后只需要进行功能检查的设备(如直流电源、正弦样板等),也应列出清单并加以标识。其次,应区分哪些是属于本室可以进行自校准的,即校准所用的计量标准或参考标准是实验室自己拥有的;哪些是属于外部校准的,即必须选择溯源体系图中相应等级的外部机构(例如计量院所、计量中心及校准实验室等),通过送校或送检制度才能使这些测量设备始终处于受校或受检的控制状态。 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室,这种外部校准和自校准的内容和要求会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须包含以下七个要点: (1)对需要校准/检定的测量设备进行标识; (2)说明测量设备上一次和下一次的送校或送检的日期; (3)必要时提供外部机构校准/检定能力的证明,并对测量设备如何送达外部机构和如何接回本室的送校或送检等情况进行记录; (4)说明实验室如何保存来自外部机构的校准/检定证书,特别要注意证书中的信息是否与本室对应的校准/检测范围和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相符; (5)提供实验室有能力对某些测量设备进行自校准所必需具备的测量溯源性的证明; (6)说明自校准所采用的程序、方法,如何保存其记录、证书,并提供自校准人员的资格证明; (7)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状态的保持、核查、变化趋势与控制等情况进行记录。 实际上以这些要点为基础,实验室可以建立起对测量设备校准/检定的历史档案和数据库。利用这个数据库,实验室往往可以得到不少有益的信息,例如: (1)对于同一台测量设备的同一参数或指标,在校准、检定或核查中如果反复出现超差,此时应引起实验室的高度关注,对其可能原因和后续问题进行研究,必要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比如进行调整、修理、降级使用甚至报废处理(即从现行使用的测量设备清单中删除出去); (2)对于偶尔出现的计量性能异常的测量设备,则应暂停使用并加以标识,直至查清问题并得到控制为止; (3)对于在状态趋势与控制图上,显示某些参数正在超出预定控制限的测量设备,也应暂停使用并加以标识,直到查明原因、得到纠正并进行适当校准/检定为止。 实验室应配有专人或专门机构,对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进行识别和认定。 上面提到的“测量设备”是指测量仪器(计量器具)、计量标准、参考物质、辅助设备以及进行测量所必需的资料的总称。“计量标准”的含义是: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量的单位或者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余下全文>>
七:如何建立建计量标准文件采集管理制度?
第九章 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计量标准文件集(包括技术档案)是进行检定、测试工作的依据和保证,为确保计量标准文件集的有效和受控,而制定本制度。
9.1、我公司范围内计量标准文件集内存有以下文件:
1)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2)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5)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
6)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
7)计量标准履历书
8)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9)计量检定规程
10)计量标准操作程序
11)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使用说明书
12)计量标准器的检定证书
13)计量检定员证
14)实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14.1)实验室岗位管理制度
14.2)计量标准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4.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14.4)环境条件及设施管理制度
14.5)计量检定规程管理制度
14.6)原始记录管理制度
14.7)事故报告管理制度
14.8)计量标准文件集管理制度
15)压力表检定记录
9.2、计量标准文件集纸质资料原件保存在生产技术科仪表组,任何人不得私自涂写、剪裁、批字、随意借阅,确属工作需要,由生产科计量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借阅,并留存借阅单据,注明归还时间,归还时不得丢失任何计量标准文件集资料。
9.3、仪表组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公司计量标准文件集的有效性控制,不定期收集国家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更新和跟踪国内和国际有关开展项目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新动向。按文件处理、发放、作废相关管理制度、程序清理和收回作废的计量标准文件集资料。
八:束姓的溯源
出自妫(gui)姓,具体演化是妫姓->陈姓->田姓->疏姓->束姓,是渊源纯正的汉族姓氏,因为历经多次演变,出现在汉代,所以人口较少。源流一出自妫姓,由疎氏所改。据《晋书·束皙传》载,古代战国时,齐国有一个部族姓疎(古“疏”字的异体字)。汉代时候有个叫疎广的人,宣帝时任太子太傅,东海兰陵(今山东省枣庄东南)人。到了疎广曾孙孟达时,自东海为了避王莽之难,迁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县境内)。遂去疋改为束氏,称束姓,世代相传。从《晋书·束皙传》记载考证,束姓是西汉高士汉疎广是后裔。王莽末年,疎广的曾孙孟达,对王莽篡政不满,莽“立新”后,孟达避难逃至东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现了束姓。望族居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县),故束氏后人奉疎广为束姓的得姓始祖。
九:求:进出厂物资计量管理制度
计 量 管 理 制 度
第一部分 计量管理方针、目标
一、计量管理方针
1、加强计量基础建设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计量管理目标
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保证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第二部分 计量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一、计量管理方针
1、加强计量基础建设
2、改善经营管理
3、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计量管理目标
完善计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计量管理水平,保证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100%,为经营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第二部分 计量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一、计量组织机构
质管部是公司主管计量工作的职能部门,在生产经理领导下,主管全公司计量工作。
计量组织机构图:
二、生产经理计量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主管公司计量管理工作。
2、领导公司各部门和全体员工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各项计量规章制度,保证完成企业计量工作任务。
3、审批计量管理文件,批准计量工作发展和工作计划,对公司重大计量工作问题作出决策。
4、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计量保证体系,任命体系人员及配备相应的资源。
三、质管部计量职责
1、在主管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日常计量管理工作。
2、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各项计量规章制度,对公司内部进行计量监督管理,处理计量纠纷。
3、组建计量管理体系,指导监督各部门计量工作,制定计量管理规章制度,制定计量工作发展和工作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4、组织开展生产经营过程的各项计量检测。
5、组织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员工的计量法制观念和计量技术素质。
四、计量管理人员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制定实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
2、负责计量文件的编写、修改或改版。
3、统一管理公司的计量器具和设施,组织对生产经营用计量器具的配备。
4、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将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质监部门申报,制定周期检定计划,负责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工作。
5、监督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计量检测数据。
五、车间、班组计量员职责
1、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计量管理制度,协助质管部对车间或班组计量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2、制定计量工作计划,监督所属部门、班组完成计量工作任务。
3、督促所属部门、班组使用合格计量器具,正确使用计量器具,按要求做好各项检测记录,保证计量数据准确可靠,落实计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
4、根据需要提出添置、更新计量器具计划。
5、掌握计量工作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部分 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管理
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主要产品的技术要求及常用计量器具低值易耗的特点,将本公司计量器具划分为A、B、C三类实施管理。
一、计量器具的分类
(一)A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生产工艺过程中和质量检测中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精密测试中准确度高或使用频繁而量值可靠性差的计量器具;
3、进出厂物料核算用计量器具;
4、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范围的计量器具。
(二)B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生产工艺过程中非关键参数用的计量器具;
2、产品质量的一般参数检测用计量器具;
3、二、三级能源计量用计量器具;
4、企业内部物料管理用计量器具。
(三)C类计量器具的范围:
1、低值易耗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
2、一般工具用计量器具;
3、在使用过程中对计量数据无精确要求的计量器具;
4、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