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静故了群动是什么意思
故:因此,因而 意思:虚静因而能懂得万物之变化,空明所以能接纳万事之境界。
二: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是什么意思
故:因此,因而
意思:虚静因而能懂得万物之变化,空明所以能接纳万事之境界。
三:王维哪首诗中有且静两个字
王维的诗里没有
苏东坡的作品:
送参寥师
上人学苦空,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焦谷无新颖。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
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其中: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有且静两个字
答题不易 满意请采纳
四:空纳万境出于那首诗
苏东坡的“喜欢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不是诗。
空是个很有意思的字,空是空间,是时空,也是容器,看似无物,却能包容万物。佛家常说缘起性空、真空生妙有,空纳万境白有余韵。
五:为什么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更容易成功?
1、不焦虑,或者控制焦虑程度,更容易投入事业。
2、因为冷静,所以能够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更容易激发脑子的灵感。
3、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因为心虚,所以更有利于吸收外界的知识见解,为我所用。
六:“静生悟,动生神”意思是什么?
这得从地球人的构造来说起。
地球人,目前大多是以身体产生的意识为主要的模式。也就是道教所提出的识神。
产生出 这个意识的根本,是身体,是由身体产生,但动,也就是指身体动。搐以就能说成一个“动生神”。
相反,如果把身体的习性压制起来,就是不让身体来控制意识的主要地位,也就能慢慢地恢复到自己本来的意识,可称为灵魂意识,也有称为大我、本性、神性。
往往压制这个身体的习性,静,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这也就是禅宗为什么要坐禅的原因了,就如参禅开悟,所以这就能说成一个“静生悟”了。
七:翻译一句古文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咸味酸味杂列于诸食物里,其中有着极其隽永的韵味。
【送参寥师】
上人学苦空①,百念已灰冷。
剑头唯一吷②,焦谷无新颖③。
胡为逐吾辈,文字争蔚炳④?
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⑤。
退之论草书⑥,万事未尝屏。
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颇怪浮屠人⑦,视身如丘井⑧。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⑨,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⑩。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
【译文】
参寥大师你学习佛法,百念俱无,剑环头上的小孔仍只传来风过的小声,焦谷上依然没有新生出小芽。为什么要跟我们这些人一样(好作诗歌)?你的文章都是文采华美,新出的诗篇如玉屑一样精美,语句清平而深刻。韩愈谈论到张旭狂草时,(认为张旭)心中并未屏蔽万事,反而将其忧愁与不平之气,统统寓于笔端任其驰骋。韩愈很奇怪高闲浮屠氏的草书,视人身为丘井,颓然寄有淡泊之意,又如何发出像(张旭那样)豪迈而不受拘束的气魄呢?仔细一想其实不然,真实的技巧并不是虚幻的泡影。要想使诗句巧妙,不要嫌恶于空和静。虚静因而能懂得万物之变化,空明所以能接纳万事之境界。阅历世事行走于人间,只见栖身于世外云岭。咸味酸味杂列于诸食物里,其中有着极其隽永的韵味。诗歌与佛法并不相妨碍,上面的话更当允许我说出来。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868783.htm
八:结合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欣赏,说说文学意境的特点
1、以静制动、以虚写实
审美主体面对瞬息万变的大千世界,需要保持虚静的心理状态。苏轼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送参寥师》)。涌动的万物投射、映照于心空,审美主体只有宅心玄远,心境澄明,才能创造出意境“空白”。
万物跃迁,昭晰互进,纷纷涌入诗人的心胸。而物欲利害也在纷扰人心,进而影响到诗人的艺术构思。诗人必须虚静其心、超越功利,才可实现以静制动,对自然万物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活动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活动。正如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所言:“画家的心中若填满了名利世故,而欲在作品中开辟境界,抒写性灵,恐怕是很难的事。”② 对于诗人而言,也是如此。因此,诗人必须超越世俗的纷扰,摆脱功名利禄的诱惑,与现实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以宁静浑沦之心去映照活泼泼的生命情调。“万物静观皆自得”,审美主体惟有凝心静虑,方能直觉体验到律动不已的万物的本质。“素处以默,妙机其微”;“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二十四诗品》)正是对诗人静心凝神、直观本质的生动描述。
诗人虚应万物,静观本质,在最静的那一刻,在永恒的一瞬间,对蓬勃流行的自然万物进行审美观照,心与物游,主客观契合,达到与自然万物同为一体的境界,从而创造出意境“空白”。
诗人心境空明,所以往往能以虚运实,在恍惚飘渺的虚空之中见出生命绸缪往复、优游徘徊,从而使诗歌具有空灵淡远的意境。诗人通常描写遥岑寒沙、淡烟远岸等虚空渺远之景。在隐约迷蒙、虚无缥缈的空间之中自由地展开性灵的跃迁活动。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云:“夫秋水蒹葭望伊人而宛在,平林远岫托遥兴而悠然,古之骚人畸士,往往借此抒其性灵而形诸舞咏,因更假图写以寓其恬淡冲和之致,故其为迹多闲闲数笔而其言思能令人玩赏不尽。”平林远岫、秋水蒹葭是艺术家追求的极境。在杳杳空蒙、迷离恍惚之间,人与景似远若近、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留下悠远不尽的意趣。
诗人在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之际,常有笼罩一切的气度,包揽宇宙的胸襟,在观照自然万物之时,以大观小,用幽深远阔的宇宙情怀去拥抱万物;借虚运实,以无限去概括有限。“万古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的诗句正是把“江水”、“重阳”置于苍茫空渺的时空之中,意境渺远空旷。加上虚字的使用,开合呼应,更见悠扬委婉,意韵无穷。宋僧道灿的重阳诗句“天地一东篱,万古一重九”也是如此,诗人赋予“东篱”、“重九”以永恒的时间意识、宇宙意识,喻无尽于有限。
2、万取一收、以少总多
中国画用笔十分简约,常常只着墨于寒塘雁迹、太虚片云等细微之处。虽只廖廖数笔却写出画家通天尽人之怀。同样,中国的古典诗歌也十分注重提炼文字,抓住生活中富有包孕性的一点进行集中描绘,万取一收,以少总多,以创造意境“空白”,增强意境“空白”的表现力。
日常生活中,语言传递着思想,但往往又遮蔽了意义,不能完满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感情。同样,在艺术创作中,语言也无法完全传达艺术家丰富的审美体验。许多诗歌理论家都认识到语言这种无法“尽意”的局限性。陆机存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忧患;刘勰也陷入“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困境……正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人们诉求超越语言,试图破语言之执。古代诗歌理论家提出的跨越语言的理想,就是提炼语言文字,寄意于言外,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唐代的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省字约文,事溢于句外”的“用晦”主张。认为诗歌贵在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唐代的皎然更是道出“寄意于言外”的极致,“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诗式》)。清代刘熙载的看法与皎然同出一辙。他在评论杜甫诗歌时写道:“杜诗只有二字足以评之。有者......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