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碱厂的基本介绍
天津碱厂——民族化学工业的摇篮天津碱厂的前身是永利制碱厂,全称为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塘沽制碱厂,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制碱厂。永利制碱厂筹建于1916年,与1914年创建的久大盐业公司塘沽制盐厂是姐妹厂,均为中国早期的著名实业家范旭东所创建。范旭东先生生前被毛泽东主席赞为“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开拓者”,逝世后赞扬他是“工业先导、功在中华”。在范旭东创建永利制碱厂之前,中国所用的碱完全依赖于英国卜内门公司生产的“洋碱”。碱不仅是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是冶金、石油、机械、纺织、造纸、玻璃等多种工业都离不开的原材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洋碱”的进口中断,一些以碱为原料的工业纷纷停工。范旭东等人有鉴于此,决定自己创办制碱工厂。1916年开始筹建,1920年5月召开第一次股东会,推选范旭东为总经理,定名“永利”,在天津设公司,塘沽建厂,由留美归来的侯德榜任总工程师,厂内由侯德榜、李烛尘轮流值年担任厂长。1924年8月,永利碱厂开工出碱,揭开了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制碱工业史上的第一页。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制出的碱质量低劣,销售困难。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废寝忘食,攻下一 道道技术难关,终于在1926年6月生产出洁白的纯碱,碳酸纳含量在99%以上,定名为红三角牌。同年8月,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红三角”纯碱荣获最高荣誉的金质奖,跃居世界榜首。“红三角”纯碱在国际市场上成为准许免检的“信得过”产品,打破了外国公司对中国国内和东南亚市场的垄断。天津的“红三角”,只经历了9个年头,在中国市场上便挫败了经营50年之久的英国卜内门纯碱,这是一个惊人的速度。抗日战争期间,塘沽厂被日本侵略者霸占,范旭东等人拒绝与侵略者合作,在四川五通桥建立了“永利川厂”。在永利川厂,侯德榜带领技术人员经过500多次试验,于1940年创立了侯氏制碱法,这种新工艺可同时生产纯碱与氯化铵,不但成本低,而且增加了产品,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碱法。新中国成立后,“永利”和“久大”先后公私合营,1955年两厂合并,称永利久大沽厂,1968年3月更名天津碱厂。到2004年,天津碱厂纯碱已畅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天津碱厂成为中国最大的纯碱、精铵生产商和出口商。
二:天津渤海化工有限公司天津碱厂发展简历:1917年,永利碱厂成立,企业家范旭东与王小徐等实验制碱成功。但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①②③表述均符合题目要求。
三:天津碱厂的发展简史
1914年 久大精盐公司在天津成立,设工厂于塘沽。1916年 久大精盐厂正式开工生产。1917年 永利碱厂成立,范旭东与王小徐、陈调甫实验制碱成功。1920年 永利制碱公司“红三角”牌商标,经商标局核准发给注册证证号16510号。192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在塘沽成立。1924年 永利碱厂开始试车第一次生产纯碱。1926年 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优质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26年 永利碱厂生产出洁碱(小苏打)为中国首家。1926年 创立海王社,发行《海王》旬刊,是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刊物。1930年 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优质纯碱在比利时工商“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1941年 新法制碱实验成功,定名为“侯氏制碱法”。1955年 永利碱厂、久大精盐厂合并,改称“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沽厂”,简称永久沽厂。1968年 更名为化学工业部天津碱厂。1972年 更名为天津碱厂。1978年 合成氨试车成功,开始生产合成氨。1979年 “红三角”牌纯碱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和证书。农业氯化铵正式生产。1985年 60万吨纯碱扩建工程开工,此工程为国家基建重点工程项目之一。1987年 药用小苏打投产,为中国首家生产。1989年 “红三角”牌纯碱、海王星牌农业氯化铵在第一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银奖。1989年 重灰工程通过竣工验收。1989年 “红三角”牌纯碱、海王星牌农业氯化铵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上,双双荣获金奖。1995年 天津碱厂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荣誉称号。1998年 “海王星”牌农业氯化铵和复混肥料被中国农学会认定为“全国推荐产品”。2000年 天津碱厂网站试运行。2001年 以天津碱厂著名商标冠名的滨海新区最大的“红三角”广场开放。质量管理体系获得UKAS国际标准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红三角牌纯碱荣膺“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4年 工业重质纯碱和工业轻质纯碱荣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颁发的出口免验证书。2005年 “海王星”牌农铵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 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国化工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中国化学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5年12月18日渤海化工园暨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2010年10月6日 天津碱厂氨碱系统停工,标志着老厂区各装置有序停工退出生产。2010年8月6日 天津碱厂新区煤气化#2生产装置投煤点火成功。 2013年12月31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天津碱厂为基础,吸收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和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增资扩股改制组建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天津碱厂的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1月,永利化学公司、久大精盐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领导机构和下属工厂技术人员向内陆撤退至四川,拟在这里重建中国化工基地。4月4日,久大向四川盐务管理局递交关于创建久大自贡模范食盐厂的申请,并在半月后获得批准。历经四个多月的工程后,在自贡自流井张家坝建成了模范食盐厂。与此同时,永利选中了犍为县五通桥老龙坝,改称“新塘沽”,并准备建造碱厂、酸厂、炼焦厂和水泥厂等一系列配套工厂。1939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办出版《黄海发酵与细菌特辑》双月刊,简称《黄海》。在这一时期,永利碱厂资金来源是1939年12月30日签订借资合同向国民政府借到的2000万元。当时,建厂最大的障碍是运输困难,1940年春天从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陆续运抵越南海防,但因战乱,各设备在运川途中被抢劫毁坏甚多,导致建厂计划未能实现。1942年,永利碱厂用路布兰法小规模制碱,日产纯碱10余吨。另外,还因陋就简,生产烟煤、焦炭、陶瓷等产品,供应大后方的工矿企业应用和人民生活急需,并以此维持生计。 1949年1月17日,解放军占领塘沽。这时的永利碱厂厂房破旧、设备失修、生产凋敝,亟待恢复生产。中国共产党上级党组织发动职工对机器设备进行大检修。2月11日,永利碱厂重新复工,生产出了纯碱和烧碱。 1949年5月6日,中共领导人刘少奇到永利碱厂视察,向干部、工人表示慰问。碱厂的生产情况日益好转,纯碱日产量达到127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府以信贷方式贷给永利12亿元旧币,是当时为全国最大的一笔企业贷款。此外,政府还破格特许五家私营银行动用库存,以帮助永利流动资金的周转,政府让信托公司收购永利的所有积压纯碱,实行包销政策。为了扩充烧碱生产,政府下令禁止烧碱进口,并给永利无息贷款16亿元,作为扩大烧碱生产之用,为了保证永利原材料及建筑材料的运输,国家甚至停止了军运。至1951年,政府用于永利恢复生产的投资贷款达563亿元。在1949年至1952年的三年中,碱厂的纯碱生产大幅度地增长,由1949年的4.1万吨,以年均递增30.6%的速度上升到1952年的9.1万吨。1953年7月1日,久大精盐厂也实行了公私合营,由政府委派陈西平兼任永利碱厂厂长和久大精盐厂厂长。1955年1月1日,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厂这两个早已密切相关的企业合并,定名为“公私合营永利久大化学工业公司沽厂”,简称“永久沽厂”。 永利制碱公司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于1952年,经董事会全体董事和全体员工一致同意,将社中一切财产和所有工作人员并归中国科学院,成为中国科学院工业化学研究所。1954年4月23日,毛泽东到天津碱厂视察。 天津碱厂位于滨海新区的核心区,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化工企业已经不再适合在城区生产。2005年12月18日,天津渤海化学工业园区暨天津碱厂搬迁改造工程在天津临港工业区正式开工。渤海化工园由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主持规划、建设和营运,园区规划总投资630亿元。 天津碱厂除保留部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外,开始分期分步骤进行整体拆除并搬迁至渤海化工园,预计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2009年12月15日天津碱厂的联碱系统停车,2010年10月13日氨碱系统也停车完毕。2010年11月4日,天津碱厂有关负责人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表示,企业将在力所能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珍贵遗存,根据计划,黄海化学研究社遗址的碱厂厂史馆、4号白灰窑、建于1918年的化盐池及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部分遗留设施将做原地保留,加以保护。2011年8月1日,天津碱厂两座分别高150米和100米的标志性烟筒在投入使用25年后被爆破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