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充分认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21世
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各地、各行业必须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全教会精神,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认真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
育的现状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一步理顺我国学制的要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为3至4年,以3年为主。
三、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相
结合,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要进一步改革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多种形式招收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并允许接受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可以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个人愿望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再确定专业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要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
分相互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对于从其他高中阶段学校转入的学生,承认其相应的学习经历或学分。
四、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体现职业教育......余下全文>>
二: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中应如何转变职能?
形成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就是抓就业、就是抓稳定的意识。(2)完善法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3)规划统筹。整体规划,综合协调,资源合理配置。(4)建立制度。企业支持、产教结合、半工半读等方面的制度。(5)财政支持。保证职教经费的投入。(6)政策推动,政府创设政策环境,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观念转变。提高职教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7)信息服务。为市场与学校搭台,提供供求信息。(8)分工配合。齐抓共管,一统多参,相互配合。 2.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中政府职能应该作如下的转变:(1)从直接管理转向宏观调控,政府职能合理定位,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合理引导、宣传,加强规划、监督、调节、规范,提供信息服务等。(2)从计划培养转为市场驱动;(3)从分配性的资源配置转为竞争性的资源盘活;(4)从直接服务转为购买服务;(5)发挥行业协会、企业、中介、社会力量的作用;(6)引导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进入市场良性循环。 3.在职业教育管理中,政府转变职能就是从职业教育培训的"提供者"转为职业教育培训的"购买者"。要处理好政府与学校、培训机构、企业、公众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政府的作用, 让政府-企业-学校-社会,这几个连接点能很好地衔接,形成良性循环。
三:如何看《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机遇与挑战并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机遇期。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职发展至少面临八个方面的现实挑战。
顶层设计初具雏形,如何落细落小落实。2014年以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已初具雏形。要切实推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决定》规定的各项政策、标准、任务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发挥作用,建章立制、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必须转入落细落小落实的新阶段。
规模扩张已达极限,如何强化内涵建设。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决定后,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0年以来,高职教育规模基本稳定,年招生数在320万人、在校生数在980万人、校均规模在6000人左右窄幅震荡。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跨过规模扩张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以强化内涵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新征程。
考试招生不断变革,如何应对生源多样。据统计,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招生人数达到151万,占高职招生计划总量的45%。《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提出,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导致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呈现多样化、多元化趋势,高职院校必须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自主办学逐步扩大,如何强化科学管理。《决定》明确要扩大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事管理、教师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推行管办评分离、强化督导评估。这是一种“政府指路学校走”的新模式。高职院校要用好办学自主权,迎接新型管理模式挑战,必须强调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校际竞争日益激烈,如何突出质量特色。高职院校需要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特色化发展,在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应用技术协同创新等领域打造“人无我有”办学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进入必须突出质量和以特色求生存、谋发展的新阶段。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如何应对形势变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在提供了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技能的同时,也促使教与学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要有效应对,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与学的双重改革。
多元主体参与办学,如何深化多方合作。在推进多元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深化多方合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行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建设还不成熟;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等。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合作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
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如何强化省级统筹。省级政府承担统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职责,如何准确定位中央与省级职责分工,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如何引导已拨付的中央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使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全面发展,已成为我们必须直面并要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如何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充分认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21世
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各地、各行业必须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全教会精神,充分认识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认真抓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
育的现状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学制
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新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他们应当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一步理顺我国学制的要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为3至4年,以3年为主。
三、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实行灵活的教学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全日制教育与部分时间制教育相
结合,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要进一步改革职业学校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适当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多种形式招收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并允许接受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要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可以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个人愿望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再确定专业方向。
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要建立校际之间、相近专业之间学
分相互承认的机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对于从其他高中阶段学校转入的学生,承认其相应的学习经历或学分。
四、优化专业设置,加强专业建设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余下全文>>
五:如何深化我区职业教育攻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周济在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交流五年来职业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分析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部署2008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这是一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员大会,对促进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
过去的五年,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年,也是职业教育工作全面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2年和2005年,国务院先后召开两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都作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改革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高,促进了教育结构的战略调整和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国职业教育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05、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连续两年分别扩招100万;2007年再扩大招生50万,当年招生规模达到801万人,占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已经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培养了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起来招生数接近1100万,在校生数接近3000万,基本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
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实现了重大转变。职业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三是职业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取得明显进展。自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投入53亿元,重点支持了10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35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7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成了1.2万名骨干专业教师的国家级培训任务。各地也增加投入,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
四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组织实施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1.5亿人次。
五是建立健全了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2007年秋季学期,中央和地方财政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经费达到90多亿元,高职学生也享受到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高职学生受资助面达到20%以上,中职学生受资助面达到90%以上。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英明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教育系统特别是职成教系统的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教育部党组,向所有积极支持和为职业教育作出贡献......余下全文>>
六: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新观念,提升能力
为配合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10月12日-13日,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0年年会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高职战线的350余所院校领导(其中包括国家示范和骨干建设院校169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委员会以及英特尔公司、思科、发那科等国际知名企业代表等近500余人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政府领导等在大会上致辞和讲话。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贯彻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四个合作’为主线,实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这次会议是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配合教育部高教司落实《规划纲要》,向整个战线宣传贯彻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高职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推动全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走向深入,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邀请北京市教科院副院长吴岩教授和上海教科院副院长马树超研究员就“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做了专题报告。吴岩教授介绍了工作会的教育部领导主报告、总结讲话核心内容,就如何科学把握高职改革发展战略、理清高职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等做了深刻的分析。马树超研究员围绕《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分析了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推进高职改革与发展的国家要求与正在论证的重点举措,特别强调了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推进校企合作走向深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她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就业导向”、“面向需求”和“人人皆可成才”观念,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坚持科学定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范唯处长表明高职院校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突出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范唯处长鼓励各院校要主动探索和实践,通过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创新,创造性地用足、用好现有政策,高度重视并克服存在于我们内部的阻力和障碍,创造条件、克服阻力,大胆改革、先行先试,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等外部资源,合作发展,多方共赢。
会议围绕“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推进校企合作”这一主题,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委员会等院校、企业单位在大会进行了交流发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协作委员会顾问、西安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于德弘教授在会上也作了发言,他认为高职教育要发展,观念更新是先导,课程建设是核心,条件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根本。高职院......余下全文>>
七: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偏废做机融合共同服务于技术应用型才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围绕实践教设备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实践教改革教、劳务市场职业需求确定应设专业根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析确定所需能力据发课程决定教式种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指向工作岗位所需能力教程终培训效均能力本进行衡量使职业教育课程与现实产技术紧密相联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主要特点、模拟教、岗位技能培养注重知识面拓宽同加强思想素质、工艺管理、基本能力差、新技术本校教师综合职业能力发展十利 三.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保持技工校教师职称系列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实习指导教师聘任制度疏通行业员校职渠道引进具丰富实践工作经验较强手能力专业技术员由行业转入教师系列利于先进技术、交往能力、软件两面进行建设真发挥实践教提高综合职业能力面作用实践教硬件建设面通宜宾商职校实践设备建设现状调查及访谈结本研究认等职业校实践教硬件建设应围绕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构三平台、新思想断完善自能力体系才能适应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 (三)加强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目实践教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等职业校实践教应打破传统先理论实践思维改变实践教依赖理论教现状构建放型实验实训环境实践教应与理论教相配套贯穿于教程始终并且相互交叉、技能态度等素质要素整合般素质与定职业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种广义概念 结构、社实践等结合起才能收良效 ③坚持理论知识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 现代职业必须具备综合知识技能狭隘能力本位观往往单纯注重技能培养忽视全面知识习综合能力培养使知识面窄能力单现专业能力强、角色扮演等 (四)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 课程观课程观念或课程价值取向具课程价值取向决定设置课程案本研究认职校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指导其课程设计根据家、实践基员管理及校内外实践教管理进行建章立制等 三.改革实践教 针能力培养实践教应引入行导向教行导向教校整教程创造种与教、建设、技能态度特定职业或情境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能完定职业任务能力单种能力毫相干孤立能力机械相加相互联系、称职所需要其各项条件例思想品德、身健康要求等等其任何孤立能力要素都难完职业劳者知识、核能力间互相迁移共同构复杂素质结构既包含远考虑性发展所需般素质能力包含指向近期职业流职业能力通同组合完各种任务 职业特定能力每种职业自身特适用于职业工作岗位适应面窄、相互影响机整体各种能力综合 内容、新技能、产第线兼职教师带新知识、职业道德;另面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新知识、专业能力、理素质、产实践:种能力仅包括技能包括胜任、评价式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教思想 职教育造术精英培养适应产、具等职业校教师资格员特殊技能员聘用专职或兼职教师[三][③] 面等职业教育必须突职业能力培养现专职教师队伍能适应要求需要校外聘请部实践能力较强专业教师实训教师、科文化基础、工程技术员担任兼职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外些自科研、社、校内外专业实训基、相互渗透、与教师互社交往情境致力于通习构建知识形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要求能种构建知识能力运用于其职业行导向教基于行导向教模式种教手段行导向教模式业导向能力本位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依据职业习领域内容运用行导向教组织教培养具综合职业素质技能型才教形式用教组织形式项目教、发展能力、新技术断涌现教师仅靠原校习知识已经远远能满足行业要求等职业校教师较普通教育教师更需要断习新知识、服务第线需要高素质劳者劳者处于社总体劳链环终端社财富直接创造者职除要求掌握必备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要具较强职业综合能力说千道万光说练干 综......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