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体结构施工的质量通病主要有哪些
混凝土裂缝已成为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如何防治混凝土裂缝是工程技术人员迫切希望解决的技术难题。然而防治混凝土裂缝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设计、材料、施工中每一个技术环节。
本技术主要是叙述防治裂缝的一些关键技术,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从而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的目的。
本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构造措施、混凝土原材料(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合比对抗裂性能影响因数、抗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抗裂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以及施工中的一些技术措施等。
二: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哪些
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 露筋,预埋件位移,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孔洞、夹渣、缺棱掉角;混凝土干缩裂缝、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陷裂缝……
抹灰工程 空鼓、裂缝、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接槎明显、抹痕……
砌筑工程 轴线位移、组砌混乱、砖缝砂浆不饱满、墙体留置阴槎、接槎不严、拉结筋遗漏或锈蚀… …
三: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有哪些
这是我结合以往的工程项目及实践经验 ,总结出的质量高发问题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础尺寸偏位、基础尺寸大小偏差过大、轴线关系错误、基础底、面标高偏差过大或错误、基础钢筋反向、定位箍筋与柱子钢筋焊接、核心加密箍筋漏设或不设、基础内柱子钢筋偏位、基础内预埋螺栓偏位、柱脚烂根、基础梁表观质量差、框架柱箍筋锁扣沿同一钢筋连续设置,H型钢涂层划伤或破坏、焊接钢筋接头夹杂过多、机械连接接头漏丝量不足或未漏丝、高强螺栓初凝终凝时间过长、钢柱下抗剪埋件漏设、剪力槽漏设、混泥土成品缺棱掉角、混凝土脱模过早表面拉毛、混凝土表面过分光滑、浇筑混凝土时板钢筋踩踏损坏、成品楼板开裂、柱梁钢筋接头位置错误、框架柱成型尺寸偏差过大、模板尺寸偏差过大、模板拼缝不严、模板内建筑垃圾过多、变形缝留设不顺直、后浇带钢筋断开、有防水要求部位的穿墙套管未设止水环、有防水要求的结构没有采用止水螺杆、混凝土施工缝位置留设错误、砌体脚手眼留设错误、砌体砌块未发水或不该发水的进行发水、植筋长度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有水房间砌体墙下混凝土带漏设、过梁窗台压顶支座长度不足、大型门窗洞口未设抱框或射钉固定块、设备安装半砌口不设过梁、过量圈梁内钢筋数量直径型号错误、砌体留槎留错、构造柱根部清理不到位、构造柱模板加固破坏墙体、构造柱混凝土不密实、不同界面不挂网、抹灰前没有提前润湿、建筑用砂细度模数不达标、水泥超过有效期、抹灰前没有清除混凝土结构上的钢筋钉子、抹灰完成后漏网、抹灰层开裂泛碱空鼓掉砂、墙面平整度垂直度不达标、抹灰层高度不足、抹灰不分层一次成活、结构清理误将防雷接入点割除、檩条方向错误、现场施焊溶剂错误、现场施焊形式错误、墙面钢板分色与建筑要求不一致、外墙造型线条分缝与建筑要求不一致、外墙颜色色差过大、外墙空鼓开裂、保温层固定不牢、涂抹类保温砂浆添砂、耐碱网格布漏网、保温层厚度不足、外墙洞口周边未作加强、密封胶结构胶混用、防水卷材因气温影响选型错误、防水附加层漏设、防水基层不平整不干净、防水卷材厚度偏差过大、刚性防水开裂、防火门开启方向错误、防火门等级错误、防火门宽度错误、水井间不抹灰、洞口封闭不严漏水漏气、屋面烟囱高度不足、女儿墙高度不足、散水开裂、地坪开裂、石材幕墙脱落、幕墙龙骨锈蚀、吊顶塌陷、管道漏水、烟道蹿烟、风道风压不足、楼梯间栏杆高度不足、疏散指示灯方向错误、桥架施工完成未上盖板、管道未上阻火圈、残障通道漏设错设等等。
四:建筑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通病原因与分析从哪些方面入手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其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
当前,全国各地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开展了“创全优工程”竞赛活动,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工程质量粗糙、低劣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质量通病还经常出现,工程质量事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思想上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企业管理不善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建筑队伍迅猛发展,施工技术力量薄弱,施工人员对如何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缺乏必要的技术管理。
施工项目中有些质量间题,如“渗、漏、泛、堵、壳、裂、砂、锈”等,由
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而成为质量通病。
五: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包括哪些???
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如不能根除,将影响结构的安全,如何最大限度的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和防治进行探讨。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一.蜂窝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于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弗;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麻面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孔洞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
四.露筋现象: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余下全文>>
六: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都有哪些?
振捣不密实。
现场拌合时拌合不均匀或配比不正确或有较多杂质。
砼强度不够。
砼实体尺寸偏差大,或者变形跑模。
砼保护层处置不当让钢筋露出,或保护层过大,砼构件承力部位无钢筋或钢筋少。
砼表面抹面收光不好,毛糙。
养护不好有裂纹,龟裂严重。
灌注间隔时间过长出现施工缝。
有抗渗要求的砼出现缝隙漏水。
大体积砼灌注时砼散热做的不好,砼内部变形大出现裂缝和空洞。
七:如何加强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督管理
1、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打造精品工程
既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无数血和泪实例教训的总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建筑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产品质量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拓展。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重新认识建筑产品的质量。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笔者认为建筑产品的质量包括 3 个方面:一是建筑产品主体结构的质量。二是目测感官方面的质量。三是使用功能方面的质量。建筑产品如同其他任何具有使用功能的产品一样,形体设计、装潢的完美,给人只能是感官上的享受。人们购买、消费的最终目的是使用,使用功能的质量,不仅有设计原因造成的,更多的是施工质量方面原因造成的。水、电、煤气这些最基本的使用功能,是人们对建筑产品内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上水不通,下水不畅;电线短路,煤气泄露;还有窗台、屋面、外墙面渗水等,是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通过消灭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通病,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多创优质工程,为业主和用户提供优质的建筑产品,既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把提高建筑产品的施工质量,放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
2、必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是建筑产品最终形成的场所,施工现场管理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括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技术质量管理的实施、检查、复核和监督,物料进场、检验、实验和使用的管理,预算、统计、核算管理、施工现场治安治理、消防和卫生管理,分包队伍的管理等,构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系统。
在施工现场管理这个系统中,质量管理是核心。围绕“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主线,把施工现场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串了起来。通过深入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和保证。这就是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理念。创优和达标,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是密不可分的。要创优质工程,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高的标准和要求,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创优质工程就是一句空话。通过开展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贯彻 ISO9002 标准提出的创造一个适宜的工作环境,为创优质工程提供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深入开展创优达标活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向顾客提供满意质量的建筑产品和良好的服务。
3、抓住质量体系的运行,规范质量管理的行为。
八: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有哪些规范
这没有这种规范,规范都是知道意见和要求,例如标准、规范、规程等,规范里最多有质量通病的描述,不会有这种规范的,你只能找相关书籍和文章
九:请列举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哪些
一、干砖上墙
应提前12h浇砖,水洇湿砖达15mm深为宜。
二、砂浆饱满度差
1.不用“三一”砌砖法;
2.用大面铺灰填心砌法;
3.砂浆和易性差;
4.用推尺铺灰法砌筑,铺灰过长;
三、竖缝透亮或瞎缝
不挤碰头灰或不打碰头灰。
四、砖、柱、垛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围通天缝。
1.用包心砌法;
2.砌砖未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五、砖缝不当
1.水平缝过厚,皮数杆所画厚度与砖实际厚度不协调;
2.不按皮数杆砌筑或皮数杆制作不符合要求,未作预检;
3.起砖时大于20mm水平缝不用豆石混凝土;
4.排砖方法不对,不进行多方案比较。
六、墙体轴线偏移,上下墙错台。
1.放线错位,累计误差;
2.桩位偏移,引上线不准;
3.不拉通线,拉线不交圈;
4.通长水平缝超差,手高手低不合线,不同时起线,皮数杆数量太少,距离太远,拉线不紧。
七、排砖组砌错误
1.大面墙体加非整砖(七分头);
2.门窗口两帮阴阳膀(应是长身顶七分头)或立缝(大角与墙面)不贯通;
3.窗台部位所加非整砖不居中,上下变位;
4.窗过梁以上与窗台以下排砖不统一考虑。
八、标高不准
1.皮数标记不明,立皮数杆抄平不准;
2.砌筑不跟线,不跟皮数杆;
3.水平缝过厚,墙顶超高,影响圈梁断面;
4.起线不一,接线错行,砌成“螺丝墙”
十:一般抹灰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原因是什么
一)抹灰层空鼓
1.现象
抹灰层空鼓表现为面层与基层,或基层与底层不同程度的空鼓。
2.原因分析
(1)底层与基层未处理,或处理不认真,清理不干净,或抹灰面未浇水,浇水量不足、不均匀。
(2)抹灰层表面过分光滑,又未采取技术措施处理。
(3)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差异过大。
3.防治措施
(1)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2)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3)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掺 107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二)抹灰层裂缝
1.现象
抹灰层裂缝是指非结构性面层的各种裂缝,墙、柱表面的不规则裂缝、龟裂,窗套侧面的裂缝等。
2.原因分析
(1)抹灰材质不符合要求,主要是水泥强度或安定性差,砂子含粉尘,含泥量过大或砂粒径过细。
(2)一次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间隔时间太短,或表面撒干水泥等而引起收缩裂缝。
(3)基层由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的拼接部位处理不当或温差而引起裂缝。
3.防治措施
(1)抹灰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应符合标准;砂不能过细,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白灰要熟透,过滤要认真。
(2)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不能厚;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要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合理选定。
(3)为防止窗台中间或窗角裂缝,一般可在底层窗台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梁,或设3φ6的钢筋砖反梁,伸出窗洞各330mm。
(4)夏季要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对重要部位与曝晒的部分应在抹灰后的第二天洒水养护7d。
(5)对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在抹灰前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胶带纸、布条,或钉钢丝网或留缝嵌条子等方法处理。
(6)对抹灰面积较大的墙、柱、檐口等,要设置分格缝,以防抹灰面积过大而引起收缩裂缝。
三)抹灰层不平整
1.现象
抹灰层表面接槎明显,或大面呈波浪形,或明显凹凸不平整。
2.原因分析
(1)基层刮糙未出柱头(冲筋),或未做塌饼。
(2)抹灰过程中刮尺使用不当,或长度不足(<2m)。
(3)面层抹灰后没有适时找平压光,隔天发现不平整,已无法找平压光(实际上是少一道再找平压光工序)。
3.防治措施
(1)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2)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纸巾灰墙面,应尽量采用熟化(熟透)的纸巾;抹灰前,须将纸巾灰放入砂浆拌和机中反复搅拌,力求打烂、打细。可先刮一层毛纸巾灰,厚为15mm左右,用铁板抹平,吸水后刮衬光纸巾灰,厚为5~10mm,用铁板反复抹平、压光。
四)分格缝不规范
1.现象
分格缝不平直、深浅不一致,宽度不适中,缝起点或终点上下与左右不统一,缝口缺棱角或粗糙,嵌缝不密实、不光洁。
2.原因分析
(1)两条分格条镶接时未吻合或不平直,或分格条变形。
(2)分格条制作不规范:厚度不一致、宽度不统一,两侧下部未割角。
(3)......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