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故事

一:名人朱熹故事

神笔镇流

朱熹来到永春,走访一些书友。一日来到蓬壶高丽的林氏祖宇,得山川锺毓之秀,堪称幽胜,即索纸笔,题字以赠。山问竹纸算是现成,就是没有大笔。俗话说“刀钝出利手”,朱熹即以茅草临时扎成,当场书写“居敬”二字赠之。乡老争相传诵圣人留下金字,即以楠木作匾,镌之以作永远纪念。当金匾悬挂祖宇厅堂之后,即将这根茅笔置于匾后,以示子孙。到了清代康熙年问,骆起明任永春知县之时,下乡劝农来到蓬壶,即有传闻朱熹茅笔题字之事,就乘舆谒见林氏祖字,只见“居敬”微尘不染,索笔觇之,如获拱璧。经乡人同意即收在身边尝玩,并作为传世之宝珍藏之。康熙十年任满晋省过乌龙江,一时风浪大作,翻江倒海,轻舟上颠下簸,真有覆舟之险。同舟之人认为是妖邪作崇,争求宝物以压邪,骆起明行装内仅有书籍数筐,别无珍宝。最后乃以朱熹茅笔掷之江中,说来也怪,一时风平浪静,众人誉之为神笔√

二:朱熹小故事(不超过50字)

步步香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

难当,朱熹也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

-

见路口开一爿茶馆,忙走进茶馆坐

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

风飒然,

令人神清气爽,

是纳凉的好地方。

朱熹口啜香茗,

开襟纳凉,

浑身舒坦,

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

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

释卷,朱熹是一个大儒,自然喜爱读书郎。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

笑着吩咐道:

“替我办九种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象吊桶打水

??

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

?

怔怔地

愣在那里,脚象生了根似的提不起来。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

“娘,我

有办法

!

”。下山如飞般出了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喜眉笑眼地

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

水。原来韭菜的“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验证下山的才

学,

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

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

朱熹在茶馆住了

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下山也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提

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

地修起一座“朱子祠”,奉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

存。传说朱熹在山下住过的茶馆,蚊虫绝踪,是下山母子用艾草燃熏的结果。艾

草被朱熹步履踏过,乡民称为“步步香”。

三:有关朱熹的故事100字

你不会不会吧

四:朱熹小故事(不超过50字)

乾道四年(1168年),崇安发生水灾。朱熹力劝豪民发藏粟赈饥,还向官府请贷粮食六百斛散发于民,使民不致挨饿。

五:朱熹的故事100字(要快)

《心系黎民的州官》

朱熹刚到漳州就任,就听说此地吏治混乱,社会风气不好,他下决心要好好整治漳州,不取得成绩决不离职。

在“计除开元寺恶僧”中,他严惩了开元寺由老鼠精变的恶僧淫棍,为老百姓禳灾解难。在“塔口庵的来历”中,朱熹又倡议百姓们在自家大门口挂“竹隔仔”,女人出行需面遮“文公巾”,携带“文公拐”。在“朱熹错判铁环树”中,朱熹在李氏与季氏的风水宝地之争的案子中造成错案,后来在铁匠拐脚陈的指点之下,勇于承认错误,并为李氏翻案昭雪。

在这些传说中,朱熹始终谨记自己一州父母官的职责,心系黎民,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民排忧解难,除暴安良

六:朱熹能言善辩的故事

朱熹自幼聪明,能言善辩,求知欲望强。至今,许多人说起朱熹“孩提问天”“连环巧问”“鹅湖论学”“智胜棋王”等许多故事,朗朗上口。

孩提问天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连环巧问

朱熹自幼受教于父,聪明过人,想象力强。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鹅湖论学

在南宋的理学家之中,陆九渊也是名气很大的人物。陆九渊与朱熹同时,小于朱熹9岁。二人在治学目标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认识途径却大不相同。从哲学观点上讲,朱、陆两家是南宋时期唯心主义理学内部的两个不同学派,由于观点不同,两家在学术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争辩。朱陆二人的辩论方式,主要是通过书信的往来进行交锋,然而鹅湖之会却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为了调和朱陆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学者吕祖谦发起,邀请了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县境内)集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为学之方”。这便是中国学术史上有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5年过后(1180年),陆九渊来到白鹿洞书院拜访朱熹,请为其兄陆九龄撰写墓志铭,二人一见如故,十分友善,并且表现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仅接受了陆的请求,同时还邀请陆九渊为书院师生讲学,陆也欣然同意,他的题目是讲解《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听者深受感动,给师生们留下了良好印象。这件事说明朱、陆的观点虽有分歧,但他们在学术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态度上都具有宽豁大度的君子之风。

朱张会讲

张栻,字敬夫,师从胡宏,学有专长,自成一派,号称湖湘学派,朱熹对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张栻进行了一次中国学术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会讲——朱张会讲,开创了会讲之先河。两人的讨论从太极之理上展开并最终趋于一致。朱、张会讲于岳麓书院,从各地赶来听者达数千人。在岳麓书院讲堂,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四个大字,后被书院奉为校训。在经过两个月的岳麓讲学后,朱熹在张栻的陪同下游南岳衡山。在一路的游览中,眼前的无边风景,不时牵动他们的诗兴,他们一边游览一边唱酬。几天里,他们共得诗一百四十九篇,合编为《南岳唱酬集》。下了衡山,从岳宫到槠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张栻就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临别前的讨论。两人朝夕在船中,讨论《中庸》之义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与张栻分手后,携弟子范念德、林择之东归,一路轮流更换唱和。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余下全文>>

七:有关朱熹孝顺的故事

朱熹(1130-1200年)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

一直以来,朱熹总是以一个思想家形象出现于世人面前,然而,朱熹不仅通晓诗、词、文、史、哲,对于书法的创作和鉴赏也达到了上乘的境界。朱熹是孔子之后儒家思想首要代表者,他的学术思想涵盖哲学、政治、经济、教育、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漂洋过海,波及东亚、东南亚及欧美诸国。他的书法同样享有盛名,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受命出任闽南漳州知州,他治理漳郡,热心创立书院,讲学注经,广施教化,移风易俗,人才辈出,使漳州有了“海滨邹鲁”之称,受到历代漳州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学习临摹朱熹的书法成为莘莘学子的一种风气和追求。

本人有幸收藏一本光绪乙己年(1905)花月(2月),由漳州“河南氏成美号”书画店临摹的朱熹字帖。名曰《朱子字式》,共有176个字,擘窠大字体。每个字高25厘米,宽23厘米,字帖用93张长度48厘米,宽度42厘米宣纸装订而成,每张宣纸写有两个字。在当时能够用这样大幅和这么多宣纸装订成册,可谓不惜工本,实为罕见。

朱熹的字 “但以意摸索写成”、“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1],擘窠书法是书法艺苑中一个流派,它起自魏晋,成熟于唐宋。朱熹的擘窠大字,风格古朴,笔力遒劲,具有大气磅礴、豪放苍劲,却又隽永圆润、秀丽清韵。1990年3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影印了一本清人罗韫山编撰的《朱子大书法帖》,在其“出版说明”写道:大家都熟悉宋人朱熹是一位鼎鼎有名的理学大师,却不大知道他在擘窠书法上的造诣也达惊世骇俗的境界……鉴于朱子擘窠书法几已失传,为挖掘、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促进书法艺术繁荣。本社特以新近挖掘的罗刻本《朱子大书法帖》为底本,按原大小影印(8开,189页),改名《朱熹大书法帖》行世,以满足书法研究和爱好者学习、研究、欣赏和收藏之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