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关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属什么性质问题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性质。象这种做法,在县级机关中很普遍。
知道为什么吗?那是因为机关正式编制不多,而有些机关的编制与繁重的工作职责不对称,因此无奈之下,机关只能向下属事业单位借用。
当然,仅仅是借用而并非借调。因为不管机关多需要你,但鉴于编制原因,无法将事业编制人员借调进机关。机关编制,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二: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借调人员有没有什么规定
法律上没有规定,看各个部门有没有发布文件加以规定了。 哈密市的地方规定可以作为参考。 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52176
三:求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借调审批程序
借调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只是人去市里的事业单位岗位上工作,而工作关耿仍然在县事业单位。市、县的两个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一个同意放,一个原意接收。工作到不需要你的时候,请你还回县事业单位。这个事,要慎重。除非你想正式调动到市事业单位。
四:关于借调的利弊?
借调产生的负面影响
由于借调缺乏规范性的制度和管理措施,借调的程序、管理等不够规范,使得借调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影响了被借单位工作开展
从工作数量上看,有的被借调单位本来编制、人员就有限,工作任务繁重,人员被借调后,其工作任务必须由其他人揣分担,变相增加了被借调单位的工作量。如在乡镇一级原本就存在大量空编,加之一些干部正处于老弱病残不能正常工作的状态,年轻干部、业务骨干被上级机关大量借用,基本上已被架空,严重地影响了乡镇工作开展。从工作质量上看,被上级“相中”借走的人员一般都是业务骨干,大大地削弱了原单位工作力量,留下的工作其他人员需要一定时间和相当的努力才能完成,影响了工作的的开展。
2、影响了编制管理的严肃性
借调现象是一种变相的超编现象,各单位通过借调增加实际工作人数,变相地打破了编制管理的“三定”方案,既影响了编制的严肃性,又造成了编制管理的混乱。由于大量借调人员,一方面被借调人员占着原单位编制但不干活,另一方面原单位由于编制被借出人员占着进不了新人,造成了“人岗不实、人编不符”的现象。
3、造成了干部资源浪费现象
一些单位借人,并不是因为人手不够,而是缺乏业务能力较强的人员。这部分单位,因为有了借调人员,一些正式人员产生了依赖思想和松懈心态,本该正式人员做的工作就推给借调人员去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忙了借调的,闲了在编的”现象,久而久之,“能者多劳、干与不干一个样”便成为一种常态,造成了干部资源的浪费。
4、影响了被借人员的积极性
一方面,被借调干部工资、职务等都在原单位,在现单位无法保障工资晋级、职务晋升和考核评优,存在着“种别人的地,荒自己的田”的现象。
借调的正面意义
借调是一种当前各级机关缓解人员紧张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推进新增中心工作、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新增中心工作的推进
如当前的双桥水库建设、同步小康创建、“五城联创”等各项阶段性的中心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通过从各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参加,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推进这些中心工作的较好开展。
2、有利于优秀干部的发现培养
一方面,相关单位因工作需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物色适合人选,形成了一个无形的优秀人才发现机制,使那些基层单位默默苦干的优秀人才能够及时被发现,得到组织的重视和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借用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县机关单位工作,进一步提高被借用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是一种更直接的培训方式,有利于年轻干部更快、更好地成长。
3、有利于促进单位之间的交流
通过人员借用,架起了借用单位与被借用单位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实现了相关单位之间的信息往来和资源、经验共享,促进相关单位的资源优化组合以及工作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更好地推动政策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如有疑问可继续追问,如果对您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五:借调多长时间可以转正,事业单位人员,调到行政单位。
机关事业单位确需借调工作人员,须经借出单位、借入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借出单位组织(干部)、人事部门备案,借调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借调期满后若需继续借用,须重新履行审批手续,并经借出单位主管部门偿意后报同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借调人员不得在借入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等待遇。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挂职锻炼按照《关于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1994〕26号)和《关于印发〈干部挂职工作的若干规定〉的通知》(黑组通字〔2004〕37号)规定,应由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挂职单位和派出单位共同抓好其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岗学习、培训、考察,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所在单位组织(干部)、人事部门审核,报主管部门审批,并在规定时限内返岗;因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返岗,须经单位同意并履行请销假手续。
六:关于借调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规定的?有那方面的依据
借调人员的工资待遇要具体看待。
首先,要看你的借调文件里关于薪资待遇的条款是怎么规定的;
其次,要看你原单位及借调后单位对借调人员的薪资待遇有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如果这两方面你都找不到明确的条款的话,你想讨回差额是难度比较大的!因为你的劳动合同关系并没有转移,履行的也是借调手续,不是换岗!而且一般行政单位的工资待遇是分的比较细的,有很多跟年限、资质、编制有关,所以你没法准确的套用“同岗同酬”概念。
希望上述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七:人员借调的人员借调的解析
人员借调一般是由于技术攻关、引进专案、确保重点建设或扩大事业范围等原因,急需某类专用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调用有困难的情况下所采取取的临时或短期借用的办法。假如有甲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乙用人单位由于工作需要,与甲单位协商后,请该劳动者到乙单位为乙用人单位工作的情形。借调人员,甲、乙两个用人单位需要认真协商,并签订借调人员协议。该协议应将借调时间、期限,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涉及被借调人员的劳动权利、义务约定详细、明确。例如被借调人员的工资是多少,由谁承担,由谁支付,社会保险费用由谁承担等。顺便讲明,被借调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无论由甲单位还是乙单位承担,负责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的单位必须是甲用人单位,因为被借调人员是与甲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如果被借调人员因劳动权利义务与乙单位发生纠纷,甲单位有责任与乙方协商解决纠纷。如果该纠纷得不到解决,被借调人员欲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可以将甲单位作为被诉人,将乙单位作为第三人,要求其参加仲裁活动。
八:借调期间管理员工应当依据哪个单位的规章制度
1、首先,应予是否具备“借调规则”或相关的协议,明确借调期间的职责和管理规范等;
2、其次,一般情况下,相关员工可按照遵从现场管理原则,遵照作业执行地的管理要求实施管理;
3、可见,结合借调规则协议,应予依照现场管理为原则;
4、以上仅供参考,请予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在此无法提供有效意见。
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借调期间工资如何发放
工资在原单位发放,福利基本上是随你现在工作中的单位发放,但原单位比较阔气的话也会为你适当考虑。
原单位发放是因为你被借调走时是经过领导同意的,还有你人借调走,但工作和工资关系全部还留在原单位,所以只有原单位为你继续发放。呵呵~~~
十:借调人员可在借调单位提拔任职吗
增强借调人员归属感
假如我是A部门管理者,首先会调整好自身心态,杜绝“借调员工是外人”的想法,视小张为本部门一员,做到无差别对待,增强小张内心的归属感。借调人员只有真正融入到新的集体中,才会改变消极工作的态度,全心全意投入工作。而在这之后,我会加强与小张的沟通,多给予关怀,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已达到借调的目的。我认为,管理者应充分信任借调员工,多给他们展现才能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其集体荣誉感,还能锻炼他们跨部门工作的能力,为企业培养储备人才。
应同管理同考核
借调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而提高借调人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考核。以案例为例,一方面,A部门领导要与B部门领导事先进行沟通协调,达成对小张工作管理与考核的认同。另一方面,A部门应根据工作性质为小张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做到与本部门员工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A部门还应每月将小张的考核结果向B部门进行反馈,将其借调期间的工作表现、业绩指标完成情况与工资挂钩。
建立激励机制和汇报机制
我认为对于借调人员的管理,应该建立两种机制。首先是建立激励机制。借调人员离开本身所在的部门,到全新的团队中工作,会或多或少产生一些陌生感,尤其面对不熟悉的业务更是会心生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新部门应适当采取激励措施,例如让其代表部门参加各类比赛,增强集体意识,尽快融入新环境。其次是建立借调人员主动汇报机制。借调人员工作消极,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受到制约。而汇报机制就是要求借调人员将自身工作情况定期向原部门报告。原部门应将借调人员的汇报情况登记在案,并作为对其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加强培训 严格考核
首先,要加强对借调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要在借调人员上岗前通过培训使之尽快掌握新岗位的基本工作方法,明确借调期内职责。其次,要加强对借调人员的考核管理。例如,A部门与B部门应共同负责对借调人员小张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借调期满由A部门对小张做出工作鉴定,交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存档。最后,要明确借调人员工作时限。在借调工作中,往往由于忽视对借调时限的控制,而影响借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超出借调时限,借调部门应作出解释,尽量避免无限期借调而挫伤借调人员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