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子兵法”中的计谋,如何在商业中很好的实行!并举例
孙子兵法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由来已久。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最早将《孙子兵法》引入经营管理的是战国魏文侯时的白圭。他将孙吴兵法和商鞅之法的原理,用于生产经营,善观时变,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等策略,取得了成功。目前,有许多企业家和经济学家对孙子兵法的商战应用价值有深刻的体会。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说:“《孙子兵法》是对两千多年前大量战争实例的精辟总结。当今MBA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深入观察现实问题进而找出其规律的能力。每个企业都欢迎善于解决问题的经理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徐二明说:“在国外学习战略是将《孙子兵法》作为经典的参考书,他们认为战略中的许多思维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就解决了。其实外国人喜欢看的书,反而是我们的《孙子兵法》,他们觉得很有用。近年来,很多管理学学者发现企业竞争与战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们已经将《孙子兵法》的理念应用于管理运作上。” LG中国总裁卢庸岳说:“我很喜欢中国的《孙子兵法》,里面有很多智慧的东西。对于经营管理也很有用。”
20世纪60年代,日本将《孙子兵法》引进了企业管理。日本学者村山孚说:日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两个支柱,一个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一个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日本企业家大桥武夫撰写了《兵法经营学》,讲述如何将兵法理论运用于商战,其中特别强调以孙子兵法管理企业。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公开宣称孙子兵法是他们成功的法宝。他说:“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应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日本麦肯齐公司董事长大前研一写了《孙子对日本经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一文,指出日本企业所储能战胜欧美企业,原因就在于日本“采用中国兵法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美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更合理有效”。他在《战略家的头脑》一书中,大量引证《孙子兵法》的内容,宣称《孙子兵法》是日本企业的“最高经营教科书”。
美国的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在对孙子兵法顶礼膜拜上并不比日本人逊色。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乔治在《管理思想史》中则说:“你想成为管理人才吗?必须去读《孙子兵法》!”美国当今著名经营战略学家哈默在他的文章中多次引用孙子的语录。他说:“仅估计已知竞争者的当前战略优势无助于了解潜在竞争者的决心、持久力与创造力。孙子,一位中国军事战略家,3000年前就曾论证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美国福坦莫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北大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说:“《孙子兵法》是战略理论领域的传世之作,是世界兵法史上的经典之作,是一本企业致胜之道的巨著。”
其他国家的有头脑的成功企业家也同样看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意大利埃尼公司总裁贝尔纳贝说:“关于战略这一题目,我正在读《孙子兵法》,这是一本大约2500年前由一位中国将军孙子所写的经典教科书,这是一本关于战略的全面的教科书,今天仍能运用到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去。”
孙子的思想已经在现代经济战略理论上打上深深的印迹。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浦·科特勒也曾在其《营销管理》一书中,探讨了兵法在营销中的应用。日本企业家非常推崇孙子“上下同欲者胜”的思想,将其与儒家思想结合创立了温情主义的合作型管理模式。在现代经济战略管理学中,有一个叫做“SWOT”的概念(Strengths ,Weakness,Opportunity and Threats),即“强弱、机遇和风险”。来华讲授经济学的美国学者约翰·阿利,将“SWOT”与《孙子兵法·虚实篇》联系在一起。他指出:“《孙子兵法》的虚实之分及其倡导的以实击虚的效果,与现代SWOT......余下全文>>
二:孙子兵法在商战中有哪些应用
商场如战场,因此,军事战争中许多理论原则同样适用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商场。正是基于这一前提,《孙子兵法》被许多企业管理者拿来作为他们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然而,对于《孙子兵法》的认识,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将《孙子兵法》的思想单纯的看作是勇于竞争两方之间,挫败对手,获取胜利的策略和计谋。
其次,对《孙子兵法》的理解缺乏系统的、整体的眼 光,见木不见林,有时甚至是断章取义,不能从精神实旨上把握住《孙子兵法》的精髓。
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感觉《孙子兵法》对于企业管理应该颇 有借鉴意义,但往往又不清楚它可以从哪些方面,如何起关键性的作用。所谓对《孙子兵法》的运用因此而停留在零散而感性的层次。
本文试图从上述问题入手,以一个新的角度,剖析《孙子兵法》的内在结构,分析《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若干联系,以及《孙子兵法》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 二、《孙子兵法》的结构以及与战略管理的联系
《孙子兵法》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15年左右,全书共13篇,以战争的一般进程来谋篇布局,文辞恢宏豁达,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 事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国际上也享有崇高的声誉,被奉为兵家之圣典。
首篇《始计篇》的核心是庙算,即战前的内外环境、敌我情况分析。孙子提出“五事七计”,并特别强调“道”——令上下与民同意——显示其对上下同 欲、政令统一的高度重视。庙算的目的在于战前的分析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初步的判断和决策。其后为《作战篇》和《谋攻篇》,笔者认为这两篇之核心意旨 在于强调两项统驭战争始终的基本原则:“速胜”和“全胜”。孙子认为兵贵拙速,“未睹巧之久”,“善用兵者”,“必以全争于天下”。一要把握战机,速战速 决,二要胸怀全局,整体考虑战争的得与失。
对应于战略管理的思想,我们会发现,孙子在前三篇所讲的内容,与战略管理的前期需要开展的战略规划与定位的很多工作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我们暂且将它视为第一部分。
中间五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和《九变篇》,论述如何治军,如何策划战局战势。可以将《形篇》、《势篇》看作这一部分 的主体,其后三篇是对主体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孙子提出“兵形象水”,其势“如激水漂石”,用兵达到“如转园石于千仞之山”,这是治军用兵的最高境 界。传统上将“形”看作是军事实力,笔者以为孙子本意指军队物质实力的部署和军队内部的“修道保法”,形之精义在于谋篇布局的能力,而非实体外形与数量。 势之精义在于凝合、调动士兵的士气、使形的结果升华为一种气势,守则“如藏于九地之下”,攻则“如动于九天之上”。孙子提出用兵之法,以正合,以奇胜,避 实击虚,以患为利,归纳起来,其核心在于争取战争的主动权,其间一以贯之的主线即“变”。奇正用兵的思想最早见诸于《老子》,孙子将道家这一辩证思维在军事领域发挥的淋漓尽致。总而言之,这五篇由奇正之变、虚实之变、迂直之变升华出另一个指挥作战的基本原则:把握战争的主动权。
对应于战略管理,我们会发现,这五篇所讲的内容,与战略管理的中期需要开展的战略目标分解与战略举措的很多工作有很多共通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它视为第二部分。
最后五篇:《九地篇》、《行军篇》、《地形篇》、《火攻篇》和《用间篇》具体论述如何在实际行军作战中灵活机动,“致敌”而“不致于敌”。《行 军篇》论述作战中有关行军的问题,《地形篇》论述为将者如何善用地形之利,《九地篇》从人的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着重论述如何因利乘便,调动、凝聚人的士 气,使之团结一心,勇往直前。这三篇在论......余下全文>>
三: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
怎如我看过的一部电视说的经济可以救国,经济是证明国家强大的途径所以大家都要发展经济大家度说商场如战场而《孙子兵法》教会了你在商场中也要向战场一样要运筹帷卧,要有心机不然一定要失败的
四:商战中战略和战术有什么区别?
战略战术的共同点:都是关于作战规模和层次方面的概念。
它们的区别是:
从范围上讲,战略是国家或一方势力根据形势需要,在整体范围为经营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或能力而指定的一种全局性的有指导意义的规划和策略。而战术是指在特定的局部地区,为维持和发展本地区的作用和能力、扫除已经或将要出现的威胁而采取的手段。
从时间上讲,战略是依据形势需求指定的长期方略。其对时间上的作用,往往可以维持几年或几十年。例如,在解放战争时,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形势以及敌我力量对比的判断,为整个解放事业指定了平均每月消灭将军5到6个旅,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解放军解除国民党统治的方针策略。虽然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但并不是解放军没有按照战略意图执行,而是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人人唾弃的地步,使得解放事业得以加快步伐。战术是有特定时间的,例如解放战争中,为了打破蒋军全面进攻的战术,我军采取了主动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大部队处动转移、小部队和地方武装以及民兵组织实施骚扰的方式,通过大面积运动,调动和麻痹敌人,以形成局部上我优敌寡的态势,进而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事实证明,这一战术有效的完成了我军瓦解敌军战略意图,并按照自己的意图消灭了蒋军有生力量,使国民党军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转而实施局部地区重点进攻的战略。
从形式上讲,战略是全局的全境的,是指导战术形成的总体的构思。而战术是局部的个体的,是围绕战略思想、地区环境指定的有效的方法,是战略思想的特殊体现。
五:孙子兵法与现代商战的关系 5分
孙子兵法可以指导现代商战,其思想是与战争相通的,商场如战场。
六:孙子兵法在商战中有哪些应用?实例呢?
如今的蒙牛风头胜过伊利,整个过程上演的"管中窥豹"、"不问出处"、"以退为进"、"知己知彼"、"出奇制胜"、"巧借东风",无不体现着《孙子兵法》的精华。
郑俊怀等6位伊利高管被检察机关带走的6天前,他和昔日的老下属--蒙牛总裁牛根生曾不期而遇,据说牛根生对郑俊怀态度很是恭敬。2005年1月4日,伊利股份发出公告,公司包括董事长郑俊怀在内的5名高管,涉嫌挪用公款罪已正式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逮捕。8天之后的1月12日,牛根生的"老牛基金会"正式创立,作为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牛根生将自己不到10%的股份全部捐出。
曾几何时,郑俊怀和牛根生这一对一起打拼的亲密战友,却因某种个性而反目,郑俊怀对牛根生来了一个"杯酒释兵权"。牛根生被"扫地出门"之后却独立门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硬是打造了一个敢和伊利老大哥叫板的蒙牛;最近一段日子的风头更是胜过伊利,整个过程上演的"绝地反击",无不体现着《孙子兵法》的精华。
一叶知秋,管中窥豹
《孙子兵法》: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民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解释:要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和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是,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案例:1999年7月,时任伊利集团副总裁兼冷饮事业部总经理的牛根生,因为管理方式、为人处世方面与伊利总裁郑俊怀相左,被郑俊怀取消了"兵权"。牛根生一气之下带着从伊利分得的一笔资金,及冷饮事业部9名核心人员,开始另起炉灶,共同注册1000万元成立了"蒙牛"公司。当时伊利的固定资产已经是几十亿,两者根本就不可能同日而语。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家公司在人事政治、天时、地利等几个方面的不同,蒙牛能够崛起,最终可以和伊利抗衡,应该是可以预知的事情。第一,牛根生的管理风格比郑俊怀开明,牛根生懂得用人、容人;第二,从一个洗碗工干到副总,能力方面比起郑俊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因为父亲就是养牛的,自己又从事了几十年,对周围的环境相当熟悉,论资历不比郑俊怀差;第四,牛根生知道"散财"之道,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吸引了来自伊利的三四百名有15年以上经验的乳业专门人才;第五,蒙牛的人才在薪酬和待遇方面远远超过伊利,而且只要有能力很快就能被提拔,企业的各项制度非常先进和完善。所以,除了资产方面,当时的蒙牛和伊利不能比之外,其余各方面均超过伊利。
天下英雄,不问出处
《孙子兵法》: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解释: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兵员不再次征集,粮草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用,粮食饲料在敌国补充,这样,军队的粮草供给就充足了……所以,在车战中,凡是缴获战车十辆以上者,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余下全文>>
七:求孙子兵法《......篇》的启示或孙子兵法《......篇》在商战中的应用1000字论文
《孙子兵法》军形篇对投资的启示
来源:证券时报网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笔者觉得,它对投资也有着重大的启示。
《孙子兵法》第四篇——军形篇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意思是:“孙武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
孙武清楚地划分了两件事:自己的事和老天的事。创造条件使自己不可被战胜是自己的事;敌人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是老天的事。他并且强调,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即不可被战胜;然后期待老天的事,即给可乘之机让我们战胜敌人。他还给大家设好了心理预期,即做好了自己的事以后,胜利可遇而不可求。
投资也一样。所做的交易首先要使自己的本金不至于亏损,然后等待高收益机会的到来。可以做到这样吗?笔者看来,有一个品种的投资做得好,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就是可转债。
可转债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债券,每年付息,到期还本付息或溢价还本付息。投资者还有权以约定的价格把可转债换成发行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如果某个时期,上市公司股票的价格高于约定的转股价,则投资者可获得相当于转股价以上股票涨幅的收益。另外,当股票价格在一定时期低于转股价一定幅度,转股价还可在股东大会的批准下下调,从而为将来的获利打下基础。
另外,《孙子兵法》之军形篇中还有这样一段论述:“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意思是:“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没有勇武盖世的战功,而他既能打胜仗又不出任何闪失,原因在于其谋划、措施能够保证,他所战胜的是已经注定失败的敌人。所以善于打战的人,不但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也决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
出乎人们预料,孙武所推崇的善战者并不是那些与敌人大战三百合拿下城池的猛将,而是那些做得无懈可击,专找像豆腐一样一击即溃敌人的人。仔细想想,成功的投资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沃伦·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他投资的秘诀之一,就是找那些容易做的交易。他老说:“我并不试图越过七英尺高的栏杆。我到处寻找的是我能跨过的一英尺高的栏杆。”当代股神的这句话,是不是和千年前兵圣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呢?
八:孙子兵法与商战 20分
晚上听了资深战略研究专家洪激的《全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现代企业应用》讲座,很受启发。最有感想的是七个字:道、德、形、势、忍、柔、融。
道,就是自然之道,世界运行的机理,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有道,本元和本初。德,是明白事物机理后选择的利害方向,德的本意和本质,就是利害,有利就是有德,有害就是无德。形,任何事情,都要有某种形,水无定形,兵无常势。势,就是把特定的形,放在特定的时间、位置、状态,从而有了一种势,势力,有势才有力。道、德、形、势,都是说的自身。后面三个字是说对外态度。忍,就不用说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基本的选择。柔,柔能克刚,不是柔软,是柔韧。融,融会贯通,合作共赢。
正好前段时间在看项目管理方面的书,再往前说,还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准备研究下老祖宗的东西。说起来,咱自诩为比别人更有点古文化的人,居然连春秋诸子的东东,都没认真读过。以后准备认真看下。计划是《孙子兵法》、《道德经》、《论语》、《庄子》、《孟子》,这几部要仔细看下。
还记得对我影响很大的几本书:《方与圆》、《呼啸山庄》、《平凡的世界》,这些书开阔了刚从高中毕业、一头闷在书堆里的我的思想。加上其他事情,后来引发了03年的诸多感想。虽然是走了弯路,不过也许是某种必然。仿佛一开始从荒野上找出道路的痕迹。这段时间嘛,看了《明朝的那些事儿》,也对我影响挺大,再研究研究老祖宗的东西,目标嘛,争取从小路走到大路上,踏平坎坷才成大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