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与校训的故事600字
校训是什么?校训就是我们应该遵守的东西,不是要,是必须遵守。
踏进古朴典雅而生机盎然的校园的第一年,校训就已烂熟于心了。平实而卓越,简练又上口的五个字,再好记不过了。我想,同学们对于校训更深层的涵义,也许只是浅尝辄止,而我却深有体会。
只有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一步一个脚印,持之以恒,才能在平淡中成就卓越。我把校训牢记在心,也一直照着它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在低年级时耍些小聪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整天自我感觉好极了。可是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难度日益上升,他的这种意识越来越靠不住,当他一次次考试时举笔维艰,这也错,那也错,成绩直线下降时,庐山真面目被揭开了。
那位同学找不到失利的原因,看见我近几次考试成绩一直居高不下,便虚心地向我请教学习方法。我笑着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无非就是人人都会背的五个字,‘平时而卓越’而已。你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它的含义可深着呢。好好品味一下校训的内涵,一定会使你收获颇丰的。”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那位同学的成绩大有起色。
校训像一座灯塔,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校训又像一面明镜,照着它能发现自己的不足。真正理解校训的内涵,并让它成为我们的学习和今后工作的准则,一定能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受益匪浅。让我们铭记校训,甘于平淡,追求卓越,为银杏校园增光添彩。我爱校训。
二:四年级校训好故事作文(350到400字左右)
校训
最近,我们学校不再用以前的校风和学风了,而是开始用新的校训:明德远志,乐学勤行。原来的校风是:自觉,勤奋,团结,进取;学风是:爱学,勤思,认真,刻苦。
现在,我得写一写新的校训的意思了。“明德”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远志”是有远大的志向;“乐学”是乐意学习,快快乐乐的学习;“勤行”是勤于行动,不是光嘴上而不行动的。
比起来,新的校训比较短,而且也开始注重品德了。原来的校风和学风注重学习,新的校训既注重学习,又注重品德了。
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件事情:前几天,我坐公交车去看望一位朋友。公交车上的位子都坐满了,我也坐在一个位子上。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奶奶上了车,但是竟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座。后来还是我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奶奶。看来大家没有助人为乐的品德。作文
的确,一个人不仅要有好的成绩,也要有好的品德。所以,我觉得新的校训更好。
我喜欢新的校训,这新的校训有一种古诗的味道。胡校长曾经说过:“希望大家把我们的学校变成一座具有书香气息的学校!”我想,光看看校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看来,新的校训就是为了能感受到书香。看来新的校训就是为了能感受到书香才写的吧!作文
你们喜欢我们的校训吗!
新校训,新思考
最近,我们学校不再用以前的校风和学风了,而是开始用新的校训:明德远志,乐学勤行。原来的校风是:自觉,勤奋,团结,进取;学风是:爱学,勤思,认真,刻苦。
现在,我得写一写新的校训的意思了。“明德”是具有良好的品德:“远志”是有远大的志向;“乐学”是乐意学习,快快乐乐的学习;“勤行”是勤于行动,不是光嘴上而不行动的。
比起来,新的校训比较短,而且也开始注重品德了。原来的校风和学风注重学习,新的校训既注重学习,又注重品德了。
由此,我想起了前几天的一件事情:前几天,我坐公交车去看望一位朋友。公交车上的位子都坐满了,我也坐在一个位子上。过了一会儿,一位老奶奶上了车,但是竟没有一个人愿意让座。后来还是我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奶奶。看来大家没有助人为乐的品德。作文
的确,一个人不仅要有好的成绩,也要有好的品德。所以,我觉得新的校训更好。
我喜欢新的校训,这新的校训有一种古诗的味道。胡校长曾经说过:“希望大家把我们的学校变成一座具有书香气息的学校!”我想,光看看校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看来,新的校训就是为了能感受到书香。看来新的校训就是为了能感受到书香才写的吧!作文
你们喜欢我们的校训吗!
《校训伴我成长》
从
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小学六年级,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又经历了多少次刻骨铭心的教诲,又有多少悲伤和快乐的时光?这连我都大惑不解,但我
清楚的知道,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离不开校训诚、勤、朴、爱四个字。
我与诚同行。诚实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打救星”。每当在我作业忘记写的时候,老师总会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问我“你的作业呢,怎么没
交!”这是我会很害怕,各种各样的后果仿佛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紧张的手冒冷汗,心也随着“怦怦”直跳,就在我想跟老师撒谎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有一个响
亮而清脆的声音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做人要诚实,不然今后吃亏的可是自己!”然后我就会被他所折服,跟老师说出了实情,老师见我诚实,就原谅了我,反而亲
切的对我说“下次可不要再马虎了哦!”我心中的绊脚石眼终于落下了。
我与勤相守。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除了勤奋,你认为还有别的办法吗?勤奋对于以前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实在太难了。因为在生活中,有这许多对
于我来说很好玩的东西正不断的在我脑海里绽放着火花,往往使我失去了自控能力。直到三年......余下全文>>
三:我与校训的故事
校训是什么?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转眼间,我们已经接受了超过十二年的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现在的大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通过人人网、微博等发表校训来找自己的校友,但不少网友都感叹自己的校训“不幸中枪”、“撞词”了。虽然总体来说,大多数学校的校训都是类似的,但作为一所具有历史的学校,这些校训俨然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记忆。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因为一句校训顺利通过工作面试:在校园招聘会上,一个人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通过前面的面试,在最关键的一轮,考官问道“还记得你的校训么”。在几秒的卡壳后,他慢慢回忆起校训,通过了最后的面试。那么你呢?你记得自己的校训吗?你的校训够特别吗?对你而言,校训到底有没有意义?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真正了解校训“艰苦奋斗,勤于实践,面向基层,崇尚科学”这句话是在大一下学期的高党课上。高东副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拥有幸福的生活。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增长,给了我们很大的享受与发展空间。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如今的我们仍旧处于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在我们肩上。从小的方面讲,我们只有努力才能保证以后过得更好。所以就算是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了未来更加美好,我们仍需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而这些话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只有用心去做,敢于实践才能达到目标。同时作为农学院的一名,我们面对的是基层,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实处,应该把科技的发展更加推广。而且面对现代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我们理应当在学习阶段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它来作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的敲门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不断往前进,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落后。校训不仅仅是作为我们升大学的保证,更是我们提高自己的保证。想想自己经历的一年,从大一上学期的体操到一直延续至今的早自习;从刚进社团的小干事到现在管理别人的部长;从处处需要照顾的懵懂到现在独当一面的果断。我们在不断成长,这其中不乏校训对我们的激励。记得在军训的时候,每天喊着校训听着校歌,没有人叫苦叫累,每个人都坚持了下来,这也许就是校训的作用,无形中深入人心,激励着我们坚持着前进着。
四:我与校训的故事500字
我与校训的故事
余漪老师说“人有人魂,师有师魂”。校训乃一校之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新时段,校领导的英明决策,“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引领着我们全体师生和学校在专业和教育教学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校训缓解了我懒惰的坏毛病
从上幼儿园时,我就是个懒惰的孩子。不想起床,不想上学,甚至不想穿衣、吃饭。每当看到别人风风火火地赶去哪里时,我都会想:这么匆忙干什么呀?为什么不慢一点儿呢!小心跑得太快会摔跤。。。这样不积极的想法纵容了我懒惰的坏毛病。当踏进小学时,公告栏上的校训让我眼睛一亮:“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从见到这条校训开始,我就给自己规定:“不懒惰,用心做”这两条“个人训”。每当我写作业写的不认真时,我就批评自己:“你这是怎么写的!刚给自己规定每一件事要用心去做,怎么又犯老毛病了?你这样还怎么‘顶天立地’呀!”;每当我在体育课上对待老师布置的运动作业懒得做时,我就会想:“你不是给自己规定过不懒惰吗?想要‘顶天立地’,就得付出努力!你这样怎么。。。”我不容自己再想下去,跑到屋外,认真的复习起广播操来。。。总之,如果自己再懒的话,我会不纵容自己,直到“懒惰鬼”从我身上彻底地离开。
二、校训让我变成了乐观的孩子
又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我上次考得还不错,所以就有些飘飘然了。连最基本的“考试前要复习”都没做好。考试的那天终于来了,我信心满满地答完试卷,满怀希望地交上试卷。受过了几天的“煎熬”后,我一蹦一跳地来到了学校,考试的成绩却————你懂的,惨不忍睹。。。我伤心极了。走出学校时,我无意地瞧了一眼公告栏,那条校训又映入我的眼帘:“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我想:“不能遇到这么点小挫折就放弃啊!不就是考试没考好吗?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重新再来!你要做‘顶天立地’的学生啊!”在那次考试事件以后,我再没有过像那次一样伤心,因为我不能太悲观了,要把事情都往乐观的方向去想!
校训激励我成长,也为我指引了前途的方向。校训,是你改变了我!
五:校训的故事独立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上海交大人融通“小我”与“大我”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里传扬着一位普通校友的动人故事:黄亮,携笔从戎、知识报国、敬业奉献;短暂的生命之旅走到终点时,他捐献出器
官,留下了给社会的最后礼物。“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镌刻在时代的风帆上,伴随着黄亮的学弟学妹们开启报国奉献之旅……
1926年10月,交大30周年校庆之际,校友为母校捐建了一口自流井,取义“饮水思源”。1933年4月,学校37周年校庆时,又有学生念及
母校培育之恩,在他们当年入住的执信西斋前,建造了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并立一石碑,上刻“饮水思源”。交大“思源校训”自此而来。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背后的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毕业前二十件事”之一是在校训碑前拍照。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这广为熟知的校训,由国学大师启功于1997年挥笔写就。
校训简约义达。赵仁珪教授至今仍记得:起初,学校曾邀请校内很多专家学者共提方案,启功自己也拟出不同训词,但最后敲定“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八字,显得平易通畅且深刻含蕴。它不但紧扣“师范”二字,而且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做一般人和做老师等之间的辩证关系。
六:我与校训的故事400字作文大全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小学六年级,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又经历了多少次刻骨铭心的教诲,又有多少悲伤和快乐的时光?这连我都大惑不解,但我清楚的知道,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都离不开校训诚、勤、朴、爱四个字。
我与诚同行。诚实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打救星”。每当在我作业忘记写的时候,老师总会露出一副严肃的表情问我“你的作业呢,怎么没交!”这是我会很害怕,各种各样的后果仿佛都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紧张的手冒冷汗,心也随着“怦怦”直跳,就在我想跟老师撒谎的时候,脑海中总会有一个响亮而清脆的声音不断回响在我的耳畔“做人要诚实,不然今后吃亏的可是自己!”然后我就会被他所折服,跟老师说出了实情,老师见我诚实,就原谅了我,反而亲切的对我说“下次可不要再马虎了哦!”我心中的绊脚石眼终于落下了。
我与勤相守。要想成为一个成功者,除了勤奋,你认为还有别的办法吗?勤奋对于以前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实在太难了。因为在生活中,有这许多对于我来说很好玩的东西正不断的在我脑海里绽放着火花,往往使我失去了自控能力。直到三年级,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和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终于让我认识了自己。因为我知道我别无选择了,所以我大面积的改善了我的学习时间,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了书桌前,终于我的付出得到的不是让人难得接受的成绩,而是满心的喜悦!
朴和爱在我眼里就是一个“关联词”,有朴就必须有爱,有爱就必须有朴。朴代表这朴素、朴实和普遍而高尚的行为习惯,它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你拥有一颗感恩、体谅和关心他人的心。具备了这些夺目的品质难道你还不配有一颗无私大爱的心吗?只有在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的条件下才可能去关心、帮助他人,这样你心中的爱不就变得无限广阔了吗?爱指引这你去助人为乐,成为一位平的高尚的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诚勤朴爱伴我成长,让我品位了成长的味道,同样也是照亮我前程的星光,没有了他们,我就等于失去了一张唯有的,指向光明的“地图”。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与诚同行,与勤相守,与朴相依,与爱相伴
┏ (^ω^)=☞
七:我与校训的故事,立德,重智,健体,展艺
我与校训的故事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
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转眼间,我们已经接受了超过十二年的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现在的大学,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随着科技的发达,网络的深入人心,有些人甚至通过人人网、微博等发表校训来找自己的校友,但不少网友都感叹自己的校训“不幸中枪”、“撞词”了。虽然总体来说,大多数学校的校训都是类似的,但作为一所具有历史的学校,这些校训俨然成为学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记忆。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因为一句校训顺利通过工作面试:在校园招聘会上,一个人过五关斩六将,好不容易通过前面的面试,在最关键的一轮,考官问道“还记得你的校训么”。在几秒的卡壳后,他慢慢回忆起校训,通过了最后的面试。那么你呢?你记得自己的校训吗?你的校训够特别吗?对你而言,校训到底有没有意义?
对于我来说,第一次真正了解校训“艰苦奋斗,勤于实践,面向基层,崇尚科学”这句话是在大一下学期的高党课上。高东副书记的讲话让我深刻了解到这句话的意义。
八:有关于成才成人做人的校训故事作文5oo字
余漪老师说“人有人魂,师有师魂”。校训乃一校之魂,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学校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新时段,校领导的英明决策,“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引领着我们全体师生和学校在专业和教育教学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校训缓解了我懒惰的坏毛病
从上幼儿园时,我就是个懒惰的孩子。不想起床,不想上学,甚至不想穿衣、吃饭。每当看到别人风风火火地赶去哪里时,我都会想:这么匆忙干什么呀?为什么不慢一点儿呢!小心跑得太快会摔跤。。。这样不积极的想法纵容了我懒惰的坏毛病。当踏进小学时,公告栏上的校训让我眼睛一亮:“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从见到这条校训开始,我就给自己规定:“不懒惰,用心做”这两条“个人训”。每当我写作业写的不认真时,我就批评自己:“你这是怎么写的!刚给自己规定每一件事要用心去做,怎么又犯老毛病了?你这样还怎么‘顶天立地’呀!”;每当我在体育课上对待老师布置的运动作业懒得做时,我就会想:“你不是给自己规定过不懒惰吗?想要‘顶天立地’,就得付出努力!你这样怎么。。。”我不容自己再想下去,跑到屋外,认真的复习起广播操来。。。总之,如果自己再懒的话,我会不纵容自己,直到“懒惰鬼”从我身上彻底地离开。
二、校训让我变成了乐观的孩子
又是期末考试的时候,因为我上次考得还不错,所以就有些飘飘然了。连最基本的“考试前要复习”都没做好。考试的那天终于来了,我信心满满地答完试卷,满怀希望地交上试卷。受过了几天的“煎熬”后,我一蹦一跳地来到了学校,考试的成绩却————你懂的,惨不忍睹。。。我伤心极了。走出学校时,我无意地瞧了一眼公告栏,那条校训又映入我的眼帘:“让教育上天入地,让师生顶天立地”。我想:“不能遇到这么点小挫折就放弃啊!不就是考试没考好吗?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重新再来!你要做‘顶天立地’的学生啊!”在那次考试事件以后,我再没有过像那次一样伤心,因为我不能太悲观了,要把事情都往乐观的方向去想!
校训激励我成长,也为我指引了前途的方向。校训,是你改变了我!
九:沪江大学的校训的故事
“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 ——上海理工大学的百年沪江精神 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浓密的香樟树叶,洒落在清水红砖的哥特式建筑群上,这是上海理工大学最平凡的一瞬光景,也是黄浦江边这所百年老校散发出的永恒荣光。“浦江之滨花木扶疏,红楼三五矗立其间,沪江大学在焉。”1906年,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沪江大学在这里创办。实行男女同校,确立“更为中国化”的办学主张,最早开展社会工作,创办社会学系,诸多领域开一时风气之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办学传统。百年薪火相传,凝练的“信义勤爱”四字校训更滋养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个人。“盖闻古之学子,必有所得训于其师焉……诸同学能以是四言铭诸座右,何患不成伟人,为沪江光哉?”1919年,求学沪江、浸润校训精神的朱博泉为此四字感慨,在沪江大学学术刊物《天籁报》上撰文以评。此后,他成了“大宅门里出来的银行家”,和无数沪江校友一样,终其一生躬行实践之。以不世出的才情、对生活的热诚,以及创作的勤奋熔铸成优美诗文的徐志摩,也曾徜徉在这片美丽的校园。沪江融贯中西的气质、开阔的视野,构成了这位新文学著名诗人思想和诗艺追求的底色。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民国法学家吴经熊,“医德风范终身奖”获得者邓家栋,被称为“打开中国文化与世界一扇窗”的翻译家和编辑出版家冯亦代,我国“加权残值法计算力学”创立人、固体力学家徐次达……一串串名字从这里闪耀,一种精神在这里传承。“信义勤爱”——四个字简简单单,道出的是立身治事最朴素的道理。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校训石静默而立,凝望着每一位从它身边走过的学子。上海理工大学承续了沪江校园之形,也绵延着百年沪江精神。所谓信者,言信行果、取信于人;所谓义者,含仁怀义、乐善好义;所谓勤者,勤学好问、业精于勤;所谓爱者,仁民爱物、爱国一家。“信义勤爱”四字,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社会伦理道德的精华,说的是如何“为人”。百年校庆之际,学校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思学志远”,对“为学”提出要求。“爱人者,人恒爱之。”单是一个“爱”字,公私兼尽,便须毕生体悟践行。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抗战时期被推为上海各界救亡协会主席,为抗日救亡大业献出了生命。81年后,著名文艺理论家、沪江校友徐中玉在《我的沪江岁月》中回忆道:“刘湛恩抗日救国的斗争精神特强,他的牺牲是沪江的不幸,也是沪江的光荣。”刘湛恩曾说,“沪江是个大家庭”,确如其愿,一代代学子在这大家庭中缅怀先贤,勤求智识,献身社会。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曾就读沪江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戴立信,和同学们分享:“信义勤爱”的“信”字,在当今社会对于各行各业都很重要。曾任驻美大使的李道豫重返母校,寄望校友:“要加强实干教育,年轻人,眼光要远一点。”1917年由沪江大学创办的沪东公社是中国第一个大学所办社会学实验基地,开启了中国社会学专业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以大学为依托,把人才训练和社会服务结合起来。2002年创立的上理创行团队,开展了农业保险推广、女囚再就业、秸秆能源推广应用、农社对接等50余个社会公益项目,提供种植培育技术、新媒体营销培训等专业化服务,继续诠释着“爱”的教育。如今,这所以工学为主,理、管、经、文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紧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上海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卓越工程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鲜明特色。“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座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里,任何一个有思想的学生,都不得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校史馆里,沪江大学第一任化学系主任梅佩礼先生的这句话,至今依然承载着上理人的梦......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