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能解释一下剑桥方程式 55分
Y是真实收入. 也就是真实GDP. 乘以价格水平,变成了名义收入.
不是跟你讲了. 还不死心吗
Y是real income, 也是production function,不乘以P,就没有金钱意义.
Real income is the income of individuals or nations after adjusting for inflation,and is measured in physical unit.
注意到没有, 是经过通胀调整的,也就是去除了通胀的效果. 如果不乘以价格水平, 就不是monetary unit.
二: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的区别和联系
剑桥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的关系:
两者在形式上基本相同;
前者侧重于货币存量分析,后者侧重于货币流量分析;
两者对货币需求的分析角度和所强调的决定货币需求因素有所不同;
两者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三: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
①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强调货币的支出;剑桥方程式重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强调货币的持有。
②交易方程式重视货币流通速度以及经济社会等制度因素;而剑桥方程式则重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
③交易方程式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期的货币流通量;而剑桥方程式所指的货币数量是某一时点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存量
四: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的定义是什么 谢谢
剑桥方程式由英国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A.C.庇古提出的一种货币需求函数。又称现金余额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该论证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1917年,剑桥大学教授庇古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货币的价值》一文,提出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即剑桥方程式。式中y表示实际收入,P表示价格水平,Py表示名义收入,k表示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的比率,因而货币需求是名义收入和人们持有的现金量占名义收入比例的函数。
庇古提出这一货币需求函数,其理论根据是A.马歇尔的货币数量论。马歇尔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于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而人们的持币时间和持币量又决定于人们的财产和收入中多大一部分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人们以货币形态贮存起来的财产和收入是“人们愿意保持的备用购买力”,这部分购买力的高低决定于以货币形态保持的实物价值。按马歇尔和庇古的假定,这个“实物价值”以一定数量的小麦表示,因而货币的购买力(即货币的价值)便表现为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小麦量。设R为一定量小麦所代表的全部商品的总价值(即社会总收入和总财富),k为以货币形态持有的备用购买力占社会总收入和总财富的比例,M为货币量,P为以一定的小麦量表示的单位货币价值,则:
因而庇古的货币需求函数,也就是马歇尔货币数量论的数学化。
在M=kPy的货币需求函数中,y是一个常数且假定它是不变的,因为国民已经充分就业,经济产量已经达到最高水平时货币的需求取决于k和P的变动。而k的变动取决于人们拥有的资财的选择:资财可投资于实物形态,借以从事生产,也可直接用于消费,还可保持在货币形态上。怎样选择,需要权衡利弊得失,若选择在货币形态上保存,必将增加现金余额,而现金余额的增加必然要使k增大。在y和M不变的条件下,k的增大必然使P增加,因为P=ky/M。这表明货币的价值与ky成正比,与M成反比。剑桥方程式表达的经济意义被称为“现金余额说”,主要是强调人们保有的现金余额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此外,庇古还认为货币的供给对币值从而对物价的影响,即P与M成反比。他曾假定k也是个常量,是不变的,因为在一定时期内交易方式(支付方式)是不变的。这样,P的高低便取决于M的多少。在这一点上,剑桥方程式要表达的是:货币的价值决定于货币的供求。
五:剑桥方程式和费雪方程式的定义是什么 谢谢
剑桥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以马歇尔和庇古为代表的剑桥学派,在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该论证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决互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的财富水平、利率变动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但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每个人来说,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
费雪方程式: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MV=PT 该式也可以表示成P=MV/T。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流通中货币的平均数量;V表示一定时期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即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表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数量。该方程式表示货币数量乘以货币使用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这个方程式的一个结论是:货币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或者说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只能是货币引起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