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界法师,《唯识学》主要教义是什么
唯识学是大乘佛学的三大体系之一,是继大乘中观学之后印度佛学的主流与核心。从3到7世纪的500年中,唯识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优势,对其他各种思想与学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识者心之别名。‘唯识无境’;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唯识所变’。宣说“一切唯识所现”,所以又被称为唯识学派。 《阿含经》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经典,尽管《阿含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唯识的概念,但它却是唯识思想的渊源所在。 业感缘起,也叫十二因缘,是原始佛教的重要思想,它揭示了有情生命流转的基本规律。在十二因缘中,“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它是作为生命的果报体而存在。“识”不仅在入胎时有主导的作用,在每一期生命中,也具有执受有情色身的作用。任何生命体,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这主体的心识,因为任何生命都是精神与物质的结合体。有情生命由业所感,而业又是由心所造,一切以心识为本,有情的杂染和清净都是以心为转移。尽管《阿含经》只谈到了六识,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下去,就会发现六识并不能说明心理的一切,因为前六识有间断的时候。要说明三世流转,就必须承认在第六意识之外,还有更微细的心识,可以说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前身。此外,《阿含经》中讲到了“四食”,其中“思食”和“识食”都包含着唯识思想的潜流,因为他们对于有情生命的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唯识学所依据的大乘经典有六部,即:《解深密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解深密经》,它是唯识学的正依。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理论在这部经中都基本上提到了。如:在间断的六识外,确立了阿赖耶识的存在,作为轮回的主体;在种识现起一切的思想下,确立了唯识无境的原理;在“一切法相品”和“无自性相品”中,提出了唯识的重要理论--三性、三无性等。唯识学是依三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来抉择一切法,并认为说一切法皆空是不了义,只有遍计所执性是空的,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都是有的。可以说《解深密经》基本上奠定了唯识学的理论基础,是唯识学最主要的经典依据。《大方广佛华严经》、《楞伽经》、《厚严经》都不是纯粹的唯识的思想,同时包含了如来藏的思想在内。《如来出现功德经》、《大乘阿毗达磨经》在中国都没有译本。唯识学在南北朝时期传到我国,到了唐朝发展到高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地论时期、摄论时期、识论时期。地论时代的唯识学此时是唯识学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所依据的论典是世亲论师依《华严经·十地品》所造的《十地经论》。最早传入中国的唯识论著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的“菩萨地”,在公元五世纪,由昙无忏译出,但除了菩萨戒外,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影响。《十地经论》的内容主要是说明阿赖耶识为真如法性与自性清净义,该论由北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善多三人翻译并传入我国,后来慧光法师合译为一,比较接近勒那摩提的思想。另外,道宠法师作疏弘扬《十地经论》,而以菩提流支的思想为准。因此,便有南北两派之争,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净识,北派虽也承认有个真常净识,只是不承认赖耶是真净,而是无明妄识。由于南派思想比较合乎地论思想,所以北派不及南派的势力大,而终为后来兴起的摄论所化。摄论时代的唯识学此时的唯识学是以《摄大乘论》为核心。《摄大乘论》是无著论师以《大乘阿毗大磨经》的“摄大乘品”所造,陈代的真谛三藏所译,其思想重心主要是成立阿赖耶识实有,摄论家称此识为无记无明随眠识,它既非全真,又非全妄。真谛所译的论典,重在阿赖耶识(即种子识)的转变,也就是“一能变”的思想,而且他对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两大思想作了疏解与融通。此外,真谛还有第......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