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田至于麦丘

一:文言文,桓公见麦丘邑人,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万寿,贱金玉,以人为宝,桓公曰,善哉~~~的翻译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

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

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万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

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

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

主君无得罪群臣百姓。”桓公拂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

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

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於父,可以因姑■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

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

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

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

齐桓公去打猎,到了麦丘一地,见到了麦丘邑人,就问:“您是干啥的啊?”回答说:“俺是麦丘这的平民。”齐桓公问:“多大岁数了啊?”回答说:“俺都八十三啦!”齐桓公说:“牛叉阿,这么长寿啊!您就凭藉您的长寿帮寡人祷祝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祝主君万岁,金玉越来越便宜,人才成为宝贝。”齐桓公说:“好极了!最高的德行不会单独出现,好话不会单单一句,我的老人家,您再来祝祷一次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让我的主君不以向别人学习为耻,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羞,让贤能的人伴随着我的主君,让提建议的人认可主君的善用。”齐桓公说:“好极了!最高的德行不会单独出现,好话不会单单两句,我的老人家,您再来祝祷一次吧!”麦丘邑人说:“为我的主上君王祷祝,让我的主君不被群臣百姓怪罪。”齐桓公很不高兴,脸色变了,说道:“我听说过,做子女的会被父母怪罪,做臣子的会被主上怪罪,就没听说过主上还会被臣下怪罪的。你刚才的这句话,根本没法和前两句比,您改个说法吧!”麦丘邑人跪坐着行礼,起身说:“俺刚说的那句话,可比前两句值钱多了。儿女被父母怪罪,可以让姑母叔父求情,而让父母不再记恨,父母还能原谅。臣下被主上怪罪,可以让主上的亲近和左右求情,而让主上不再记恨,主上还能原谅。过去夏桀被商汤怪罪,殷纣被周武王怪罪,这就是主上被臣下怪罪的例子。不能够谢罪,到了今天也没听说被原谅的。”齐桓公说:“非常好,仰仗我的国家有福气,我的先祖保佑,让寡人在这里得到了您这个人才。”扶着麦丘邑人上了车,亲自驾车回家,在朝廷上行了封官之礼,让他在麦丘当了头头,主持地方事务。

二: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 是什么意思

这一句与前面两句不匹配,最好改一改。全文: 桓公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也?”对曰:“麦丘邑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万寿,金玉是贱,人为宝。”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学,无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桓公曰:“善哉!至德不孤,善言必三,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得罪群臣百姓。”桓公拂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非夫二言者之匹也,子更之。”麦丘邑人坐拜而起曰:“此一言者,夫二言之长也,子得罪於父,可以因姑叔父而解之,父能赦之。臣得罪于君,可以因便辟左右而谢之,君能赦之。昔桀得罪于汤,纣得罪于武王,此则君之得罪于其臣者也。莫为谢,至今不赦。”公曰:“善,赖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翻译:有一天,齐桓公追猎一只白鹿到了麦丘,遇到一位老人,就问他叫什么、年纪多大了,老人只回答说自己是麦丘地方人,八十三岁了。齐桓公一听,羡慕地说:你这么高寿,太好了!你能不能用你的高寿为我祝福呢?于是,麦丘邑人对齐桓公先后说了三句祝辞。   首先,麦丘邑人说:祝主君高寿,希望主君“金玉是贱,人为宝”。齐桓公听了高兴地说:说的太好了,“至德不孤,善言必再”,请接着说。于是,麦丘邑人说了第二句祝辞:祝主君“无羞学,无恶下问;贤者在傍,谏者得人”。桓公听了又很高兴,要他继续说。麦丘邑人又说了第三句祝辞:祝主君“无得罪群臣百姓”。听了这话,桓公勃然大怒说:我只听说有孩子得罪父亲的,臣子得罪主君的,没听说有主君得罪臣的,这一句与前面两句不匹配,最好改一改。   麦丘邑人借机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说:这一句比前两句都重要,它是前两句的前提。孩子得罪了父亲,可以由姑姊叔父这些人从中斡旋,从而得到父亲的宽容;臣下得罪国君,尚可通过国君身边的亲信斡旋,从而得到宽赦;但是国君得罪了臣下可就不同了,那直接面临亡国的危险,例如桀得罪了汤、纣得罪了武王,结果夏和商先后灭亡。所以说,君得罪了臣便永远得不到宽赦。齐桓公听了,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高兴地说:好!托国家之福、社稷之灵,使我得到您这样一位有见地的先生。于是把老人扶上车,并亲自为老人赶车,一同回到了齐都临淄,以礼待之于朝,并且封他到麦丘执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