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初晴的诗词

一:雪后初晴的诗句

冬日田园杂兴

(72人评分) 6.7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的大意说: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

二:雪后初晴的诗句,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路更相思谁作的,作

作者: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 李群玉

[2]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诗歌名称】:寄友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内容】: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落更相思。

无因一向溪头醉,处处寒梅映酒旗。

花落轻寒酒熟迟,醉眠不及落花期。

愁人相忆春山暮,烟树苍苍播谷时。

三:形容初晴的词语

万里无云 [wàn lǐ wú yún]

多义项

成语 更多义项

万里无云,汉语成语,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污染。

中文名

万里无云

拼音

wàn lǐ wú yún

释义

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一丝污染

出处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四:张家界形容雪后初晴的诗句

冬日田园杂兴

(72人评分) 6.7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斜日低山片月高,睡余行药绕江郊。霜风捣尽千林叶,闲倚筇枝数鹳巢。

炙背檐前日似烘,暖醺醺后困蒙蒙。过门走马何官职,侧帽笼鞭战北风!

屋上添高一把茅,密泥房壁似僧寮。从教屋外阴风吼,卧听篱头响玉箫。

松节然膏当烛笼,凝烟如墨暗房栊;晚来拭净南窗纸,便觉斜阳一倍红。

乾高寅缺筑牛宫,巵酒豚蹄酹土公。牯牸无瘟犊儿长,明年添种越城东。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拨雪挑来踏地菘,味如蜜藕更肥醲。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

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飣,笑指灰中芋栗香。

煮酒春前腊后蒸,一年长飨瓮头清。廛居何似山居乐,秫米新来禁入城。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探梅公子款柴门,枝北枝南总未春;忽见小桃红似锦,却疑侬是武陵人。

村巷冬年见俗情,邻翁讲礼拜柴荆。长衫布缕如霜雪,云是家机自织成。

“放船开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雪后初晴,在湖面上乘船漂行时看到的景象。诗的大意说:雪后初晴,乘船在湖面上漂行,远远望去,山上盖满了白雪。风停了,反而让人感到更加寒冷。到了晚间,觉得整个世界似乎都已凝结成一个寒冷的冰块儿。船舱外面传来撑船的竹篙碰碎湖面上的冰凌声,宛如敲碎了珠玉一样,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才知道,湖面上都已结冰了。

五:描写冬天的孤寂的诗句七言

我来帮你哈~  诗 译:  时 令 到 了 寒 冬, 白 天 就 越 来 越 短; 浪 迹 天 涯, 在 这 霜 雪 初 散 的 寒 夜。 五 更 时 听 到 战 鼓 号 角, 起 伏 悲 壮; 三 峡 倒 映 着 银 河 星 辰, 随 波 动 摇。 野 外 人 家 哭 声 四 起, 传 来 战 争 的 讯 息; 数 处 渔 人 樵 夫, 唱 起 夷 族 的 歌 谣。 诸 葛 亮 和 公 孙 述, 一 样 不 在 人 间 了; 人 事 变 迁 音 书 断 绝, 我 寂 寞 无 聊。  这 首 诗 是 诗 人 在 大 历 元 年( 766) 寓 于 夔 州 西 阁 作 所。 全 诗 写 冬 夜 景 色, 有 伤 乱 思 乡 的 意 思。 首 联 点 明 冬 夜 寒 怆; 颔 联 写 夜 中 所 闻 所 见; 颈 联 写 拂 晓 所 闻; 末 联 写 极 目 武 侯、 白 帝 两 庙 而 引 出 的 感 慨。 以 诸 葛 亮 和 公 孙 述 为 例, 说 明 贤 愚 忠 逆 都 同 归 于 尽, 个 人 的 寂 寞 就 更 无 所 谓 了。 全 诗 气 象 雄 阔, 大 有 上 天 下 地, 俯 仰 古 今 之 概。  赏析一  一个深冬的夜晚,大雪初霁,旅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诗人。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常沉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题中的“阁”,即夔州西阁。  开头两句,用流水对起题,写出诗人异乡作客的无限感慨,意境开阔雄浑,感情沉郁悲凉,笔法曲折顿挫。第一句是说,岁暮季节,白天过得很快,仿佛被人催促一样。这一句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点明时间,并为下句描写“寒宵”作为过渡,实际上包含的情感很丰富。“岁暮”,是一年行将完结的时候。时光流逝本来已使人有岁月不居、人生几何之感,更何况是“岁暮”,是衰年多病,久客天涯!“短景”的“景”,原指日光,这里引申指白天。冬天日短,故曰“短景”;“短景”又曰 “催”,则不但写出时光流逝之速,而且写出了诗人的特殊心理感受,包含有许多感慨在内。  “天涯霜雪霁寒宵”第二句直点本题。七个字为全诗勾画出一个充满着清静凄冷气氛的特定环境。大雪初霁,天宇澄澈,明月辉映,积雪千里,这是一幅雪后山城的夜景图。这幅画图的形象是生动优美的,意境是清幽寂静的。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环境往往使人感到宁静、舒适,但对作客天涯、忧国忧民的诗人来说,却引起他深深的忧思。 “天涯”,本来指极远的天边,这里指夔州。称夔州为天涯,就含有羁旅万里、久客不归之意。“寒宵”与上句“短景”呼应,点明时间上的推移。“霜雪”“寒宵”,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两句仅十四个字,却一波三折,层层递转,包含着无限情意。  三、四两句紧承“寒宵”,写深夜见闻。这两句写景,曾被苏东坡誉为“后无来者”,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五更鼓角声悲壮”,写深夜所闻,是说严冬雪夜,静寂无声,忽然从远处的山城传来了声声悲壮的鼓角之声。“五更”,点明时间已由初夜而至夜尽,见出诗人独坐时间之久,思绪之多。“鼓角”,暗示出当时军民混战,内乱不已的时代环境。“鼓角”而以“悲壮”来形容,则不仅写出它在雪后初晴、夜静更深之时益加凄厉嘹亮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这是一种加倍渲染的手法。“三峡星河影动摇”,写深夜所见,冬天的三峡,水清流急,千山万壑,银装素裹,所以虽是深夜,却如同白昼,银河星斗,倒映江中,水流盘旋,波光闪烁,这确是一幅生动的三峡夜景图。而在这幅凄清幽美的图画之中,却渗透著诗人极不平静的心情。“人心不欢,而‘鼓角声悲’也;人心不宁,而‘星河影摇......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