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反思日志

一:幼儿园访名园实践反思日志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幼儿园工作。

第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学法规、习管理、学理论、学专业等,时刻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切实转变教育管理理念,让理论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拓展自己的视野,深化自己的知识领域,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氛围,为幼儿园走上科学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创造条件,让自己站于教师队伍前沿,当好教职工开展幼教工作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助手,切实提高依法办学的能力,规范办园行为。

第二,深入实践,勤于反思。

要切实树立为家长服务、为幼儿服务、为教师服务的观念,在日常工作中要科学安排时间,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同心同德促进幼儿园科学发展。每天要挤出时间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一切工作,从反思中自省,从反思中明理,从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发挥表率作用。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善于发现。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快幼儿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帮助教师们在业务上成长起来。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要勤于交流,善于发现园内每一位老师的自身优势,努力为她们实现自身价值提供有效的帮助和舞台。应本着思想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业务上严格要求的原则,通过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使新教师在思想业务两方面尽快成长起来,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爱幼教、爱孩子。

做个有幸福感的幼儿教师。在这次的培训中,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幼儿园管理者,需要的是更多这样的精神食粮。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所有的学员都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能学有所用,在工作中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把自己的幼儿园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档次;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批省级、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当家人”是我们这期的同学。也希望在实践一段时间以后,能再有机会参加类似的培训,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二:幼儿园的科学成长日记的反思

幼儿园主题墙成长日记反思

三:幼儿园生活反思与评价

活动设计背景

在活动室分别放1元,2元,5元,10元,20元纸币,在开展幼儿集体购物的活动前,需对家长讲清楚让幼儿带钱到幼儿园的目的,同时请家长将家里需要买什么东西告诉幼儿。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认识人民币一元,两元,五元,十元。二十元。并尝试用钱购物。

2让幼儿懂得不同数字的钱能购买不同数量的同一种商品。

3引导幼儿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1元,2元,5元,10元,20元。

难点:买一样东西不知道找多钱,在购买商品时到收银台不知道付款。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准备面值为1元,2元,5元,10元人民币共20元,教师准备20元面值的人民币若干张。

2幼儿教学图片数的选择。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认识1元,2元,5元,10元,20元,并进行简单的交流。

2教师组织幼儿到活动室购买商品,让幼儿知道应选好商品,看清楚价格后再到收银出缴费。

3回教室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展示教学图片,让幼儿介绍自己买了些什么商品,用了多少钱,并比一比谁买的商品最多。

4教师小结:用同样多的钱可以买到不一样多的商品,因为不同商品价格不同,人们到商店去,一般只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教学反思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由于我选择的是人民币,人人都喜欢,更何况是叫小朋友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整个教学活动清晰简单,环节一个紧扣一个,整个活动幼儿表现不错,很有积极性,注意力很集中,都能灵活的运用钱去买适当的东西,同时我们有时太低估了孩子,不敢或不知怎样给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孩子们是乐于参加有一难度活动。这让他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有更多成功的感觉,在其中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而是我们教师或家长想象不到的。在以后的一些活动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能得到更自由的发挥空间。

四:幼儿园自我提升反思

反思,其实我们许多老师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如教师之间的碰头会、活动小结、与家长的交流反馈等等.此反思与彼反思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这种能力,将主宰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幼儿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各种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而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得以加强.因此,对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成为幼儿教师培训实践的核心问题.   我们来分析当今幼儿教师缺少反思能力的原因.   1.缺少反思的意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使我们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接受知识的传授,周而复始,教学工作已经成为毫无新意的机械劳动.诸如“这种方式是否是好的方法?”“能否换种方法效果更好?”“这种方法是否适合全班的幼儿?”等等这些问题,未能更深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加上有些幼儿教师还较保守,相互之间的研讨交流不够真诚,导致教师们还没确立起反思的意识.   2.缺少反思的氛围.许多幼儿园也意识到教育科研在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有时把教育科研搞成轰轰烈烈地形式.老师与老师之间有所顾忌,未能敞开心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未能形成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反思氛围.   3.缺少反思的机会.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教师们工作较锁碎,工作量大,一天忙着应付备课、制作教玩具、环境布置、各种比赛等等,耗费了教师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参观学习的覆盖的面较小,老师能舒心地坐下来进行教育研讨的机会很少,反思实践的机会很少,教学理论和实践脱节.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于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反思能力   结合幼儿园工作的特点,利用工作的各环节,变为教师学习、培训基地.   1.在学习、读书笔记中增强反思意识.实施新课改,首先就是要转变观念,而转变观念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师应博览群书,了解教育形势发展的动态,阅读各地幼教刊物.对于经典的讲话、观点、活动等随时记下,反思自己的理念,对比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将读与思、理论与实践等有机结合.长此,教师心中实践的方向也会逐一明朗.   2.在观察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磨炼反思能力.幼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备课和实施教育活动.结合幼儿一日的活动和幼儿表现,进行案例分析,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出难题,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   3.在外出观摩学习及教师之间的学习中提高反思能力.不管是专题讲座、研讨会,还是园内的集体备课、观摩课,都是最好的学习和反思机会.专家、同事、报告、发言,都是她们感性经验的升华和先进理念的具体化,因此要抓住每一个学习机会,细心体会,积极思考,用心揣摩,反复推敲,寻其奥妙,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我们幼儿教师还要抛开“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与同事之间互相交流,坦诚相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   4.在教学评价中发展反思能力.上级部门、领导、家长、同事、对我们幼儿教师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种反馈.我们要以正确地态度积极对待,并将它作为准确了解自身优势,查找自身原因的好机会,分析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的各种原因,促进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发展.   二、幼儿教师灵活掌握反思的焦点   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反思,所获得的结果不同.   1.从成功之处出发.在大班的操作活动《水果串》中,老师准备各种大小不一的水果玩具,让幼儿串自己喜欢的水果串.在操作过程中,许多幼儿很有创意,按照自己的想法,有......余下全文>>

五:幼儿园学习心得的反思与提升怎么写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

六:幼儿园培训反思与沟通的艺术的反思

在托班阶段,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孩子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外界的干扰、孩子的想法、教师的组织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学活动的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应该想到,但又不一定全都能想到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观察能力、改动生成活动环节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仅应该专注于“如何做”,还应该认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做”。常常做到“有效的调整”和“务实的反思”,每一阶段都对自己的反思进行整理,这样会有助于我们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专业成长。

常规教育的反思

不难发现,现有的探讨一般将常规教育看成是班级管理及教育的手段,较多关注其下面的积极意义。但在幼儿园中什么样的常规才算合理,什么样的常规真正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却值得幼儿教师深思。

要去过幼儿园的人一定会看到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时整班幼儿整齐划一的小手放在小腿上坐好;体育游戏开始之前孩子们总是规规矩矩的站好听老师讲解游戏玩法。老师总是夸奖××小朋友,在活动中听指挥、不乱跑;也经常会批评××小朋友老是又跑又跳一点也不安宁。其实正常的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这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从生理上讲,孩子需要跑跑跳跳、喊喊叫叫,不能像大人一样安安静静地坐着。如果我们“强迫”他们规规矩矩,不跑不跳,他们的动作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他们的性格也容易变得忧郁、孤僻、缺乏和别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同时孩子也是在活动中通过和周围事物的接触来认识世界,如果我们总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地坐着,他们怎能去真正接触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从而去认识周围事物呢?同时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身心健康的发展是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而有的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如发现幼儿有违反常规的行为便大声喝斥,或当着全体幼儿批评、训斥,使幼儿心理受到极大创伤,久而久之极易使幼儿形成自卑、怯懦的性格,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另外许多老师将常规视为幼儿园教育有效的条件,即认为常规是教育的前提,似乎没有了这个前提,教育效果就不能保证。于是她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幼儿的常规培养上,使教师的工作重心开始倾斜。

一个幼儿违反了常规,教师就在全班幼儿面前花较长的时间来纠正,使别的孩子也不能进行活动;在进行活动区活动中,玩具没收拾好,教师也要面对全体儿童花大量的时间指错,并强调常规,最后使幼儿真正活动的时间所剩无几。活动中常规的确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幼儿真正的纪律性与自制力来自他(她)对活动的投入而非外部的约束,一味强调常规与纪律,把它当作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无异于本末倒置。值得指出的是在幼儿的常规教育中,孩子们往往得到的是“指示”,如小朋友吃饭不能说话,上课要坐好,平时要听指挥等……孩子们总是在“我说你做”中建立起各项常规,老师的话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圣旨”。孩子们也总是说“如果这样老师会批评的。”难道我们想象中孩子遵守常规的理由就应该是老师会批评吗?如果孩子们没有老师的批评就可以做任意的一件事吗?这显然是不对的。孩子虽小,但与成人一样同样有自尊心。如果老师只一味地用自己是“老师”这一角色的优越感去压倒、管住孩子,从而使孩子形成一切听从他人的习惯,而没有主见与缺乏创新意识,这显然与新时代所需的人才素质是极不相称的。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