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传说

一:洞庭湖的传说 5分

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福 、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二:洞庭湖的名称由来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公里,《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著名的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三:洞庭湖有什么神话故事

巜柳毅传书

四:有没有洞庭湖的传说?

正月放羊正月正,孤苦伶仃君山行;羊群咩咩头前走,奴在后面泣声声。

二月放羊是春分,百草抽芽发嫩荪;绵羊不吃东山草,要赶西坡苦奴身。

三月放羊是清明,休书摆上海龙宫;奴家本是龙王女,为何逼我配凡人?

四月放羊四月八,早放绵羊晚绩纱;日渐放羊三百只,晚绩麻纱八两八。

五月放羊是端阳,蚊虫跳蚤闹忙忙;轻轻把奴咬一口,犹如快刀刺肝肠。

六月放羊热烘烘,天上太阳晒死人;晒得绵羊无处躲,晒得奴家脸通红。

七月放羊七月七,丈夫催奴把麻绩;粗的绩得头丝大,细的绩得看不清。

八月放羊是中秋,丈夫打奴泪双流;秤杆打来犹小可,秤砣打奴血奔心。

九月放羊是重阳,可恨幺姑心不良;唆使公婆将奴打,血迹斑斑遍体伤。

十月放羊是立冬,门前吹起冷霜风;姑婆房中烤炭火,奴家打柴在山中。

11月放羊雪满天,夫盖棉被下垫毡;盖了几层还喊冷,奴家受苦雪地眠。

12月放羊又一年,洗手焚香禀告天;双膝跪在尘埃地,保佑奴家又福年。

三姑越想越悲痛,泪流涟涟,泣不成声。她来到后山,一位书生打扮的人与她不期而遇。那人眉清目秀,举止端庄。他见三公主泪水涟涟,上前探问道:“姑娘有何苦楚?”三公主答道:“不知公子尊姓大名,从何处来,要往何处?若是公子前往东海方向,请为奴家捎带书信一封如何?”

原来,这位书生就是太白金星派来看望三姑的仙童。听完三公主有求于己,连连点头应允。三公主随即把卿家婆婆和小姑子虐待自己的实情对书生详细地说了一遍,千托付,万叮咛,请仙童亲自把口信带到龙王老子那里,好让龙王老子派人来火速搭救自己。

怕得没有凭证,三公主顺手撕下一片罗裙,咬破手指,亲自给父亲写下一封血书。血书上写道:

急急拜上海龙君,跪写血书禀父亲;女儿辞别来凡间,受尽苦楚诉真情。

一是公婆心太狠,二是小姑毒良心;三是丈夫心更恶,牛头马脸克奴身。

四是叔伯爹娘好,可惜红云驾天庭;一封家书写到此,交与相公带海门。

再拜父亲来救我,女儿在此等佳音。

三公主把血书塞在为父亲做的寿鞋里面,托付相公一并带去,还把去龙宫的路径告诉了公子哥。公子辞别三公主,即刻向东边飘飞而去了。

送别书生,天色渐晚了,一路上下起小雨来。三公主赶着羊群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赶。泪水和着雨水从脸上流到口边,咸涩难耐,她不禁又唱起那自编的《收羊歌》来:

正月收羊是新春,收了羊群打转身。望见日头才落土,奴家怕进卿家门。

二月收羊百花开,丈夫无故骂起来。人人都有姐和妹,怎么把我当奴才!

三月收羊雨纷纷,泥深路滑实难行。既无蓑衣并斗笠,无情大雨满头淋。

四月收羊插田忙,夜间短来日间长。羊儿喜得吃饱草,苦了奴家饿肚肠。

五月收羊端午节,长工师傅把气歇。大时大节不许闲,公婆还说冒做得。

六月收羊三伏天,太阳晒得奴可怜。口干舌枯无茶饮,心里焖燥似油煎。

七月收羊立了秋,摸门进屋把羊收。公婆大骂回家早,拳打脚踢泪水流。

八月收羊是秋分,何年何月把冤申。叔伯爹娘心肠好,公婆面前帮说情。

九月收羊菊花黄,百草枯焦羊不尝。姑子骂我养瘦了,哪来此等懒婆娘!

十月收羊小阳春,奴家苦得不甘心。衣衫破烂风霜冷,遍身冻得紫里红。

11月收羊雪花飞,羊羔走散收不回。公婆安睡梦乡里,唯有奴家不得归。

12月收羊水结冰,百般苦楚数不清。修书拜托相公去,报与爹爹救奴身。...余下全文>>

五:洞庭湖的由来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长江侧畔造就了一片天水相连、风光无限的湖泊,古人又用自己的智慧,为之创造了一个优美动听而又颇具神奇色彩的名字———洞庭湖。 “洞庭”一词,始见于《楚辞》。屈原在他的诗篇中多次提到“洞庭”。如:《九歌·湘君》中有“驾飞龙兮北征,?吾道兮洞庭”,《九歌·湘夫人》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在洞庭湖畔度过了近二十年的流放生活,“愁苦而穷终”。从《九歌》推测,“洞庭”之名始于二千三百多年前。 在历史上,对“洞庭”名称的由来,仁智各见,众说纷纭。《山海经·中山经》称:“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有学者称,《山海经》所提“洞庭之山”即今洞庭湖中的君山;“帝之二女”即屈原诗中所称“湘君”“湘夫人”。《巴陵志》也记载:“洞庭山即君山。”但《山海经》只提及“洞庭”或“洞庭山”,并未提到“洞庭湖”。直到唐代,李思密在《湘君庙纪略》中写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洞府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所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亦犹彭蠡湖中有鄱阳山,后人遂以彭蠡为鄱阳湖也。”才将“洞庭”与湖联系起来。 《中国历史地名词 典》在解释“洞庭”之名的由来时,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即此。”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据查,该说法引自《庄子·天运篇》:“北门成(黄帝近臣)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其中,“洞庭之野谓天地之间也”。 先秦两汉时期,有学者称“洞庭湖”别名“九江”。此说源于《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因岳阳古称“巴陵”,故以此认为“东陵”即“巴陵”,进而把九江定为“洞庭湖”。据《汉书·地理志》载,《禹贡》所称“九江”根本不在湖南境内,而在汉浔阳境内,即今湖北广济、黄梅一带。清末魏源力主“辟洞庭为九江之妄”:“至以九江为洞庭,无论洞庭是湖非江,且入湖之水唯沅、湘、资、澧……安得有九?” 洞庭为湖泊名称,但自先秦至汉代的许多地理、水利著作均未曾记述。《禹贡》作为我国古老的地理著作,多处提及云梦泽、彭蠡(今鄱阳湖)、震泽(今太湖),也惟独不见洞庭湖之名。《汉书·地理志》记有三十多个湖泊名,洞庭湖仍榜上无名。只有郦道元的《水经注》才将洞庭湖与长江及云梦、彭蠡等大江大湖齐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法不一。比较多的学者认为,洞庭湖在春秋时代只是一个平浅型湖泊,面积小,荆江主河道尚未形成。古云梦泽江湖相混,汛期汪洋一片,比洞庭湖大好几倍,因此人们将洞庭湖略而不记。明代《君山记》说:“云梦泽在郡治西,与洞庭、青草二湖相连,洞庭在北,青草在南,云梦在西,合为一湖。”但这时的云梦泽已处在消亡、解体之中,而洞庭湖在扩大。 历代名家如屈原、李白、杜甫以至王夫之、魏源等,都留下了取材于洞庭湖自然风光或历史文化的诗篇,传诵至今。毛泽东主席1964年秋从长沙乘火车返京途中,在岳阳车站做短暂停留,曾手书杜甫名诗《五律·登岳阳楼》,而他自己也在1961年写下了《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2001年朱镕基总理视察湘西、洞庭湖后,也写下了《重访湘西有感并怀洞庭湖区》诗,希望恢复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本来面目,使湘楚大地到处林木繁盛、葱葱茏茏: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别有天。吉首学中多俊彦,张家界顶有神仙。熙熙新市人兴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汤汤何日现,葱茏不见梦......余下全文>>

六:洞庭湖有什么传说要短一点的

君山

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斑竹。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人也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 、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斑竹、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龙涎井

在飞来钟下面有有一口龙涎井。异说到龙涎井,其由来已久。因为君山地形酷似乌龙卧水,龙涎井前方为龙口,张口向南,两边钳形山嘴,岩壁拱护,为龙的上、下腭,中间的小山为龙舌头,山势平舒,形态逼真,此山因此得名。龙舌山下有一口井,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四时不涸,是龙舌头上面一点点滴下的涎水,故称“龙涎井”。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雅名,对君山的地形作了形神毕现的生动概括。据传,当年湘妃寻夫至君山,口渴异常。她们对爱情的忠贞感动了洞庭湖中的乌龙。乌龙化着一座小山,张开双腭,伸出舌头,让龙涎滴出,滴在山角下,化成一口古井。湘妃见到古井,饱喝了一顿井饥仙甜的龙涎。顿觉精神振着。后来,湘妃投湖,乌龙悲伤过度,化为一座小山,如今,龙涎井就坐落在这座山下。

七:君山的凄美传说

君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君山自古至今名贯中外,览岳阳楼之华丽,沐洞庭湖之辉光,吞巫山云雨,集衡岳霓裳,隐隐云间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里风光旖旎,几千年古迹昭彰,真是“蓬莱宫在水中央”、“丹青画出是君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联名句使岳阳在1000多年前就名闻华夏了。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滔滔东去的万里长江,把岳阳城拱卫得形势壮阔、风景迷人。那名闻天下,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岳阳楼,更是岳阳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历代名人访寻登临的胜地。在南洞庭湖中,有一处四面环水的山,与岳阳楼隔水相望,这就是历代文人骚客喜欢歌咏的君山。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么一处青山,本来就显得清幽神秘,何况这里还留下了那么多的神话传说。娥皇女英殉夫、秦皇封山、汉武射蛟、柳毅传书等,君山简直成了一个神话世界。这些神话都已流传许久,给君山和岳阳带来了许多神奇和浪漫。二妃墓: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君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山之东麓,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现是1979年岳阳市政府按(清)彭玉麟重修的墓样维修的。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 、雄狮、大象、中坚、“虞帝二纪之墓”墓碑。墓前10米处有一对石引柱,上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君山东麓中部山坳里有一口井,石井栏上刻有“柳毅井”。看到这里就会想起唐代文人李朝威写的著名传奇《柳毅传》。这篇传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有一个书生名叫柳毅,他落第还乡的路上经过陕西径河北岸。在那里,他遇上了一个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旧、神情凄楚。柳毅问那女子为何哀伤。那女子说:她本是洞庭龙王的爱女,嫁给泾河龙王之子,夫婿为婢女所惑,经常打骂侮辱。她把事情告诉公婆,公婆反而责骂她,罚她做苦工。泾阳与洞庭相去几千里,想请柳毅代为传送一封家书。柳毅非常同情牧羊女的处境,就问清了联络的方法,然后带着牧羊女交托的信回南方去了。回乡以后,柳毅立即来到洞庭湖,按照龙女教他的方法进了龙宫,把龙女的信交给了洞庭龙王。龙王读信以后非常悲伤。他一面热情款待柳毅,感谢他仗义传书;一面派人把信送进内宫传阅。谁知这封信使龙王的内眷伤心痛哭,惊动了龙王的弟弟钱塘君。钱塘君性子刚烈,听到这事以后怒不可遏,化成一条赤色巨龙飞去陕西,把泾河龙王的儿子杀死,把龙女接回了洞庭湖。洞庭龙宫一片欢腾,盛宴感谢柳毅。钱塘君心直口快,向柳毅提亲,希望他娶龙女为妻,永结姻亲。柳毅先是谢绝了,怕惊扰了龙女,后来看到龙女的美貌又有些后悔。但也没再改口,带了龙王送的许多珍宝出了洞庭湖回家去了。柳毅回乡以后,卖掉了一些龙王送给他的珍宝,顿时成了巨富。娶了几个妻子都不幸夭亡。不久,他又娶了一个姓卢的女子。结婚那天,回到洞房仔细审看,觉得卢氏女子与龙女非常相似。一说话,才知道真是龙女,因思念柳毅,假托卢氏结亲。柳毅非常高兴,与龙女从此恩恩爱爱,过着幸福逍遥的生活。

八:关于洞庭湖杀蛇的传说

古代中国的修蛇,体长180米、头蓝身黑。修蛇居于洞庭湖一带,吞吃动物和人类,曾生吞大象,3年后才吐出骨架。天帝派后羿斩杀,他用箭射中修蛇,再追赶到西方斩为两段。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称巴陵阳。去年建成此雕塑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