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家思想

一:道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

1.道家思想之精髓

1.1“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精神。《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遵循客观规律,人应法天、法地、法自然,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在道家看来人和万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齐物论》上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所以道法自然,要求做到无为。而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过多的人为干涉。老子认为,人与万物都根源于“道”,“道”是人与世界的一种本原关系,它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1.2“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的意义不仅在于自然生态和谐统一,更在于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在于生命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在生态学和美学基础之上,实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美的合理结合。在中国传统哲学里的“天人”关系实际上是指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与协调,追求“天人合一”境界自然界自然而然,人只有遵循自然的法则,合乎自然的要求,才能为自然界所接纳。在天之道与人之道的对比中,舍弃“人之道”而崇尚“天之道”,保持天地自然的均衡与和谐,以获得“天人”之亲和。而人也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才能发展。“天道”、“地

道”、“人道”之本是“生态”之道。

1.3“致虚守静”—————身与心和谐的生命超越精神

道家主张把个体的自然存在和精神自由置于一切外在的附加物之上,走出人生的困境,挣脱“物役”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人生。老子主张“返朴归真”,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要与自然沟通,节制和超越物质欲望,不让尘世的喜怒哀乐扰乱自己恬淡自由纯洁的心境,自始至终保持自己的自然天性。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修道方式。在庄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自由,而现实社会中的仁义道德、世俗价值、名位利禄、政教礼法等都是束缚人、奴役人的藩篱。庄子为达到“圣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自由境界,明确提出“坐忘”、“守道”、“心对于人的问题,《道德经》除了讲人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还讨论了人自身的和谐问题,即人自身的内在和谐。他首先阐释了生态人的内涵。人之生态首先是:“无乐”、“至乐无乐”。“无乐”即是不为身外的利禄、名声富贵等外物所牵累的一种平常心,是一种放弃名利、一切顺其自然的自然之情。自然之情乃人之常情,无所谓快乐与不快乐,安适、恬静、自然,“无乐”才是人的自然常态。人应恬然淡泊、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诗意般生活在世上。提倡“见素抱朴”、“粗茶淡饭”的节俭生活方式,“知足常乐”,保持内心的安宁平静。提倡个人要与社会无害亦无争,从而在个人与宇宙自然的大范围内实现和谐交互。中国传统美学的这种和谐思想能够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直接的理论借鉴。在稳定中建设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1.4“无为而治”—————社会生态观

老子如是理解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老子》三章)说:“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家提出的“无为而治”,其基本涵义一是因任自然,二是不恣意妄为。因任自然,是说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让人民自我化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政府的职责在于辅助人民,使其充分自由自在地活动,如此,人民自然平安富足,社会自然和谐安稳......余下全文>>

二:中国道家起源?

.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强调“整体论的”、“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 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三:中国的道家思想是否被传承下来?主要是什么?

道教是道家的转型,在根本理论上与道家血脉相通,而道家在魏晋之后,也是借助道教而延续和发展,而道教以宗教的形式承续和发展着道家文化。

道家文化的精髓有:

道似万物之宗。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形上超越与不可言说。韩非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道便是万物的总规律。道不再是某种具体的事物,而是超越了事物的具体形态的一般性质,是对于万物本质或本原的哲学抽象。把“道”上升成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把恒常的道与具体可言说的道区分开来,使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都是属于可言说的道。而老子超越的道则是不可言说的,是超感觉、超时空的,没有具体规定的。“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家辩证法。“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地、人的勾连。老子以天道来规范人道,援人道融入天道,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海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讲的”自然“不是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

四:中国道家起源?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德家。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秦学派概括为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

马谈是道家思想信徒弟,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的评价。   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之长,同时避免了它们的短处。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汉代淮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落没。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是中国主流思想。   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先秦各家内,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艺志》中,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他们大多作于先秦时期。   道家思想的主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此外杨朱思潮可能影响了老子和庄子,同时又会于两者中。不同的学派之间思想重也不同,或偏于治国,或偏于治身。司马谈所说道家,主要指黄老学派。

五:中国作家对道家思想的评价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 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 惑。日本当代学者卢川芳郎说:“《老子》有一种魅力, 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纽约时报》把老子评为“古今十大作家 之首”。当今学者公认《老子》是“哲学中的哲学 ”,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 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 德经》

六:道家思想的评价

鲁迅先生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 ,不知人生真谛。”“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德国总理施罗德曾在电视上呼吁,每个德国家庭买一 本中国的《道德经》,以帮助解决人们思想上的困 惑。日本当代学者卢川芳郎说:“《老子》有一种魅力, 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纽约时报》把老子评为“古今十大作家 之首”。当今学者公认《老子》是“哲学中的哲学 ”,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 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 德经》

七: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比起儒家更为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儒”为表象,“道”为实质,以致世人忽视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2762.htm

八:道家思想流派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

中国食疗文化,以饮食治疗疾病为目的,与中医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的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的组成部分。而道家文化以求得健康长寿为宗旨,对中国食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一、“药食同源”是食疗文化产生的基础

“药食同源”是中国食疗文化形成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会中,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黄帝内经》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道教产生后,许多道士兼通医学,被称作“道医”。他们认为将“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才是上工之术,主张把饮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例如庄子、孙思邈、葛洪等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论述了154种食疗食物的内容,其中包括食物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等方面,认为:“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渗透其中。

二、食疗与天人合一

道家饮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人与天地参”的理论,讲求“天人合一”。孙思邈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的观念,强调的就是“知食宜”。所谓“知食宜”就是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环境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以及疾病的属性,而实施“食养”或“食治”的规律。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与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知食宜”就是要懂得施以食疗时适宜的气候、适宜的环境、适宜的体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配伍等等,顺应自然,遵循规律。孙思邈《摄生消息论》对四季饮食养生有精辟的论述,认为“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秋之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心受病尔,故宜养心”。将四季变化与人体五脏相对应的养生观,符合中医理论“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学说”。后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季五补”的治疗原则,即春季升补,

夏季清补,长夏淡补,秋季平补,冬季温补的原则。“知食宜”之环境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地区,饮食调理的方法也相应不同,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应该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则应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地施膳,才能祛病延年。在“食治”的实践中,要懂得不同的地理环境易患的疾病,正确的辨因施食,才能取得好的疗效。道医认为,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体胖者远肥腻,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多滋阴生津。阳盛实热之人,宜清热泻火之饮食,阳虚有寒之人,宜温热养阳之饮食。对患有疾病的人,则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盛,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确定。“知食宜”之季节、“知食宜”之环境、“知食宜”之体质体现了道家饮食“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至今对现代食疗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三、食疗与“清净无为”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见,道家饮食观与世俗饮食观的最大区别,是认为其饮食的生理功能不如宗教功能,即所谓:“食为行道,不为益身”。道教以谷......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