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

一: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2015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调整稳中有进,但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出口压力不断增大;国内市场需求动力依然偏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多月同比下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相关领域投资和消费增速回落,进一步加大了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金融风险。   事实上,当前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以及存在的问题既有短期因素的影响,更是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承受“三期”叠加影响的客观结果。   第一,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拓展出口空间的难度加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主要经济体复苏态势不平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十分复杂,出口面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一方面,金融危机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加剧我国出口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压力,限制我国出口增长。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持续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被别的国家的同类产品替代。此外,随着我国外贸总量规模的扩大,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第二,国内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经济减速换挡符合规律。经过30多年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绝对数出现下降,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2013年末,我国1659岁人口为91954万,占总人口比重为67.6%,人数比2012年末减少244万,是1982年以来劳动年龄人口总数连续第二年减少。企业用工成本每年以10%15%的速度上升。其次,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也在增强。我国资源消耗巨大,不少资源性产品如原油、铁矿石等对外依存度超过50%;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这些变化使得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从国际经验看,这符合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一般规律,一般追赶型经济体在经历一段时期高速发展后,经济增速均会出现回落。   随着经济增速的回落,一些长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如产能过剩等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这些问题和风险隐患,从深层次看都是经济结构失衡和经济发展方式落后造成的。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我国经济已经到了只有调结构促转型才能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结构调整必然表现为有保有压、有促有控,一些行业难免要经受结构调整的阵痛。当前,企业行业分化明显,一部分企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在调整升级中稳步发展,但更多企业正在经历去产能化、去库存化和结构调整的阵痛,特别是一些传统重化行业在市场压力下艰难调整,短期内有可能对市场需求、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这些都是结构调整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也是为了持续健康发展值得付出的代价。   第三,经济转型发展进入实质推进期,主动调整也会在短期内影响经济增速。今年上半年,针对日益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各地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速度观,进一步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如河北省统一部署,集中拆除15家钢铁企业高炉16座、转炉3座,压减炼铁产能671万吨、炼钢产能149万吨。通过这次集中行动,每年可减少煤炭消耗40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9700吨、烟粉尘排放7000吨。但这些措施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地区、相关行业和产品增速回落明......余下全文>>

二: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

1、不管是中国或是外国,经济问题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经济学理论问题,经济政策不可避免要受到政治、舆论的影响,所以,看待经济政策的效果不能仅从经济的层面来看;

2、中国的经济问题短期来看是消费和投资的失衡问题,投资比重太高,消费能力不足;以前消费能力不足是通过美国等国外市场的消费来弥补,现在国外的需求没了,增长自然就没动力了;

3、短期消费能力跟不上怎么办?国家买单,所以4万亿投资。刚才说了,我国的市场问题是投资比重太高,那再投资岂不是雪上加霜;从长远来看是这样,但是正像前面所说,经济政策不能只看理论效果;投资的结果,1)恢复市场信心;2)避免大规模失业,避免社会动荡;所以,政府干预没有错,但如何调整干预后的不良影响才是问题的关键;藏富于民,内需推动才是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本;

4、长期来看,经济建设的配套条件(如体制问题)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此外,环境问题的愈演愈烈,究竟仅仅是经济范围内的一次掣肘,还是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次彻底反思,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我国未来的经济走向;

5、你提到的中国目前的经济回升,其实连回升都算不上,扬汤止沸罢了,路漫漫其修远兮,路真的还很远……

三: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有哪些

一、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或萎缩,出口增长压力增加;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出口商品成本上涨压力增加,不利于扩大出口;三、CPI持续上涨,存在通货膨胀风险;四、内需不足,经济增长有放缓态势;

四:如何认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有看好的,也有唱衰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我们要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促进经济增长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   一   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   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   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   第二,物价涨幅总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   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   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利等基础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应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今后几个月物价涨幅将有所回落。   二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随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保持我国经济在更长时期内高速增长的难度在加大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条件相对较为有利,但面临的矛盾仍然较多,突出表现在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方面。   第一,物价高位运行。由于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劳动工资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今后一个时期抑制物价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   第二,经济增速放缓。从投资需求看,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从最终消费看,受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降温的影响,加之部分刺激消费的政策到期退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将有所减弱。从外部需求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与出口企......余下全文>>

五: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正确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需要把握几个方面:

一、经济正在经历艰难时刻

一个时期以来,除了大环境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结束了两位数高速增长之后,开始阶段性转换,增长速度持续下行,增长速度呈阶梯式回落之势。经济增长速度阶梯式回落,使各方面压力加大,相当多的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部分地区经济下滑严重,一些省份财政收入急降、失业问题突出,股市大幅动荡,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升高。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三大需求同时收缩;二是工业生产继续回落;三是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四是部分地区困难凸显。

二、在经济下行中有亮点

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压力当前,但也不乏亮点。一是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第三产业增长增速较快;二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目前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到60%,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在加速调整,消费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三是新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尽管有些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但又不断有企业新生,实际上企业生生死死是市场经济竞争规律发挥作用的体现;四是能源消耗进一步下降。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内容,是经济运行效益提高的重要体现;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增长经济增速,说明城乡居民的平均收入增幅相对稳定。

三、“三期叠加”下寻找和把握经济发展机会

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困难。所谓换挡,就是从高挡换到中高挡,减速成为必然;结构调整,意味着产能过剩行业收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意味着刺激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还在发生作用,使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当期宏观政策的选择运用受到掣肘。“三期叠加”矛盾交织,对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形成制约。还有,当前议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为官不为”。在我国现阶段,由于相关制度不配套不完善,在守规矩守纪律要求越来越严的大背景下,的确出现一些官员怕犯错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缩手缩脚,积极性主动性下降的情况。近年来对GDP增长指标考核力度减弱,部分区域和县域取消GDP考核,也对地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客观影响。同时,还要看到,经济下行往往会惯性发生作用。

但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对经济形势有利条件是,近年来陆续出台的稳增长政策的效应会逐步显现;国家批准的重大工程项目会陆续展开投资并产生相应的经济带动作用;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势新亮点会得到强化;基期年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意味着新的经济年度增长基数相对低。只要决策者能审时度势,仍然把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得当,同时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扩大“改革红利”,把有利条件变成实际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

六: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利与弊

第一,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身处发展中国家阶段,的确有必要选择正确的角度与方式迎接挑战。在国际竞争的大形势中,发达国家在贸易过程中不断交流会带给我国第三产业不小的冲击。当我国的产业基础不足以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时,回避与逃避是无用之功。当前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内容主要表现在国际经济一体化,通过上文中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式已有所了解。简单来说,我们应该从利与弊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

第二,正如笔者认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一把“双刃剑”,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小的机遇与挑战。国际经济一体化给予我国很大的经济发展机遇。(1)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明显有所差距,经济发展的阶段也并不成熟。国际经济一体化帮助我国从国外引入新型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经济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不足以满足投资需求时,跨国公司可帮助引进外资,帮助资金流动,满足我国的投资发展需要。(2)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动下,我国学习了众多的优秀产业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调配人才。在社会的大分工中进行不断的细化与协作。二十一世纪之前,我国因地广物博的优势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为主要生产结构,众多优秀人才不能得以合理的安排与利用。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渐渐接收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讯息与促进,不断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减少农业在经济生产中的比例,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与资本进行有效分工,加强推进科技的进步进而减少劳动力负担,使得我国多余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我国不断融入国际市场大趋势时,分工协作的方针得已广泛应用,不仅学习了他国生产的分工方式与生产技术,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我国已学习运用他国的先进的知识技术,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3)在全球经济化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对外贸易成为国家交流的主要手段。我国的开放程度随之逐渐提高,有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就处于对外贸易之中。目前,我国保持7%-8%的GDP增长,其中对外贸易占有两个百分点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对外贸易有效积极的带动了我国每年的经济增长,进而再次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

七: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5分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尤其是经济大国,无一脱身于危机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乃至欧盟、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的冲击力仍在扩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前景叵测;尽管最近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缺乏近期复苏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周期、商业周期与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冲突不断升级,日趋白热化。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在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趋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政策目标存在明显冲突。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重大结构性调整。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继续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尚未真正启动,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进展缓慢,制约着经济复苏的步伐。

从国内环境看,2012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加突出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不排除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内需增长虽然由政策扩张刺激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但基础还很不稳固,内需弥补外需任务仍然艰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短期难以根本转变,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货币供给总量仍然偏大,加之成本推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因此,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速度,又要避免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同时努力化解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增大了结构调整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下大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稳增长、控物价为调结构创造必要的、宽松的条件,通过有效的调结构、促转变、提效率、增效益,真正从根本上营造能够较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景。

“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控物价”与“稳增长”有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物价总水平就不可能大幅提升。最近一段时期,物价涨幅已有回落,但推动价格上......余下全文>>

八:我国现代信息经济的发展现状

目前, 国内外对现代信息服务业的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信息服务业, 将通过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研究、存储、传递和提供的信息服务业称为现代信息服务业。它包括信息软件开发业、信息开发与组织业、信息传播与咨询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传统信息服务业难以适应国际化、开放性的要求,因而如何正视我国信息服务业之不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政府上网良机,构建我国开放式的现代信息产业化格局,深入研究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1、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 将信息服务作为一个行业,从一般的经济活动中分离出来 ,在我国是近20年来的事情。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统计,1994年我国拥有信息服务机构3万余家,2002年信息服务业的法人单位已达19.5万个。 2、 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服务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不完善。 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法律体系, 立法仍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完善的立法体系和明确的立法目标。目前,我国有关信息化问题的立法多为部门、地方规章,体系不完整, 效力等级低,缺乏一个地位较高、具有统帅性的基本法。在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制度与法规的严重滞后导致了信息市场运作的不规范,使国内信息市场缺乏竞争机制。 2.2 国民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服务市场发育水平低,服务机构总体实力较低。我国长期以来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经济管理体制导致市场竞争观念淡薄, 全社会咨询意识比较淡薄, 相当一部分经济主体还不习惯运用咨询机制、咨询服务体系, 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重视。 2.3 信息资源建设相对落后。我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重视,但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数据库建设投入较少,数据库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 没有制定和采用有效的数据库建设策略,目前我国数据库总数只占全世界总量的1% ,其产值只占世界总量的1‰, 而且存在政府部门参与程度不够,大量信息资源闲置和浪费,共享程度低,难以自我生存和发展等问题。 2.4 缺少现代信息服务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我国信息服务人才的数量规模不小, 其中不乏优秀者, 但总的来说, 素质普遍较低, 尤其是市场经营和国际化管理的高级人才不足。主要是由于现代信息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 客观上造成我国信息服务人才的经验不足, 再加上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人员资格认定和考核制度,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普遍存在专业特长很明显, 但缺乏现代咨询经验和意识的现象。另外, 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许多优秀的信息服务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或流向外资企业。 3 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策 3.1 制定相关法规,提高服务质量。要尽快制定与现代信息社会、知识产权、信息网络技术相适应的信息网络法,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及产业政策,从技术、道德法律、制度等多方面来制约信息行业的违法行为,用法律来规范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市场行为,重视保护软件、信息产品的知识产权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3.2 重视数据库建设, 发展特色数据库。(1)数据库业的发展趋势是大型化、全文化、网络化与产业化。有关部门要给予协调,重点支持基础性、公益性、大型综合性的数据库建设,支持培育精品数据库,扶持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战略资源数据库和大型数据库;(2)建立特色数据库。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总是与专业知识分不开的。专业化数据库有利于形成权威性, 有利于促进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和为客户提供专业性更强的服务。有条......余下全文>>

九: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先来看看中国经济的现状,一般认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

一、投资

投资往本质了说,是为了扩大生产,从而创造社会财富,但是从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表现看,存在几个结构性的问题,一是政府投资是龙头,但是资本利用率低下(高铁失事、桥梁垮塌什么的只是冰山一角,花一个亿干一千万的活是常事);二是放在全球环境下,国内企业质量明显偏低,不仅表现为企业创新不够(国内的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档次低、质量差、生产过剩的产品),还表现在高税收前提下的资本积累能力低下(即使像联想、李宁、美的这样的企业日子也不舒坦,更不用提中小企业),因此企业再投资能力在不断下降。三是个人储蓄率一直处于高位,人们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几大问题无一解决,消费尚且不敢,投资更是谨慎。

因此,国内真正有投资能力和意愿的是政府,在中国国富民穷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

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却陷入一个死循环,政府税收虽然每年20%以上的增速,多收的钱却又极低效率投资(最近听说又要投十万亿,不知道政府有多少个十万亿)。除非能解决企业盈利能力和个人投资意愿的问题(这畅个人认为十年内是不可能的),否则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将会越来越小。

二、消费

不用说了,老百姓这几个老大难(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解决不了,没人敢撒了欢的消费,最终还是得靠政府花钱刺激消费(不是每年年底政府各部门都在突击花钱么)。

三、出口

这个简单说吧,国外老百姓也不敢乱花钱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以前依靠人口红利带来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也下降了,附近的越南等国劳动力成本比我们要低多了。

综上所述,国内基础经济的亚健康(国富民穷,全员腐败,劳动力人均创造力低下)状态下的虚假繁荣即将逝去,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各种经济疾病的痛楚。政府持续大笔投资不可避免,但当属饮鸩止渴。2012年中国政府增发的货币约占全世界增发货币的一半,可以预计的是2013年货币的大量印刷也是在所难免,且会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主导的经济必然也将因其低效的投入产出和长期扭曲的市场经济而吞尝恶果。

从目前的形势看,抑制国富民穷会触及目前各权贵集团的既得利益;解决全员腐败会触及执政党全员的利益;而要提高人们的创造力,那可是要“百年树人”非一日之功呀!真正的对症下药在现在已变为不可能,渐进式的变革最多只能延缓恶化的形势,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十: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国家作出了哪些政策上的调整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变量是以标量的形式出现的。本文提出:经济变量实质上是一种矢量。但又不同于物理学中的矢量,有其自身的合成规律。资源的有效配置其实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一种形式。本文以一些实例对经济矢量合成的法则进行说明,并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在经济活动中的指导意义。(内容简介:经济学新理论)

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一个5吨的混恁土构件;一个缸的发动机、一个底盘、一个车身构成一辆轿车;一个显像管、一个复杂的线路和一个壳体构成一个精美的电视机;一个美容师半个小时的劳务加上对各种美容美发器械及化妆品的使用,产生了一个时髦的发型;一位外科大夫4个小时的手术以及四个同事的合作、医疗器械和各种药物的使用完成了一个心脏手术....这些都是经济矢量合成的事例。

混凝土4吨和1吨盘钢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变量,像这样既有大小又有一定流向的经济变量,我们定义为经济矢量。4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构成了一个5吨的混凝土构件,可以看成两种经济矢量的合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一定的,是由构件的用途决定的,而且这种比例将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当然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如果现在有5吨混凝土和1吨盘钢,也只能构成5吨的混凝土构件,多生产的1吨混凝土在这一组合中是无用的。这就是经济矢量的合成法则。这个法则对于不同的经济矢量之间是不同的。这种经经济矢量的合成可以在多个经济矢量中进行。例如一个发动机、二个车身、二个底盘也只能构成一辆轿车,其中的一个车身、一个底盘是多余的。以上例子已说明了经济矢量概念是客观的,也说明经济矢量是按一定法则合成而产生社会的综合效益。这种法则在一定时期具有相对稳定性,它取决于合成商品和劳务的质量要求,也取决于届时的生产水平。

通常,我们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见到的资源的有效配置,实际上也可看成是一种经济矢量合成的实例,有效的含义就在于不进行多余的生产。当然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否是有效的,还取决于价格和周围的环境。例如:一辆奔驰轿车,就它的发动机、底盘、车身以及其他一切配套设施都是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其10万美元的价格,相对一般市民来说,就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而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却可以看成是一种有效的配置。或者就环境而言,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美国、西欧它可能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当然也不能超过一定的数量)。而在那些经济正处在发展中乃至落后的地区,它就不能算是一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世界上,任何国家,不管它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面临着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源不同程度的无效开发和无效配置,将造成有效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严重污染乃至经济危机。

近20年来,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实质而言,就是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对各种资源进行更有效的配置。目前我国进行的下岗再就业工程实质上就是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活动。所谓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某些地区、某企业、某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某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认为,当这种有效配置的覆盖面达到50%的时候,由于经济活动的惯性,全国经济将出现全面好转,展示强大的生命力。就一个地区而言,整个经济活动达到80%的有效将是非常理想的,100%的有效是不存在的,既使是在发达国家美国也至少有20%的无效生产,它需要通过调整,甚至破产来达到有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