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家对萧红的评论
1\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坦承未在《中国现代小互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并给予《呼兰河传》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2\林贤治:萧红的文学成就被严重低估
虽然《生死场》吸引了一代代的读者,但萧红的形象在大多数读者的心中却依然是模糊的。不久前,学者林贤治的《漂泊者萧红》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在书中,林贤治着力刻画了萧红作为现代作家中少有的漂泊者形象。或许以此为契机,读者能够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萧红。
萧红的当代意义
新京报:在已有多本萧红传记的情况下,你为什么会再写《漂泊者萧红》?
林贤治:写作萧红传记的动念,原是出于偶然。但是,在重新阅读了萧红全部作品及相关的传记材料之后,产生了一些新的感受和认识。及至决定写作,事情就并非偶然,而是带有表达我个人关于萧红及中国社会与文学观念的强烈愿望在里面,成为必然了。
二十年前,我在报上读到黄宗英先生的一篇纪念三八妇女节的文章。关于妇女解放问题,她说现在比起五四时有所倒退,其中有“只差‘三从四德’没有说就是了”一类的话,令我十分震撼。所以,萧红作为“五四”的女儿,她对个性解放和自由爱情的执著追求,至今尤其具有启示的意义。
人生之外是文学。其实,对作家来说,文学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自由的追求,在萧红那里是一以贯之的。她一生的创作,始终顽强地表现了她的思想和个性,她的平民主义、人道主义和女性主义的立场。就说讽刺小说《马伯乐》,以启蒙体现救亡,在当时的大队的“抗战文学”作品中,是明显的非主流,甚至是反潮流的。小说发表后,当时就有人站在“民族大义”的道德高地进行批评,可见作为一个作家的萧红的勇气。
为什么要写《漂泊者萧红》?我想通过萧红,揭示“自由”的悲剧困境,彰显一种自由意识,无论在文学还是在更广阔的人生之中。
新京报:你认为,以往萧红传记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林贤治:我不想评论以往出版的萧红传记的得失。我只想说,我意欲放进《漂泊者萧红》里的一些东西:一、对传主和主要的“相关者”的关系变化,除基本情节外,重在情感关系的梳理。比如萧红内心矛盾的表现,与萧军结合前后的矛盾,与端木结合前后的矛盾,还有就是在她与萧军、端木之间的取舍去留的矛盾,都是不一样的,具体而微妙的。在传记中,我力图表现得真实一些,当然如愿与否又另当别论。二、从女性和穷人的双重视角出发,着重揭示作家萧红的创作心理,显示她明显被低估的文学成就。传记对萧红小说的解读,就胡风和茅盾的评论有所批评,这在以前的传记中是没有的。三、注重生活经验到文学经验的切换,突出爱与自由作为一种理想价值在萧红的生活与创作中的不同的表现形态,以及贯穿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
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新京报:我在读你这本传记的过程中,感觉传记作者的身影在内容中出现过于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于一本传记所要求的客观性。你对此是怎样考虑的?
林贤治:你所说的“客观性”,据我的理解,应当指使用史料的真实性,也即事实性。我认为,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从事件———哪怕是个人性事件———的情节直至细节,任何虚构都只能给传记造成损害。至于行文带有较多的主观色彩,即你说的出现“作者的身影”,我一点也不想否认;所谓“主观”,除了直接的议论之外,包括叙述和描写,确实融入了个人的喜恶。在我看来,这是正常的,也是我所追求的。其实,传记应当有各种各样的写法,直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中国传记在形式上太不讲究,太保守,太流于单一了。
......余下全文>>
二:为什么对萧红的评价这么高?
名气上,萧红没有张爱玲有名。
但从文学成就上来看,确比张爱玲厉害。我文学科老师这样评价的,当然到没有拿任何作家来做比较,只说那个时期她的作品非常的棒。
不过这个女人命运挺坎坷的,她没有也不可能有张爱玲那种小资情调了,她的一生就像一本书,不过是本让人郁闷的书。她算反封建的新女性吧,从自己的大家庭里跑了出来,结果生活很窘迫。遇到了一个家境非常好的男人,并且也是一个受过新教育的男人。她和那个男人相爱同居并还生了个孩子,那个男人其实就是她逃婚的对象,她的未婚夫。后来那个男人回了老家,她等他,没有等到。她那个男人其实是回去给他爹报仇了还是啥的,(他们老家都有土匪的)跟小说写的很相似。她辗转去了日本还是去了上海,忘记了。反正从那个时候起就很凄凉了。再后来有个作家和她好了,其实开始是为了照顾她,都是写作的,但文学成就没她高,总之生活上就是窘迫了。这些都是上当代文学课时有篇她的文章,老师讲她的文章时8了8她的历史。听着都像部郁闷的电视剧。
她的文章多是写她老家和她小时候或家里的故事,东北那边的。老师对她的评价很高,尤其是那部《呼兰河传》。现在对她那郁闷的一生还蛮有印象的。
三:萧红的人物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鲁迅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四:萧红的影片评价
好评 《萧红》制作精良,完全体现中国电影水准。(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 作为一部描写龙江传奇女作家萧红的电影作品,影片《萧红》无论是从剧本创作、演员表演,还是画面的表现力方面,都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对宣传萧红,引领更多的人了解萧红和了解龙江文化魅力,都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电影《萧红》观影座谈会) 中评 虽然该片对萧红在作家气质方面的塑造不够丰富,但却不失为一部唯美文艺之作。不过,本片有个别不实之处:其中萧红与骆宾基之间是弟弟心疼姐姐的质朴情愫,而不是电影里塑造成的朦胧浪漫的世俗“姐弟恋”,故片中“四角之恋”不是实情;萧红的最后一刻,似乎骆宾基也离她而去,而实际的情形是,他回家去取东西突遇日军戒严,当日未能归来。(骆宾基之子张书泰) 差评 这个电影实在是有点无聊。且不说,感情是作家萧红的隐私,而且对于那样一个女作家来说,也不够尊重。爱情并不是萧红生命的全部,充其量只是她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创作者太急功近利了。创作者应该研究萧红面对生活,面对人生、面对艺术的心灵史,而不是关注她的情史。(剧作家黄伟英)
五:萧红在中国文坛是什么地位?
一般来说,目前萧红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评价是:
作为鲁迅的私塾弟子,东北流亡作家中最富有才华的一人,她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极具深度场审视国人的麻木、愚昧和残忍,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最终达到了鲁迅先生的境界。
可见萧红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仅次于鲁迅、茅盾、老舍等大家文豪。
萧军的作品,由于种种政治与非政治的原因,出版得很少,如代表作《八月的乡村》也难得一见。
不过在2001年,我有幸买到一本华夏出版社的《萧军代表作》,里面就很全面的收入了《八月的乡村》及短篇小说《羊》、《江上》及散文十余篇。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萧军的文学水平也很高,不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深度不如萧红,而且作品的枝蔓偏多,小说结构感觉有些“散”(这一缺点在《八月的乡村》里尤为突出),不够严谨,难以塑造出个性极度鲜明的人物。所以个人认为萧军的文学水平稍逊于萧红。
萧红和萧军并没有结婚,只是长期同居,直到1938年5月,萧红与另一东北作家端木蕻良在武汉正式结婚,两人感情才宣告结束。
六:萧红的文学特点
林贤治(诗人、学者):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夏志清(文学评论家):没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评论萧红的作品,是“最不可宽恕的疏忽”。《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萧红是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葛浩文(美国汉学家):萧红在本质上是个善于描写私人经验的自传体式作家。 章海宁(记者、萧红研究会副会长):我更愿意把萧红归类为是一个贫民作家,她笔下的主角经常是生活困窘的女性。萧红自己本身也生活困苦,她更能体会到处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难和不易。 张耀杰(学者、传记作家):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马勇(学者、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副会长):萧红的悲剧源于“五四”鼓励下的出走。 王东成(学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萧红人性的不洁和过错要作同情的理解。 鲁迅(文学家、思想家):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鲁迅还评价萧红在《生死场》中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茅盾(作家、文学评论家):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七:萧红的生平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哈尔滨市呼兰区)人,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鲁迅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八:名人对呼兰河传这本书的评价.
《呼兰河传》序 (节选)
茅盾
《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子每天的生活多么单调呵!年年种着小黄瓜,大倭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蚂蚱,蜻蜓的后花园,堆满了破旧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清早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诗,白天缠着老祖父讲那些实在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邻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如果这样死水似的生活中有什么突然冒起来的浪花,那也无非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老胡家又在跳神了,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那也无非是磨倌冯歪嘴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而后来,老婆又忽然死了,剩下刚出世的第二个孩子。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乃至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黯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我们对于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的不幸的遭遇,当然很同情,我们怜惜她,我们为她叫屈,同时我们也憎恨,但憎恨的对象不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我们只觉得这婆婆也可怜,她同样是“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的一个牺牲者,她的“立场”,她的叫人觉得可恨而又可怜的地方,在她“心安理得地化了五十吊”请那骗子云游道人给小团圆媳妇治病的时候,就由她自己申说得明明白白的: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这老胡家的婆婆为什么坚信她的小团圆媳妇得狠狠地“管教”呢?小团圆媳妇有些什么地方叫她老人家看着不顺眼呢?因为那小团圆媳妇第一天来到老胡家就由街坊公论判定她是“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吃饭就吃三碗”,而且“十四岁就长得那么高”也是不合规律,——因为街坊公论说,这小团圆媳妇不像个小团圆媳妇,所以更使她的婆婆坚信非严加管教不可,而且更因为“只想给她一个下马威”的时候,这“太大方”的小团圆媳妇居然不服管教——带哭连喊,说要“回家”去,——所以不得不狠狠地打了她一个月。
街坊们当然也都是和那小团圆媳妇无怨无仇,都是为了要她好,——要她像一个团圆媳妇。所以当这小团圆媳妇被“管教”成病的时候,不但她的婆婆肯舍大把的钱为她治病(跳神,各种偏方),而众街坊也热心地给她出主意。
而结果呢?结果是把一个“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名为十四岁其实不过十二,可实在长得比普通十四岁的女孩子又高大又结实的小团圆媳妇活生生“送回老家去”!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响和色彩的,可又是刻板单调。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寂寞的。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种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这在她心灵上留的烙印有多......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