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历史文献学名词
《史记》和《资治通鋻》分别是中国古代最好的纪传体和编年体通史性作品,而且文笔又是很好的。建议中华书局的繁体竖排点校本,《史记》十册、《资治通鋻》廿册厂样子。
此外,如果还想看断代史。纪传体的建议看《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同样建议中华书局繁体竖排点校本);编年体的建议看《春秋左传》,对学习先秦古文也很有帮助(建议杨伯峻的《春秋左传注》四册,加上沈玉成的《左传译文》,都是中华书局的)。
其实这些书的阅读量已经不小。如果不是以研究为目的,廿四史读前四史就足够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而《东周列国志》毕竟是演义小说,不是历史文献。
二:谁知道文献学中"征文考献"的名词解释啊?
试论“征文考献”——以司马迁撰写《史记》为例
序言:无论是编著史学著作,还是写一些合理是相关的文章,我们都需要参考相关的文献史料。尤其是古代的历史学家在编著史书时,“征文考献”对他们来说就更为重要了,他们大部分要进行游学,通过不同的途径其搜集史料,然后将发现的史料与现有的古籍记载相结合考证历史,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目。
为了启示后人,我国历朝历代都会编著记述前朝的国家正史。因此,我国古代的国家正史有二十四部,称之为二十四史,其中较为出众的为前四史,前四史中又以司马迁的《史记》最为出众。司马迁的《史记》在史学界具有相当高的地位。伟大的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曾经评价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何以司马迁的《史记》有如此高的评价?又何以历经千年而评价愈高呢?
司马迁的《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心血。《史记》所记载的史实基本上都是司马迁经过严格的考证的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司马迁年轻时就游历全国,他去过炎黄故里,到过大禹治水之地,遍游九州。每到一地他都积极的搜寻相关的史料,他搜集史料的途径相当广泛,包括查阅当地的相关记载、询问当地的百姓、考究相关的历史遗物。游学大大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资料。
其父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继为太史令,他开始着手《史记》的编撰工作,由于他是太史令,他可以很方便的去当时的汉朝国家档案馆之类的存放有古史书籍的地方查阅古籍资料。但是,有些古籍资料的相关记载残缺不全,甚至有一些记载与他所搜集的史料不相吻合,为了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司马迁充分运用“征文考献”,他将自己游学搜集到的相关史料与古籍史料相结合考证历史,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享誉世界的史学巨著《史记》终于在司马迁的晚年得以完成。
在研究历史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分歧,如何让消除分歧呢?司马迁在编著《史记》时所运用的“征文考献”就是我们研究历史时应当运用的,我们所搜集到的史料的真实性并不是很强,而且古籍史料的记载也不可能全部正确,古籍记载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与真实的历史相违背,比如为了避讳等等。那么我们就要“征文考献”,学会运用二重证据法,将我们所搜集到的史料与古籍史料的记载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去考证历史。
王国维曾经说过“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征文考献”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更好的运用“征文考献”,我们的历史研究必然取得大丰收,将对后人产生更大的启示性,以实现以史为鉴之目的。
三:文献学理论专著有哪些? 5分
郭沫若主编《中国近代史稿》.
张海鹏(近代史研究所)
专著:
1、《中国近代史稿》(3册;合著),人民出版社,1978、1984
2、《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60/千,图:548/ 幅,长城出版社,1984.7
3、《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12 ;缩小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12
4、《中国军事史略》(合著 ),自撰65/千,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3
5、《追求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探索》(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历史不能忘记>丛书: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开篇语》(合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9
7、《20世纪的中国.政坛风云卷》(合著),410/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12
8、《辛亥革命史话》(合著),95/千,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9
9、《刘大年集》(论文集),380/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
10、《国耻百谈》(合著),中华书局,2001
11、《日本教科书问题评析》,298/千,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2
12、《二十世纪中国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史丛书·中国近代史研究》(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6
13、《东厂论史集—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评论与思考》(论文集),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1
四:历史书籍学习历史
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国史十六讲,就先看这么多吧。袁腾飞什么的就算了,高中了同学,就别看小学生看的书了,会降低智商的
五:古典文献学博士点?
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带Z者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
四川大学
博士点
北京大学 Z
北京师范大学 Z
北京语言大学 Z
东北师范大学 Z
福建师范大学 Z
复旦大学 Z
河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Z
华东师范大学 Z
华中师范大学 Z
吉林大学 Z
南京大学 Z
南京师范大学 Z
南开大学 Z
山东大学 Z
山东师范大学 Z
陕西师范大学 Z
上海师范大学 Z
首都师范大学 Z
四川大学 Z
苏州大学 Z
武汉大学 Z
西北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Z
郑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Z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Z
中山大学 Z
中央民族大学 Z
六: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人物与书林·
历史学家吴枫的古典文献学成就初探
纪晓平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信息管理系 吉林长春 130117 )
王凤华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吉林长春 130117 )
【摘 要】历史学家吴枫先生在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记载了吴先生文献学术
成就,被誉为“中国文献学研究的又一力作[ 1 ] ”。文章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及吴枫先生的其它文献学研究成果给予了
评述。
【关键词】吴枫 古典文献学 辞典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6938 (2005) 06 - 0108 - 03
吴枫( 1926—2001) ,原名吴春城,辽宁省兴城
市人,著名唐史学家、古文献学家。吴枫先生1951
年毕业于原东北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 1953年起
开始从事隋唐五代史的教学和研究, 1955年编写完
成了《隋唐五代史》,作为校内历史系本科生、函授
生“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材, 1958年由中华书局
正式出版。该书是新中国出版较早的大学历史系
教科书,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历史学界和高等
院校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吴枫先生也由此一举成
名,走进隋唐史研究领先地位的专家行列。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吴枫先生在继续研究隋
唐五代史的同时,将更大的注意力转向古典文献学
方面。这是因为当代学术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
文献学的研究和建设提到重要位置,需要构筑新的
框架体系,需要学科理论总结,需要对传统观念的
更新和突破。吴枫先生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以极大
的热情投入了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成
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之一。
1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出版
“盛世修书”是中国历史上的优良传统。从解
放初期有关部门就组织许多专家学者整理校勘古
典文献。进入80年代以后,古籍整理工作的规模
更为巨大,任务更为繁重。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
准,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成立,吴枫教授
出任所长。在此之前,吴枫先生就已承担了大学本
科生和研究生的古典文献学教学任务。他根据多
年的知识积累,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于
1982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吴枫先生在该书的
《前言》中写道:“1978年9月,因指导进修教师工
作需要,根据手边现有资料,写出一份讲授提要,向
青年教师介绍有关古文献的知识。1980年,又先后
为东北师大图书馆学系、历史系开设古典文献学课
程,系统讲授有关古文献的源流、部类、数量、考释、
注疏、版本、校勘与流通阅读以及四部书、类书、丛
书、辑佚书等专题,于是,边整理旧稿,边补充搜集
若干新资料,几经修订改写,终于在年底完成了这
部书稿。”[ 2 ]吴枫先生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不仅是
一部条理清晰,文字简练的大学教科书,也成为当
时社会大众读者学习古典文献的参考书,是文献学
的奠基之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文献典
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如何寻找、阅读,进而研究
利用,继承和总结丰富的文化遗产,是青年一代难
以把握,又急于求解的方程。关于这方面的基本知
识书,解放前曾有郑鹤声、郑鹤春两先生所著《中国
文献学概要》一书,较有影响,但是,由于出版年代
久远,新中国建立以后,一般读者难以找到。解放
后,又很少出版系统的文献学著作。吴枫先生所著
108
200516
《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书,填补了新中国文献学出版
的空白点,及时地满足了当时社会读者的需要,也
解决了大学文献学课程的教材问题。在吴枫先生
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出版以后,陆续有几种文献学
出版物面世,而且各......余下全文>>
七:求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考研试题。最好是名校的基础的题 10分
2009年北京大学人类学考研试题
社会文化人类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文化相对主义 2、库拉 3、社会血亲 4、奥马哈制 5.非物质文化遗产 6、《江村经济》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结构主义 2、简述波兰尼形式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观点
3、列维—斯特劳斯如何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 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一书的内容
三、论述(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萨义德《东方学》一书对反思与重构人类学的启发与局限
2、谈谈对人类学“实践性”的看法
3、举例论述民族志撰写中的基本困难
4、请就中国的一种社会歧视现象发表自己的分析
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实验民族志
2、表征(representation)
3、参与观察
4、主位
5、《写文化》
6、多点民族志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解释人类学方法论的启示 2、你如何看待“在家乡”的人类学? 3、为什么人类学家要学习被研究对象的语言? 4、以一个人类学家的经历为例,列举深度访谈的若干前提条件
三、论述(每题20分,共80分)
1、试述你对人类学中国研究方法论的看法 2、在当代人类学中提倡“合作民族志”的主张,你认为这种方法论主张与参与观察的关系如何?
3、举例论述怎样认定一个社会事实 4、对人类学田野作业的一系列工作的一个方面或一个步骤予以介绍,并加以方法论的评
2009年北京大学生化大题考研试题
1、写出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化学反应式,其化学反应机制是什么?在哪一途径中有类似的反应机制的反应,其反应式是什么?
2、在一叶绿体悬浮液中,置于暗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加入C14标记的二氧化碳,经检测在三磷酸甘油醛中并没有放射性的C14.这是为什么?
3、GFP是经过哪几步形成荧光核的?
4、DNA和RNA的化学本质是什么?为什么RNA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沃森和克里克是基于哪些实验结果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DNA双螺旋的本质是什么?
6、怎样研究某一蛋白同ATP结合的重要氨基酸残基?
7、同位素在揭示化学反应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至少三种利用同位素研究的重要历史事件。15分啊
8、氧化磷酸化与光合磷酸化的相似之处。请至少说出三个在这些途径中还有哪些科学问题有待研究。15分
9、小鼠组织提取液中经初步纯化得到下列混合物,最少的组分也大于0.5mg。然后分别给了五种蛋白的KD值和等电点。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来分离鉴定蛋白质。并验证在另一组织提取液中是否含有该组分。15分
10、基因组学的发展使人们得到很多未知蛋白质。假设你对其中一种未知蛋白感兴趣,请设计实验对其功能进行研究。写出要得到的实验目的及实验技术。20分
2009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试题
微观经济学:
1.某城市,假设该城市只有一条街道,长度为L,某一垄断厂商处在街道的一端,边际成 本是0。消费者均匀分布在街道上,消费者对商品有单位需求,消费者每走单位长度的 成本是t,消费者的保留价格是V,其中V 2.某商品的市场需求是D(p)=12-p。市场供给是S(p)=p。其中,0 (a).均衡的市场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多少?货币表示的社会福利是多少?(5 分) (b).如果政府设置最高价格是4,如果存在二手市场,那么二手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是多少?社会福......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