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营销成本导向定价法计算题例题
1.红星电器公司生产只能开关1000件,总固定成本20000元,总变动成本30000元,预期利润为20%,按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其单位销售价格
2.计谋电器进口彩电,进货平均成本2000元,电器行的彩电加成率为16%,按零售价加成这批彩电零售价格是多少
3.企业生产B产品的生产能力达300 000件,但目前市场需求为200000件,且已趋于饱和,生产B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件,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计算B产品的盈亏平衡价格,如果企业要保证60 000元的利润,则定价多少?如果有厂商向企业订购50000件产品,但出价1.5元/件,是否接受.
1. {(30000+20000)/1000} ×(1+20%)
2. 2000×(1+16%)
3. (1)盈亏平衡价格=100 000/200000+1.2=1.7
(2)1.7+60000/200000=2
所以不接受
二:几种成本导向定价法各有何利弊
成本导向定价法通常是指以成本加上一个标准的或固定的利润来决定产品的价格的方法,具体包括成本加成定价法、投资回报率定价法和损益平衡销售量与目标定价法三种方法。
1、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指产品的价格由产品的成本加上某一标准比例(或成数)构成。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成本=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总固定成本/预计销售量
成本加成价格=单位成本/(1-期望的销售利润率)
2、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是指公司首先确定某一比例为公司的投资回报率,然后据此制订目标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目标定价=单位成本+投资回报率*资本投资/单位销售
3、损益平衡销售量与目标定价法是指厂商考虑在某一特定的目标定价下,万一出现不能完成预期目标的销售量的情况,以不赔本为前提计算损益平衡销售量进而反推产品定价是否合理的定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损益平衡销售量=固定成本/(价格-变动成本)
成本导向法简单易用,因而被广泛采用。其缺点在于:一是不考虑市场价格及需求变动的关系;二是不考虑市场的竞争问题。成本导向定价法是通过一个个假想的期望销售数字计算出的定价,如果销售数字没达到预期要求,则必然无法达到预期利润。
三:属于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有
B.收益比率定价法 C.成本加成定价法 D.边际分析法
四: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具体方法
采用这种定价方式,一要准确核算成本;二要确定恰当的利润百分比(即加成率)。依据核算成本的标准不同,成本加成定价法可分为两种:平均成本加成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 平均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一单位产品时所花费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在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单位利润,就是单位产品的价格。用公式表示为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十单位产品预期利润 也称为边际贡献定价法。即在定价时只计算变动成本,而不计算固定成本,在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预期的边际贡献。用公式表示为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边际贡献成本加成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特别是在市场环境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可以保证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缺点是只考虑了产品本身的成本和预期利润,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等因素。因此,无论在短期或长期都不能使企业获得最佳利润。 千分之一法也称千分之一法则或千分之一经验公式,是根据有关工程或设备造价的千分之一对产品或服务定价。酒店行业经常根据客房造价来确定房间出租价格,即将每间客房的出租价格确定为客房平均造价的千分之一。
五: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具体方法
前者是生产导向,后者是顾客导向
六:以成本、需求、竞争为导向的定价方法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者都是定价法,但是依据不同。成本:一种主要根据产品成本决定其销售价格的定价方法,简便易用,比较公平;需求:根据国外市场需求强度和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主要考虑顾客是否接受这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数量,而不是产品成本;竞争: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价格保持密切关注,以对手的价格作为自己产品定价依据,其特点是,即使成本和需求发生变化,只要竞争者价格不变,企业产品价格也不变。
七:关于"成本导向定价法"的问题!
1、不能理解的原因在于你没有理解固定成本的概念和实质。固定成本是厂商投入到生产中的成本的不变部分,一般包括厂房、土地和设备。固定成本意味着即使你不进行任何生产,都会产生成本,因为骸们会折旧,而且闲置的话也会产生机会成本。另外平均固定成本会随着产量增加而降低,也就是说它是边际递减的。固定成本的这些性质决定了厂商在已经生产产品时,不应该考虑固定成本,而且生产的产品越多,平均固定成本越低。在此题中虽然在20万的产量时,它是亏损的,但是如果继续扩大产量的话,固定成本在成本中的比例越来越低,这样利润就会是正的了。
2、学过微观经济学中供给曲线吗?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章的成本论。其中讲到了止损点和停业点。止损点是平均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的位置,停业点是平均可变成本等于平均收益的位置。当平均可变成本大于平均收益时就应该放弃生产,即停业,因为继续生产的话就会亏损更多。而当平均可变成本小于平均收益,即使总平均成本大于平均收益,也应该进行生产,因为如果不生产的话,固定成本就一点儿也无法收回,所以只要平均可变成本小于平均收益,就要进行生产,因为即使无法全部收回固定成本,收回一点儿也比完全不收回的要好。所以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停业点以上的部分,而不是止损点以上的部分。这段话可能有些拗口和难以理解,你可以看一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章的成本论中的相关论述,非常清晰。
总之,厂商在生产时不用也不没有必要考虑固定成本,真正重要的是可变成本,只要边际收益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生产就是有利的。
PS:固定成本一旦投入就变成了沉没成本,它不会自己回收,只能靠生产产品回收,所以我们在已经开始生产时不必考虑固定成本,只需考虑可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