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尊重幼儿

一:如何尊重幼儿

一、 尊重幼儿的人格,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幼儿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的人格是独立的、不可侵犯的。尊重幼儿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认识到幼儿是独立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幼儿不仅有生理需求,还有心理需求,希望被尊重、被爱,获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别人的认可。(一)、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教师要摆平自己与幼儿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幼儿,从简单的与幼儿互相打招呼问好,得到幼儿帮助时道谢,干扰幼儿时说对不起等日常行为做起。其次要多与幼儿象朋友一样交谈,倾听幼儿的心声(二)相信、信任幼儿,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相信和信任也是对人的一种尊重。幼儿发展迅速,有巨大的潜能,可塑性大。作为教师,要对幼儿寄予希望,多说“你能行”“你会做好这件事的”,而不能说“你真笨,什么也做不好”。(三)避免一些不尊重幼儿人格的言行,如大声呵斥、用力拉拽、用手指点戳、讥笑幼儿等,这些言行回严重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使幼儿自卑、压抑或对抗心理,不利于幼儿健康个性的形成。二、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具有完整的人格,但由于年龄所限,他们与成人有质的区别。(一)重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二)允许幼儿犯错,对待幼儿不正确的行为要究其原因,讲明道理。(三)遵循幼儿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不要过低或过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三、 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在已有水平上不断提高。 因人施教,对不同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多进行纵向比较、评价,只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就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并不断进步。 总之,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把尊重、热爱和了解幼儿相结合,建立平等、亲密的师幼关系,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并以此引导幼儿家长,家园配合,使幼儿热爱生活、乐观自信、积极向上,心理、个性得到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谈谈幼儿教师怎样尊重幼儿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当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去创造环境和设计活动,事事处处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以饱满、愉快的情绪与幼儿打成一片,每天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倾心交谈,要了解熟悉每个幼儿的特点,善于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要求,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耐心地教育他们,尊重他们,不偏爱或溺爱孩子,对每个孩子都一视同仁,把幼儿看成是独立的人,经常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和遇到的困难。在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鼓励幼儿进步。

(2)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热爱幼教事业,对幼儿充满爱心,对教育充满热情,是教师首先必备的职业行为准则。要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和坚守幼教工作之心,而且也需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具备母爱。

(3)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身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应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要有能够透析儿童内心世界的洞察力,有清楚、流畅、生动、简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创造性地设计各项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能驾驶与管理班集体生活的组织能力,能随机教育的应变能力等。此外,幼儿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教师的行为、习惯、言语都会对他们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思想、行为、语言等方面力求成为孩子的表率。教师的举止行为应表现为态度和蔼亲切,对人有礼貌,谈吐文雅,端庄稳重,仪表整洁,朴素大方;作风既严肃又活泼;在生活上还要养成良好的行为。除此之外,还要有健康的身体,有了健壮的体魄,才能精力充沛地完成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三:幼儿教师怎么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

一、师生关系融为一个“爱”字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爱使幼儿感到安全和满足。实践证明,一个充分享受到成人的正确而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信心,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的。而师生关系不同于亲子关系,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教师只有付出真诚的爱,才能与孩子心灵相通。所以我每天都高高兴兴地、面带微笑地接待每一个

孩子,热情主动地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蹲下身来摸摸孩子的头,亲亲、抱抱他们。平时我都用温和、亲切的语气对孩子们说话,即使孩子们做错了事,也不大声责

备、训斥,我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自己找找错误的原因,所以有的孩子给家长提意见:“您干嘛老打我、骂我?我们老师可不这样,有事总是好好讲的”。

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我为了让他们能尽快消除对自己亲人的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在入园前,我都逐一走访幼儿家长,或邀请

家长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到幼儿园玩玩具,亲切地与孩子们玩耍、交谈,给孩子留下一个老师和蔼可亲的印象。入园后,我特别注意观察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

要,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给他们擦鼻涕,帮他们提裤子,为他们梳头发,替他们剪指甲,午睡时拍拍那些难入睡的幼儿,并来回不停地巡视,一次

又一次给他们盖上被蹬掉的被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慈母之爱,以此改变孩子们不安的心理状态。在悉心照料幼儿生活的同时,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他们,如用

木偶表演故事《小兔乖乖》,老师一会儿装和蔼可亲的兔妈妈,一会儿装活泼可爱的小兔子,一会儿又装凶狠的大灰狼,孩子们都睁大了眼睛,听入迷了。在活动

中,我让孩子们自己出主意,并与孩子们一起戴上乌龟、兔子头饰在垫上爬,在草地上跳,做孩子们的大姐姐,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使每个孩子对老师

产生认同和依恋,给孩子们似家又胜似家的感觉,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学习、长大,孩子们都亲切地叫我“欧阳妈妈”。

二、教育活动追求一个“乐”字

教育活动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而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如何选择与组织,将极大地影响幼儿的兴趣与教育效果,从而影响到幼儿的最终发展。根据

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游戏、参观、娱乐等形式幼儿充分活动,在玩中学。如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我就设置场景,首先请大班哥哥、姐姐表演故事《自己的

事情自己做》,而后,以大带小,让孩子们一帮一,练习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又如数学活动,对孩子来说显得枯燥、抽象,我寓计算教学于游戏之

中,使之变得生动有趣,以去游戏宫玩的情节学习比较,或许,以图形娃娃找家学习区分各种图形,以小动物爱吃什么学习数的组成与分解,帮助孩子从简单到复

杂,从具体到抽象去理解概念。

为了让孩子们

认识周围的环境,我带孩子们去春游、秋游,去参观动物园、工厂、农村以及家乡的名胜古迹,公园里、机器旁、田野上到处都留下孩子们的欢笑、奔跑、探索的身影,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

为了使孩子们能轻松、自主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我让孩子们参与环境创设,并根据他们的兴趣和各年龄班的特点创设相适宜的活动区,如小班孩子恋

家,我就为他们设置“电话亭”、“娃娃家”,到大班后期,幼儿对入小学产生向往,在参观小学后我就为他们设置“小学校”。在活动区中,我根据孩子的能力和

水平提供有难易之分的操作材料,促使幼儿在不同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活动区的形式让孩子在一种宽松的、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交往,主动获得更

多的经验,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三、常规教育坚持一个“恒”字

科学合理......余下全文>>

四:教师如何尊重幼儿的情感

《纲要》对发展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排序,体现了新《纲要》鲜明的价值取向。那么,幼儿期正是健康情感的萌发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时机  首先,做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幼儿情感发展的脉络,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事件,结合幼儿自身的情感需要和情感发展特点,抓住有和契机、萌发各种情感的健康有益成长。促进幼儿情感脉络的健康成长。  第一,尊重幼儿亲情体验。  所谓亲情就是爱父母、亲人。这是幼儿最基本的心理需要,父母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与幸福,故幼儿在与父母亲人分别时会表现出的极度反抗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首先表现出关怀、理解、同情,使幼儿得到心理的安抚,并马上模仿母亲,改变角色去主动与幼儿接近,用肢体触摸来表示对他们情感上的尊重。  第二,尊重幼儿的同情体验。  心理学家表明,婴儿一出生就有原始情感,三个月后原始情感开始分化,一岁左右出现最简单的同情感。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为受伤的小动物伤心欲绝;为看到生病打针的人龇牙咧嘴;为看到残疾人而难过不已,这正是因为孩子有了同情心,罗素曾说过,爱不能创造,而是被释放。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自然、祥和的情感氛围。例如,我们经常看见孩子在户外奔跑、跌伤,这时,大人会告诉他,快起来,别哭了,可孩子为什么你越不让他哭,他却越哭的厉害呢?那是因为,做为老师你没有表示出对他的疼痛的同情,只是一味要求他不哭,是一种命令,没有尊重幼儿的情感,想想我们有没有磕着胳膊腿的时候呢?是不是也想有人理解、同情呢?为什么我们却要求那么小的孩子忍着不哭呢,这时候,我会轻轻的抱起他,告诉他,摔疼了,是吧,老师帮你吹一下就不疼了!  第三,尊重幼儿的友情体验。  所谓友情是爱朋友、师长的。做为教师我们首先为幼儿创造一个丰富、温馨、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氛围。使每个孩子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感到自己是集体的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是能为集体做贡献的。从而深化孩子对相互的信任、支持的情感体验。另外,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是最敏感的,最细微的,当教师对幼儿某一行为及时表现出高兴、鼓励、赞赏的态度时,幼儿则一天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中,表现为轻松、愉快、注意力集中、有积极性,当教师对该行为无动于衷时,幼儿则一天处于消极、没自信、不守纪律、对事漠然,这说明,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情感倾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用自己良好的情绪情感去陶冶孩子的情操,用自己亲切的语言,去启迪孩子的智慧,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哺育孩子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在孩子的美好心灵上播种一颗多彩的情感种子,让我们从一点一滴从尊重幼儿的情感,开始吧!

五:幼儿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什么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一、尊重幼儿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规律

幼儿是通过不间断的学习积累而逐渐到达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幼儿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而是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可以让她们从容地从“量变”到“质变”的环境,让每个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节奏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1、用爱陪伴孩子成长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对于每个孩子,我们教师应该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真心倾听这些孩子的需求,随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给与支持与鼓励,让这些孩子持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会惊喜的发现,这些孩子与以前相比有了“质”的进步。

2、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每个幼儿各个阶段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有些阶段发展快些,有些阶段发展慢些,这些都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尊重孩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设温暖的、互动的、富于理解和激励的学习环境,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节奏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小班孩子要求使用勺子吃饭,到了中班就要求用筷子吃饭。但是每个孩子的动作灵活协调能力是有差异的,很多孩子往往到了中班还不能很好使用筷子吃饭,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冷静地进行观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老师应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允许他先使用勺子吃饭,直到孩子自己主动提出使用筷子进餐为止。因为每个孩子的发展阶段是不同的,我们要顺其自然,决不能强迫他过早的去达到下一阶段的目标。有时要等一等,有时要推一推,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二、尊重幼儿在相似的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对于幼儿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由于个体先天的或后天的、环境的或自身的等种种原因所带来的个体差异,我们必须予以尊重。

1、接纳差异,满足孩子的需求

有的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特殊的习惯,当不影响他自身身心健康和其他幼儿的成长,老师应予以充分尊重。反之,则通过温和的方式,改变这些习惯,让这些孩子逐渐融入集体生活。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孩子:中午午睡时,即使老师一直陪在他身边,安抚他,他还是眼睛睁的大大的,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妈妈跟老师说:“东东是过敏性体质,从小就不要午睡,他实在睡不着,就不用让他睡了”。东东自己也说:“每天午睡太痛苦了,老师别让我睡午觉了吧”碰到这种孩子怎么办呢?

后来我们要求他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允许他先不睡,可以看看书做些安静的游戏,如果觉得累了可以躺在床上休息一下。这样一来,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也不再觉得午睡是件痛苦的事了。

2、创设平等机会,让每个幼儿体验成功与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获得表扬和承认的需要。作为老师应创设机会努力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在一个班级里,孩子的发展水平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让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与满足。我们创设了一个轮流当值日生的活动。每当那些孩子胸前别上值日生标志时,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都很努力的整理餐桌、发放学习用品,不同的孩子表现不同。有的孩子动作缓慢,有的孩子做的仅仅有条。通过这个活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尊重孩子发展的个体差异,让我们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创设温馨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期待,让每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并且真正感受到成功与快乐。...余下全文>>

六:在艺术领域教师如何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给予适当指导?

:⑴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

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⑵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

乐作品等,

让幼儿自主选择,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

成人不做过多要

求。

⑶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

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

引导幼儿围

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⑷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

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⑸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

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

提高。如,

你的画用了这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

你扮演的大

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

等。

七:怎样处理好严格管理和尊重幼儿的关系

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这样写道,“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幼儿教育中要取得成功,必然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作为新一代的一名新手幼儿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修养等一系列条件。新手教师唯一不足之处是没有经验,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不知道该如何处理。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是像朋友一样的友好相处,还是要摆出老师的姿态,不让孩子欺负你。这成为新手教师最棘手的问题。通过看书,得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法,但不能完全适用,于是,去询问资历较深的老教师和通过各种途径的调查,已经总结了一些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爱是教育的灵魂,信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师幼关系,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和谐的师幼关系的构建理念应该是:教师具有尊重、合作意识,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并塑造其人格。 具体地说,和谐的师幼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真正做到和幼儿在一个平面上去交流 ”。师幼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并没有高低之分,幼儿在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中,通过在和他人的合作中全面发展自己,使每一名幼儿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初到幼儿园的教师大部分都选择了自己的指导老师作为自己认同的对象活动、教学行为的基本参照。这样的目的是希望自己等尽快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刚刚走进幼儿园的实习身份的我们来说,是一名新手教师,充满着激情和干劲,希望和梦想。但又是没有任何经验可谈的,有时会像孩子一样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和他们做朋友;有时又会学着老师的样子教育他们,给他们一些批评;这样便出现新手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与幼儿见的关系这一问题。

二、问题的存在与书中的答案

在班级中经常会遇到幼儿的一些种种违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我们常常会为之烦恼。但烦恼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书中发现了"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这一章,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一页,书中让我知道了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要理性面对幼儿的行为问题。

首先老师要有澄清问题归属的能力。当老师理清问题的归属后,确定是属于幼儿个人的问题时,可以私下处理。如果多位幼儿出现相同的问题,则可全班一起讨论。大一点的幼儿总希望在所有幼儿面前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如果在大家面前批评个别孩子时,会对他们一天在园的情绪有所影响。

其次我们要了解幼儿发生这种问题行为的原因。幼儿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产生这种行为,老师要针对问题的真正原因加以处理,避免落入表面现象的陷阱。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要遵循处理行为问题的一般原则:1.在问题初次发生时,应适时地指正或视情况立即修正,以免问题蔓延。2.处理幼儿的行为问题,目的在与解决问题。做法上应对“事”而不对“人”。老师应避免使用恐吓、取笑或谩骂幼儿的言语。3.老师是幼儿的榜样,老师若言行失当,应当道歉。4.多用鼓励,少用处罚。如鼓励幼儿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某事,称赞幼儿对友伴的帮助等。这样既有正面的示范作用,也可减少负面行为出现的机会。5.老师在了解问题的原因之后,若发现问题是出自幼儿不成熟、学习步调较慢、家庭问题或是希望得到注意等原因时,应和家长保持联系,并依据问题的真正原因,选择适当的策略加以辅导。6.针对各种处理过程,老师应时时纪录、评估、总结,并......余下全文>>

八:如何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尊重是教育的绝对前提,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幼儿应做到:公正、公平看待幼儿;包容、理解爱戴幼儿;赏识、激励赞赏幼儿,幼儿才会得到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各方面的发展在早期阶段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