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观后感

一:青春之歌800字读后感

“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太短促了,也正是因为他的短促方才显得他弥足珍贵。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对于那些年过半百的人,“青春”给了他们的回忆和遐想;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气盛的人来说,“青春”给了我们无尽的活力和憧憬向往。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他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读着《青春之歌》,或许我们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可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林道静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元素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的命运,这种不服输的、大无畏的精神,在现在当真是一笔无价的财宝了。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买醉,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你们难道就真的这么脆弱吗?你们如何对得起那随风而逝的“青春”?买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沦的人乘坐的时候,却发现青春不在空伤感;而那些轻生者,或许你们不会再有后悔的感觉,但你们留给生者的是无尽的伤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你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60岁的生日了。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 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于祖国:永远爱你,保卫你。

《青春之歌》读后感

大概从中学时期,甚至从小学开始我就听说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只是当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多么浓的兴趣,再是当时想借到或是买到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穷孩子来说也是非常非常之难的。所以,直到上个月老师推荐我们看这本书,我才在图书馆看到它,并借了它,并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它如饥似渴的读完了。

现在读完它已经快两周了,可直至今天那火一样的青春激情还是燃烧着我的心,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让我有种恨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我想,如果我也生在那个黑暗的时代,生在像林道静那样的家庭,我肯定也会对那个黑暗的旧社会深恶痛绝,可倘若我生在罗大方那样的家庭,我的答案就不敢那么肯定了。但时势造英雄,此一时彼一时也,历史终究不容假设,我也就不在这方面多说了。

《青春之歌......余下全文>>

二:《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之歌》读后感]

“青春”这个词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熟悉,又是多么陌生,《青春之歌》读后感。它是热烈的,澎湃的,而我们大多数的年轻人却在肆意的挥霍它,对有些人来说“青春”是永恒的,是不朽的,而对有些人来说“青春”只不过是生命必走的一道程序,虽然它美丽,生机勃勃,也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因为没有价值的青春毫无意义。

“青春之歌”这一词从我的角来看,是对有价值意义的青春抒写了一首完美的旋律,目的在于鼓舞青年人把握好这一短暂的时刻,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用青春去谱写一支永恒的歌。当把它放在革命的年代,似乎又赋予了更深的意义和内涵,青春是生命,用人生用鲜血去谱写胜利的赞歌。

《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族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作品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背景,叙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以爱国青年为先导组织的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是第一部描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塑造了余永泽,江华,卢嘉川等鲜活的知识分子形象。作者置身其中,既是在讲述那个时期青年如何生活及斗争的真实场面,又是在抒写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和为革命不怕牺牲的思想感情。  本书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描写了她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曲折过程。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在党的指引下实现人生价值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

林道静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却从小孤苦无依,在继母的虐待下成长,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这种特殊的家庭际遇,一方面养成了她反抗压迫和同情弱者的品格,一方面又使她获得前去北平求学的机会,得以提高文化素养,接受时代潮流的熏陶,这也是个性解放的开端。她热爱读书,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甘于做官僚家族的玩物,毅然出走,踏上了寻找个人出路的道路。虽然又遭遇一连串的挫折,却在此之中变得更坚强和强大,并且进一步向革命组织靠拢。不论是余永泽,还是卢嘉川,都为林道静的不断成长奠定了基础,余永泽是她由个性解放走向献身社会解放的转折,卢嘉川唤醒了迷惘的道静,并给了她方向,使林道静得以蜕变,实现人生价值,读后感《《青春之歌》读后感》。作者不惜用大量的笔墨来塑造林道静这一形象,突出了她以及作者本身对党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形象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他们也像林道静一样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引发对人生的思考,甚至对社会对国家的思考,这也是这部作品最值得肯定的一面。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似乎很难体会到当年革命先烈们战斗的艰辛,更何况我们这些衣食无忧的学生们。我们似乎远离了那个年代,对秋瑾这些烈士已经渐渐淡忘,事实上,那个年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还留着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有人说,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选择的,比如说父母,还有我们生活的年代。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实往往会令我们身不由己。林道静那个年代的人都想要和平,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生活,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必须要过那种居无定所,胆战心惊的生活。如果你身在那个战乱的时代,你会怎样,会和道静一样寻找出路,寻找梦想,并为了实现梦想不顾一切吗?刚看这部小说时,觉得林道静只不过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她青春,她美丽,洁白无暇,似乎不属于那个时代,更不为那个时代所容,心里甚至担心这个纯洁的少女该怎样在那种环境下生存。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慢慢发现她的理想,她的胆量,她的勇敢机智,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脆弱......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