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入曹营

一:徐庶进曹营——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三国志>所写,他在没去曹营的时候已经让刘备去请诸葛亮,而且已经请到.曹操南下攻刘备的时候,刘备弃新野,奔樊城,走当阳,收夏口的时候,庶于其母走散,其母为操所获,逼庶投操,庶无奈,为其母,奔了曹操,当阳长坂坡的时候,赵云杀了个七进七出,为什么没有挂,原因是徐庶出了很大的力,当时曹操看赵云如此厉害,就想生擒赵云,但是杀了很久没擒到,谋士就说用弓箭射杀,徐庶说:丞相如果能生擒此人,庶定能将他说服,归丞相所用,曹操当时下了一令箭:只要活赵云,不要死子龙。所以赵云和阿斗才能冲出长坂坡,要不是徐庶,10个赵云也离不开长坂坡。这是他给曹操出的第一策。

第二:赤壁鏊兵之时,庞统献连环计,出来后被徐庶抓住了手,说:黄盖用苦肉计,XX下诈降书,你有用连环计,你们是唯恐曹营烧不尽啊?庞统把徐庶拉到一边说,君当真要说破我计?庶曰:如果我说破你计我就不会来找你了。反正曹营要烧了,你教我一个脱身之计?庞统就告诉徐庶,你在军中散布流言,说西凉马腾,韩遂要发兵取长安。于是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好像终生就给曹操出这两个计策,后来演绎里面就没在写到他了。

二:徐庶入曹营 打一成语

《三国演义》载:徐庶为人至孝,他中了曹操奸计,到了曹营,庶母惊怒地对徐庶说:“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于是其母随后自缢于梁间,忠不能再,孝不能成,亦以此坚定了徐庶终身不事二主的决心。

故谜底:一言不发

三:徐庶进曹营下一句是什么?

徐蔗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本是辅助刘备,辅佐刘备治理新野,并先后出计帮刘备打败曹军。曹操吃了亏,觉得这不是刘备的本事啊。就打听了一下,知道是徐庶帮刘备出的主意,很欣赏徐庶。派人招揽不成,这时程昱出了个主意,说徐庶是个非常孝顺的人,何不派人把徐母骗到许都来呢,这样就不愁徐庶不归降了。于是曹操派人以徐庶的名义把徐母骗到许昌。徐庶无奈,只能跟了曹操,但临行前,身刘备保证,绝不帮曹操出任何主意。徐庶来到曹操这里后,徐母发现上了当,很生气,说徐庶不应该因为老母而放弃忠义,就自尽了。徐庶十分伤心,终生在曹营没出任何计策。这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来历。

四:徐庶进曹营的故事

徐庶原为刘备的军师,助刘备破曹操军曹仁稜八门金锁阵,之后曹操幕僚程昱献计,假托徐庶老母笔迹,写信把徐庶骗到曹操阵营,徐母因徐庶中了诡计而自杀,因此徐庶十分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任何一条计策,民间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五: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后面是什么?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是什么意思

指徐庶虽然身在曹营,去终身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身在曹营心在汉。

就是指一言不发的意思了,或者是不愿意和人交谈或献计献策而不发言的意思。

七:徐庶进曹营为何一言不发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英雄招纳人才,志士选择明主,这有点像现在某些单位进行的双向选择。好处在于,打破铁饭碗,有为者有位。很显然,徐庶徐元直就是一个很善于选择的人。但不幸的是,本想从此干一番大事业。却不料中途变故,改弦易张,搞得徐庶一身本领无法施展,徒令人空悲叹。想当年,徐庶先练武,后从文。杀人之后,流落天涯。饥一顿饱一顿,日子过得不舒服。面对天下大势,徐庶想还是干点正事,一者施展抱负,二者青史留名。但遍观天下诸侯,能入其法眼者不多。曹操手下谋士如云,从来不缺人才,自己去了也显不出水平;孙权“官二代”出身,视周瑜、鲁肃为宝贝疙瘩,没有引荐,自己贸然去投,未必就会得到重用。剩下来的这些,大多碌碌之辈。自己去混碗饭吃没问题,只是担心不能长久。环顾左右,徐庶就把刘备盯上了。这人虽然暂时落魄,但来头大、名声好,况且正是用人之际,自己去了肯定能得到重用。从来奇货可居。为了引起刘备的重视,徐庶就换了一种觐见的方式,先是隐姓埋名,接着在刘备经过的地方唱了一支山歌。这山歌唱得好,直接把刘备的烦恼给唱出来了。刘备本惶惶落魄之人,见此高人,顿时有了接纳之心。一番寒暄之后,徐庶就跟着刘备走了。徐庶细心,临走之前还不忘试探刘备。看到刘备所骑“的卢马”,就说此马妨主,建议刘备转送他人,等妨死别人之后再骑。刘备一听,这是什么话,立即下了逐客令,说你这人不地道,我不敢用。徐庶见此,果然没看错人,是个忠厚长者,于是更增强了追随的决心。从此以后,徐庶不仅成了刘备集团第一个被招聘进来的专业人士,而且也成了刘备帐前首屈一指的业务骨干。因为是骨干,待遇自然不菲。刘备对徐庶是言听计从,极尽关爱。当然,徐庶也不负众望,一再将曹军杀得大败。既来之,则安之。老母已死,徐庶再也没有了挂念。想从此稳下心神,干点实事。但曹操不择手段的行径却让徐庶深恶痛绝,走又不能走,留又留得不安心。以前在刘备集团自己是业务骨干,刘备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如今身陷曹营,曹操达到了削弱刘备的目的,对自己也没有以前那么看待了。曹营之中,有他不多,无他不少。徐庶脱离了老圈子,也进不了新圈子,只好选择沉默,一言不发,最终成了曹营中最孤独的人。

八: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

徐庶进曹营的歇后语——一言不发

出自三国演义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这时刘表已亡,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率军民二十多万人南撤。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辎重全失。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得知此讯,痛不欲生,含泪向刘备辞行。他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虽然舍不得让徐庶离开自己,但他知道徐庶是出了名的孝子,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魏文帝黄初年间(220——226年),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三出祁山,北伐中原。他听到徐庶归曹入魏后的经历,不禁为自己好友的一生而叹息不已。 徐庶一生,虽然命运多舛,人生道路也坎坷不平,最终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业。但他忠直坦诚、孝敬亲尊、力荐英才的人格品德将永传后世。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