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越式跳高的全程动作要领
(一) 助跑
1. 助跑的任务
从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可以看到,在助跑开始的前段直线跑,应尽可能大的获得水平速度。在助跑后段的弧线跑应为跑跳创造尽可能大的离心加速度,有助于向横杆方向运动。
2. 助跑的技术要点
开始采用直线助跑,双肩要下垂,用脚前掌着地,跑时具有弹性;提高重心,步幅均匀,不断加速;进入弧线跑时,外侧摆动腿富有弹性地蹬地。为了克服离心加速度的作用,上体应稍向弧线内侧倾斜。前脚掌沿弧线落地,身体重心轨迹向内越出足迹线。助跑的节奏要快,特别是助跑最后两步髋关节前送幅度要大,迈步时上体保持较垂直的姿势,摆动退积极,充分后蹬,起跳腿快速前伸,同时髋部自然前送。助跑过程中两臂应积极有力地前后摆动,弧线跑时外侧手臂摆动幅度应大于内侧手臂的摆动幅度。
(二)起跳
起跳的目地在于使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迅速转变为垂直向上运动,以使身体充分向上腾起,并为过杆做好准备。起跳动作可分为起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三个阶段及摆动腿与双臂的配合。
1. 跳腿的着地、缓冲和蹬伸技术
为加快起跳的速度,起跳腿应大幅度、平稳地以脚掌外侧着地,并迅速从脚跟向前脚掌滚动。这时由于迈步放脚时髋关节的积极快速前送和迅速的弧线助跑而形成了了身体向后、向内的倾斜姿势。在起跳的缓冲阶段,为了提高起跳的速度。还应减小屈膝的幅度,以利于保持水平速度。在这阶段当身体由倾斜转为垂直至身体重心移至起跳腿的上方时,迅速有力地充分蹬直起跳腿的三个关节,躯干在离地前瞬间几乎垂直地立于起跳脚之上。这时起跳腿的蹬伸方向应在身体重心的外侧,从而产生了过杆所必须的旋转冲力。
2.起跳时摆动腿与双臂的协调配合技术
起跳时离横杆较远的一臂使颈地向上摆动,加一臂不要充分摆出,并且较早地制动,这样有利于肩轴倾向横杆。摆动腿的摆动应从屈膝的起跳腿旁开始,以膝盖领先,先屈膝折叠,后跳高架的远端支柱上方用力摆出。当摆动腿摆到起跳腿前方之后应向里转,而小腿和脚要稍许外展。这样的积极动作,有助于使骨盆保持在起跳力量的作用线上,围绕纵轴产生转身动作。此时,头应补偿性地转向横杆。
(三)过杆和落地
过杆就是充分利用起跳获得的腾空时间改变身体姿势,缩短身体重心与横杆之间的距离,并利用身体的屈伸、旋转越过横杆。过杆时,立即屈髋收腹,下颚迅速引向前胸,同时双腿补偿地高举两小腿积极向上甩起。应注意,落地前的收腹举腿,以背先着地,或团身以肩先着地,然后再做一个后滚翻。为了控制腾越方向,头部不能后仰,要注意在落垫过程的"视力监督",眼睛始终要注视着横杆方向。
二、 学习方法
(一) 学习和掌握起跳技术
1. 地蹬摆练习
站立,一手抓支撑物,起跳腿在前,摆动腿在后,摆动腿向异侧肩的前上方摆动,起跳腿配合充分蹬伸。要求摆腿屈膝折叠并膝内扣,加速摆至最高点,异侧臂配合上摆, 同时拨腰、顶肩,髋部前送并扭转。
2. 步走动起跳练习
站立,起跳腿在后,摆动腿在前,起跳腿向前迈步放脚,摆动腿积极向前摆动。要求沿直径为15~20米的圆圈走动,起跳腿积极主动向前迈步放脚, 并在摆动腿与手臂的有力配合下迅速完成跳腿。
3. 弧线助跑起跳练习
在练习2的基础上分别用1步、2步、3步助跑转体四分之一垂直纵跳,两脚落地。要求蹬摆配合协调一致,动作快速有力,助跑节奏清楚,最后两步和起跳连贯,体会弧线助跑转入起跳时上体由内倾到竖直的垂直用力感觉。双脚落地,是为了使摆动腿努力下沉, 有利于按"桥"型完成过杆动作。此练习可在两个跳高架之间吊拉橡皮筋球,高度宜控制在练习者起......余下全文>>
二:背越式跳高会有什么危险?
主要有这几个部位的受伤。1.起跳的时候因为要转体所以踝关节和膝关节容易受伤。2.摆臂过杆时会引起肩关节轻微拉伤。3.着垫时若不屈颈的话会引起颈椎受伤。另外准备活动不禒分的话也有可能大腿拉伤。
三:背越式跳高为什么比俯卧式好
你注意看动作就明显知道了 当你脚经过栏时 背越式可以将双腿网上提 而俯卧式身体没有任何的肌肉将双腿网上提了这是关键
四:为什么跳高要背越式
要进行专业训练当然是背越式好了,但如果只是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跨越式就可以了.
背越式的技术最先进,但技术动作也最复杂。要想练好背越式,在有专人指导的前提下,至少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跨越式的技术相对要简单的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掌握技术动作,就可以参加比赛。
跨越式方法:
1.第一次跳高关键是有信心、有胆量,不要憷横竿,跳过去一次就不怕了。
2.助跑的速度不要太快,以有利于起跳。
3.跳的时候臂要向上摆,同时腰要收紧。
4.起跳点不要太靠近横竿的(约横杆外侧30厘米)
试试看吧。
你如果有较长的时间还可以提高一下弹跳力:
1.原地纵跳---就是双脚自然分开向上跳。用前脚掌发力、脚后跟不接触地面。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微弯曲。
2.立定多级跳远。
提高腰腹力:
1.仰卧起坐(曲腿)。
2.腹卧一头起,就是趴在垫子上,双手放在脑后,身体尽量向上翘起。(双腿有人压着好)
你可以想象一下,人弯曲成倒U型时,人体的中心在哪里?应该是不在人体上,而是在人体下方某一点。
而背越式跳高呢,就是大致使用这种姿势过去的,所以人的中心实际升高高度最小,人也就能跳过更高的高度了。
你参考下这个吧。。。
由于运动员过杆的姿势不同、肢体位置的变化,人体重心的位置也是变化的。根据重心模型估算:
用跨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40厘米左右; 用俯卧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上方约10~15厘米左右; 用背越式过杆,重心在横杆下方约0~5厘米左右。
从以上比较看出,在相同弹跳能力的情况下,跨越式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高,跳高成绩也最差;而背越式时的重心相对于横杆最低,跳高成绩也最好。 可以看一些实际的数据: 一个身高1.80米的运动员,直立时重心距地面的高度为1.1米,最大弹跳高度为1.00米,当他竖直向上跳起后,重心高度为2.10米。当他用不同姿势过杆时,跳高成绩分别为: 跨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70米; 俯卧式的跳高成绩约为1.95~2.00米; 背越式的跳高成绩约为2.10~2.15米。 在背越式中,人在越过横杆时,臀部、腹部位置较高,头、四肢位置较低,往往低于横杆,人呈弓形,重心在人体外,在横杆的下方。故而跳高成绩可以好于正常竖直跳起人体重心的高度。
zhidao.baidu.com/question/23675544.html?si=5
用“背越式”重心可以以几乎“贴杆”的高度过杆,而“跨越式”则需要把重心再提高“从跨下到重心”这段高度,无形间就增加了运动员需要的起跳高度了。
因为人在背越过杆时。人身体是弯曲的。这时候人的质心不在人身上,而是在腰部下方。这样的话,实际是质心是从杆下过,而人却从杆上过了,所以跳的更高.
还是重心的问题,背越式要提高重心的高度要小于跨越式重心提高的高度。。地球有引力,那么重心提高的高度是要人体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这就是为什么背越式比跨越式要跳得高的原因!
......余下全文>>
五:背越式跳高步点怎么走才好
背越式的步点采用弧线助跑。先在横杆中间外侧30厘米左右地方确定起跳点,先向右走5步,为A点。然后再向右走6步为B点。再向前走7步为C点。从C-B-A助跑,C-B段为直线助跑,B-A为弧线助跑。经过反复背越式跳高是指背部朝向横杆,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的一种过杆技术。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组成的。各阶段彼此紧密相连、相互作用。
六:背越式跳高很难吗?
背越式在跳高中是跳得最高,质量最好的一种跳法,但它的技术含量确实很高,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来确认是否跳背越式,其实学什么,都要用脑子,多去悟,多去想,学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满意请采纳,,,,,
七:动作描写《背越式跳高》
只见他有弹性的弧线助跑,猫腰踏跳,手起转身,颈部后仰,挺腹收腿,轻灵过杆,接着又开手平衡,低头用肩部先着垫,紧跟着来了个后滚翻,从厚厚地海绵垫上站了起来,这一连串的动作优美绝伦,把看台上的观众惊呆了,全场安静了两秒钟,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久久地在赛场上空回荡。
八:为什么背越式跳高时我的背弓老是做不出来?
我是高中体育老师,也长期带田径训练。
背越式跳高的空中动作,是一瞬间完成的,但跳高的整个技术有四个环节:助跑、踏跳、腾空、落地。这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到动作的完成或能力的发挥。
助跑时,最后三步最关键!一定要身体内倾,这关系到你身体能否跳起后沿弧形助跑的切线方向飞出的轨迹,关系到你空中是否有足够时间完成空中动作。
空中做出挺髋动作后,收腹着垫也很关键,这个决定了你挺髋的时长。
空中挺髋动作,和你柔韧性有关。如果如你所说,你原地背弓做得还不错,只空中做不出来,那你应该是空中有能力做出背弓动作的。
我的建议——
1、多练练原地过竿。(背对皮筋或横竿,双脚向斜后方起跳,做出背弓,过竿)
2、原地纵跳,空中挺髋。(在空地上,原地起跳,在空中做挺髋动作,然后收腹落地)
3、垫上挺髋,保持一两秒,迅速收腹着垫。(双脚曲腿着垫,躺垫上,挺髋,然后收腹)
4、躺高垫。(将垫摆在高处,如主席台上,位置要高,三步助跑,躺上高垫上)
多做一些这样的练习,才会让你的动作定型。
希望能帮到你。
九:背越式跳高怎么丈量步点
全程助跑和丈量方法(以左脚起跳为例)
走步丈量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的立柱1米左右(或横杆长的四分之一),离横杆投影点50~90厘米处。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自然走5步,再向右转成直角向前自然走6步做一标志,由此点向起点跳约5米的半径画弧,即成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从标记点再前走7步自然步画起跑点,定为前段直线跑5步距离。全程共跑8步。
等半径丈量法:助跑距离为9~13步。起跑点离横杆约15~20米,与内侧跳高架向外延伸线之间的距离约为3~5米。助跑弧线的半径取决于助跑的速度,速度越快,半径越长。初学者变化幅度大致为6~8米。起跳点和横杆之间的距离视横杆的增高高度而向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