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融资

一:什么是内源性融资

内源性融资是企业不断将自身唬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的过程。内源性融资自主性强,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渠道。应该为各种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初创期除外)的企业所重视和采用。其不足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期,不能适应大规模融资的需要。

二: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有何区别

内源融资指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主要包括留存盈利、折旧和定额负债)转化为投资的过程。而外源融资则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向企业之外的其它经济主体筹集资金。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融资已逐渐成为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方式。

一般而言,只有当内源融资仍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要时,企业才会转向外源融资。企业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为主或以间接融资为主,除了受自身财务状况的影响外,还受国家融资体制等的制约。

外源融资的优点是资金来源极其广泛,方式多种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可以满足资金短缺者的各种各样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别重要的是,它是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重要融资方式,没有外源融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也就不复存在。

三:有什么可以导致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总额低

经营范围,产品属性等

四:为什么要对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分析 知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可采取的融资方式无论是按照那种渠道分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转增股本、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 1. 留存收益转增股本 留存收益转增股本作为一种内部融资方式,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等优点。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积累普遍较小,所以这种形式的融资规模非常小。 2. 银行贷款 多年来,银行贷款是我国上市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由于我国的特殊经济环境,虽然经历过国有企业的改制,但是国家股依然占据着大多数企业的半壁江上,国有股一支独大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对而言,有国家作为大股东,银行贷款就更加的容易获得些。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中,尽管间接融资(指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近几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在缓慢下降,但仍维持在85%左右。原因是:一,由于企业用于生产周转和扩张的资金需求大部分都压在银行贷款上导致银行贷款只能扩张不能收缩;二,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育不完善,这就决定了大量的资金融通需通过银行。 3. 发行股票,发行股票即是股权融资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但新股东将与老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股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的广泛性,既可以充实企业的营运资金,也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活动。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占主导地位。一方面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上市的直接成本是比较低的。发行的直接成本主要指发行交易费用等直接费用,不存在未来到期偿还义务。另一方面公司的分配方案也较少采取现金股利形式, 而是更多的采用配股,这样股票融资就转换成不存在还本付息责任的融资方式了。这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不仅不合理的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演变成了我国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方式。 4. 发行债券 只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发行过公司债券, 主要因为条件所限。依据证券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是:资产条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六千万元;对累计发行债券的限制规定: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盈利要求: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用途要求: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率要求: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必须用于核准的用途,不得用于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除应当符合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本法关于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再次发行公司债券的禁止条件: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再次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前一次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对已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他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仍处于继续状态;违反本法规定,改变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所募资金的用途。”可见,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债券融资的条件很多。 我国的主要融资顺序是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首先,其次是内源融资和债券融资。虽然西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与我国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融资顺序却与我国大不相同。 按照西方财务界的“融资顺序理论”,企业融资的首选是留存收益,只将收益的一部分对外分红,剩余的部分作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其次是债务融资, 6 最后才是外部股权融资,这被称为“啄食现象”。以美国为例,在1970年- 1985年期间,美国企业的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分别占企业融资总额的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其中股权融资在外源性融资中只占百分之二......余下全文>>

五:谁能帮我查一下13年或14年某些行业的内源性融资金额及占行业总融资的比例吗??急需急需数据。。。谢谢 30分

三年前你问这个问题,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很好做,简直就是捡钱。现在就不好说了,竞争这么大,经济形势又不怎么好,就看自己的积累了。业务工作嘛,只要能耐心积累,慢慢都能做好的

六:产业金融的一体化

产业金融的系统运作是实现产业与金融的一体化,实现系统性的运作。产融一体化也就是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融合。产融结合是企业达到相当规模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这种模式是国内外众多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轨迹之一,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融结合的战略行为。 世界产融结合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是产融自由融合时期(20世纪30年代之前),发达国家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政府对金融业和产业的融合方式基本采取放任自流的政策;第二是金融业分业管理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引起了人们对垄断和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混合的疑问,于是美国率先实行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业经营,其他国家也大多追随美国的模式,使产融结合进入了以金融业分业经营为主的时期;第三是产融结合的曲折前行时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发生了经济滞胀,有关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政策主张迅速兴起,金融创新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界和实业界争议的话题;第四是产融结合蓬勃发展时期(21世纪初至今),全球经济蓬勃发展,金融创新从理论走入实践,产融结合多样化发展,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企业产融结合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产业+商业银行”模式。该模式是大型国企通过参股或新成立商业银行来实现产融结合。如首钢集团成立华夏银行。第二,“产业+保险公司”模式。 该模式是大型企业参股或自身成立保险公司的产融结合模式。第三,“产业+财务公司”模式。该模式是大型国企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模式。中国的产融结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融合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的起步阶段)。中国产融结合的起步主要是由于政府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其基本动因是资本的扩张需求,主要表现为工商企业参股金融企业。第二是产融结合的治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的产业资本开始进军金融产业,组建、参股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混乱状况。中央政府于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不允许参股企业,一些商业银行开始退出产业领域。这一阶段产融结合的主要动因是资本的盈利性需求,普遍追求最高收益率的经营模式使不少商业银行盲目创新业务,产融结合风险初显。第三是产融结合的曲折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产融结合的发展也呈现出势头迅猛的态势。中国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动因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选择产业金融发展战略的企业家一般认为产融结合不一定能保证公司的成功,但公司高水准的发展则一定依赖于成功地产融结合。全球化竞争压力------面对跨国公司及其附属金融公司的进入,产业集团有赶超国外巨头,进军世界500大的目标;当然也有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动机;有分羹金融业的企图;甚至还有装点门面,提高企业形象的需求。 入股银行之后,固然不能随心所欲获取资金,但在与其他企业同等条件下,在合乎银行向股东融资的各种法律规定之后,在融资上的便利显而易见。第一,我国金融行业的高进入壁垒导致整体行业较高的利润水平;中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金融业的高速发展前景预期。这吸引产业资本的介入,在资本产业转变过程中,产业资本实现了现实增值,提高了增长预期。 第二,我国金融企业自身基于其运营机制的改变而需要外部资本的介入。加入wto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促进......余下全文>>

七:留存收益是企业内源性股权筹资的主要方式,下列各项中,属于该种筹资方式特点的有()。

AC

[解析]留存收益筹资的特点:

(1工不用发生筹资费用

(2)维持公司的控制权分布

(3)筹资数额有限

八:融资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区别,如何计算各部分融资的比例? 5分

本主题是太大了点,最好的方式来获得图书阅读。请参阅下面的文章。

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融资成本研究

企业资金来源的融资结构和股权融资偏好的上市公司在中国的内两个渠道的融资和外部融资来源,包括内源性融资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积累的资金和部分自有资金,外部融资的外部资金来源,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一部分两种类型的方式。企业直接融资的企业的首次上市集资(IPO),配发及发行的股本融资活动,它也被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资金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及其他债务融资活动它也被称为债务融资。

中国证券市场成立至今,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规模化发展的股市上市公司外部股权融资创造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A股融资国内上市公司,例如,在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累积股权融资总额超过5000个((100万元人民币,这对于第一次发行的资金量达到二百九十六点七九八十亿人民币;放置的融资总额一百六十三点七八五十亿人民币,额外的资金总额为25.691十亿人民币。

但有研究表明,在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内源性融资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部融资的比例是多少高于内源融资,上市公司及留存盈利为负“是几乎完全依赖于外部融资。其次,外部的资金来源,股权融资的比例平均超过50%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公开发行A股,股权融资,股权融资的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17%左右的水平,并与股市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将继续快速增加的比例平均 / a>

然而,在西方企业融资结构中,根据啄食顺序原则的顺序企业融资的选择首先是内部股权融资(留存收益),其次是债务融资,并最后是外部股权融资。

鉴于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其他西方7平均,内源性融资的比例高达55.71% ,44.29%的外部融资的比例;外源融资在金融市场的股权融资占融资总额的10.86%,金融机构债务融资占32%。国家的角度来看,内源性融资比例最高的美国,中国和英国,是高达75%,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4个国家,其次是日本最低比例的股权融资高达19%,加拿大,美国,法国,和意大利,其次是13%,美国,英国,日本,8%和7%,最低的德国从债务融资高达59%,在日本,美国一个最低的12%的比例只有3%可见,不仅有内源性融资的比例最高,而从证券市场募集资金,债务融资的比例远远高于股权融资,7个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可见,企业融资结构与啄食顺序假说是一致的。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融资的短期债务,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啄食顺序,也就是,为了在原则上有明显的冲突与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国的上市公司融资。一方面,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主要是为了国有企业的比例要低得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甚至有些上市公司负债为零,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的1000多名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机会。上述特点的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在中国被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的具体行为主要体现在拟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个很强烈的冲动去寻求公司的初步公开发售,并成功上市,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选择,往往不顾一切选择的配发或额外股本融资,造成的形成,上市公司的所谓的集中“配热”或“本额外的热量,但上市公司如蔑视的债务融资,以和偏好股权融资的选择,没有返回本公司持续增长的经营结果,并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一个市场上市的公司,无论首次公开发售A股或通过配股再融资或额外的效率也不是很乐观的。

二,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和功能的计算

在最近几年,国家有许多研究人员......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